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汉纵横家-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来看,自上郡一直到齐地高密,皆被韩信拿下,中间又有大梁的彭越,下方又有九江王英布,正对的乃是汉王刘邦,楚国则是处于相当劣势的地位。

    成皋城中,刘邦闻说韩信得到齐地,心中大喜,立即召集群臣商议伐楚大计,自从上次彭城之战后,刘邦从未想过还有这一天的到来。

    刘邦居于厅中首位,张良陆言分别左右,其余文武依次而坐,刘邦首先说道:“今项籍竖子欲攻荥阳,听闻韩信得齐地,仓促撤军,可否攻打?”

    “启禀大王,今项羽虽然撤军,必留大将断后,不可攻打,为今之计,应当联和各地诸侯,再次攻打楚军,方才一统中原。”陆言很是直接的说道。

    刘邦稍微颔首,不过面色忽然变得有些无奈,因此这个时候刘邦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父亲和妻子还在项羽的手上。

    张良在旁,似乎发现了刘邦的心事,有些试探性的问道:“将军忧父妻乎?”

    “军师所言是也,今太公吕妻尚在楚地,朕心甚忧,当以何解?”刘邦缓缓的说道。

    陈平闻言,当即起身行礼道:“此事大王不必忧虑,今大王兵精将广,若项羽伤害太公,无疑是自取灭亡,现下应当是好生看管太公,以望日后威胁大王,大王之势不退,太公则无忧矣,现下只要想办法联系项伯,照顾好太公即可。”

    “先生有理,兄长何故自忧,为今联和诸侯,共同伐楚,是时项籍定会以太公为要挟,那是便有救赎太公之法,莫要在此坐等项籍休养生息,使得天下难图,百姓遭受涂炭之苦。”陆言紧接着说道。

    刘邦闻言,略微颔首,“既然如此,就依侯爷之言,发诏诸侯,共同灭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3章 韩信伐楚欲为王

    (全本小说网,。)

    陆言的建议自然没有人反对,于是乎,刘邦当日就下诏书,分别希望彭越、英布等人率军前来,虽然彭越不是诸侯,但是人家有兵,所以还是要请一下的。

    英布这边有陆言在,当初的侍卫长如今已经是九江王,怎么可能不发兵前来,彭越见到英布发兵,亦是不敢有所保留,回书答应刘邦,愿意出兵。

    刘邦安排好诸事之后,已经做好准备伐楚,但是韩信迟迟不回汉中,这个事情就比较尴尬了,在刘邦看来,韩信是自己的上将军,最起码也得有些自觉性,燕赵齐等地皆平,稍微安抚民心,便可前往荥阳助汉,这般逗留不来,使得刘邦略微有些烦闷。

    成皋汉王府内,刘邦只得召来陆言询问其事,厅内,刘邦亲自赐座备茶,“侯爷,今彭越、英布已经发兵,独独不见韩信,该当如何?”言语间颇有些无奈。

    陆言稍微抿口温茶,“韩信刚刚平定齐国,唯独剩下楚国,想来欲要亲自谋伐楚国,兄长何不写封书信,差人送去,令其退兵,如若不然,再做他法。”

    刘邦略微颔首,“侯爷所言是也,韩信却有大才,然而心性难以屈居他人之下,日后必乱,朕实在忧心矣。”

    陆言在旁,略微惊讶,原来刘邦早对韩信不瞒,陆言见状当即俯身跪拜道:“兄长放心,臣在一日,重言绝对不会与兄长作对,若是兄长不信,子玉愿亲自前往齐国,将韩信兵权夺回,独领汉军,攻伐楚国。”

    相比较韩信而言,刘邦还是非常信任陆言的,见到陆言跪下,亦是慌忙扶起,“侯爷在秦朝时尚不作乱,朕自然相信侯爷所说。”

