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雪山飞狐网游录-第7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苗人风没有回答原中悦的问题,带人迅速接近白越山,再入山而行,随后就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卧槽,居然下毒?”苗人风暗骂道。想想也是对的,要想活捉这么多的越族人,不用毒还真是不行啊!

安静的寨子,满地皆是熟睡之人,这说明延平关并没有掳走所有的越族人,也说明延平关对越族的寨子做过极其详细的情报收集,才能够知道寨中有多少的专业艺人。这些留下来的都是没有手艺的越族人,平时劳作自然是可以的,但牵涉到培植专业的话,这些留下来的就不行啦!

一个寨子如此,另一个寨子亦是如此,连续几个寨子都是如此,若非消耗太大,苗人风还想再次“道体出躯”,看看延平关究竟是怎么把人悄无声息的运出“白越山”。而之前的“虚空行”也看到“白越族”正不断抽调人手,从而就能知道延平关为什么要利用傀儡当炮灰。

傀儡的昂贵只要不是孤陋寡闻都能知道,延平关用昂贵的傀儡当炮灰,就是要营造出一种延平关正在拼命的假相,从而让越族人以为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把延平关踏平。也因此,不管是白越、明越、蔡越等等越族,都不断从本族抽来精况,造成本族防御下降,让延平关能够一个寨一个寨子的扫荡过去。

延平关的布局显然是进行极长时间的,不仅将寨子的位置、艺人的数量等等都探知个清楚,还对整个吴郡东部的重要地形进行的控制,让越族人的通讯被严格控制。同时,延平关还收买了一些越奸,正是这些越奸的假传消息,让延平关的行动更加的顺利。

但苗人风不相信狄禾火率领下的延平关,花费这么大的财力、人力,就是为了掳掠越族人口,其必然有更远大的目标。不过,苗人风觉得自己没必要深入了解,狄禾火背后站着一个神秘的诸天,其所谋算的东西,牵涉太多,深入的话,很容易引火上身。

天色渐明,越族人越聚越多,但越族人明显没有“知兵”之人,虽然形成临时性的联军,指挥官却是战争低手,只懂的用人命去填,不懂的策略,更不懂的利用器械。当然,越族是耕植民族,其族虽桀骜不驯,却并不好战,喜好种田、畜牧。

可以说,越族人是天生的畜物与种植能手,让他们打仗的话是比较为难的。延平关估计也是对这个民族做出极其透彻的了解,才会如此有针对性的进行布局,这让苗人风也领悟了一些东西。

“人性,说到底就是民族特性,了解一个民族的主要特性,就能够针对这种特性进行布局,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多的利益”,苗人风将此句话记录进“虚空眼”,然后,趁着天色将明之时,率人到达延平关附近的那处密林,那里是地道出入口。

延平关驻军就是从这条地道出来,穿插进入白越山,掳夺人口。

延平关自然有人守卫着这条地道,但也显然得到狄禾火的交待,见到苗人风一伙人时,并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任由他们进入。越族人是在吴郡一边攻打延平关的,苗人风要离开吴郡,走的就是延平关的另一个城门,并不会与越族人碰面。

从延平关出来,仍然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官道,比较奇葩的是,这条延平官道在延伸到岭南郡时,就突然平坦宽阔起来。因此,从官道那条泾渭分明的线,就能知道吴郡与岭南郡的郡界在哪里,而进了岭南郡就可直接前往岭财首府“广府”。

从“广港”坐上“辽郡号”的战船,就可乘风破浪驶往辽郡。

辽郡,风平浪静,一切井然有序。

以辽郡本土四大势力“倚喜素月门、履霜青喜门、福禄帮、烟满雨川会”为枝干,以倚喜门、履霜门的门派为皮,组建了新的“辽宗”。原本规格是“门”,但正值大动荡初期,苗人风走了隐门与国宗的关系后,辽门就升格为辽宗。

当然,主要是已经达到“宗”的资格,否则,后门关系再硬也是不行的。正因为达到“宗”的标准,苗人风利用关系奔走一番后,省略了很多的细节,比如国宗盟的监察、门派财产、人口的汇报等等,这些都被省略掉啦!

