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山飞狐网游录-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张九龄的说法,九邪就是“气势兵器”。

麻蛋,说好不堆设定的,怎么一时一时的又冒出一堆设定来?但转念一想,其实也不是新设定,无非就是“气势”与“装备”相辅助相成罢了,就象“乔娇娇”的“不死天魔”(绸带),能与气势配合形成“破障灭幻网”,又有另外的各种奇效。

苗人风的千幻衫其实很早就具备这样的奇效,如那九个固定面具,又如临时易容,他我分身等等,实际上都是这种功效的;之所以说萧玉郎是天才,也在此处,苗人风没有领悟气悟前,都可以利用这些功效,这就是萧玉郎的天才之处。

他实际上是降低了“气势”与“特定装备”之间的要求,当然,萧玉郎最终还是要将“九邪”与“山海万兽经”心法凝聚出来的“曾势”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千幻衫要升级成九面伏风衣,然后,才能与“兽势”形成真正的“九邪”。

“所以说,九邪都特么不是装备,它属于气势,还好不用换名字”,苗人风吐槽道。

那么,张九龄叔叔说了这么多的内幕,他想得到什么?

张九龄说简单,苗人风知道这些老狐狸的事情从来都不会简单的,但张九龄让他办的事情真的很简单,至少目前来看是简单的,他让苗人风去峨嵋山走一走,当然,丫不说,苗人风也要走的,他游历路线中,有要求穿过峨嵋山的。

张九龄走的,来去如风是高手的风范。

苗人风将苦逼的客栈老板一家子从柴房中放了出来,这一晚上折腾的,老板一家子表示日了狗,老板只是贪心收了明嘉的钱,让明嘉当大厨,没想到这大厨下毒的手艺太差,被九环刀,嗯,高适给发现了,直接掀桌子,表示不吃。

然后,明嘉偷窃不成就色诱丑小子,给掀桌子的丑小子悄悄的递了纸条,还有10金的小金果,然后,丑小子很好奇“菩提珊瑚”是什么鬼,再加上,他本来就准备走,所以,就偷了高适的腰包,接下来,就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剧情发展。

“峨嵋女冠绝天下,肤白腰细幽泉深”,这句话看似很污,但实际上并非说峨嵋派,而是指“峨嵋山”的“女冠峰”,此峰遥摇的望着就是一位美丽绝伦的女道士,白肤指的是遍布山峰的“白松”,腰细指的是“女冠峰”在半山时,突然往内窄。

幽泉则是女冠峰最为神秘亦是凶险的地方,它的位置在女冠峰较低处,恰巧就是女性那美妙之地,但若是要走到幽泉,却不能直接到达,需要攀爬到峰顶的“峨冠岩”,此岩中空,并没有阶梯可下,需要动用绳索,至少需要准备100米的长度。

顺绳往下爬百米底后,就是漆黑的山中密洞,属于天然形成的,其中隐藏着的诸多神秘的凶兽,也曾有高手前来捕捉,却鲜少有人能活着出去,就算活着出去,也没有什么收获。

江湖百晓生曾经写过“峨嵋女冠峰”的故事,其子千所知也曾写过,其孙万事通同样也有写,这三代有点象司马迁,只是司马迁记录的是“史记”,这一家子记录的却是“江湖实录”,得罪的人很多,没办法,谁叫你丫写的全是大实话?

张九龄的意思就是让苗人风去走一趟,苗人风表示老子才不走,然后,张九龄就走了,走的时候,还点了一下苗人风,让苗人风哭的很伤心,上气不接下气,最后跪了,表示,我走。

“麻蛋,哭穴这种神奇的存在居然真有”,苗人风恨恨的想着。

虽然大背包中常备有绳索,但上百米这么长的绳索却是没有的,苗人风凑了凑后发现还差50米左右,之所以把客栈老板从柴房放出来,就不是丫好心,主要是绳索长度不够,绑老板的绳子也够粗的,所以,为了拿绳子,就顺手放了客栈老板。