    两人商议计定,便差人写成帛书一封,送往齐国,交给韩信,王都中的韩信整日无所事事,心中不过忧虑齐国民风彪悍而已,忽闻刘邦有帛书下达,不免有些惊讶。

    当即行礼接下帛书,开诏读阅,书曰:“汉王召,朕用将军,得天下故土三分有二,今霸王势弱,且掳掠我父,有悖人情,使我父子多日不得相见,朕心方寸大乱,近欲会兵成皋,与我鏖战,一决雌雄,但相持日久,汉军人困马乏,若是与之争衡,难以取胜,非假两势之危,何以成万全之策,故差人星驰召将军归。”

    “今彭越、英布皆欲发兵,独将军留守齐地,朕知齐地民风难解,然楚国日盛,终比齐强,汉两患择大而度之,素闻将军背水破赵,奇谋败楚,将军若来,协力破楚,则可一举获胜,天下安矣,朕于荥阳久待将军,望速来。”

    韩信读罢,心中大喜,亦是觉得天下可定矣,待时便可封侯拜相,回临淄著书立说,也算是功成名就。

    当日韩信便整兵,准备回成皋,恰巧这时蒯通尚在营中,见三军整齐,欲要发兵,慌忙来到韩信营中。

    韩信见状,不免有些皱眉,有些不悦的说道:“先生何故这般无礼耶?吾欲出兵何故来我营中?”

    蒯通很是直接的说道:“将军何故如此亟待发兵,此等机会何所失?将军可差人同使者共同回成皋,讨得齐王印,然后发兵攻楚,此正有所挟而取之也,日后若领军功,恐难得此番大赏也。”

    韩信闻言,暗自琢磨,齐地百里,民丰物博,若此时封我为王,岂不美哉,大不了日后汉王定天下,我不再要封赏。

    于是乎,韩信便遵从了蒯通的意见,将使者请入帐中,那使者也是茫然,已经做好准备随军前行的准备,未曾想又被韩信叫了过来。

    当即有些疑惑的问道:“上将军此刻不发兵攻楚国,何故召我前来,莫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韩信略微颔首道:“今齐地百姓多狡诈,而民风彪悍,反复无常,某欲要镇压齐国,需假齐王印不可行此事,然后兴师伐楚不迟,今我有帛书一封,想差人与使者同往成皋,使者意下如何?”

    使者在旁,心中岂不知韩信的意思,不就是想因此封王吗?目前身在齐地,权且答应即可,反正帛书是韩信差人而已,当下便应承下来。

    韩信得知其意,心中大喜,当即吩咐随从与使者同往成皋,此时的刘邦,欲要发兵,止有韩信没有消息,心中愈加烦躁。

    不多日,韩信兵马未到,却只有使者和上将军随从,刘邦当即将人带到殿上,很是不悦的问道:“今兵在何地?为何只有你们二人?”

    那随从当即叩首拜道:“上将军并未发兵,差微臣送来帛书一封,还请大王观看。”

    左右当即呈上,其书曰:“汉上将军韩信顿首而拜,军无法,不可理,国无主,不可立,民无权衡,何以制服?臣仰仗天威,斩龙且于潍水,连破齐地七十余座城池,军威虽镇,然人心未定,故尝称齐民狡诈,反复无常,臣恐带兵离去,齐民作乱,得不偿失。”

    “因于此,臣请齐王印,暂为假齐王以镇齐地百姓,待民心安定,即刻统兵伐楚,不敢怠慢,则疆域勿忧,世为汉土,若无此法,齐民动乱,为时晚矣,臣未敢决断,故发书汉王,请位定夺,上将军韩信顿首再拜!”

    刘邦读罢,心中大怒,当即将帛书扔在一旁,大骂道:“此竖子安敢欺朕如此!”吾欲伐楚,久困于此,旦暮望韩信来救,反欲自立为王耶!”