“宗门制度”是国宗控制天下门派的重要手段,只要是想升格,就必须把自己门派内的一些重要机密暴露出来,还要接受国宗盟的一些剥削与监控。辽宗选择极好的时期进行升格,避开宗门秘密被暴露的危险,也杜绝了国宗的一些严苛刁难。

而随着大动荡时期的降临,以后再想升格的话,国宗盟估计也是没有时间理会的,自己升格倒也不是行,但终究是“师出无名”。“宗门录”可不是随意能添加或减除的,它也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山壁,只有国宗盟开启并记录,才算是真正的宗派。

天下间的局势不算明朗,简单的来说,皇权与臣权一直在撕逼,而外部主要敌人就是突厥王庭的挑衅,皇帝想跟突厥撕逼,阁老院认为靠外交来解决更好。

皇帝不干,调动忠于自己的武卫军,兵进燕门关,突厥王庭由于大汗“伊支勒”遭到刺杀,在皇帝进军燕门关时全员撤退,皇帝欣喜若狂,班师回朝后,狠狠的贬掉几个臣子。由此,时隔三年,皇帝李隆基跟阁老院再次杠上,但皇帝不再是三年前的光杆司令,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力量。

武权内讧就是隐门与国宗的撕逼,双方都在寻找“地支十二泉”,由此引发太玄两京十六郡,争议十一郡的动荡。隐门虽然实力强悍,但数千年来只有少量弟子出来游历,在弟子数量上来说,隐门是永远少于国宗的,这就使得隐门不得不扶持新的门派、帮会,来抵消国宗庞大的弟子数量带来的挤压。

但国宗经营太玄江湖五道已经有数百年之久,隐门已经落后了国宗很多,就算扶持新的宗派、门派、帮会,在时间上还是太过仓促的。因此,国隐之间的撕逼,目前来说,是国宗占了上风的。

当然,这个上风不是说国宗能碾压隐门,仅仅是隐门暂时只能经营一个地域,比如道宗暂时只能经略“吴郡南部”区。

玩家们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啦!勿弗子等宗派传承弟子玩家,自然是全力助宗派干死隐门,而沈破虚这样的游离的强悍玩家,颇有“纵横家”的风彩。他们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挑拔、离间,收买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底层势力的整合,形成地下底暗流,等待一个契机进行博弈。

象狄禾火这样决心复兴宗派的玩家也有不少,同样也是见缝插针的忙碌。

更底层的玩家就没有资格参与到这场“大动荡”的棋局内,他们仍然进行任务、游历等等正常的游戏格调。由于国宗已经关闭收徒的山门,隐门也没有公开收徒,而是尽派高手,通过“五榜”进行挑选,将成熟的成名人物收入门中,减少的培养的时间,只是忠诚度上就没办法保证太多。

西陆与南陆仍然是不温不火,总体实力比东陆差了好几个档次,东陆玩家大量外移西域、南疆,使得这两个区域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当然,这是地面上的争端,也是简单的局势分析,更深层,更复杂的就是“彼岸天”的纠纷。

“一切的根源就是天地啊”。

一声嚎叫在白然平原上响起,林立的堡垒内并无人出来探查,显然都知道自家大人又在发疯啦!

