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鸣凤天下-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愚昧至极。”

    陈子昂眼见众臣看着他的目光充满敌视,自是感到相当不适。

    他也不愿意继续辩驳,只是冷冷的看着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敌视。

    对于这么一群宋朝遗臣,他并没有半分好感。

    “各位大臣,莫要着吧激动。再怎么说,他也曾经挺身而出,将我等救出来的恩人,若是这般斥责岂不是失了待客之礼了。”

    正在这时,那谢道清在侍女的搀扶下,缓步来到众人之前。

    见到谢道清出现,文天祥、吕师孟等人纷纷弯下腰来,拜道:“我等拜见太皇太后,太后万安。”

    “万安?都这种状况,从哪里来的万安?”

    陈子昂挺直腰杆,看着众臣拜倒在太后脚下,只觉得荒谬至极。只是他这行径太过明显,自然是惹来无数人的敌意。不过那谢道清却不在意,她反而笑着看着陈子昂,问道:“你,真的是那萧凤派来的?”

    “这是自然!”

    陈子昂阖首回道:“而且我家主公说了,若是太后愿意的话,她可以让你定居在长安之中,总好过在这里颠沛流离,不是吗?”

    “定居长安?”

    听到这话,文天祥、吕师孟自是怒不可赦,直接骂道:“你这厮,果然不怀好心,竟然想要挟持太后?”只是听这提出的要求,众臣自然明白了萧凤的心思,分明是打算将谢道清拿下,然后以此为契机,拉拢宋朝众臣。

    陈子昂浑然无视,只是死死的盯着谢道清,询问道:“只是不知太后是否愿意?”

    “定居长安吗?”

    谢道清双目流转,露出一点怀念来。

    文天祥眼见谢道清面有所动,连忙道:“太后。不可啊!若是定居长安,定然会被那萧凤所要挟,届时我朝就真的彻底没了。”

    “宋朝?”谢道清苦笑一声,又道:“在临安被攻破的时候,我朝不就已经覆灭了吗?”眼看着眼前这些大臣,她心中不知道是应该敌视,还是应该爱护。

    敌视,自然是因为宋朝之所以崩溃,就是因为这些大臣弄的。

    爱护,自然是因为自己便是沦落到这般境地,也没有被这些大臣抛弃。

    两种情绪在脑中彼此冲突,让谢道清倍感疲倦,诉道:“如今时候,我也不过是一介年过六旬的老怄而已。既然如此,何不放开我,让我有一个地方,能够安然度日?”

    “太后,你说什么呢?”

    文天祥顿感恼怒,直接骂道:“临安虽是被攻破了,但是我等尚存。若是找到留存之地,我等尚可召集残存力量,图谋复兴之举。但若是投入到那萧凤麾下,那我们可就真的要彻底完了。”

    “唉。”

    谢道清摇头长叹,回道:“我等早就完了,哪里还有什么复兴之机?现如今,你们就放过我,让我好好的过个晚年,可以吗?”双目透着释然,乃是看破世事的平静。

    对于文天祥等人所谋划的复兴之举,她是彻底没了兴趣。

    “文天祥,那我们怎么办?”

    眼见谢道清如此坚决,众臣也是颇为无奈,看着文天祥。

    文天祥面容怒色一闪而过,蓦地转身离去,诉道:“走。”谢道清虽是放弃了,但尚有其他的宗室存在,他们大不了再立新君,一样可以继续顽抗下去。

    “陈子昂,实在是抱歉了。”

    眼见局势弄成这样,姜才只好对着陈子昂躬身一拜,就此辞别。

    此地,只留下了陈子昂还有他带来的那十来个手下。

    躬下身来,陈子昂对着谢道清诉道:“太后,还请你随我们一起上路吧。”

    谢道清轻点额头,诉道:“自该如此。”旋即踏上马车,让陈子昂带着她一起朝着西方走去,暗夜散去、夕阳升起,红霞映照着天空,让陈子昂只感觉心中空荡荡的,他明白自己的某些东西,永远的留在了这个地方。

 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争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江陵府。

    “这么说来,那谢道清目前已经被带到这里了吗?”萧凤看着眼前之人,询问道。

    陈子昂叩首回道:“正是!只是她因为一路奔波,目前身体稍有抱恙,所以暂时在元妙观静修。”

    “原来如此?”萧凤稍微叹息,眼看着陈子昂脸上布满风霜、一副疲惫之感,当即诉道:“这一路,也是幸苦你了,就先下去歇息吧。”

    “多谢主公。”陈子昂道谢道,只是他旋即想起一人来,当即抬起头来,诉道:“只是主公,我在回来之前曾经去八公山见过一人,那人要求跟随我一起前来,不知主公是否愿意接见?”

    “谁?”

    萧凤稍感意外,此番行动她的目的只在谢道清,至于那些吕师孟、文天祥之类的,并不在目标之中。

    毕竟以这些人的脾性,也断然不可能当真屈服她之下,若是勉强将其留下,反而容易损及自身,自然也就放弃了延揽的目的了。

    “昔日宋朝丞相章鉴。”陈子昂顿了顿,旋即诉道。

    萧凤一时讶然,口中念了一下:“章鉴?他找我什么事情?”

