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鸣凤天下-第7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宜中连忙躬身一拜:“正是小子,只因为小子心中有事,今日特来此地,恳请将江丞相帮忙。”

    “既然如此,那就进来吧。”江万里稍有不满,微微阖上门扉,又是重新坐了下来。

    陈宜中不觉意外,亦步亦趋纳入其中,眼见对方首肯之后,这才敢坐了下来,低声问道:“在下陈宜中。今日特意来此,便是请教江丞相,可否帮我一些忙?”

    “帮你?你倒是说说,究竟是什么事情?”江万里轻哼一声,透着不悦来。

    没错,这云涛阁之主,正是曾任左丞相以及枢密院使的江万里。

    只因为厌恶朝中众人,所以江万里便在这偏僻之地劈出一方天地,免得被那些庸人所扰。只是他却未曾想到,如今这陈宜中竟然找上门来了。

    陈宜中更感紧张,深吸一口气之后,方才敢说道:“小子曾经听闻,那宋瑞曾为您的徒弟,所以小可斗胆请江丞相出马,可否全拿宋瑞回来?因为我有一些事情,希望宋瑞能够助我完成。”

    “哦?只是让那宋瑞回来?”

    江万里双眉蹙紧,审视的目光自陈宜中脸上扫过,似是在猜测着陈宜中为何如此。

    “正是如此!”

    陈宜中稍感紧张,在他上任之前,便是此人执掌枢密院,如今时候更是被提拔为左丞相。

    只因为江万里年岁太大,如今也有七十有五,只因为担忧朝政,所以方才勉强残躯,继续维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不倒。而陈宜中若非是有所求,也不愿意来到此地。毕竟这江万里和那贾似道并不对付,总会产生各种矛盾的。

    “为何?”江万里问。

    陈宜中斟酌一下之后,方才回道:“自然是为了朝廷之事。你也瞧见了,如今我朝内部疾患重重,沃野之内多有兴乱造反之辈,而在外部更有元朝、华夏虎视眈眈,实乃危急存亡之秋。正因此,我希望能够将宋瑞能够回来,助我等一澄宇内邪氛,匡扶天下黎民。”

    “哈!就是这个?”

    江万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陈宜中口中所言并不怎么相信,张口问道:“你告诉我,这当真是你想的?”

    陈宜中神色严肃,一脸庄重的回答道:“自然如此!”

    “好吧。”

    江万里面露懊恼,也不愿深究陈宜中是否为真,回道:“你所提出的事情,我可以帮你去问一下。但是你也应该明白,就你曾经做的那些事情,只怕难以让他回心转意。明白吗?”

    陈宜中稍感黯淡,低头回道:“我明白。”

    自当初他配合贾似道弹劾陈元凤之后,和那文天祥就已经形同陌路,所以他也只是并不怎么期待文天祥当真会放下对自己的仇恨,只希望他能够看在如今局势之下,能够帮一些忙。

    仅此而已,就已经足够了。

    目送陈宜中离开,江万里忽的感慨一声:“唉。看这样子,莫不是这宋朝,当真要覆灭了吗?”双眉紧蹙,纵然心中忧虑,更想要有所动作,无奈如今的他早已经是风烛残年,如何还能维持这老大的江山不倒?

    紧闭门扉,一任门外风雨交加,也无法扰乱此地宁静。

    如今的江万里,也只能维持一方宁静,若要勉力插手他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离开云涛阁,陈宜中依旧心存担忧。

    对于那宋瑞,他虽有十分把握确定会出手,但贾似道终究势力强横,非是自己一人所能对阵。

    若要确保自己安危,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做靠山。

    “若是这样,也许那谢太后可以一用?”

    此刻,陈宜中却是想起了久在宫闱之内的谢道清。

    这谢道清乃是先帝之妻,自入宫以来一直秉承务实守虚的态度,对朝中大臣更是谦和有礼,可谓是素有贤名。

    若是能够说动谢太后的话,兴许自己就能安然无恙?

