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如玉君子-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这事真是宣德帝吃饱了没事干,或者是吃错药了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人家宣德帝那是有目的的,人家的目的,就是衍圣公和林海都已经猜到。但是却没有想到的事,就是打这些和尚的主意。

    要说这宣德帝怎么想到打和尚的主意了。还得从一件事情说起。

    凤朝之所以那么快夺得天下,其实还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只有少数人知道的秘密。

    要知道自古在华夏这块地,一般都是北边的枭雄统一天下,唯一一个勉勉强强算是南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秦国的领土在陕西,勉强能算是南边。

    因此凤天祖、凤太祖能从南边打到北边,最后统一了整个华夏,没点秘密武器那是肯定不行的。这个秘密武器了就要说凤天祖在四川时就发现的一个老人了。这个老人那一手炼的镔钢,可称的上是精钢中的精钢,那年凤天祖软硬兼施才把他捞过来,平日里藏着掖着,就怕别人知道,甚至到现在都没人知道。

    后来这老人将这一手的技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那人也直接被朝廷控制起来了,凤朝兵器犀利,全靠他老人家和他的那帮徒弟,凤朝最强精锐的部队,人手一把的大刀,可全是镔钢打造,要不然,岂能这么厉害!而这位老人家专为几位将军打造的兵器,更是了不得,连断十数把刀剑都不卷刃!

    经过了华朝重视工匠的技术,外加唐朝的姑息养奸之后,之后的朝代,对于这种关乎朝廷命运的技术,那是严防死守,藏着掖着。因此这个秘密一直被保留到了现在。

    本来这种事情也没什么,保守秘密就保守秘密嘛,但是前段这位老人的曾孙子,现在那个地方的领头的,突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明,将这老人的技术给改进了不少,炼出来的镔钢更好了,打造出来的武器更是厉害,不过这玩意有一个弊端,就是要很高的温度,一般的设备炼不出来。

    对于这种大事,只要不是昏君在世,或者是国库没银子了,一般的皇帝都会全力支持。最近宣德帝可不缺钱,因此直接指示要大炼。

    不过这事情又来了!

    宣德帝下了指示要大炼,没人敢不配合,因此矿石到位了,设备到位了。但是最关键的柴火没有到位,你当着炼钢的温度随便了在山上砍两棵树烧掉就行了,这炼钢的温度可是贼高的,一般的东西燃烧弄不出这么高的温度的。

    不过这事也有解决的办法,用煤就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但是问题又来了,之前虽然炼钢要煤,但是没有要的那么的大量,因此开采的力度不够。现在要大炼这种新的钢铁,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煤的问题,没有煤制造温度,还炼什么呀!

    于是又一层层的上报,报到宣德帝这里来了!

    开采煤,别说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就是在现代,这也是一个危险性非常高的活,一般人是不会干这样的活计的,大多都是一些产煤地的活不下去的贫苦人去干这事。

    但是现在要大炼,这么一点点的人力,肯定是满足不了!于是宣德帝忧郁了,这东西好是好,但是没有办法大量的生产呀!就以目前的采煤量来说,不说多了,就是将京城的几支军队的武器换成这种新钢,至少要两年,要全国普及难度不小。

    但是那啥,有句话说的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

    于是宣德帝就开始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了,不止他想,他手下的智囊团也在想。

    其中就有一个一肚子坏水的见不到光的智囊想出了一个主意。要多采煤,不是要多找什么煤的产地,中国的煤资源可是在全世界都居前列的,而是加派人手,多找一些人采煤。但是宣德帝又不可能像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或者是隋炀帝修京杭大运河那样强行执行。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没多少人愿意从事这样的事,太危险了!于是这人就出了一个,让牢里的犯人去采煤,但是这个办法被宣德帝驳回了!凤朝的犯人一般都是在采石场工作,采集石料。凤朝的石料每年的消耗可是不少的,这里人不能拨出来。

    于是这人冥思苦想了很久,突然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和尚。

    一开始宣德帝还没有搞明白这人的意思,后来弄明白了!

    这人说的是,前不久他遇见的一件事,一个和尚还俗娶媳妇了!在仔细的一看,这人不就是十多年前,犯下杀人砍头大罪的那个人吗,因为这案发现场在这人的隔壁,因此这人记得特别清楚。

    而且这人又发现,很多寺庙中有许许多多的僧人、沙弥都不是诚心向佛的,他们有很多甚至是好吃懒做的地痞流氓,抱着当和尚混饭吃的心态做了和尚。等着想娶媳妇了,只要一声还俗就结了,这和尚简直就是这些人的护身符、免死金牌。

    于是这人就向宣德帝出主意,让这些假僧人、伪沙弥去采煤,只要找一个机会戳穿他们的真面目,百姓们肯定不会有怨言的,要知道京城的寺庙可是有点多的,在京城的街坊中有十二座,附近也有十余座,加起来共计二十多座寺庙。

