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互联网2010-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舟则笑道,“说得好像你现在琢磨不进去似的?而且,说是真考你也考不上,还是少做梦的好。”

    路舟所说其实也实在。虽说程旭元也就本科就参与了工作,书是少读了几年,但工程做多了,真琢磨起理论来,无非就是费的时间多了,想弄明白,花时间也总能摸清个大概。

    而这倒也是因为七星实验室的存在带来的影响。七星虽说现在规模说大不大,但所涉猎的研究方向可称得上是五花八门。路舟是一直在跟进学习,程旭元是,方强是,温旭伟也是。不然有时这成果理论就摆在那,屁不懂的工程师还能把它工程化了不成?

    对他们来讲,懂个大概是铁定需要的,不然和七星的研究员也没法沟通,成果也转化不来。路舟几乎是乱七八糟的看,各种七星所涉的研究都摸上点皮毛。而其余几人,那更多是针对公司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连带公司内一些组员也不例外。

    路舟道,“前阵去七星,是还听了一个曹文聪的讲量子退火的事情。我都说不上实验室那帮人现在在搞些什么鬼东西。”

    程旭元无所谓道,“起码我还有兴趣,能花点额外时间了解。不过,按说量子计算这事,只怕是属有生之年系列。”

    路舟微微摇头,“不知道。”

    至少他是还没见到。

    他所知道的未来,仍然是经典计算机的世界,各种天才创想和理论也并未走进现实。

    早几年,科大的研究是打开了量子通信应用的大门,未来,华夏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也走到了世界前列。

    但,有如五十年前人们相信五十年后人类可以掌控“可控核聚变”,今天,所有人都还在眺望未来。

    路舟道,“某些算法的事情,未必是需要真的量子计算机。至少研究也有意义,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有所帮助,我想。”

    程旭元听后是微微耸肩,“这个我就不太清楚。实验室这部分的东西很零散,很多都只是内部想法和讨论的过程。不太确定是不是可以应用在人工智能上。”

    “对了,betago,你是打算学以前ibm深蓝一样,想做个围棋的程序然后和人对战?”

    路舟点了点头,“算个尝试吧,世界上应该也是有一些在做类似的工作。我是想,既然龙眼都已经有了,那么一边跟着硬件的升级,一边做个人工智能的庞大系统,这应该是个不错的课题。”

    程旭元,“emm。。。七星和betago相关的研究我也有在关注。但你确定荔枝科技的能力足够支撑造ai加速硬件?”

    路舟笑了笑,“现在应该没有,刚开始嘛。可能的话,未来两三年会投入十亿以上到荔枝科技中。”

    程旭元听了后倒没什么表情,此前取七星的资料查阅,他也就顺带了解了一下荔枝科技所要做的事情。这芯片领域,两三年投入十亿,听着数目是不小,但真要砸出水花却未必见得。

    程旭元道,“我觉得是暂不必着急。目前微讯虽说个别系统也有运用到ai,但说提升,有是有,却很难提现在营收或利润上。”

    路舟直接是摇了摇头,程旭元的意思他明白,说的无非目前ai能做有限,如果是资金压力太大,那理应是先暂缓一阵。

    “就这样吧。下围棋看似没什么卵用。不过,有时候账就得算糊涂账。我若说未来ai是重要的技术应用,想来你也应该找不到理由反对。”

    程旭元,“倒也是。”

    。。。。。。互联网2010

 第386章 一成不变

    《4g:除了高清视频之外还能干什么?》:

    早在两年前的沪江世博上,我们就见证了华夏移动在世博园区部署的td…lte网络。(全本小说网,https://。)e是今天的3g技术的后续演进,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准4g技术标准。

    在当时的报导中也指出,td…lte网络理论上可以达到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数据吞吐量。而世博期间,我们也看到了移动公司据此技术提供的如高清实况转播、移动视频监控、高清实景导航和即摄即传等特色业务。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非常好奇,4g什么时候会到来?而4g又能有什么应用?

    接下来且由大话君带着大家一探究竟。

    早在今年二月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夏移动的负责人就已经表示,今年移动就将在境内展开4g业务的商业试运行。

    目前,在广南和杭州等地,部分区域已经覆盖了4g网络。文末会附上支持4g区域的位置和体验申请流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稍后查阅。

    大话君在此前就办理了相关的体验流程,这里我也简单聊聊我的感受。

    首先是设备问题,3g设备大多并不支持4g网络,在体验过程中也只能通过移动提供的设备,并在特定区域内才能够使用4g网络。

    当然,整个体验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快”,和连家用wifi的速度基本相当。视频嗖一下就加载好了,流量咻一下就跑了个上百兆。

    这就不是废话了,兄弟们。3g在我看来虽说慢是慢了点,但勉强是够用的,不折腾去点什么视频,狂刷围脖朋友圈,一个月的流量费也还顶得住。可这要换了4g,手速再快那能赶上网速?所以,在我看来,4g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资费调整。这问题可相当大,真要照3g的价格算,大话君可能真的只会用3g。

    说完体验,我们再说4g到底什么时候能来?毕竟体验和全面商用还真两码事。

    据悉,工信部在今年就会对4g牌照有正式的文件出来,而大话君采访的移动工作人员不少则表示,正在下来可能得到明年下半年时候。

    说慢,也快。华夏通信技术的动作最近几年给我的感觉就是真的快。3g眼看也没用多久,4g明后年就也要来了。这还真不算远。

    话说道这,那我们也来说说,4g能干什么?