苗人风在白然平原嚎叫的时候,一艘先天级的商船正缓缓驰入“辽港”。

辽港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理想,先有幽郡的幽港在前,后有三韩半岛的良港在后。这就使得辽港的位置很是鸡肋,来往的船只并不会在此处停泊,在辽郡尚未是苗人风的辽郡时,辽港简陋的只能容纳二流船只的进出。

稍有点航海识知的玩家都知道,只有秘阶以上的船才具备远洋航行的能力,二流级船只能在内江河行驶,就算在近海行驶也有极高几率翻船的,所以,辽港一直以来都属于空置状态。

辽郡大建设时,白登城下令建造“辽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港口评定在“绝级”,意味着能够容纳“绝品”的船只进出。港口的繁荣有几个要素,一是地理位置,一是货物盈利,辽港是不可能在地理上争取到繁荣的,也只能在货物盈利上来争取。

所谓的货物盈利,就是指当地的贸易,无终山脉的出产,六扇门的工厂,都能够达到货物盈利的标准,也就推动了辽港的繁荣。

当然,目前来说,辽港仍然是比较冷清的,只是冷清归冷清,一切制度,防御都是很完善的。那艘“先天级”商船刚刚驶入,相关人员就迅速到达各自岗位,引导、泊位、通水等等,工作效率快准狠,自然也令那艘船商的主人感到满意。

只是货物就有些令人意外啦!港口主管是六扇门因伤退体的前铜章,在随船主一起上船看了货物后,显然想起了白登城的秘密交待,赶紧跑回港口管理大楼,随后,一只巨鹰从大楼顶腾空,朝白登城的方向疾飞而去。

“叽”。

“卧槽,这么快?”

苗人风正坐在白然平原某座堡垒上看风景,那只巨鹰是原六巢武兽之一的“金鹰兽族”,苗人风凭借自己的关系,从金鹰兽族、乌雀兽族等等六个兽族里招募来一批飞禽类武兽,以此强化辽郡的通讯速度。

一辆辆十米长的宽阔大车驶进了辽港,港口武师团立即封锁了附近地区,并建了隔阻外人探查的简易机关墙。随后,装满船舱的越族艺人就被拉上了车,一车车往外送,先天级商船拥有2000格的仓储量,载人数600。

但仓库都用来放人的话,不考虑人员安适度,2000格的仓储量能堆进去将近5000人,狄禾火更是夸张的塞进去了8000人,几乎就是人叠人的爆仓运输。比较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人员的伤亡,8000个越族艺人一个也没有死,原因是这些人全都是晕迷的。

“麻了个基,这样的话,恢复时间岂不是要很长?”苗人风骂道。

送人来的玩家也不搭话,就在一边“呵呵”,反正交易的事项是由两个老大决定的,他可不想说一句话就被苗人风杀了泄愤,所以,等全部越族艺人都送下船后,就赶紧上船扯帆启机,返航。

第985章 十重天干

无终山脉绵延千里,占据辽北一半的地盘,从空中俯瞰的话,可看到一个类六角芒的形状,山中有山,峰中有岭,岭中有坡。对于无终山脉的探索,六扇门的进展一直是很慢的,延伸到白登城的那一“角”就是六扇门一直在探索的区域,其余的五个角及内腹,暂时还未接触到。

真脉强化的进度让苗人风非常苦恼,他目前的真脉强度只达到150%,而随着他晋阶法相第一阶段,真窍强化的最终数值65000%。这意味着,真窍强化其实是可以更多的,若是以这个数值来做比较,真脉强化的150%,那真是够悲惨的。

真窍强化需要锤窍诀、悟性、真窍强化度,而真窍强化度则是消耗真骸、真灵及相关辅助材料进获得的。同理,真脉强化值也需要锤脉诀、悟性、真脉强化度,而真脉强化度消耗的就不是真骸与真灵,而是“气脉或是气玉”。

从品种上来说,真脉强化比真窍强化要多出更多的选择,真窍强化只能是真骸与真灵进行“度”的转化,再通过锤窍诀与悟性的消耗转为强化值。真脉需要的是“气脉或气玉”,理论上讲,任何浓度在标准以上的气脉或气玉,都是能够被锤炼为“真脉强化度”的。

气度标准值是60,满值是100,从已知的设定里可以了解到,气是有等级的,拿正统九气来说,“混沌光暗罡煞星灵真内”,混沌是最顶极的气,光暗次之,罡煞星再次,灵、真、内。内气是最低档的气,用内气来锤脉,效果肯定是微乎其微的。

