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医俏农女:将军请下田-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李青宇的吩咐,毛皮赶紧低头:“是,小人这就去通知。”
路过药铺,顾清雅想了想转身进了宏济堂,张郎中正在诊脉。
看到她进门,张郎中立即招呼:“陈姑娘,这边坐,今天怎么来这了?”
顾清雅见他正常立即含笑招呼:“张叔您忙,我就看看。”
因为手头上有几个病人,张郎中与顾清雅也熟了,他随她自己去看了。
不一会张郎中结束了诊脉过来了:“陈姑娘,你想要什么药?”
顾清雅笑着问:“张叔,问诊的都好了?我就想问问,您这最好的冬三七有多少头?”
张郎中立即说:“我这都是普通的春三七,要头目多冬三七很难找,陈姑娘我要这些做什么?”
昨天从邱明远脸上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说是没什么事,他的内伤恐怕还很严重。
顾清雅知道邱明远的内伤何来,那一回她只顾得外伤,别的也没有仔细去查。
心中清楚他不仅仅是五脏有伤,恐怕筋骨也伤得不轻,就算没断也裂了。
质量好的三七是活血化瘀、通筋舒络的良药。
如果再辅以鹿茸酒,当然能给他针灸几回,那效果就会更好。
顾清雅笑着说:“有点用处,张叔这里没有也没办法。叔,那您忙吧。”
本想再问问有没有鹿茸,可顾清雅突然想到那天石丛间偷听到的话,顿时打消了主意。
因为这两种都是疗内伤的补药,而且是名贵药,万一被有心人知道了,她怕邱二楞会有危险。
张郎中见她要走立即问:“陈姑娘,老夫要不请人到外边去带点回来?”
顾清雅想了想,这动静太大了,于是摇摇头:“算了,我只是突然想泡点三七酒。”
顾清雅刚要出门,张郎中迟疑的把她叫住了:“陈姑娘,有个事老夫想与你商量,不知可否请移步?”
张郎中是本地人,从医三十年,这家药铺在高石镇可是名气响当当。
顾清雅跟着他进了后院笑说:“张叔可别这么客气,菊玲是小辈,您是长辈,就叫我菊玲吧。”
张郎中立即从善如流:“菊玲,来这边坐,张叔有个事想与你商量,我看你那蛇药方子,你能不能卖给我,价格你开,只要合适。”
那天顾清雅就知道张郎中看中了她的药方,因为这镇上被七步倒咬到的人,还真没有人活过三天。
“张叔,您祖辈都在这镇上行医,仁心善术让人敬佩,按理说侄女这药方不应该说什么银子,但是您也知道侄女儿这药方来得不易,以后还想靠它换些油盐银子。
但您老开了口,侄女儿也不推辞,五百两银子您拿去,以后我绝不在这镇上再用这药方赚银子。”
五百两银子对于农家来说可是五十亩良田,就是宏济堂想要用这药方一下子赚五百两银子,那也不容易。
不过顾清雅可不是信口开河,这时代治蛇毒,都是靠一种药方来治疗。
其实蛇毒综合有三种类型,类型不同,配方自然也不同。
再者,陆无郡《五毒心经》上的配方,那是绝方。五百两看似一个药方很贵,实则为三个药方。
高石镇人口过万、气候又过于奇怪,一年之中这镇上被蛇咬的人也不少,就算一年不赚钱,两年三年十年八年呢?
再说,这张药方他张家要买下来了,以后就是祖传之方。
不过顾清雅也清楚,如果只是他个人买的话,恐怕一下子要拿五百两不太容易。
只是这药方这价格给他,真的没有开高价。
张郎中也不是一个没见识的人,他深思一会,抚着胡子点点头:“菊玲,虽然一时看起来银子数量不小,但是张叔还是觉得你开价不算高。
只是,你也知道,张叔这铺子经营虽然还算不错,一下子拿出五百两还是有点困难,可否能推迟些给你银子?到年底盘帐时我再全部付清?”
顾清雅觉得这张郎中为人算是忠实之人,做生意也没来个讨价还价,上回她被蛇咬伤了,也没有昧着良心说她的药方不行,而且还上门看了她两三次。
投桃报李是常事,看他这么爽快,顾清雅也大方的说:“张叔,这样吧,您这么好说话,侄女儿也不能说一言定音。你给四百五十两,今年内付清,你看如何?”