    嗯,首先,它能看随时随地看高清视频。听起来好像就这么回事?其实大话君也是这么觉得。我每天回家窝在家里连wifi看视频也行啊!想想,这噱头也挺鸡肋的。尤其在资费没有调整的情况下。

    就这说法吧,那当真就显得科技大话王有点不专业,好歹是围脖微讯两大平台第一的科技博主?总得拿出点新鲜的看点。为此,大话君和同事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掏干了智商,这终于算是找到了点眉目。

    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猜想1:高清视频回传。

    这个和上点不太一样。我们考虑的,是和电视直播相关。现在搞电视直播么,记者都得拖家带口的,又是转播车,又是各种摄像机。

    想想,要是摄像机给弄个4g模块能怎么着?实拍实传,无线高清直播时代!

    事实这也是世博馆能体验到的4g业务之一。

    猜想2:车联网。

    这事呢,早几年其实也有在说。但明显,早期的2g和3g对这事的限制就比较大。4g来了可不一样了,网速不再是限制,汽车可以直接连入网络中,实现多种车联服务。

    咱就说个最次的。导航商总得瑟瑟发抖了吧?一个导航本来就大几千,隔三差五还得回去更新地图,不然走岔路都不知道咋回事。

    互联网地图商有木有?概念!这就概念!用4g给我随便来份实时地图,要新鲜的。

    猜想3:智能家居

    又是一个老早的概念,但这好几年也不见有厂商给打开市场。

    要非说3g网络也能做吧,其实大话君觉得也是。给什么冰箱、空调、热水器加个通信模块,咱用手机就可以给它来个远程操控。。。。。。

    。。。。。。

    快速翻阅了后,路舟直接关掉了这条围脖,前后的猜想么,那都是屁话,看着也是浪费时间。

    高清视频播放,高清视频回传,它就不是看视频快或者方便记者的事。

    实拍实传,无线高清直播时代的说法倒还真蒙中了。那是属于直播、主播的事儿。

    再看车联网,事是无关乎34g,更多是汽车行业的事儿。而智能家居,路舟是自认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可再想想,路舟却又笑了起来。

    当5g的历史车轮碾来,若把文章讨论主体的4g都换成5g,文章看起来也还像是回事。

    除了网速快一点,看视频快一点,它还能做什么?

    站在未知的节点中,没有人会真切地知道答案。

    4g不就快了那么点?

    然后移动支付、o2o、共享经济、直播、快抖,这都跟喷泉一样喷着出来。

    5g不就快了那么点?

    我还真就觉得对老子的生活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预期没什么大不了的变化,也许真到碾来时人才能明白。

    路舟略略打了个哈欠。

    要不了几年,华夏手机市场就会从蓝海市场杀到红海。华夏十几亿的人口,这转化了十亿人用上智能手机,那对手机行业而言,增速滞涨和谋求转型也就成了必然。而对超级应用而言,十亿人用智能手机,真给发展到十亿用户,那也已经是摸到了天花板。

    移动互联网,它有开始,那也就有某个终结和转型。

    也许是某个天人出了杰作,重新定义穿戴设备,一如几年前乔帮主重新定义手机。也许是虚拟现实或说混合现实取得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交互的方式。

    路舟说不准。但他也清楚一个事情。

    今天,路舟抓住了重来的机遇,创造了微讯并走在了称王的路上。而十年后二十年后,无论5g还是新的载体,一旦在某种细微的差异中诞生了新的体验,那冲突便不可避免。可能路舟会像前世的企鹅一样,抓住了这巨变中的钥匙,也可能是某个新世代的创业者灵光一现,找到了制胜良方。

    想了想,路舟作为企业领军人,怎么着都只有强硬的处理方法。

    弄死!拍死!

    微讯跟不上了那就抄你!

