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第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跑来毛遂自荐的。

    开始的时候被推荐或者自荐而来的匠人还比较少,从几十人到百十人的规模不等,再次过去三四个游戏日之后,匠人的规模却是迎来了爆发期。

    作坊式产业群推进制度发布第七个游戏日,前来杨锐三州辖地的匠人数量首次单日突破千人;而当第八个游戏日到来之时,这个数量却是一下翻了两番不止!

    接下来的时日内,几乎每天前来的匠人数量都在爆炸式增长,半个游戏月时间过去的时候,单日工匠来投数量已经突破了五位数,并且仍有稳步上升的趋势。

    杨锐自然乐得看到这种情形,这些慕名前来或者被人劝说而来的匠人可都是技术型人才,是除去历史人物之外的决定性力量,一下得到这么多数量,杨锐都快笑得合不拢嘴了。

    而这些外来匠人的待遇与本土匠人并没有区别,杨锐所给出的一系列待遇也让外来匠人们非常意外和满意。

    匠人们的反响又陆续传播了出去,并促使着这股技术移民浪潮更加汹涌。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流水生产

    转迁而来的匠人数量越来越多,有着相配套的安家措施,安置起来倒也十分顺利。

    而且除去4大类10个作坊聚集区之外,郡县一级也都非常乐意接收这些匠人,因为各个郡县也大都在谋划着自己的产业,正需要某些方面的匠人。

    于是,在4大类10个作坊放开了收拢相关种类匠人之际,其余行业的匠人也大都有序地流向三州各地,并得到了妥善安置。

    自从单日工匠来投数量突破五位数数之后,工匠涌入的高峰期持续了近10个游戏日时间,之后才缓慢开始下降。

    最多的一天,外地前来的工匠数量达到了30000多名,这还仅仅是工匠本身,不算各个工匠所带的家属。

    到作坊式产业群推进制度发布一个游戏月的时候,累积迁往杨锐所辖三州之地的工匠数量已经超过了25万人之多,连同家属整家搬迁之后,杨锐领地范围内增加的领民数量超过130万名。

    主要是杨锐的安家措施太实惠了,而且杨锐三州之地的富庶早已经声名远播,因此匠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举家前来相投。

    对于匠人们的异动,其他诸侯与各地大小势力自然不愿意看到,他们虽然大多并不如何重视产业生产,但是人口的流失、手艺的流失却是十分明显的。

    不过这些势力也无法真正阻挠匠人们涌向杨锐三州辖地,主要是杨锐所采取“报销路费”的举措太有效了,此“路费”所指的可是前往三州之地的传送费用。

    因而匠人们也不担心会受到阻挠,最多就使用传送阵传送就是。

    至于一笔不小的传送费用,最多是寻找个推荐方先借一下,在杨锐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之后,不管是商盟成员还是其他行商等势力,对于推荐的热情都不低。

    推荐匠人的数量可是代表着商盟评级以及东海币兑换额度的,此时大多数从商之人都十分看重这两样东西。

    如此情况之下,匠人们要借一笔传送费用并不困难,何况这笔费用到达东海王辖地之后便会立即被偿还了呢。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工匠都能够达到目的,特别是涌向东海王辖地的工匠暴增之后,总还是有些无法达成心愿之人。

    一月时间所转移的匠人数量多达25万余,只不过其中大多都是高级及以下工匠,众多工匠当中竟然没有一人能够达到专家级,更不用提大师级了,让杨锐好生惆怅了一番。

    工匠层次到了专家级以上,才是真正的可堪大用,就比如当前杨锐手中的专家级木匠焦文,从墨家机关器具到各种大船,都为杨锐出了很大的力气。

    而且机缘巧合之下,此时焦文通过使用大师卷轴,工匠层次已经达到了大师级,并通过家传神秘木盒以及墨家传承固定了下来,所能够为杨锐做的事情就更广泛了。

    此时杨锐手中还有另外一名专家级以上人物,便是拥有专家级裁缝技能的貂蝉!

    貂蝉的身份虽然不同,没有人会要求她去干些什么,不过貂蝉还是参与了流云大帐建造、轩辕坛建造等几个项目,出了不少力气。

    关键是有些物品的建造条件等会严格要求参与工匠的等级,有时候缺少相应等级的工匠,很可能就会造成某个建造过程的停顿。

    专家级、大师级等高等级工匠人才的作用也就凸显了出来,类似焦文这样的大师级工匠,甚至能带动一个大行业的兴起,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然而这一类人无论在何处都将充当重要的角色,其作用甚至不亚于历史名将/历史名士等,想要获取的确是比较困难的。

    对此杨锐有着一些心理准备,不过25万余名工匠当中都未出现一名专家级以上人才,杨锐还是暗自有些无奈的。

    好在除去高层次人才方面是个空白之外,杨锐首推的4大类10处作坊产业聚集区建设发展都十分顺利。

    各类作坊的建造图纸自然不会短缺,杨锐从一开始就令人做好了大量建造施工的准备,在各地人力调动充分的情况下,10处作坊聚集区建设速度空前。

    这些作坊产业聚集区,不但考虑到了生产场地建设,同时也考虑到了工匠亲属的安置。

    而随着“技术移民”浪潮的汹涌,工匠人才也随之蜂拥而来,随之也将新落成的各个作坊、安置住房迅速填充了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步入到了正常生产当中。

    “哥哥,总觉得这条酒坊大街还是缺少了一点什么,丝丝嫂子、晓楠嫂子,你们说呢?”