张郎中闻言双眼直盯着顾清雅:“菊玲,你作如此大的让步,这让张叔的面子何在?既然你只要四百五十两,那五天后张叔带银子来你家取药方。”
顾清雅越来越觉得这人实在,于是笑了笑:“张叔,不必,拿纸笔来,侄女儿不相信张叔是个为了四百五十两银子卖了人品的人!”
医者仁心,这时代医疗技术落后,能把药方流传出去,那也算一桩造福于民的事。
顾清雅决定赌一把,赌这张郎中的人品!


 第310章 黄氏上门说亲

顾清雅清楚,现代治疗毒蛇用的都是西医,被蛇咬伤了的人都会赶紧到医院打血清素,很少用这草药来治疗。
这时代没那高级的东西,一切的病痛全靠中药救治。
而且,受传统的影响,谁家的药方偏方也不会流露出去。
于是,她在写药方的时候,非常祥细的把三种毒它的用药方法写全。
张郎中看着手中几张药方,内服外敷、药膏制作、草药辨别、注意事项等等一一列入纸上时,他呆了许久。
纵使他从医三十年,也是第一回知道,这蛇毒还要分药方来救。
心中更加清楚,为何有的人蛇咬了能救活,为何有的人蛇咬了却救不活的原因了。
张郎中深深的看了顾清雅一眼:“菊玲,叔不多说什么,以后真正碰上穷人因蛇咬无钱医治,我只取药钱!”
就冲着这句话,顾清雅知道,她最起码没看错一半人!
从药铺出来,顾清雅边走边注意,发现跟踪的人已不在了。
既然没人了,于是她大步的往家中走去。
“全哥儿,你大伯娘我可是真心为你操心呢,你要不订亲,那石堂就不好提前成亲了,毕竟你是哥哥不是?”
陈黄氏跑来跟哥哥说亲事?
顾清雅眉一皱进了门。
院中陈黄氏与一位中年妇人坐在树下椅子上喝茶,陈石全在那翻晒几只木箱。
“哟,玲儿回来了?是不是刚才李家回来?她张大姑,这是我侄女儿陈菊玲,你看看这水嫩水嫩的姑娘,竟然许给了邱家那二楞子,你说是不是可惜了?”
张大姑是镇上有名的媒婆,她与黄氏是表亲。
一见俏生生站在眼前的顾清雅,心底直唤可惜了。
“这孩子还真是水灵,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媒,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秀气水灵的孩子,也只有你们陈家的姑娘才会这么好看。”
一种被人看货估价的感觉,顾清雅非常不喜欢:“不知两位来家有何贵干?”
这么生硬疏远的态度让陈黄氏非常不高兴,心中大骂顾清雅不识抬举。
不过想起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她笑吟吟的说:“她大姑,我看这孩子,真的是在山上久了,俗事都不解了。三丫头,你这也快嫁了,全哥儿也满了十八,应该成亲了,你们两个都是孩子,大伯娘作为长辈要是不关心,可得让人说道了。”
陈黄氏真的来跟自己哥哥提亲?
她有这么好心?
再说,这种脸皮厚得堪比铜墙的人,还怕人说道?
这是黄鼠狼来给鸡拜年了!
瞬间,顾清雅心中提高了警惕。
“大伯娘这么操心侄子的亲事,真是可亲可敬!不过你放心,我哥哥的亲事自有人操办,不必辛苦你了。”
见顾清雅一句话就把陈黄氏给拒绝了,张大姑笑呵呵的说:“菊玲姑娘,这亲事还得看缘份,缘分来了也不必太过讲究谁操心的事了。
你大伯娘可是好心,说你们独自立户了,家中没有长辈,遇到我时突然想起这事。你可说说,你哥哥要找个什么条件的姑娘,大姑我认识的姑娘可多类。”
顾清雅斜眼笑笑:“张大姑的意思是,你手上什么样的姑娘有?”