还是不够,客栈老板转了一圈拿了一截10米长的过来,苗人风就怒了,你特么这么大的店,只有10米的绳子,长什么店啊。

老板不敢说话,等那丑小子走远后,才吐了一口唾沫,恨恨地骂道,老子开的是客栈,又不是杂货店。

苗人风听到了,但没有理会,依他的小心眼本来是要教训一下的,但之前刚刚被点了哭穴,哭的很伤心,哭的有些乏力,也就饶那客栈老板一条狗命。

此时返回附近的县城是不可能的,苗人风想了想后,就去了附近的村庄,还差30米的绳子,农民伯伯表示没有,但可以结一条,于是,苗人风就跑到阴凉处,等农民伯伯将绳子打好。

“唉”,农民伯伯一边打绳一边看着暴烈的太阳,叹着气。

“老伯,为何叹气?”苗人风闲着无聊,就顺嘴问道。

“大灾啊”。

“我拷,遇上隐世高人了?”苗人风仔细打量了一下,没发现这位农民伯伯高在哪里,就失去了兴趣,继续懒洋洋的扇风,“什么大灾?”

“少年,大旱啊!”

这话倒是让苗人风心中一动,天下局势正是因灾而起,若是无灾,百姓们安居乐业,谁闲得蛋疼去迁徒,去造反?

虽然现实中是大冬天,虽然游戏时间与现实同步,但季节却是不同步的,游戏此时是初夏的季节,按理说确实不该这么热的。

第171章 两势已成

数百年前,青城、少林、武当等宗派联手将峨嵋派赶出成都郡,真正的原因并非怕青城、峨嵋联手动摇武当与少林的地位,而是峨嵋派吃独食;吃独食的是最招人记恨的,特别是与峨嵋派关系极好的青城剑派,感觉特别受伤,所以,赶走峨嵋时也非常卖力。

数百年前,一名峨嵋女弟子无意间跌进女冠峰的幽泉洞,从而发现了“九幽之泉”,若是用血型来形容的话,九幽泉就是“O”型血,这说明它的运用非常的广泛,而在其中有一个功能,类似苗人风帮小弟们扩增丹田的“不老泉”。

峨嵋派获得“九幽泉”后没有对外共享,没有哪个宗派会共享,九幽泉就是制造出无数先天高手的基地,只要能守住九幽泉,峨嵋派的强大将藐视天下所有宗派,成为当之无愧的江湖扛把子。

可惜,天下间没有秘密,九幽泉的秘密被其余宗派发现,由于成都郡还有青城剑派的存在,少林与武当怕引起误会,才会拉上青城剑派,然后,合力逼走峨嵋派,等逼走峨嵋派,所有参与宗派就搜刮了峨嵋派的所有资源。

峨眉山是处福地,但这地方又没办法搬走,再说,武当山、少室山等等,同样也是天灵福地,这些宗派是不会在意峨眉山的,他们在意的是那些稀缺资源,九幽泉就是稀缺资源,而被很多玩家在意的“玉石”,在这些宗派眼中反倒是并不是很重要。

等九幽泉枯竭后,青城派就封锁了峨眉山,时间长达百年之久,峨嵋派在最早的百年内,四处奔波,想要重返峨眉山,但在少林、武当等四处阻拦之下,最终无法得偿所愿,然后,在凉郡的“青峨山”一呆就是数百年,看不到重返故地的曝光。

数百年来的封山,令峨眉山成为无数野兽的天堂,也让很多天地灵材可以安稳的生长,随着青城剑派对此山解除封锁,无数的武者进入峨眉山冒险,很多奇遇也在此处发生,“幽泉”自然是必去的地方,但从来没有人从中活着出来。

曾有人潜入青城、武当等宗派,想要探知当初这些宗派是如何安然进入“幽泉”,但却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直到江湖百晓生新出炉的“江湖纪事录”,才让天下武者知道,这些宗派实际上也是死伤惨重的,同样没有得到一条安全通道。

之所以能取走“九幽泉”,全靠三仙、先天等等高手打出来的,其中三仙高手也陨落了三个,这可是最惨重的损失,百晓生还说这三位三仙级的祖师陨落,让这些宗派牵怒到峨嵋派,所以,峨嵋派才无法回归故地。