    不用多了,每座寺庙只要能找出五六个这样的假和尚,全国这么多的寺庙,就能给宣德帝凑齐一支庞大的采煤队伍。

    这个办法,没有触及别的利益,让宣德帝有些心动,要是真的如这人所说的那样,那么那些寺庙中的和尚不就是活生生的壮丁嘛。

    于是宣德帝才来了这么一出。

    ps:

    【感谢dlch141童鞋的粉红票,感谢雨水中的鹭、bread84童鞋的打赏!感谢卿噬童鞋的评价票】【因为标题有时候太长的原因,莲莲我改版了,嘿嘿!】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01

    宣德帝有这个心,但是实施起来却是非常难的,毕竟佛教的信徒还是非常多的,一个处理不好,就是民间的暴动了!

    好在宣德帝并没有林海之前猜测的那样,要将整个京城的寺庙都逛完,也就随便的逛了几座著名的寺庙后,就歇菜了!

    今天是宣德帝出来微服私访的最后一天,一行人汇合后,直奔一座城外的寺庙。

    还没等宣德帝一行人进入寺庙,在寺庙的门口就聚拢了一群人,不得不说中国人就是那么的喜欢看热闹,遇见一些新鲜事就喜欢围观。

    宣德帝对此也表现了极大地兴趣,因此林海也跟着他默不作声的围观了上去。

    只见一位高僧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双眼微闭,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大石头的旁边地上隐隐约约的还有一尊白瓷观音。

    这是神马情况!

    林海机灵的溜到了旁边,问问了刚刚围观着的群众,这人也是个热情的,见林海相问,立马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知道坐在石头上的大师是谁?”没等林海回答,那人就一脸兴奋地对着林海说道:“那是和法源寺圆寂法师和圆明法师同一辈分的圆莫法师,听说他云游到此,发现这里有佛家的灵气在这里,便在这里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静坐了七天,每天都将他采集来的无根之水浇灌在这里,今天终于迎来了佛家法宝的出世。你瞧瞧地上的那个白瓷观音,就是圆莫法师用灵气聚集起来的。”

    灵气?法宝?

    操,要是法宝这么好弄出来,那也太不值钱了一点吧!

    还有什么无根之水,在某部名著中清清楚楚的写了,其实这货就是雨水。

    什么无根之水治病都是假的。古代的雨水虽然不是现代的酸水,但是空气中的微量物也不少,按照科学的说法,无根之水什么的,其实一点也不干净。

    不过,心里吐槽归吐槽,林海还是一脸感谢的谢谢了那人,然后又悄悄地归队了!

    虽然心里已经明白这怕是某些人布的局,但是林海还是不得不佩服佛教的号召力,就这么一会儿就人山人海的围了起来了!

    接着一面的人群分开了。从外面走进来的一群身披僧袍的和尚,和圆莫法师说了几句后,一行人就走到了早就搭好的高台上。

    林海挑了挑眉。看来这一切人家早就是准备好了!不过,林海有些皱眉,话说这个情节这么那么的熟悉呀!好像自己在什么时候听过,还是看到过呀!

    这些法师坐在高台上后,又准备开始讲佛经。就在这时林海耳尖的听到了旁边的两人的对话,心里豁然开朗。

    “我倒是不信这个,那白瓷观音,不会是他事先埋在地里的吧!”

    “你说的这个也不无可能,但是从那圆莫法师在石头上坐着起,就一直有人看着了。有人亲眼看见那白瓷观音从地里长出来的。”

    “亲眼看见,你亲眼看见了,说不得就是托了!反正我是不会信的。”

    “喂。你别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好不好,这可是圆字辈的高僧,有人已经去法源寺证明了他的身份的,再说了这陈佛寺虽然不怎么出名,但是却也是百年的寺庙了!”

    ……

    听了这两人的对话。林海终于想起来了在哪里看见过这样的场景了,不就是某部电视剧上。某个假和尚骗人的把戏吗?

    瞧着那些‘高僧’准备讲经了,林海眼睛一转,对着身旁的衍圣公嘀咕了几句,见衍圣公点了点头,林海才一脸兴奋地,护着衍圣公像钱挤去。

    林海一行人不合乎大流的表现,引起了在一旁守护治安的僧人的注意。

    陈佛寺负责维持次序的一个僧人见了,害怕引起暴动,让这场万众瞩目的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空道皱着眉头,亲自挡在了林海面前,沉声道:“几位施主,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若要观看法会,请去外围观看。”

    换而言之就是林海这群人还没有资格走这条路……

    空道的一句话,让林海笑了,不客气的道:“和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说明白点,你是说我没有资格来到这里,走这条路?行,今日小爷就走给你看看!”说着就从空道的身旁走过去。