张大姑一脸得意:“那当然,我在这镇是做了二十几年的大媒,这镇是哪个姑娘什么条件我心里都一清二楚,只要你提得出条件来就行。”
当媒婆的嘴都比较多,可顾清雅却不在乎。
顾清雅眼光闪了一下,笑嘻嘻的说:“张大姑,我哥哥说了,他以后娶的媳妇一定要我满意的他才娶。”
张大姑一愣之后笑了:“呵呵呵,这当哥哥的还真宠妹妹呢,这样好这样好,谁家姑娘能嫁进来,那是她福气了。你说说吧,要什么样的姑娘。”
顾清雅装出天真的模样一笑:“说亲讲究个门当户对,毕竟结亲不仅是两人成亲,而是两家人结两姓之好,家势相当这点很重要,张大姑说得对不对?”
张大姑瞄瞄陈旧的院子乐呵呵的说:“那是那是,想不到菊玲年纪小小,却能想到这么多哈…”
顾清雅早就看清了张大姑的表情,她笑吟吟的说:“我就知道张大姑是个明白人,我家良田十亩、存银子五百两,虽然家中不是太富有,可小日子以后也过得去。”
这是说要找个家中有十亩以上良田、家有存银五百两的人家?
张大姑脸抽了抽:“菊玲啊,其实结亲啊基本上都是低门娶媳、高门嫁女,这讨媳妇进门的人家,身外东西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还得看姑娘啊。”
顾清雅闻言未反驳反而连连点头:“嗯嗯嗯,张大姑这话说得对,人品才最重要。不过,我觉得相貌、性情也很重要。”
听到这个要求,张大姑瞬间松了口气:“这话就对了。菊玲你认为这姑娘要有什么样的容貌、什么样的性情才能配得上你哥?”
顾清雅故意想了想才说:“张大姑,这姑娘什么样的容貌,我还真不好说,不过要当我的嫂子,总得比我漂亮对吧?对于性情么?泼辣一点的就行了。”
瞬间,张大姑一头黑线:容貌比这姑娘要好?这镇上有几个?
“菊玲啊,这容貌上你要长得好的还有道理,只是这性子要泼辣的你当真?”
顾清雅乐了:“张大姑,我哥这老实人,要是不给他配个厉害的媳妇,到时给有心人吃掉了都有可能,在我们陈家,狼心狗肺的人可不少啊!”
听到这句话,陈黄氏脸色立马变了:“三丫头,你这在说谁呢?”
顾清雅收起了笑容冷冷的看向陈黄氏:“我没点名,你要自己撞上来,你也算一个!”
“你个死丫头…”
“死丫头说谁呢!”
“死丫头就说你…”
看着陈黄氏反应过来的表情,顾清雅第二次开了口:“给我滚出去,我哥哥的亲事自有人操心,你还不配!小旺…”
小院有条会听指挥咬人的狗,陈家人都知道。
听到顾清雅嘴里吐出“小旺”二字,陈黄氏拉起张大姑骂骂咧咧的出了门:“你不得好死!”
“那就祝你好好死!”


 第311章 出门走亲戚

陈王氏听说陈黄氏请人来给陈石全提亲,被顾清雅赶出去的事后过来了:“玲儿,你这给李家治病赚了大银子的事,看来大伙都惦记上了,没准儿还有人会来打主意。
不过你哥的亲事,我看也是得要瞧了。到时你找找你森姆娘,她哥是镇上的夫子,好人家的孩子知道得比较多,让她给你们打听打听。”
顾清雅知道陈王氏的意思,家中能送得起读书人的,一般家境都比较富裕。
再者,家中有读书人,相对来说比较讲道理。
陈家四兄弟陈柳氏就没有一个送过学,到了这第三代,陈石全就自己赖着去过一年学堂,陈二郎、陈四郎根本连大字也不识,陈六郎想进学,陈许氏天天叫穷。陈七郎进学了学不进去天天逃学,陈八郎还小。
现在表面上在正经进学的只有陈五郎,就是那个说在中举,现在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
自己识字,这四婶觉察到了识字的好处。
虽然儿子不好学,但她希望自己侄子家结一门好亲,让老屋的人不会看不起。
“四婶,我知道识点字对自己有好处,可是七弟实在不想上学了你也别强求,不如让他去学们本事吧。”
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个读书的料,陈王氏自然清楚。
之所以家中日子过得这样苦她还是想让儿子去读书,那也是因为她受了王源清的影响。
说志儿子,陈王氏有点无奈的点点头:“是有这个打算,现下他也认得几个字了,反正也不是考秀才的命,过了年准备让他跟他大舅去学木匠。有门手艺在身,总比你四叔这光会种田总好。”
虽然学木匠发不了什么大财,可是有门手艺,在农村里来说,总比只会死种田为好。
顾清雅自己最在手的也就是医术,这虽然是门保本的手艺,可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学得成。
“这样不错,让他好好学,等他把本事学精了,我给本给他开个家俱店。”
“那他一听可得乐坏了,要知道他听你的话,比听我的话还要听。玲儿,我刚才听你黄婶子说,今天你那黄家的姑太太上门来了?”
