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叔-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岳看似是“不小心”冲撞了她,可她身为当今太后,他藐视她的权威,其实就是在藐视皇权。
  “那赵岳太过无法无天!”潘太后压低声音怒道。
  君兰看着这话题的走向愈来愈机密,起身说道:“我去茶水间看看茶水。”
  闵清则轻拉了她一把,摇摇头示意不必回避,又抬指轻叩桌案,问:“董太师怎么说?”
  “太师自然压制得住他。只是,有句话我想问问你。”潘太后低声道:“事情查的究竟如何了?”
  闵清则晓得太后是在说三十二年前的那桩案子。
  想到那案子关系重大,最重要的是,丁家就是因为想要查明这件事的真想才招来了祸事,搞得全家落难。他终是不忍心让小丫头在这儿多待,抬眸朝君兰看了眼。
  君兰会意,福了福身道:“太后娘娘,我先去隔壁看看点心。”
  从始至终,太后都没提过点心半个字儿。
  这显然是个借口。
  潘太后并不晓得丁家的具体事情,也不晓得故去的丁茗的身份。她见闵清则打算让小丫头离开,就没多说什么,轻点了下头,“你去吧。”
  看小姑娘走到门口了,潘太后不忍心让这么个瘦瘦弱弱懂事的孩子在茶水间里干等,说道:“这样吧,你去皇后那儿。就说是我让你去的,看看让她准备的芙蓉酥好了没。”
  *
  今日盛嬷嬷和蒋夫人都跟了过来。只不过蒋夫人不是宫里的人,若没有得到允许的话,是不能随意在宫里走动的,仅能在指定的地方等着君兰。
  不过盛嬷嬷不同。
  盛嬷嬷只是由太后和皇后指派到闵家伺候君兰的,其实还是宫里人的身份。因此,她能在宫里的道路上来回的走,只不过宫殿之内不能随便进去。
  因此,盛嬷嬷就候在了静明宫外等着。待到君兰说要往永安宫去,也不用旁的宫女嬷嬷引路了,盛嬷嬷直接引了她往那边去。
  说来也是巧了。
  君兰将要到永安宫门口的时候,遇到了了两位鬓发花白的妇人。她们容貌皆佳,虽然年岁已老,却自有沉静气质,笑容和善可亲。
  盛嬷嬷上前道:“婢子见过丽太妃、柳太嫔。”深深福礼。
  君兰在刚刚入宫的时候也见到了这两位,亦是行礼问安。
  丽太妃不记得盛嬷嬷了,不过,这个漂亮的小丫头倒是还有印象,闻言笑道:“怎么只看到了你。你家九爷呢?”
  她本也是和善的性子。只不过先前见到的时候有闵九爷在旁,她和闵九爷着实没甚话可讲,所以态度冷淡。
  但是这个小姑娘就不同了。
  丽太妃是在宫里待了几十年的,眼光自然毒辣。闵家八姑娘虽然话不多,但目光温和柔顺,一看就是个听话的孩子。
  丽太妃平日里在寺中甚少见到晚辈,虽有些小尼姑,却不似这孩子瞧着灵动。所以丽太妃忍不住和她多说两句话。
  君兰笑道:“九爷正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太后娘娘让我来皇后娘娘这儿问问芙蓉酥的事儿,我就先过来了。”
  “哟,太后娘娘居然吩咐你做事?”柳太嫔在旁笑着接了话,“那可真是姑娘的福气。要知道,太后娘娘等闲不会让孩子们去做事。如今专程让你来寻皇后,倒是难得。”
  柳太嫔与丽太妃一样,都是没有子嗣留下的,所以才会离开皇宫去寺里常伴青灯。
  也正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看到了这样乖巧的孩子,她们就都喜欢。
  柳太嫔说的是实话。潘太后这举动看似是把君兰给支开,但是让她来找皇后,便是给了她多和皇后亲近的机会。
  平常宫外的孩子们进来,没有谁得了太后这样的看顾。
  面对着丽太妃和柳太嫔的好意提醒,君兰笑着福了福身,说道:“谢过太妃、太嫔。”
  看她懂事,两人也很欣慰。
  眼看着将要道别,丽太妃想起来一事。原先因着不熟悉,所以没有问出口。现看这孩子不错,她就放心了问了句:“刚才我瞧着九爷带过来几个侍卫。其中一个看着脾气不太好,那人是谁?”