    “不知。只是那人突然提出来的,我考虑到此人曾是宋朝宰相,所以便让他加入其中了。”陈子昂回道,脑中也不免记起了当初面见章鉴的场景来。

    那时候他刚从那战场离开,为了避免被元军发现,所以也没急着选择离开,而是先在临安之内潜伏了半个月时间,等到风声消停之后方才启程离开临安。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陈子昂也抽空将秋霜、胡泽民两人的尸身收敛起来,并且将其带到了八元山,然后将两人安葬在这里了。

    这里处于深山之中,幽静偏僻、山景优美,平日里除了砍柴的樵夫,自然也没有人打扰,乃是最佳的隐居之地,若是将两人安葬在这里,也能避开山下的纷扰吧。

    当初时候,陈子昂是这么想的。

    至于那山中奇人,他在和姜才联系的时候,便隐隐猜出了对方身份不凡,要不然不会仅凭一块玉佩,便能够让李庭芝派出姜才执行任务,等到和赵孟传、谢昌元对阵之后,方才知晓对方身份,恰逢此时那章鉴也有所意动询问发生的事情,便将一切都告诉了章鉴。

    听罢这些之后,章鉴这才选择了下山,而这一路上能够安然无恙,也是多亏了他暗中布置,方才没有惊扰沿路元军。

    “原来如此?”

    细细听了陈子昂的讲述,萧凤也对章鉴此人倍感兴趣,诉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上来吧。正好我也有些事情,想要和他商量一下。”站起身来,萧凤整了整衣襟,让自己稍微显得有些气势。

    陈子昂就此退下,很快的便让那章鉴走了上来。

    “在下章鉴,这厢叩见晋王殿下了。”缓步走了上来,章鉴对着萧凤躬身一拜。

    “晋王殿下?”萧凤摇了摇头,自嘲般的说道:“宋朝都已经完蛋了,说什么晋王殿下,也全都是虚的。承蒙不起,你还是叫我首相吧。毕竟我现在乃是华夏军首相,也算是名正言顺!”指了指旁边准备好的座椅,诉道:“你还是坐下吧,毕竟这一路奔波,肯定已经累了吧。”

    “这倒也是。”

    章鉴倒也不怎么拘束,大大咧咧的做了下来。目光透着审视看了一下萧凤。

    萧凤顿感别扭,问道:“你看我干什么?”虽是一军统帅,但她也是女子,被这么看着自然也会感到别扭。

    “没什么。只是感叹萧首相修为精湛,论岁数也只比我小六年,没想到却还是这般貌美。”章鉴摇着头,又摸了一下自己那满头白发,苦恼回道:“只可惜我已经老态龙钟了,只怕也没几年可活的了。”

    的确,或许是因为驻颜有术,萧凤虽是年过六十,秀发以及乌黑亮丽,脸上更是不曾出现皱纹,只是那偶然露出的疲倦,会让她看起来显得苍老一点。

    至于章鉴,则完全就是一副糟老头子的模样,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若非双目熠熠生光,在别人看来,只怕也是行将朽木了。

    “哈。”

    萧凤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先前的庄严气氛也顿时崩溃,回道:“你在意的,只是这些吗?”

    “难道不行吗?”

    章鉴反问道:“人之百年,不过白驹过隙。譬如这世道,又有谁会想到,金朝、宋朝,竟然会在这短短百年之内,纷纷崩溃?这般世道,我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寄托己身,若是能多活几年,也是好的。”

    于他年少时候,那金朝乃是最大的威胁,父亲也曾多次说了,要北伐中原什么的,然而那金朝早已覆灭,宋朝也没有完成北伐中原的志愿,反而自己被新晋崛起的元朝给灭了。

    如今这华夏军又是冒出来,甚至隐隐之中还有取代元朝的迹象。

    这般变化,当真是让人惊起。

    萧凤为之感叹,也道:“这倒是如此。”念及这数十年一路走来,她也感到疲倦,有的时候也曾想过是否应该放下重则,只是一想到未尽事业,还是撑起身子继续坚持下去。

    “只是你找我来,又是为了什么?莫不是想要说服我,重建宋朝吗?”抬起头来,萧凤看着章鉴。

    章鉴摇摇头,回道:“当然不可能。毕竟那宋朝已然亡了,就算是将其重建起来,也不过是拖延灭亡的时间而已,根本就无法抵抗元军。”

    “哦?这是为何?”

    萧凤稍有诧异,凝视着章鉴,对于重建宋朝,她自然是没有任何兴趣,而那被立起来的赵昺,也不过是一个招揽人才的棋子罢了,等时候到来,她并不介意将其丢了。

    身为上位者的觉悟,萧凤从来就不缺乏。

    章鉴深吸一口气,诉道:“萧首相,你也晓得我朝虽是未曾一统华夏,但也算得上是幅员辽阔、人口弗盛,军中更是带甲百万。既然如此,为何屡次被北方鞑子挫败,甚至一路南逃,直到现在彻底覆灭?”

    “哦?愿闻其详!”