    倒真是可歌可泣的勇士化龙史。路舟心想。

    这世上,哪来的什么一成不变,大而不倒的。互联网2010

 第387章 摩尔定律

    “老大,微讯那边已经给通知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温旭伟此时正坐在电脑前,他听到下属的汇报后便微微点头,随后吩咐了他下去工作。

    最近,温旭伟并不在科技园内上班,而是带了队人在广南数据中心办公。时间也不久,持续了约莫两周时间。

    温旭伟是喜欢待在这机房内的,处理的效率是要快上不少。但宋文辉前阵子也已经很明确给他说了,以后不管机房现场问题多大,他都不建议温旭伟再去机房。公司虽说人员流动性大,但陆陆续续招收的新员工其实基本上是能满足日常维护要求。

    而就在最近,运营广南数据中心的子公司也已经开办起来,常规安保、行政财务、现场运维这几部分人员都已经陆续上岗。

    当然,现在广南数据中心的办公条件是谈不上多好。一期主体是已经收尾完成,但是二期至少要到六月中旬才能完工,而数据中心的办公区域更是要到九月才完成。现在的员工多数只能是在一期的办公区域勉强挤挤。顶上机房的排风散热声响是不小,而二期施工的噪音那是更大。

    温旭伟想了想,这梦谷云到底就是个磨人的地方。实在不怪离职的员工扛不住。

    而他一想到早些时候自己还因为压力过大,在机房的厕所哭得稀里哗啦时,不免也感时间过得飞快。

    若非整个梦谷云的云计算系统逐渐完善,说实话他都扛不住。

    当然,梦谷云这成功对温旭伟而言,代价不小。多的不说,一年有余,自己就少了上百斤。要以后梦谷云混不成,自己指不定还能去开减肥课捞钱。

    此时时间是九点,温旭伟起身上了楼上机房。一层其实大部分区域也是机房区域,但现在办公楼还没建成,员工只能挤在一楼,所以一楼的机房区域也就暂时空缺了。

    走到楼上后,还有不少员工是正在给机架上的服务器做调改,也有几个是在接入新的机器。

    现在来说,广南数据中心几乎是每上一批机器,在调试完毕后立马就会投入生产,整个一直都是出于满负荷运转。而机器能加得多快,这就取决于公司决策拨多少款买多少新机器下来。

    温旭伟边走着,打量着空缺的机架。这空下的,上游供应商再出两到三批机器,估计广南一期也就彻底跑满了。照宋文辉说的供货时间,大概也就是二期完工的时候,时间点倒是卡得精准,基本就没有给人休息的机会。当然,这之后温旭伟应该是不常来这,毕竟人员齐整了,他来了也是划水。

    温旭伟一边是走到了控制室,内里也是有员工在值班,密密麻麻的屏幕是有大量的图表显示。当然,说是值班,但成千上万的机器状态,真要人用肉眼看出个所以然也不实际。监控所靠的还是主控系统的自动监控和自动运维,人要动手操作的,其实并不多。

    “温工!”

    温旭伟刚进门,各员工就热情的打了招呼,他则是点了点头,找了个地方坐下,在其中一台电脑上调出些东西来查阅。

    不出意外,广南数据中心二期在完工之前,青岛数据中心那边也是要破土动工。时间上是紧张的,但胜在有了广南数据中心的建设经验,青岛数据中心在前期运作时就已经节省了不少时间。毕竟原本运作广南数据中心项目的专项团队多少也累积了些经验。

    而广南数据中心开转后再开始青岛数据中心的建设,整个梦谷云的现金压力也能小一些。

    其实按照梦谷云所提供的服务计价,真要和硬件成本摆着一算,这利润率是相当的暴利。但正在运作数据中心,内里的说法就要复杂了不少。

    整个广南数据中心一二期的建设成本就高达两亿,而在此之后,梦谷云增设机器设备的投入是要达两三个亿。按粗浅地算,那就是云计算业务营收…(电、网络成本、人员成本)。这个数能盖过前期建设和机器成本,那整个数据中心也才算正式进入盈利阶段。

    按照宋文辉所估算,这都至少要到14年初才能实现。因为二期投入生产还要时间,而二期增设机器则又是两三个亿进去。但若说这时间点之后,那单广南这一处所能贡献的利润就相当可观了。

    温旭伟也曾给宋文辉这么一说,没成想是让宋文辉给直接泼了些冷水。

    问题倒也简单,无非是硬件的更新换代。

    多数人都知道在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说的每18个月芯片上所集成电路的数量就要翻一翻。产品,自然也是受芯片或其他硬件升级所影响。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硬件性能翻倍,可功耗却相当,这收益成本比的差别也就出来了。好比,一台新产的机器虚拟化了是能提供50个最低配基础云套餐,旧的机器却只能虚拟出25个,而两台机的功耗还都是一样。这就相当于给的电费成本一样,但因为硬件升级等原因,新机器是能提供更大的计算性能。

    一台服务器生命周期,对梦谷云这种云服务商而言,那肯定是跑得越久越好,因为一旦硬件成本都回收了,那剩下的时间就是付多少运营成本,它就产生多少利润。

    但若说数据中心区域有限,而梦谷内企业也需要更大的计算性能,那对梦谷云而言不断购置新机器就肯定是必然。

    如果照梦谷云现在这么个扩张速度,这事倒不用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