    带着别样心思,陈宜中当即前往慈元殿,拜见谢道清。

    眼见陈宜中来此,谢道清也是有所惊讶,问道:“陈枢密使,究竟因为何事,却来我这鄙陋之地?我虽为太后,然祖训再上,若是当真有要事相商,只怕不行!”

    宋朝之内自有规矩,后宫之人不得干政,就连太后也不行。

    所以谢道清纵然位居太后,平日里也是深居简出,对朝堂之事并不怎么过问,因此对陈宜中的拜访,也是颇为诧异。

    “谢太后客气了!”

    陈宜中躬身一拜,目光自周遭扫过之后,心中顿生敬佩之心。

    “素闻谢太后简朴,如今一看当真如此!”

    相较于那贾似道居住之地,这慈元殿可谓是相当简朴,那墙上只有不到十来件字画,至于那瓷器也仅有不到十件,以免让这地方显得太过简单。

    殿中桌凳也是透着陈旧,显然也是许久未曾汰换,甚至就连上面都出现了些许裂纹来。

    就连那随侍的侍女,也只有区区三人,而且皆是三十来岁的仆妇,并非那十八年华的妙龄女子。

    只是这一点,便胜过许多人。

    谢道清宛然一笑,回道:“如今国事为重,我也只能节省一些开支,以免让那前线将士忍饥挨饿。但若要挽救我大宋江山,还得依仗尔等努力,不是吗?”

    “微臣谨记在心,定不负圣眷。”

    陈宜中再度躬身,等到抬起身来,却是目光如炬死死看着谢道清,诉道:“只是谢太后,你可知如今局势,我朝危机非在边疆,而是在这临安之内?”

    “嗯?陈枢密使为何这般说来?”

    谢道清心中一紧,脸色也是暗淡下来。

    陈宜中看在眼中,当即上前一步,又道:“太后!你虽是久居深宫,但应也有所耳闻,如今我朝早已经是水深火热,随时都有倾覆可能。”

    “这……”

    谢道清身形一僵,踟躇道:“我虽贵为太后,然对朝政一窍不通,如何能够力挽狂澜?你若是希望我出面,只怕是找错人了!”

    “果然如此!”

    陈宜中看在眼中,对于谢道清的反应,似是早有预料。

    宋朝和其他朝代不同,因为吸收了五代十国的教训,一直以来都奉行后宫不得干政的态度。

    谢道清虽为太后,也被这个规矩所束缚。

    陈宜中步步紧逼,又道:“但是太后。正所谓世事变迁,吾未闻天下有不变之物。如今国朝颓废至此,朝中更有奸佞肆虐,贪天下之利、只为一己之私。而在外面,更有逆贼窃据襄阳,对于我朝腹心,更是虎视眈眈,随时随地都有进攻的可能。而我等若是继续囿于往日陈规旧俗,只怕这太祖打下来的江山,就真的要沦落到他人手中了!”

    他的话情真意切,自是让谢道清有所动摇。

    “莫非,我真的做错了?”

    细想自己以前所行之事,谢道清愁容紧锁,陷入沉思之中。

    往日时候,她一直都尊奉祖训,向来不曾干政,今日若非陈宜中来此,只怕也是继续装作不知道

    如今那假象被陈宜中戳破,谢道清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她看向陈宜中,询问道:“若是依着陈枢密使所言,我又该如何?”

    虽是太后,但谢道清也明白自己不过一介妇人,对如何处置朝堂之事并不了解,当即就询问开来。

    陈宜中心中窃喜,旋即诉道:“太后。其实此事不难,只要群臣戮力一心,自然能够力挽狂澜。毕竟我朝幅员辽阔,纵然要彻底占据,也并非一日之功。所欠缺的,乃是一位能够统合群臣,一心对敌的能臣而已。”

    “陈爱卿。那具体的又该如何?”

