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和公子安打个招呼,邵国皇帝直接说。

    此时,他心里想的是,邵国的五万兵将若是独自行动,反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倒不如交给苍国的将领指挥,投入到战场上去收复失地,若是全都战死了沙场,好歹还发挥了一点作用。

    若是侥幸存活,那么经历了这些与青龙军团并肩作战的日子,一定能够加深两军士卒之间的联系,兴许还能从苍军中学到一些战法和知识,让这支残兵败将,彻底的蜕变为一支精锐之师。

    对于邵国皇帝的回答,卫忠全的心里早就有了预料,倒也没有多少意外和惊喜,只是点了点头,便让身边的亲卫,安排邵国君臣歇息去了。

    至此,苍国介入到了伐吴之战中。

    ……

    三月二十日,杨沐收到了一封信。

    是阮国女帝的信。

    是信,而不是国书。

    国书探讨的是国事,信件则是私人性质多一点。

    心中的内容,让杨沐陷入了沉思。

    大致内容,就是说转眼春日将逝,想要邀请杨沐,到阮国游玩,共商国事。

    友好访问?

    杨沐的脑海里,想到了这样一个词。

    但是,马上他又迟疑了。

    这是真心实意的吗?

    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阮国女帝回去之后,久逢大旱,渴望玉露,委婉的表达了让他去阮国的意思。

    第二种,则是为了迷惑他,相当于一种烟雾弹,让他误以为阮国女帝没有记恨他,不会与苍国为敌。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只能靠时间来验证了。

    反正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是绝对不会去阮国的,一个不好被扣留在了阮国,那乐子可就大了。

    接着,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内政上。

    倒不是说邵国战场上的五万青龙军团就不重要,而是今时今日,苍国朝廷的神经,已经不再受几万兵马的战事所牵制,几个主要的部门各司其职,杨沐也就隔三差五看一看战报,其余也就没什么事了。

    接收晋地赔款,与接受晋国所割让的土地,成了首要之事。

    到了四月初,第二次苍城会盟所签订的条约,就基本都落实好了。

    苍国的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晋国东部地区,以及王畿中三分之一的地区,都让苍国以直接或者置换的方式,夺到了手中,并且从上次科举中选拔了一批基层官员,赶赴各地上任,实施有效的统治。

    紧接着,就如同当初吞并洞国一样,礼部、教育部、工部、户部等一连串的政策实施下去,开始了化民之策。

    与此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大苍币的推行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赶慢赶,工部与户部通力合作,成功发行了大苍币。

    目前,第一批大苍币已经在苍城中小规模的流通,由于朝廷与官府在老百姓中有较强的公信力,所以老百姓的接受程度还算比较高,即便是大部分人都在观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这种纸币能够与银子一样,具有同等的购买能力,而且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美观,于是主动将银子兑换成纸币的人越来越多。

    几乎在同时,商务部要求所有的外邦商人,购买商务部的货物时,一律要用纸币结算,同时勒令各大钱庄不准使用银票,开始有计划的挤压钱庄,重拳组合下来,商务部的贸易利润虽然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影响,但是效果却是显著的,大苍币通过这些外邦商人,成功的向外界流通。

    五月,邵国战场传来了战报,说吴军同时遭受楚国和莽国的压力,不堪重负,在青龙军团的强势攻压下,逐渐撤出了邵国,除了南部少数重要的城池外,包括邵城在内的许多城池,都已经收复了。

    中旬,苍国朝廷发布了诏告,宣布大苍币为苍国唯一合法的货币,限制白银的流通,百姓们可以在当地官府开设的大苍钱庄里,将白银兑换成大苍纸币。

    闻知消息以后,越国、宋国、临国、邵国、旦国、竹国、蔡国,也都相继表态,承认“纸钞”为其国内合法的流通货币。

    所谓“纸钞”,当然就是指大苍币了。

    只不过,一个国家使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而且称之为“大苍币”,显得颇为不妥,所以在杨沐的仔细思量下,在其后发行的纸币上,将“大苍币”三个字去掉,在名字上让各国自由发挥,随便怎么叫都可以。

    纸钞在成为这些国家的合法货币之后,地位与白银相当,也就是说百姓们可以用纸钞缴纳赋税,国库里面也可以囤积大苍币,若是在交易过程中,有人拒绝接纳大苍币,便是一种犯罪的行为。

    相应的,这些国家很快就尝到了甜头。

    由于纸钞成了国内的合法货币,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价值也都固定,在苍国的购买力都差不多,所以在与苍国的商务部贸易中,不用麻烦的大规模兑换纸币,也不翻来覆去的计算银子与大苍币之间的汇率,无形之中获得了优先权,这些国家的商人,都狠狠的赚了一笔。

    于是,一股囤积纸钞的风潮,在各国的商队之间,逐渐风靡起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09章 皇帝爱听故事?