    在兰陵县城之内专门化作酒业作坊聚集区的西城区域,小惠与杨锐、任丝丝、陈晓楠正悠闲的逛着街,实际上是杨锐带几人参观新落成的4类10处作坊产业聚集区。

    “我觉得吧,还是缺乏现实当中流水生产的感觉,就像这条街吧,虽然酒业生产作坊已经形成了规模,但仍旧还是各行其是,各干各的一摊子。

    如此流程之下,即使按照统一的生产标准,各个作坊所酿造出来的酒水总还是有着一些差别的,最为重要的是效率提升不上来。”

    也许是小惠喊得习惯了,无论是任丝丝还是陈晓楠都没有在意“嫂子”的事情,其中陈晓楠更是对当前作坊式聚集区有着一些见解,开口言道。

    对于陈晓楠所言,杨锐又如何不清楚,但是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很好办法,农耕背景之下,能够将同类产业集中起来,实现专项生产以及原料、产品的统一调度就已经很不错了。

    “嗯,这也是个老问题了,不过造船、木器那边已经在初步尝试配件流水生产了,若是工序熟练起来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将生产速度提升不少。”

    想到三大船坞、木器作坊聚集区那边的情况,杨锐颇为满意地言道。

    正如杨锐所言,当初杨锐为了赶制楼船,曾经拉出了7个楼船生产组,那时虽然也是各自忙活各自的,不过相互之间也有着少量部件借用的经验。

    在此经验之上,三大船坞作坊聚集区此时已经开始尝试分工协作,将船只建造部件分开来生产了!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喷涌效应

    “嗯,看起来这里好像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当杨锐带着任丝丝、陈晓楠还有小惠,来到黄县海天城临海船坞&;amp;木器加工作坊群,小惠看过楼船部件分工制造的场景之后随口说道。

    不过小惠的评价显然并不是太高,连片的船坞之内,焦文负责为每个船坞都分发了部件加工任务,但是真正组装成船的时候,又需要在各个船坞同时进行。

    因而在同一处船坞之内,基本上三分之一左右的工匠在一处角落专门加工部件,三分之一左右的工匠专门负责船只组装,剩余的工匠则在船坞之间收拢所需各个位置的部件,整个船坞显得有些忙乱、不工整。

    杨锐也曾经与杨锐进行过交流,希望将加工部件、周转部件、组装总成的三部分流程分开,但是系统规定的船坞建造图纸是无法改变的,一时之间并无法做到。

    本次杨锐将木器加工作坊也集中挪到了船坞群附近,便是有意让木工作坊生产船只部件,尔后船坞之内只负责组装总成。

    杨锐的想法是好的,不过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是比较麻烦,需要系统认证的组合图纸将船坞群与木工坊群链接起来才可以。

    焦文作为木匠大师是可以设计、勾画此类建筑图纸的,然而需要的时间却是绝对不短,不是一个两个游戏月所能够完成的。

    从最初杨锐规划作坊产业群开始焦文便行动了起来,饶是如此根据其估算,要完成整个船坞群与木工坊群总体链接,也至少还需要几个游戏月的时间。

    “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分工协作之后,楼船的建造速度已是有了很大提升,与以前相比造船速度不是以前所能比的。

    而且焦文也正在设计图纸,将新建的木工坊与船坞群连成一片整体,再有几个月你们应该就能够看见分工更加明确、建造速度更加流畅的生产场面了……”

    杨锐接话向小惠说道。

    事实也的确如杨锐所说的一般,自船坞木工作坊群建成、分工协作采纳以来,船只建造的速度整整提升了近两倍之多。

    至少已经能够逐步消化商盟交易会所拿到大型运输船的订单,不会再继续积压了。

    同行的任丝丝和陈晓楠也认同杨锐之见,农耕背景之下,杨锐能够将手工作坊产业规整到现在这个程度已是十分不容易了。

    接下来杨锐与三女将10处作坊聚集区剩下的几处也全部转完,其中能够实现初步流水生产的只有茶叶生产作坊了。

    只因为茶叶生产采茶、萎凋、发酵、杀青、鞣制、干燥、炒制、精制每一个步骤都是清晰的,可以交给不同的人来分工负责。

    而种植茶叶则是茶农的事情,此时泰山、东山两处原生的茶树就有不少,杨锐也调集了不少的npc参与新茶的种植,活计都比较简单。

    司吾城内就更加不需要操心种茶的事情了,完全是卫秀儿从南部地域联系的茶叶原材,初步进行到萎凋程序之后再运回来的。

    因而茶叶的生产才较为容易实现流水和分工作业。

    其余诸如陶瓷制造产业,甚至比酿酒协同起来更难,由于缺少制胎标准,烧制的时候只能由制胎者本人来操作,否则便难以把控火候和温度。

    要彻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同样需要大师级的工匠来制造统一图纸,使得制胎过程统一起来,烧制过程也才能够有统一标准。