    谢道清相当清楚,陈宜中所说的不过是客套话,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眼见谢道清上钩,陈宜中这才回道:“依微臣以为,只要那贾似道愿意亲自上阵,一如那萧凤、阿里不哥一般,亲自坐镇大军之内,定然能够让全军振奋。到时候即使是那萧凤当真带兵攻来,也定然能够挡下!”

    “当真如此?”

    谢道清有所心动。

    毕竟那元军以及华夏军之内,其统帅全都有着身先士卒的习惯,也只有宋朝出于限制武官的原因,才会弄出什么将从中御的制度来。

    陈宜中肯定道:“自当如此!”

    “好吧,那就依你所言。”谢道清不曾怀疑,对于这貌似唯一的办法,她也只能支持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宋朝宰相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没错。”

    陈宜中一脸的凝重,开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来。

    “虽然此法乃是当年太宗为了防止将帅独大,重复五代之患,但也存在着诸多缺点。中枢远在千里之外,对前线之事实难了解,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在前线之处,更是设置多位将军,更有所谓监军掣肘,令将帅难以发挥,反而陷入混乱之中,为敌人所称。也因此,方才导致我军经常败退,纵然有一时之胜,却也难以稳固战果。”

    对于宋朝军制缺陷,陈宜中早就看的清清楚楚,只因他势单力薄,若要扭曲这祖制,实在是困难的很。

    谢道清听着陈宜中这般诉说,心中忧惧更甚:“若是如此,莫不是我朝已然没有抵抗的可能了?”

    “也不尽然。”

    陈宜中眉间透着苦楚,意有所指的说道:“只是就现在现状来看,很难!”

    若要效仿元军、华夏军,那就必须得是贾似道亦或者是当今官家御驾亲征,然而那赵璂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如何熟悉战阵之道?

    那贾似道如今更是沉迷于酒色之中,更是仗着官家的宠信为所欲为,哪里有御驾亲征的打算?

    面对这般状况,谢道清只能应了一声:“爱卿拳拳之心,哀家也已知晓。若是你有什么救国良策,日后在行告诉我吧。”说罢之后,却是露出一副疲惫之色,对于今日陈宜中所说的诸般状况,她尚需一些时间来适应。

    “微臣明白!”

    陈宜中看在眼中,当即俯身拜退。

    他的目的已然达到,自然也无需继续留在这里了。

    “映红、霜清。关于今日之事,你们两个切莫告诉别人,明白吗?”

    待到那陈宜中离去之后,谢道清忽的对身侧两位侍女诉道。

    谢道清也并非愚人,对于陈宜中野心也是看的分明,而且她对那贾似道也有着诸多不满,自然也存着利用陈宜中,将那贾似道扳倒的想法。

    “我等知晓。”

    两位侍女一起应了下来,然后就搀扶着谢道清回至寝宫。

    如今的谢道清也已六十有五,可比不得陈宜中正当中年时候,只是被那言词一冲击,就感到气血翻腾,需要好好休养一番。

    另外一边,在那葛岭湖山,贾似道所兴建的亭榭楼台之中。

    韩震脚步匆匆闯入其中,口中连连呼叫。

    “贾丞相,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他的声音无比洪亮,当即打断那正在演奏的琴声,众多舞女尽数停住手中动作,面有担忧看向上方一座玉台。而那玉台之上,正坐着贾似道,他的身边正躺着两位妓女,这妓女身子曼妙、容颜艳丽,当真是国色天香,放到那西湖之上也是能够竞选花魁之人。而今时候,她们却只能蜷缩在贾似道怀中,任由其上下其手,脸上也是容光焕发,发出一阵阵迷离之声来。

    “怎么听了?还不继续?”