百晓生同时还暴露了一个令他神秘死亡的事件,峨嵋派与西域“天龙寺”有密切来往,这才是此派被驱逐的真正原因,天龙寺信奉萨满,乃是玄门之敌,也是少林寺的宿敌。

苗人风一路想着江湖旧事,一路在崎岖的山路间行走,沿途能看到一些坚固的废弃营地,偶尔也能看到白骨露于野草中,这些都在述说着数百年来,峨眉山中激烈的资源争夺。

从峨嵋派身上能够看到如今“十字雨花宗”的影子,想到“十字雨花宗”,苗人风也恍然大悟,自己在“悦野客栈”遭遇到的一切,都是正、邪、魔三道替“十字焚身”剧情铺路。

山风缕缕,减去心头的燥热,也让天空中的烈日不再那么狂暴,山野间的植物都被晒的垂头丧气,“大旱啊”,苗人风想那个农民伯伯的话,叹了一口气,天灾什么的是祸乱的根源,“真正的大乱是在10年后,现在只是征兆罢了”,早就知道内幕的苗人风在心中嘀咕着。

“嗡嗡”,腰间的白鹰噬血刀发出轻鸣,不是预警,而是藏于刀刃鹰巢中的“白鹰蛋”在震荡,至于从一口在悦野客栈,吸走将近20名武者的精血后,白鹰蛋就在震颤,而蛋中的小鹰似乎也有灵性,在李白、张九龄等高手面前,丫不敢有任何的异动。

抽出白鹰噬血刀,苗人风发现刀刃鹰巢的位置出现道道裂缝,这并不是刀裂,而是蛋裂,“卧槽,这是要出来的意思?”苗人风吓了一跳,之前还没有这么多裂缝的说,他顿时不敢再赶路,四周转了一圈后,找到一处山洞。

此洞有过人居住的痕迹,苗人风从附近搬来一块石头,将洞口堵住,然后又布下简单的机关陷井,又往洞的最深处走,沿途又布下一些机关陷井,等布置好一切后,他才在洞深处的角落盘膝坐下,将刀横于双膝上。

“崩崩崩”,白鹰刀刃响声大作,小小的鹰首从破裂的蛋壳中冒了出来,它的双眼是赤红色的,鹰毛自然是纯白之色,刚刚出生的小白鹰努力摇头,想要从蛋中挣扎出来,它周围的蛋壳明明都碎裂,却始终无法将那对翅膀挣扎出来。

苗人风隐约感觉不对,但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白狐说此刀就没从来没有用白鹰蛋代替过,都是用成年鹰丹的,因此,白狐也不知道白鹰噬血刀最终会如何,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新生的白鹰有点象难产的说。

这个比喻有些奇怪,明明都孵化出来了,怎么还会难产?

“叽叽”,小白鹰那赤红的双眼露出悲伤,虚弱的朝苗人风叫喊。

“卧槽,这货灵性这么高?”被那双赤红的悲伤之眼望着,苗人风也觉得心塞,他努力的琢磨着如何才能救小白鹰,他也曾伸手试图将小白鹰直接拉出来,但他手触碰的却是刀刃,小白鹰的蛋是藏于刀的机关空间中,虽然能够看,却接触不到。

苗人风将大背包中的物品倒了出来,他先将一些品阶很高的丹药放到刀刃上,小白鹰没有任何的反应,苗人风苦恼的抓了抓头,然后动用内力将丹药碾碎,再用将内力包裹住药粉往刀刃里送,但却被刀刃隔绝在外。

丹药不行,药草不行,苗人风还将几件兵器都给砸碎了,还是不行,然后,他看到了一个玉石盒,此盒内装的是兽丹,都是三流兽丹,苗人风心中一动,打开玉石盒取出一粒三流兽丹,朝快要断气的“小白鹰”晃了晃。

小白鹰眼中的红光顿时大盛,“叽叽”声叫的很欢快,但如何将兽丹喂给它吃?苗人风用白鹰刀劈兽丹,兽丹确实被劈成两断,但并没有被白鹰刀吸入;小白鹰自身是不能吸噬的,全靠白鹰刀自带的“噬血”功能,将武者的精血吸噬掉,再转化进鹰巢以此孵化小白鹰。

“拷,兽丹不就是凶兽的精血所在吗?为毛不能吸噬?”苗人风恨恨地骂道。

其实他也知道,兽丹脱离了凶兽后,就跟血流出来后会冷却一样,白鹰噬刀刀吸噬的是还活着的精血,兽丹虽然蕴含极高的价值,但脱离凶兽后,它实际上已经死了,所以,白鹰噬血刀是不会吸噬的。

小白鹰的头软软的垂在蛋壳上,丫快要挂了。

苗人风的急智在此时发生了作用,他想起自己的气势“虎啸鹰击”,鹰之气势是他初学“千幻诀”时,在白狐帮助中,观察一头巨鹰数天才获得的,“虎与鹰的共存,弱化了鹰的气息,那我收起虎势,仅是鹰势的话,小白鹰会不会感觉到同族的感召?”