    否则的话,则只能通过工匠自身经验以及工匠之间的协调,渐渐建立起分工和默契,形成多个协同工作组。

    总之,杨锐虽然规划并初步建成了10处作坊产业群,但是要达成流水生产,至少是实现熟练合作,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当前最为明显的成效,便是通过整合和集中建设,相关产业的生产规模和从业人数得到了迅速提升,生产能力自然得到很大提高。

    这也是杨锐所计划的初级目标,达到这一点杨锐也算没白费劲,浪费诺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又是一个游戏月时间过去,总计4大类10处作坊产业群迅猛建设发展的同时,随着大量外来工匠的涌入,杨锐又陆续确定并开始建设另外几处作坊产业群。

    外来工匠的数量实在是足够丰富,两个游戏月时间内,外来工匠人数已是超过了40万人。

    像酿酒、茶叶以及陶瓷制造等相对稀有行业,外来工匠人才都足以将第一批作坊产业群填满,其它常规行业就更加不用说了。

    这也是能够催生杨锐辖地之内各行业喷涌发展,促使杨锐快速建立第二批作坊产业群的最重要原因。

    工匠们既然涌了过来,对于杨锐而言就是一大财富,也当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二批第一类便是铁匠作坊产业群,杨锐一直都非常重视铁匠的作用,本批次杨锐一共规划了19处该类作坊群,平均分布在三州各地,每个郡都有一处。

    铁匠作坊产业群当中,杨锐将包括精铁羽箭、精铁手弩等特色武器产品规划在了泰山郡,所出产的产品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

    其中精钢手弩是一名外来猎人身份高级铁匠所带来的,比之猎弓的价值丝毫不差,不限制士卒职业身份,仅仅限制力量50点,丰富了杨锐手中的特色产品。

    外来工匠所带来的手艺其实数量不少,不过大都是一些常规的产品。

    就以铁匠行业而言,比较有特色的便是各种农具,杨锐将此类工匠也都全部集中,安置在以陈留城的铁匠作坊产业聚集区内,专门从事农具的生产。

    第二类便是裁缝作坊产业聚集区,总体上类似于铁匠作坊产业聚集区,数量上也是19处,同样也是每个郡都规划建设一处。

    值得一提的是,貂蝉作为专家级的裁缝,听闻杨锐的规划和动作之后,主动向杨锐提出承担起了裁缝产业的统筹任务。

    有了貂蝉的参与,各个裁缝作坊聚集区所能够承担和完成的产品层次便可以提升一大段。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停不下来

    第三类是杨锐从一开始发布作坊产业聚集区制度就特殊规定并强调的,那便是郎中和医馆。

    这一类人群虽然算不上产业者,至少不是完全的产业者,不过杨锐却是十分重视,一方面此类人群是保证领民健康所必备的,另一方面郎中、行医也并非完全无法参与商业生产。

    就以张宁研读《太平要术》,能够炼出旭阳丹一般,缕缕为杨锐提供了大量的资财,为杨锐前期发展做了不少贡献,并且一直到今天还在为杨锐创造利益。

    杨锐此次将郎中当中有些特殊手段之人集中了起来,直接在大山城建立了大量的医馆,目的却并非完全是要将其商业化,同时也是为了将医学研究规范化。

    这批郎中的数量只有160多名,毕竟历朝历代当中郎中讨个生活并不困难,因此杨锐虽然突出强调鼓励推荐在先,与其他工匠一般被推荐前往杨锐所辖三州之地的郎中数量却是并不太多。

    当然了,所谓的数量不太多也是与其他工匠职业者动辄数以万计相比的,根据各郡县报上来的数字,本次涌入到三州辖地之内的郎中数量总计也超过了4000余人。

    而被杨锐选中到大山城的160余名郎中,便是其中有着制药手段,至少也能够制作红瓶补血剂之人,也或者是在医学上有着特殊的建树、药草培植上有着建树之人。

    杨锐将其集中起来研究,关键时刻还能够全部拉起来,前去扑灭爆发的疫情或者紧急随军等。

    而平时这些郎中们也不需要杨锐白白养活,他们所制造的一些药品、所培植的一些药物、所取得的一些特殊成果等,都足以将养他们自己了。

    剩余郎中当中的大部分,大都是最为普通的医者,将他们组织集中起来意义也不大,但是杨锐同样给他们标准工匠的待遇,使其均匀散布到三州各地,建立医馆定居下来,行使医者的本职。

    除去杨锐再次拓展的三大类作坊产业聚集区之外,杨锐还将一些特殊职业者聚集到了一起,其中具备特殊本领的工匠不下10余种。

    杨锐为这部分工匠也同样放在大山城黑龙潭以内位置,为他们各自建设了作坊(有的甚至无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