    乍听琴声停止,贾似道稍有不悦,骂了一句。

    “丞相饶命,我等这就重新开始。”

    那琴女神色一慌,双指又是扣在琴上,继续着先前的动作,那些舞女也没敢继续站着,又是重新舞蹈了起来,妙曼旋律重新响起,让贾似道全身心都为之倾倒,眯着双眼享受这如同天堂一般的享受。

    此刻,韩震也已来到此地。

    “这家伙,莫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韩震看到这一幕,顿时露出不悦来,径直冲到那琴女之前,“啪”的一声将那琴给咋了,其余人见了,也是发出尖叫声来,但是韩震并未停止动作,又是扑到另外一位伎女边上,将其手中乐器夺来,也一起砸了。

    “韩震,你发的什么疯啊!”

    眼见韩震如此模样,贾似道也终于坐不住了,自玉台之上站了起来,冲着韩震喝道。

    “你今日特意来此,莫不是故意要坏了我的心情?若非你乃是殿前指挥使,信不信我现在就将你拿下?”

    “唉!”

    韩震长叹一声,蓦地抬高声音,冲着那贾似道吼道:“贾似道!都已经大祸临头了,你还有心思继续在这里听曲儿?我看我今日不将这里给拆了,你是无法醒过来,是吗?”

    贾似道被震住了,这才收敛脾气,询问道:“什么大事?”

    他对韩震也是相当了解,若非是必要的话,断然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定然是哪事情太过危险,甚至可能是威胁到整个朝廷存亡的大事来。

    “你说呢?”

    韩震轻哼一声,目光透着敌意,自那些伎女身上扫过。

    贾似道一挥衣袖,诉道:“你们都退下,让我一个人。”众位伎女听了,包括先前宠信的那两人,全都从此地退下,只留下了韩震一人在这里。

    “现在,你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眼见周遭无人之后,韩震这才放下心来,回道:“你可知道,那元军南下了。”

    “什么?你说那元军南下了?”

    听到这话,贾似道浑身一震,目中透着不可思议:“他们不是和我们已经缔结了盟约吗?为何这么快就开始行动了?”

    就在不久之前,贾似道还和代表元朝的天使郝经有过一次商谈,而在那次商谈之中,他也代表宋朝和阿里不哥代表的元朝缔结了盟约,虽然不曾指望这盟约当真能够约束元朝,但也没想到那阿里不哥会如此之快就撕破了盟约?

    韩震点点头,神色严肃的回道:“没错。就在七日之前,那元军派出水军,自海上袭击了我军水军。受其攻击,我朝水军损失了上百艘战舰,死伤士兵也有八百来人。”

    “这是真的吗?”

    贾似道继续问道,他还妄想着这乃是假的。

    韩震自嘲道:“此事千真万确,岂会有假?”

    “那江淮一代呢?李庭芝他们有没有消息?”贾似道继续问道。

    韩震神色凝重,回道:“目前还没有。毕竟李庭芝他们远在徐州,若要将战报传来,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我想,只怕他们也已经陷入战争之中,要不然为何前些日子丞相要他们回防临安会被拒绝?只怕也是察觉到了那元军有所异动,这才不愿意离开驻地,以免被元军所趁吧。”

    “这也未必。总得等那李庭芝军报传来再说吧。”贾似道尴尬一笑,心中还在祈求着,奢望这一切都是梦境。

    然而此刻,远处一人飞奔而来,正是夏贵。

    贾似道眼见夏贵出现,心中已是吓个半死,等到他来到身前之后,更是直接一屁股坐倒在地。

    “夏贵,你有何事?”

    韩震斜眼看了贾似道一眼,目中透着不屑,眼见夏贵现身,当即询问开来。

    夏贵也是有所惊讶,尤其是看到那凌乱的舞台,更是透着困惑来,只是他也未曾忘却自己前来目的,当即诉道:“启禀丞相,日前那伯颜忽然兴兵南下,我军实在难以抵抗,徐州、颍州、泗州皆是落入元军手中,无奈之下我等只好退至庐州。然而庐州目前也被那元军重重围困,为解庐州危及,还请丞相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