  君兰抿了抿唇,没有立刻答话。
  丽太妃道:“我原也知道长灯长明他们,只是没有见过。这一个瞧着年纪有些大了,不像是他们中的,所以多问了两句。”
  君兰思量着孟海和蒋辉跟在九叔叔身边并不是秘密的事情。自己若是不说出来的话,丽太妃她们若是多问几个人,也能知晓。于是说道:“您看到的可能是海叔。”
  她说了句“海叔”,却并没有提到孟海的姓氏。只因对于九叔叔身边的照顾九叔叔多年的老人,存有一分敬意。
  但是,从她口中没有听到“孟”字,丽太妃也就没有多问什么,笑笑就道了别。
  君兰目送两人远走后,这才继续往永安宫行去。
  *
  盛嬷嬷还是浣衣局的身份。到了永安宫外,她就止了步子,在外头静等。
  君兰由永安宫的宫女引了入内。
  进到院子里后,小宫女说道:“皇后娘娘现下不在宫里,还请姑娘稍等片刻。”
  小宫女想要请了君兰入屋内等待。因为皇后娘娘待闵九爷素来亲厚,闵九爷来时,若娘娘不在宫内,就会让他进屋等着。现下闵八姑娘过来,小宫女知道这位是闵九爷身边的姑娘,就依着这样的规矩行事。
  但君兰隐约知道这样不太合规矩,所以小宫女提了这么一句,她也并未依着行事,谢过了小宫女后说道:“我在院子里等吧。”
  旁边过来一位嬷嬷,刚好听到了这句话,闻言笑道;“八姑娘不用拘谨,在院子里走走看看都可以。”
  刚好永安宫内景致不错,君兰听闻后谢过了她们,缓步在院内行着。
  她走到水榭边时,有人从外大步而来。
  那男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剑眉凤目,气势威严。
  他刚一走到院内,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忙不迭地行礼问安。
  “婢子见过皇——”
  元成帝略一抬眸,可巧就看到了院子里走着的小姑娘。他抬手制止了众人的通禀和问安声,朝着那姑娘的方向走了过去。
  君兰正站在水榭旁望向旁边的莲池,正看着里面静静游着的锦鲤,便听身后有人说道:“你喜欢这鱼儿?”
  君兰回头看过去,便看到一人身穿靛蓝色竹枝纹锦缎直裰,嘴角含笑,目带审视地望着她。
  这人她是头一回见到。
  不过,能够进到后宫来,且能够这般出现在皇后娘娘院子里的,想必不是皇亲就是国戚。
  君兰快速看了看男人身边伺候的人。
  这些公公和宫女,她一个都没见过。
  且,这些人都低着头,不会告诉她此人的身份。
  君兰不知该如何称呼是好,若是直接去问对方是谁的话,有些唐突,也失了分寸。
  快速思量了下,她福身行礼,镇定道:“见过大人。”而后说道:“鱼儿在池子里游得开心,所以我看着欢喜。”
  元成帝笑道;“你怎知它们游得开心?依我看,它们可能是饿了,正四处游走寻找食物。”
  君兰刚才心里也曾经这样想过,鱼儿可能是饿了。但是,在宫里说话要谨慎,无论对方是谁,她都不能说出能让人揪住话柄的答案。所以是答了一句模棱两可而又无功无过的答案。
  如今看对方态度和蔼,她心里放松了点,却还是不敢大意,只笑道:“您说的是。”
  元成帝发现了她的紧张,不由笑了。环视四周,看到不远处亭子里有一个棋盘,他忽地想起了什么,与君兰道:“你可会下棋?”
  君兰没料到他会这么问,抿了抿唇,“会。不过,下得不好。”
  元成帝哈哈大笑,“不好没关系。左右无事,我们来对弈几局?”