    (全本小说网,。)

    时间进入到了六月。

    过去的半年里,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邸报,像雪花一样飞进苍城。

    苍城,这个庞然大物的政治和经贸中心,变得拥挤不堪。

    经过勘探,新的国都选址在了彻郡与原来的王畿之地交界的地方。

    彻郡,也就是原本的彻国之地。

    伐晋之战中,彻国被灭国,完全是苍国一己之力而成,所以并未纳入会盟讨论范围之内,彻国自然也全部被苍国所吞并。

    由于地势原因,这两年来一直承担着通往苍国的交通枢纽的作用,每日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比之前多了几倍的繁华。

    地势好,又繁华,进可攻,退可守,更有利于对全国的掌控。

    这样一个地方,自然是获得了工部的青睐,在呈报到朝廷,经得杨沐的批准后,就立即开始了工程,接连几个月如火如荼,钢铁场和水泥厂全力运转,一应原料都源源不断地运往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吴国前后一共派出了几批使者与苍国交涉,表示愿意主动撤出邵国,同时给苍国大量的赔款,唯一的恳求就是青龙军团不再与吴军为敌。

    这说明,吴军的压力太大,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的确,吴军通过攻打邵国,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阮国与范国先后退兵,吴国的压力骤减。

    但是青龙军团势如破竹,接连破了一座又一座城池,与邵军一起收复了邵国的大部分土地,吴军又显得弱起来,范国与阮国蠢蠢欲动,吴军的压力再次大增。

    听闻,这件事让吴国皇帝气得昏厥,当众吐了几口大血。

    然而,杨沐可没心思理会这些破事,他近期关注的是国内发展所遇到的瓶颈。

    什么瓶颈呢?

    众所周知,苍国的文化推广是做得非常好的,老百姓的凝聚力也非常的强大,与外邦比起来,渐渐的形成了文化差异,逐渐的独立出了一个族群。

    这个是一个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必须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然而,杨沐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左思右想才明白,课本上的知识,怎么都是自己从图书馆里摘抄出来的呢?

    现在苍国的读书人这么多,好几千万呢,怎么就没有人写写故事,小说什么的,做一下创新?

    六大军团这么多的英雄事迹,怎么就没人关注一下?

    身为一个皇帝,那么多正面的例子,怎么外人就不知道么?

    舆论怎么搞的!

    抱着书啃老本,是肯定不行的,既然要塑造新的文化,就一定要具有创新力,不能死守着图书馆里的那些东西一成不变。

    《大苍时报》倒是能担起这个任务,但是这么些年来,表现形势似乎有点僵化了,顶多就是一些高压的笑话和寓言之类的,还没有到那种能够自创故事地步。

    毕竟是官方的产物,而且用处也很明确,受到版面的限制,杨沐也不强求让《大苍时报》扛起这个任务,于是就想着,是不是该鼓励一下国内的士子们,投入到创作当中?

    也就是说,是不是该让那些闲暇的士子,带头冲锋激发苍国的文字创新能力?

    于是,在炎热的六月,杨沐召见了礼部尚书王膺,一起商讨此事。

    一开始,王膺还比较呆板,对于此事完全是一脸的茫然,在杨沐的几番解释下,终于明白了意思。

    出宫的时候,王膺的心中不免好奇起来。

    因为凭借他对皇帝陛下的了解,后者是绝对不会做无益的事的,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皇帝,除非关乎什么休闲娱乐之类的。

    无缘无故的,透露出这样的意思,真是非常的奇怪。

    莫非,陛下也爱听故事?

    或者说,与大多数百姓一样,等不及《大苍时报》上的小故事,想要一下子看更多?

    还是说,对礼部的编写方式不满,觉得礼部太过呆板?

    皇帝一句话,臣子猜断肠。

    王膺非常的苦恼,忐忑地出了宫。

    而后,便开始按照杨沐的吩咐,组织一些有此天赋的士子,试着写一些故事。

    待到半个月后,一共有一千多篇故事,呈送在了杨沐的案头前。

    “唔……都这一些寓言和小故事之类的呀,还是没有跳脱大苍时报的思维。”

    杨沐有些失望,在他看来经受苍国教育部这种填鸭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士子,似乎已经习惯了朝廷灌输的故事,也习惯了某一些风靡的文体,能做出创新的很好。

    而且,或许是因为要呈送皇帝看,这些小故事都极具正能量的,谁也不敢写得太偏。

    不过,他最终还是看了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风格有点像《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可以呀!

    杨沐来了兴趣,《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本就是三分真实,如果按照正史来写,估计根本没有人看,但是通过文字润色和人物塑造,以小说的形势写出来,可读性就非常强了。

    像什么关云长、张飞、赵云、周瑜、许攸……苍国不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么?