真气目前来说是最为充沛的,但弥漫在空气中的“真气”不是“气脉”,更不是“气玉”,除非气的浓度达到90以上的环境,才具备锤脉的效果。但事实上,这样浓度的真气环境,已经达到“气脉”的事实,要知道“脉”并不一定就是深藏在地底的,道宗的鄱阳湖就是一种灵脉雏形。

苗人风如今缺少修为经验升到天仙,缺少真脉强度升到法相:显知,要说他拥有的资源,那确实是很多的,可对他的帮助却并不大。这些资源或许能变为财富,只是修为经验是钱买不到的,所脉与气玉倒是可以用钱买到,前提是有人卖啊!

现如今,哪个势力不把气脉或气玉牢牢控制在手中,当然,气玉的贸易市场仍然是很繁荣的,主要是金木水火土、风云雷电冰等等单一属性的气玉。这些单一属性的气玉,对于锤脉是没有作用的,锤脉需要的就是混沌气玉,光气玉,暗气玉,罡气玉等等,是一种总类形的气玉。

“愁啊”。

无终山,牛耳峰,一声叹息在回响。

原中悦一脸舒畅的站在峰顶之处,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这种气在窍内转了一遍,吐出来时却是一股腥臭的气。经过几天的无终山“大地之气”调养,原中悦身上的腐肉似乎正在往正常血肉的方向恢复,这倒是让苗人风感到意外。

“光与暗的纠缠,撕裂,诞生孕育万物的大地之气”——记载于“气种”录。

无终山脉蕴藏的就是“大地之气”,虽然“气种录”内记载大地之气能够孕育万物,但实际上大地之气是“植物”之母,这也是无终山脉为什么鸟兽绝迹,植物藏密,并有大量能够杀人于无形的植物存在。

也正是因为无终山脉属于“大地之气”的主场,其余的气在此间浓度就较为稀少,武修们进入无终山脉才会总觉得不舒适。虽然并未形成“封真(真气)”环境,但真气的稀薄却也是事实,反倒是内气极其浓郁,这反倒是让六扇门误打误撞的拥有征服无终山脉的本钱。

六扇门的高手是极其稀缺的,不说巅峰先天,单是开窍先天的数量不超过300人,余下的都是后天武修。而无终山脉适合后天武修,就让六扇门能够不借助高手的情况下,对无终山脉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当然,无终山脉太过广阔,六扇门数月的努力,也就打了百分之一的地方。

大地之气对于苗人风没有益处,也没有坏处,苗人风最喜欢呆在“虚空”,那里虚气浓郁,对于“枭骨”具有极好的滋养。当然,他的道体已经完整,虚空对他而言起到的作用就是舒适,环境的舒适也是一种享受,就象此时的原中悦一样。

“异端瘟疫”让原中悦获得了一种稀少的“混沌真气”,但它不是“混沌之气”,真要是“混沌之气”,估计广寒岛早就人满为患啦!当然,有时候太高级的气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人族的种族之气是“真气”,能否适应更高级的气,尚是未知之数。

但破碎虚空的话,毫无疑问就是要拥有“灵气”,如何将“真气”转为“灵气”,这就是“窍、脉”的功能啦!当然,真气是人族的立族之本,转化归转化,人族是不可能抛弃真气,转为灵气的,那就不是人族,而是灵族啦!

因此,对于李白、孟浩然等等一大批老怪物们而言,“如何在保有真气不溃散且能转为灵气”,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难题。

苗人风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觉得“灵池”的构筑原理,应该是能够解决的,但灵池是由材料构筑而成的,替换过来的话,要解决的就是“心法”上的创新。如何将“灵池”构筑原理,融入到武学中,苗人风想不出来,他相信李白等老怪物,也应该是在潜心研究这个方向的。

从“灵池”的构造原理,就会发现它跟“彼岸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苗人风也因此有理由怀疑,每一座彼岸塔,实际上都是“天”所修炼的心法,或者说是“天律”(规则/道)。

“还在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