  君兰心里有些不太想答应。
  对她来说,此人毕竟是个外男,在这儿和他对弈,于理不合。
  但是,这人若真是皇亲国戚的话,随意拒绝他的要求好似会给九叔叔带来麻烦。
  君兰心里左右衡量片刻,往那凉亭里看了眼,见那儿四处都十分敞阔,两人在其中对弈的话,宫人们都能看得见。
  她终是答应下来、
  不过,方才的话她还是忍不住再次说了一遍,“我棋艺不精。大人与我对弈,怕是会很无趣。”
  元成帝倒是不太在意这些。
  他早就听说小九很护着这个丫头了,只不过一直忙着未曾得见。
  昨儿晚上母后和他说过,今日是小姑娘的生辰,而且还请了小姑娘来宫里过生辰。所以他特意腾出来了不少时间过来参加小姑娘的生辰宴。
  说起来是看在小九的面子上所以来看看这个姑娘。其实,他也是担心小九。毕竟那孩子平日里甚少与女人接触,分不清女子的好坏,所以帮忙把把关。
  听了母后的话后,他原以为是个娇滴滴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没曾想这小姑娘倒是有点主意,做事也很妥帖。
  元成帝倒是对这姑娘有了点信心,闻言笑道:“无妨。棋艺好坏无所谓。会下就行了。”
  这个“会下”的要求着实太低了些。君兰不由得心里再生出几分警惕。
  可这周围没有她认识的人,想要探听这位大人的底细,是难上加难。
  君兰沉吟了下,说道:“若大人不忙着去见陛下或是皇后娘娘,那恭敬不如从命。您请。”这便侧身让开那条路,让这位大人先过去。
  元成帝多看了她几眼,这才迈步往前行去。
  原本元成帝以为这姑娘说自己棋艺不精不过是句推脱。毕竟小九棋艺甚好,得了他的指点的话,任谁的棋艺都不会太差。
  可这姑娘显然没有得到闵九爷的精心指点。下棋的水平,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还好”的评价,说她下得好,那实在是有点违心了。
  短短一炷香时间内,元成帝连赢两局。
  他看这姑娘脸色苍白的样子,也有些不忍心了,捏着棋子敲着棋盘,问:“还下不下?”
  君兰道:“您看呢。”
  元成帝笑道:“我自然是想继续的。单看你的意思如何。”
  君兰抬眸看了看周围。
  皇后娘娘还没回来。
  她要等到了皇后娘娘,做完太后吩咐的事情才能回去。
  君兰暗自琢磨着眼前之人的身份,说道:“既是说好了对弈,您若想下,我便奉陪。”
  “好!”元成帝拊掌笑道。
  虽然君兰答应得爽快,可一句句输下来,任由她心志坚定,也是额头上冒了细汗。
  到最后,反倒是元成帝不忍心再继续为难小姑娘了,当先把正进行到一半地棋局给推了,与她道:“皇后正在御花园里。你若是有事,不如先去那里寻她吧。”
  其实君兰之前问过这儿的人,皇后娘娘去了哪里。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她。
  如今得了这句话,君兰起身道谢,脚步匆匆地往御花园去。
  *
  董皇后在御花园的事儿之所以不随便告诉旁人,其实是因为她在准备今日的生辰宴。
  生辰宴只他们几人连同嫡出的公主皇子参加,闲杂妃嫔一律不能入内。
  这事儿是太后吩咐下来的,她自然不能等闲对待。所以认真之余,也想要给小九他们一个惊喜。故而自己带了人在这里安排,并不让人声张。
  只是她没料到君兰也在寻她。
  董皇后把芙蓉酥交给君兰后,元成帝便踱着步子来了御花园。
  “怎么样了?”元成帝道:“听说你今儿在这里忙了一早晨了。想必布置得不错?”