    萧凤心中虽是有所了悟,但眼见对方态度真诚,自然是令其开口解释道。

    章鉴深吸一口气,诉道:“很简单,那就是君相不和!”

    “君相不和吗?”萧凤若有所思,继续问道:“何解?”

    章鉴回道:“素闻萧首相学识渊博,应当知晓自先秦建立以来,我华夏历代制度变迁吧。”

    “这是自然。自祖龙出世以来,奋六世之余烈,方才这偌大华夏之上,建立了中央王朝。自此之后,方有我华夏文明。”萧凤阖首回道。

    若以华夏文明渊源来说,能够自三皇五帝开始说起,但若论对华夏文化的理论构建,却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完善,并且直到秦朝出现之后,方才真正的完成了一统,建立了直到今日也不曾落后的郡县制。

    书同文、车同轨!

    百代犹行秦法政,可不是说着玩的。

    “没错。”

    章鉴阖首回道:“但是萧首相也应该知晓,这郡县制虽是建立起来,但是却带来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萧凤若有所思。

    章鉴缓缓说道:“政出何方!”

    “的确如此。”萧凤阖首回道:“祖龙虽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将各地治权收归己有,然而行事未免太过急躁,并未能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来,不然的话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没错。而这最核心的问题所在,便是在于君权与相权。口含天宪、令处于上,对于君王来说,自然认为自己应当掌握所有权利。然而君王养于深宫,如何知晓地方百姓疾苦,对于如何治理地方,更是一窍不通,自然需要宰相辅佐,如此才能上下相制,维持朝廷安宁。”

    章鉴缓缓说道:“其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只可惜这法子终究失败了,反而成了汉朝覆灭的根源。”萧凤笑了笑,口中带着轻蔑之态:“那些世家豪族终究难以忍受被那君王欺辱,自然也就奋起反抗。由此,方有后来的百年之祸。”

    章鉴无奈摇头,回道:“正是如此。那帝王虽是强大,天生便有着莫大威能,然而除了首代帝王之外,余者莫不是碌碌而为,纵有才华出众者,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掀起的波澜也会被瞬间吞没,直到最后反而让那驽钝之辈上位,更是令人可笑。”说到此处,他不免笑了一声,却是想起了那宋度宗,能让这般痴傻之人上位,也足以证明这所谓的君王,是何等的不靠谱。

    “也因此,方才需要首相辅佐。”

    萧凤脸上带着看透世事的智慧,说道:“相较于那高高在上的君王,自底层上来的首相更清楚如何维持官僚运转,确保地方安宁。也因此,所以那儒家之中,便多以君臣相得为重,只因为他们也明白,若是没有贤相辅佐,纵然那君王如何聪慧,也断然无法保证治下安然无恙。只是可惜了……”

    说到这个时候,萧凤摇了摇头,脸上透着一股子嘲讽来:“所谓的君臣相得,哪里来的那么容易?”

    “确实如此。”

    章鉴一时黯然,他也是历经两代君王,自然知晓藏在那所谓的君臣相得之下,究竟是怎么样的隐患。

    便数宋朝历代宰相,一如史弥远、贾似道、丁大全这般奸相比比皆是,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横行朝野,肆无忌惮的打压群臣,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不过是因为那些君王无法完成治理天下的责任,只能寄托于这些首相身上罢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弊端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这是自然。”

    萧凤笑道:“对于那些君王来说,他们始终都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

    “哦?却不知萧首相有何见解?”章鉴双目微亮,连忙问道。

    “很好。那我且问你,力量的本质是什么?不过是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罢了!武力、金钱、权力,以及知识,全都如此。”

    萧凤开始阐述了起来:“武力,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但是局限于肉体限制,却终究存在着极限。若是超过了极限,那就无能为力了。纵然是地仙之人,也难以逃脱生死束缚,时间一到便会消散于天地之中。而这些帝王所掌握的权力也是如此,它根植于他人的敬畏,但若是没有了敬畏,没有了尊崇,他们所依仗的权力,也就这么一回事了,根本就不堪一击。”

    这些知识,全都是来自于后世对政治的阐述,萧凤以前虽是半懂不懂,但在这么多年磨砺下来,也早已经清楚其中的原理了。

    最后,萧凤得出了结论:“对于这些只因为血脉而得到权力的帝王,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为何自己的朝代会崩溃,更会被他人所取代。”

    “哈。你这说法,倒是让人意外,若是往常的话,我只怕根本就不敢这般想。”

    章鉴自嘲般的笑了笑,对于萧凤口中所说,他自然也是有所了悟,只是先前受限于身份原因,始终不敢深思。

    萧凤笑道:“那是当然。而你曾为宋朝宰相,也应该知晓所谓的帝王,又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愚昧、驽钝乃至于偏颇,根本就难以治理天下。纵然有一两个贤臣辅佐,然而受限于对权力的害怕,却也不敢当真信任,反而采取各种手段,限制相权的发展。不是吗?”

    自先秦以来,宰相尚且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彼此乃是平等的身份。

    然而自汉朝开始,便利用所谓的“独尊儒术”的手段,更以三公九卿的制度,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