陈王氏提起这事,顾清雅才想起早上的事。
她叫了陈石全过来,当着陈王氏的面说起了黄家姑婆的事。
陈石全听得怔了怔:“妹妹,你说姑婆回来了?”
顾清雅看他这样有点不解,不过还是点点头:“嗯,她还提了一大篮子的干菜过来。”
陈王氏闻言说:“全儿、玲儿,有空去看看她,这老人家可是你姥爷唯一的亲姐妹。而且,那些年要不是她,你姥爷与姥姥的葬礼也没人主持。”
看来那黄家的姑婆与自己姥爷的感情不差,否则早上看到她时,不会抹眼泪。
在老人的眼中,自己兄妹俩是她弟弟仅余的骨肉血亲吧?
看着陈石全欢喜又难过的模样,顾清雅眼眶也酸酸的:“嗯,我本来就准备与哥哥说有空了去看她,就是被那两烂人一来给搅忘记了。”
陈王氏舒心的舒了口气:“你在山上是不了解你哥的情况,这么多年除了他拿布料来我给他做几身衣服外,你哥身上的衣服、脚下的鞋子,基本上都是这个姑婆送过来的。”
这番话一落,陈石全立即说:“妹妹,我们下午就去看她好不好?”
也许在陈石全的心中,这黄家姑婆就是他精神上真正的长辈。
顾清雅笑着说:“好,反正我们今天下午不忙,一会我们早点吃了饭就走。”
“那好,我去准备些东西。”
看侄女就是个讲感情的孩子,陈王氏拍拍她的手:“那你们去忙吧,方家山来回得一个时辰,四婶就先回去了。”
“好,四婶你慢走。”
陈王氏刚要出门却又停了下来:“玲儿,有件事我也不知是真是假,刚才忘记说了。记得提醒你哥一下,你大伯娘提的那姑娘应该是她妹妹的女儿叫朱桂花,今年正好十五岁。就因为长得还行,所以朱家就想给她找个有钱的人家。
本来,想给闺女儿找好人家也未错,只不过这姑娘跟她娘有些相似,嘴甜会说话,与男子的人缘比较好…”
毕竟人家是大姑娘,陈王氏也就说了这些,顾清雅完全一头黑线:原来是个风流村姑娘?这陈黄氏真是太可恶了!
好看不好看都不是太重要,关键是女人一风流,男人就得戴绿帽子。
自己这哥哥太老实,也知道他对成亲的想法,于是顾清雅找个了时间与陈石全说了说这事,知道他心中有数了,这才放下。
顾清雅觉得自己不像个做妹妹的,倒是像个当妈的,天天操心起陈石全这个哥哥了。
本想懒得去操心,只是谁叫这个特么的世界这么坑人,救人还得救进家门呢?
既然陈王氏提了醒给她,她就不得不防了,这朱桂花万一哪一天让她哥来个英雄救美,那不娶能行么?
两人去黄家姑婆的路上,顾清雅就把陈王氏的话说给了陈石全听。
许久,他都没说话。
顾清雅知道这个哥哥稳重,他不说话说明了他放在了心上。
方家山是个靠山的小村子,大给三十余户人家。
方家的院子是一个五间正屋两个杂棚的农家泥瓦屋,虽然不似镇上的青砖大瓦房好,可收拾得整齐光亮,一进院就能让人看得出一家人很勤快。
黄姑婆的男人叫方大生,六十出头的老人是猎人出身,见到他们两兄妹说话声音很宏亮,一看就是个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