    张良、陆言见状,当即上前将帛书摆好,屏退群臣,“兄长勿怒,子玉亦不知重言如此,今唯有听他尔。”

    旁边的张良亦是紧接着说道:“大王虽得楚数地,然今楚屯兵广武,待彭城修养生息完毕吗,定会攻汉,大王不利,能否长久为王乎?不若趁此机会,权且听之任之,自相保爱,韩信仍旧可为大王用也,若不封其为王,天下三分,岂不百害而无一利。”

    刘邦也是点头,但嘴上仍旧骂道:“此竖子欺我太甚,竟因此要挟于朕,封王割地,想来大丈夫制服诸侯,驰骋天下,即为真王,何来假王糊弄于朕!当真是不如小人也!”(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4章 蒯通劝韩信反汉

    (全本小说网,。)

    刘邦心中郁愤不平,又见诏书上写着齐民狡诈,忽又想起郦生之事,当初形势危急,未来得及询问,今陆言就在旁边,正好可以了解具体情况。

    遂向着陆言问道:“侯爷与郦生同往齐国说降,那郦生如何会被齐王烹杀,其中缘由,想必侯爷定知道其中一二。”

    陆言哪里敢隐瞒,于是乎便将自己所知全部说给了刘邦,说来郦生也是可怜,刘邦听罢,面色很是忧伤。

    颇为无奈的说道:“郦生于朕自高阳相见,便未分离,诸多公事多赖郦生佐助,今未得回报,竟被田广烹杀之,当真是可怜矣。”

    陆言在旁,慌忙劝道:“兄长何故如此忧虑,子玉已经吩咐左右记录郦生之功,其身虽陨落,日后可封赏其子也未尝不可。”

    “侯爷所言甚是,当日形势危急,朕未能想起此事,今侯爷既提出,那便封赏其子。”商议好郦生之事,刘邦心情稍微平复,当即整理好敕书,印绶,准备受封韩信为齐王。

    陆言早知道蒯通在齐国,便接下差事,只身前往齐国而来,此刻韩信正在王都等候消息,忽闻平南侯前来,不免有些惊讶。

    齐王宫中,韩信亲自前来迎接,两人礼毕,陆言被奉为主座,“重言,今三齐之地已定,何来要挟王位之说?莫非是蒯通的意思?”

    韩信被问,心中有意隐瞒,故而说道:“非也,齐民彪悍狡诈,难以制服,重言因而想到以假王镇压之,别无他法。”

    “既然向汉王讨要齐王印,何必以假王许之,汉王何曾不知,破齐之功,重言首等,当以真王封之,故而差我前来,将印绶敕书送与重言,是时,镇抚三齐之地,急解成皋之危,早定天下,重言便不必如此劳碌,坐享天下富贵之福。”陆言缓缓的说道。

    韩信当即接过印绶,敕书曰:“汉王刘邦召,自齐国纷乱,数年之间,三代而制,使齐都民不聊生,饱受涂炭,今上将军韩信,屡建奇功,平定燕赵齐,克定疆域,不世之功,当铭钟鼎。”

    “今齐民狡诈,甚难制服,若不赐一人重权,何以号令齐地万民,朕思虑再三,心意已决,故封信为齐王,治理齐地,安定万民,后会成皋,合力伐楚,不可怠慢。”

    不管是刘邦还是陆言,在韩信面前都是多次强调,今天封你为齐王,已经让你很满意了,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早日发兵会盟,消灭楚军。

    陆言见韩信接过帛书,略显阴沉的问道:“重言,今以封齐王,夫复何求?何故非要将李左车、蒯通之辈留在帐下?”

    韩信只是挠头,“今伐楚需要智谋之人,故而留用,想来他们都是谋士,若是留在栎阳,岂不是屈其才,有损天下。”

    “我暂且不管,今印绶敕书已经交给你,王都无事,某先回临淄,待汝发兵之事,可路过临淄,那时若还不交出蒯通之辈,休怪我不客气!”陆言几乎没有发火,今韩信三番两次违背自己的意愿,使得陆言心中颇为烦闷,对着韩信说罢便拂袖而去。

    “兄长,兄长,重言谨遵兄长之命!”韩信连忙追着喊道。

    韩信自受了齐王印绶,心中犹豫不决,蒯通闻知,当即请命入见韩信,两人于客厅内,韩信面色阴沉。

    蒯通见状,遂问道:“今上将军封为齐王,当以王称之,不知大王心中有何事烦闷?”