这个想法其实蛮扯淡的,鹰的种类有很多,白鹰是白鹰,苗人风当初观看的那头巨鹰也不是白鹰,但到了这个地步,就只能死鹰当活鹰来医了;于是,苗人风就收起了虎势,虎势一起,鹰势大涨,小白鹰却没有任何的感应。

但苗人风有感应,当鹰势暴涨时,他感应到小白鹰的生命气息正快速的流势,而鹰势却有一种饥渴的呼唤,它要吃东西,吃的对象就是奄奄一息的小白鹰,这让苗人风吓的不要不要的,气势都特么要吞噬?

苗人风对小白鹰没有特殊的感应,主要是小白鹰对他没有产生过帮助,相反,鹰势虽然没有灵智,却帮助过苗人风极多,因此,苗人风在感情方向更倾向于鹰势,即然鹰势要吞噬小白鹰,苗人风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鹰势。

“麻蛋,当初白鹰蛋是怎么跑进白鹰刀里去的?”

要想鹰势吞掉小白鹰,就要将它从鹰巢中拉出来,苗人风与白鹰刀是绑定的,但他也没办法将小白鹰从鹰巢中取出来的,所以,他只能快速的回想当初在“野猫岭”白鹰洞中的情节。

“心法”,苗人风眼睛一亮。

当初的白鹰蛋可是一块大石头,正是苗人风的“山海荒兽经”与其产生感应,苗人风在痛的死去活来情况下,才化解掉白鹰蛋的外皮,最终,白鹰蛋自己投入到白鹰噬血刃中,由此可见,此刀名为“白鹰”是有道理的,白鹰蛋对此刀有归属感。

实际上,心法是一直在运转的,它若是不运转,苗人风的内力就无法循环往复,遭遇意外时也无法快速的做出反应,而且,心法经常运转不会消耗武者的资源,相反,它会无时无刻的在汲取天地间的内力,转化为内气来滋补武者。

但运转是运转,就象风扇被开启后,若是不进行“摇摆”,它就会固定的吹向一个地方,心法也是如此,若是不指引,它就只会进行吸收内气,转化内力,而不会有其它的功效启动。

气势藏于气藏(心脏),心法运于丹田,尽管气势的诞生是心法的特效,但一旦诞生出来,它就会马上分家,离开丹田进入“气藏”中,从此,过自己的小日子,也让武者在调动气势时,更自由与便利。

尽管两者分了家,但它们原本就是一家,因此,苗人风指引着“山海荒兽经”冲进气藏中时,鹰势大震,一声清脆的鹰唳在洞中响起,它气态身躯也瞬息之间变的庞大无比,但洞太小,迫使它的躯体紧贴着洞壁延伸而开。

“崩”,在鹰势发出鹰唳之声时,横放于苗人风膝上的白鹰刀碎裂,奄奄一息的小白鹰抬起了头,赤红的鹰眼中红光流离,地面上的七粒兽丹自行投入到碎而不散的刀片中,眨眼之间,所有兽丹化为粉沫,而得到兽丹滋补的小白鹰,终于展翅脱离鹰蛋。

几乎将整个洞穴笼罩的鹰势极速回收,朝碎成无数小块的白鹰刀涌入,刀片逐一被气化,最终形成一柄气态的白鹰噬血刀,随后,小白鹰张嘴一吸,气态的白鹰噬血刀就被它吸入腹中,刀一入其腹中,小白鹰就发出阵阵的惨叫。

鹰体血肉瞬息之间被绞的碎裂又化为气,小白鹰的实体也最终化为气态,而它消失之时,消失的白鹰噬血刀重新悬浮于空,只是刀柄之处却有两颗如眼珠般的红宝石,刀体更有羽毛的雕纹,护柄处则有鹰爪外伸。

苗人风完全是目瞪口呆的看完这一切变化,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要阻止还是要做什么,其实他也知道,就算阻止,估计也是不行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