    没有?

    必须要有!

    不就是包装一下么?

    像什么卫忠全、司马宏、屈勇、耿贵这样的将领,可塑性太强了,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可以发掘。

    就算没有闪光点,制造闪光点也要发掘。

    “唔……把这几个人给朕叫来吧,尤其是那个叫做徐乐水的,叫他再写一篇过来让朕瞧瞧。”

    杨沐将一叠纸张递到王膺的手里,也算是矮子里面挑高个。

    王膺心里纳闷,那个叫做徐乐水的人他知道,在所有的这些士子中算是另类的了,当初收这些故事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该不该扔了,万一惹得陛下不高兴……

    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篇让他差点丢弃的故事,却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青睐。

    之所以说青睐,是因为杨沐说的是再写一篇瞧瞧,而不是说叫人把他抓起来。

    明显,是想再考查看看。

    王膺也是朝廷里的老人了,人老成精,深谙其中的弯弯绕绕,一旦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识,那可就真的算是飞黄腾达了。

    譬如,孔尚贤、耿贵、欧冶、曾十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简在帝心,一下子平步青云?(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0章 徐乐水

    (全本小说网,。)

    倒要看看,这徐乐水到底是何许人也。

    王膺心里想着,便加快了脚步。

    他的心里,有着另一重的打算。

    如今的苍国,在功勋爵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冲击下,过去的旧贵族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家主不再等同于朝廷地位,也就是说,在他辞官和卸去家主之位后,王家的处境将会变得艰难。

    如果能够提前与皇帝陛下眼前的红人打好关系,将来到了紧要的关头,也能够拉王家一把。

    这便是人脉,也是以后王家子弟入朝为官的优势。

    于是,在找到徐乐水之后,他便将今日在面见皇帝的情况,略微的提点了一下,并且在根据杨沐留下来的那些稿子,略作了一个总结,让徐乐水的心中有一杆秤,给了他一个创作方向。

    三日后,王膺将纸上名单中的人物,全部带到了紫宸殿。

    徐乐水的心中很激动,跟大部分的士子进入到皇宫面圣一样,心里既有惊喜,亦有惶恐。

    在见到杨沐的时候,徐乐水匍匐于地,结结巴巴地说道:“草民徐乐水,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民?”杨沐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在苍国,只要是在苍城的太学读过书的人,便算是参加了科举,在政治地位上脱离了普通百姓的范畴,可以称之为士子,在面见四品以下的官员时,可以不跪拜,看到皇帝自然也不必自称草民。

    一般,都是自称学生。

    为何?

    因为,太学是杨沐主张创办的,在每一年的开学典礼上,杨沐都会亲自出现训导和勉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学中的学子都是皇帝的门生,在以庶民之身面见皇帝的时候,都可以自称学生。

    显然,徐乐水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涨红着脸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杨沐失笑地摇了摇头,抬手说道:“起来吧。”

    徐乐水这才敢起身,将手里早就准备好的文稿,交给太监呈递上去,然后躬身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实际上,他到现在还觉得,自己写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九流之学,跟太学里教的那些《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什么的,相觑甚远,顶多就是荒诞故事中,多一些忠君爱国以及仁孝思想罢了,实在是想不出皇帝陛下为什么放着那些宣扬人性美德的寓言故事不要,而选取他的故事。

    亏得他的故事里边,隐含着忠君爱国的思想,要不然的话,恐怕此时他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

    就在徐乐水患得患失之际,却见杨沐看了看他的稿子,点头道:“不错,通俗易懂,篇幅不长不短,人物的刻画也很深刻。”

    这是……赞扬?

    旁边的沈安闻言一愣,忍不住用惊讶的目光看向站在殿内好似在发抖的徐乐水。

    要知道,以往皇帝陛下召见某一个人,还从来没有当面如此赞扬,即便是上次曾十三在商讨远交近攻的方略时,皇帝陛下也没有因为哪一个精彩之处,而说出什么赞美之词。

    徐乐水听到这句赞扬,心里也十分的激动,站在原处不敢看,心中不免有些惶恐。

    而就在这时,却见杨沐饶有兴致的打量他,道:“你平日里喜欢看小说?”

    “是、是的,学生平日里爱好看三国之类的小说,也喜欢一些神话志怪……”徐乐水结结巴巴地说道。

    杨沐点点头,随即又问道:“听说过司马宏的事迹么?”

    “司马宏?”

    徐乐水愣了愣,不理解皇帝陛下为何会在召见他,会问及司马宏的名字。

    司马宏,那可是六大元帅之一,从陛下刚登基之时,就一直侍奉在左右,一步步走到如今统领三十万人马的大元帅,其生平经历在苍国,那可是家喻户晓,就连七八岁的小孩,也能如数家珍。

    想了想,徐乐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