    “今送来印绶的正是兄长平南侯,让某交出先生,某心中踌躇,未曾想兄长竟甩袖而去,不知何故。”韩信颇为无奈的说道。

    蒯通闻言颇为紧张,想来自己陷害郦生的事情可能已经被平南侯知晓,今我若去临淄,恐怕难以保住性命,不若就此劝说韩信反汉,若时,韩信得天下,我官位至极,再去请罪未尝不可。

    于是乎,蒯通故作神秘的说道:“某曾学过相面之术,观大王脸谱,并非王侯如此简单,富贵至极,尊贵至极也。”

    韩信正在惆怅,忽闻蒯通之言,不觉茫然,“先生何意?”

    蒯通在旁,当即屏退左右,很是小心的说道:“今大王不应思考此事,应谋未来,如今天下势力鼎盛着,汉王、霸王、齐王也,大王何不自立,与两王共守疆域,且大王奇谋妙算不弱二王,若是三分天下,荣华富贵皆不缺矣,是时,侯爷见到大王如此成就,敢有何种言语?”

    韩信面色疑惑,“先生何出此言?乃为大逆之言也。”

    蒯通当即认真说道:“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英雄豪杰之士自立为侯、王,振臂一呼,天下百姓犹如云雾一般,聚而成雨,六国余党犹如鱼鳞一般,错杂积聚,诸王犹如疾风一般,因而迅速兴起。”

    “初时豪杰只为推翻秦朝而忧虑,反观现在刘邦、项羽两方相争,使诸侯一败涂地,百姓流离失所,甚是可悲,今汉王率领几十万兵众,据守巩、雒,凭藉山、河之险,竟被项羽于彭城打败,毫无功效,只得战败而逃,不能援救,退败荥阳。”

    “汉王若是天命,岂能据有五六十万的兵力,却败给了项羽的三万骑兵,项籍起兵于彭城,辗转争斗,所向无敌,进兵到荣阳,乘胜利之势,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间受阻,临近西山却不能前进,如今已经三年了。”

    “今楚军锐气在险峻的关隘受挫,国库的粮食基本耗尽,百姓苦不堪言,不知归顺于谁,以我之见,除非有天下圣贤,否则势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灾祸。”

    “大王细细想之,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大王的手里啊,大王若是帮助汉王,汉王自会取胜,若与楚王联合,楚王亦会成功,今某有愚见,就怕大王你不能采纳,依某看来,大王若替百姓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

    “凭大王的贤达圣明,又有众多的军队,占据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上郡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西向制止楚、汉间的争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谁敢不听从!大王按照原来齐国的版图,除了临淄,拥有淮、泗之间的土地,以恩德安抚诸侯,拱手安居,礼让贤士,那么天下诸侯都将竞相朝拜齐国。正所谓天与之必得,不得天遣之,时不我待,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韩信闻言,片刻沉吟不语。(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5章 韩信带兵过临淄

    (全本小说网,。)

    韩信心中似乎也有反意,但细细想来,能有今天这份殊荣,完全是平南侯和汉王所赐,若是自己独立,日后还有何颜面再去见平南侯。

    沉吟良久,韩信方才说道:“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若非汉王,某岂有今日之盛名?”

    蒯通见状,当即反驳道:“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可谓是生死之交,两人如此关系,未曾想却因为张耳与赵王歇并座,致使得陈余疑虑,最后常山王只能抱头鼠窜,归附汉王,借兵束下,战于鄗北,将成安君杀死于泜水南岸,身首异处。”

    “陈余张耳两人结交之时,亲密无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而且共立赵王,谁能想到最后却自相残杀,以至于灭亡,其中缘由为何?名与利也,祸患之多少,在于欲望之大小,毕竟人心难测。”

    “现在大王忠心耿耿地与汉王交好,难道会比那两位关系更紧密,而所争论的事情又往往比张耳。陈余的事情重要。由此想来,某认为大王坚信汉王不会危害大王是错误的。”

    “古人有示,春秋之计,大夫文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