  董皇后也是在君兰走后方才听闻了元成帝所做的事情。不由笑着嗔了他一眼,也没答他那句话,反而道:“欺负个小姑娘,你也真好意思。也不怕小九生气。”
  两人是少时夫妻,说话少了许多顾忌。
  更何况,这时候周围没有旁人在,所有人都退到了院子边角处候着,没有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
  “他?”元成帝哼道:“他老大不小了还没娶妻。我倒盼着他能为了个女子生气。那样也不枉费我为他操心那么多年了。”
  说罢,他忽然哈哈大笑,“你不知道,那姑娘倔得很。输了那么多局,一声不吭,也不抱怨。我赢得还挺有趣。”
  “有趣?”董皇后哭笑不得,把手里的东西摆到桌子上后,低声道:“若是小九听见你这么说,还不心疼死?有你这么做兄长的么。”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侧面提一点点,居然还真有妹纸猜出来了~
  这次说得比较明显,不知道大家能看出来了吗?^_^
  *
  看到有妹纸不解,我解释一下
  灭掉何家满门的是元成帝的祖父武宁帝,不是先帝
  35章提到过,武宁帝是今上的先·皇祖父
  而且赵太保是三朝元老,自武宁帝的时候就征战沙场了
  *
  本章留言送30个红包~


☆、第七十六章

    君兰从皇后娘娘这儿取到了芙蓉酥后; 就往静明宫赶去。
  毕竟她当初离开就是为了要留下单独的空间和时间,方便太后娘娘与九叔叔说话。原本时间够用,也不用这般紧张。只是她没料到会对战了几句棋,还跑到别处去寻皇后娘娘。耽搁了这么久的时间,这个时候脚步匆忙点也是好的。
  没多久,到了静明宫外。
  君兰想要进去把东西亲自送到太后娘娘的手中。但是太后娘娘现下正在屋子里梳妆; 肯定不能随意去打扰。
  好在九叔叔现下正在静明宫的院子里等着她。
  君兰便把点心交给了静明宫的嬷嬷; 而后和闵清则一同往外行去。
  “宴席将要开始了么?”君兰回头看了看太后那边紧闭的屋门; 斟酌着说道。
  “应当是罢。”闵清则道:“先前有人来和太后娘娘说了声; 她便进屋去了。我怕你回来寻不到人会着急,便在这儿等等你。”
  君兰开心得很,拉了拉他的衣袖; 轻声道;“多谢九叔叔。”
  闵清则语气平静的道:“你和我客气作甚。”
  君兰眼中满是笑意,开心地不住抬头去看他。
  两个人到底不是同路而去。
  闵清则还有去寻皇上和太子; 商议一些事情。他生怕君兰觉得无趣; 就让她去永安宫寻皇后。
  君兰思量着皇后娘娘现在应该还在宴席那边做着准备。
  刚才她去寻董皇后时; 董皇后就是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着。这个时候一时半会儿的应该还好不了。
  可是; 那里有人守着,宴席不开的时候还不能进。
  君兰知晓九叔叔要去忙,生怕他担心; 就没有把这些琐碎的小事告诉他,自顾自点头应了下来,目送他渐行渐远。
  待到九叔叔的身影彻底看不到了,君兰方才迈开脚步; 朝着皇后所在的方向漫步缓行。
  没多久,听到不远处“砰”的一声响。紧接着是男孩哭叫的声音。
  君兰心知在宫里需得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事情,不打算过去围观,而是脚下朝着别的方向转去,打算到远些的地方走走。
  谁知道躲什么来什么。
  那哭喊的声音朝着她这个方向快速挨近。而且,那带着哭腔的声音渐渐开始抽泣着说了话。
  “你们等着!你们这样待我,我一定要告诉娘亲去!到时候,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伴着说话声,一个虎头虎脑圆滚滚的小肉球进入了视野。
  那小孩子约莫三四岁大小,但因镇日里说话都是这般趾高气昂的样子,所以惯于把下巴抬高,而后他就这样扬着下巴跌跌撞撞地往君兰这个方向跑了过来。
  君兰想躲,已经晚了。
  周围都是伺候的宫人,倘若发现了她刻意躲开的模样,还指不定到时候会传出什么事儿去。
  君兰只能驻足,快速看了看,脚下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