    空道伸直了手臂,挡在了林海的前面。

    空道道:‘这位施主误会了,小僧不是这个意思。小僧是说这里禁止入内,并非是施主没有资格……‘中国话就是高明,一句话有好几种解释。他开始的态度明显是没有资格的意思,但见林海打算闯入,立刻改了口,毕竟这场法会可是他们陈佛寺筹划了很久的,不能轻易让别人破坏,能忍则忍。

    林海也不着急闯入,他的目的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展开挑衅,大闹法会,揭露那些伪和尚的真面目,并非像一个泼妇一样,大吵大闹一番,那样没有意义。他只有占据‘理‘字,才能说服那些已经被蛊惑住的百姓意识到上当受骗。

    林海不怒反笑,有些嘲讽的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可以进入,我就不行?难道就是应为他们的身份特殊?‘

    空道沉默不语,显然不准备回到林海这个相当有陷阱的问话。

    他们这边早已吸引住了部分人的视线,林海见空道软的不吃,便开始准备动武力了,这一动手开打,更是引起了阵阵的呼声,也打断了法会,引发了所有人的注意。

    数万的百姓也在这时喧闹起来,朝着这边指指点点。

    因为不是在初一十五这种特殊的时间开的法会,加上又有圆莫这个大师的名头坐镇,因此这次陈佛寺的这场法会,可是吸引了京城很多求佛心切的人的目光,不乏有休沐的朝廷大臣在场。

    林海也不怕被人认出来了!或者说,认出来了最好。

    本来林海和衍圣公一直在宣德帝的身后的,不过由于刚刚准备法会站位子的原因。便和宣德帝挤开了!这一挤开,林海就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话说要说,跟着宣德帝在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寺庙转了这么多圈了,林海要是还猜不到宣德帝的意思,那么他这官场也就不用再混了,直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好了!

    要知道在官场上,看人的脸色,尤其是看自己上司的脸色,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这项技能要是练好了。可是能在官场上帮上很多的忙的。要是练不好,嘿嘿,那你子啊某些时候就完蛋了!

    显然林海的这项技能。虽然没有练到满值,但是及格还是有的,因此在转了几天后,林海就猜到了宣德帝的意图,虽然具体的没有猜对。但是大致上林海是猜对了的!

    不就是想整和尚嘛,虽然林海不知道宣德帝整这和尚要干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林海的计划。而且林海也猜到为什么这种事情,宣德帝不找其他,而要单单找他和衍圣公出马。

    华夏的文化灿烂。源远流长,对外来佛教文化的融合吸收,就显示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但佛教初期自西汉传入中国盛为华夏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前。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佛道儒之争,从一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使得儒学,蓬勃发展,一日千里。道教固然不如儒家‘但老子与孔子‘在理论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未受到多少影响,发展同然比不上儒学‘但也呈现争长之势。

    佛教初传中国其势力弱小。尚不能与儒、道相抗衡,需借助于儒、道的势力来发展自己。这一时期,三教‘夷夏之辨‘刚刚萌芽体现于东汉末年牟子所著《理惑论》中,在梳理时人对佛教的困惑和误解过程中牟子提及了儒生用‘夷夏‘问题来诘难佛教牟子对此也作出了有理有据的应答。但这个时候的佛教就如受委屈的小媳妇,挨了打,不敢还手,只是轻声细语的解释着。

    但随着佛教的渐渐壮大,在东晋时期,已经展开了反击。

    前述元魏僧徒所作《汉法本内传》,便是这种反击武器之一。还有许多和尚们写的不少经典著作‘多称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为老子并且亦是孔子的老师,甚至更长辈。比如东晋名僧支遁在《释迦文佛像赞序》中说:‘昔周姬之末,有大圣号佛:…………络聘周以曾玄。‘书中不但把佛说成是老子的师父,而且还是他的‘太爷‘辈;老子和庄子则成了佛的‘曾别‘和‘玄别‘,连当弟子的资格都不够。以后的《正诬论》又说老子闻道于竺乾古先生。古先生即是佛,所以‘老子即佛弟子也。‘《清净法行经》也说:‘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净光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这里的震旦即指中国,到了这里儒道的祖师都成了佛弟子的化身‘也就是说中国的儒道文化都是从佛学演变来的。

    这种论点无疑是跟某棒子国的某些习性很像。

    面对这种荒唐的事悄。儒道,自然展开了有利的反击。

    儒家多从治国安民的角度对佛教进行批评,奉佛造寺,使国贫民穷:僧尼增多,使国家承担赋役者人减少:僧尼离开亲人出家,不要妻子。违背儒家的伦理纲常:佛教教理虚妄,对民众进行欺骗等等。

    而佛家也不甘示弱,逐一进行驳斥‘指出佛教对社会民众施行教化,于治国有利:通过个人出家修行而使祖先亲属的灵魂超脱苦海‘也是尽孝的表现;佛教与世俗礼仪不同,以断除情累为志向,弃妻剃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