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功封爵,在这个年纪没人能比方醒更出色了。

    可在文事上却被人诟病不已。

    少时人称神童,科举场上春风得意,等方鸿渐被牵连进大案中后,这条路就断了。

    可接下来这位伯爷居然改弦易辙了,从此在杂学的道路上开始了义无反顾的狂奔。

    在独尊儒学的大明,按理这等人就该是过街的老鼠。

    可谁曾想到,这货居然用杂学把朱瞻基给迷惑了,从此大明的未来继承人就成了他的铁杆支持者。

    而今天由朱瞻基亲口说出‘方学’二字,在场的人都可以肯定,一场风暴正在积蓄能量中。

    方醒看着下方那些表情各异的学生,缓缓的道:“作为山长,我欢迎大家来到知行书院。”

    “知行!”

    方醒笑了笑,心中默默的道了声歉,然后说道:“这名字蕴含着我对大家的希望,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以下三点。”

    解缙抛掉了纠结,仔细听着。

    田秀才眨着眼睛,看着方醒的背影,心中有些嘀咕。

    “第一是先知后行,我不希望大家变成无知者无畏的那种愣头青!第二就是边知边行,学而用之,这才是正确的求学之道!”

    在场的人都在思索着这两句话,想起不少文官只懂文章诗词,对民生纯属一窍不通。

    关键是这些文官他们根本就不懂牧民之道,只知道从那些圣人教诲中去寻觅答案,结果十个里面有一个能磨砺出来就算是不错了。

    可百姓就应该做你文官的磨刀石、试验田吗?

    而学而用之,这话里的含义可就深了。

    解缙的表情有些纠结,他听出了里面的含义。

    你儒学能学了就能用吗?

    不能吧?

    最多只能用在打嘴炮上面,把圣人的一句话掰开揉碎的辩论,但圣人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有这些含义,估摸着他自己也不清楚。

    田秀才已经是大汗淋漓,他是农家子弟,靠着父兄的支持才走到了今天。

    可方醒的话里直指儒学的痛处,这让他纠结万分。

    我应该要勇敢的站出来,和他辩驳一番才对啊!

    儒学的既得利益者田秀才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那边的方醒继续在阐述着自己的治学思想。

    “第三就是知而必行!”

    方醒说话的节奏不快,可咬字清晰,声音清朗。

    “知而必行,我不奢望大家都做文山公,可在此我勉励大家都能知而必行,乃至于知行合一……”

    看到大家都茫然不解,只有解缙几人面露讶色,方醒轻叹一声,觉得自己把这玩意儿往方法论上靠,真是再正确不过了。随即他对着侧面台阶下招招手。

    马苏捧着一张纸上来了。

    这等归于哲学范畴、含有一些佛理的理论对于这些学生们太过晦涩,连解缙都有些懵,所以方醒懒得把那四句话放出来,干脆直接搞启蒙班的训导好了。

    马苏捧着纸大声的念道:“弟子规……”

    解缙看到方醒退过来,就低声道:“德华,你刚才的话中似有未尽之意,给老夫说说。”

    方醒低声回答道:“不说了,不然我担心您会钻牛角尖。”

    这玩意儿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方醒担心解缙真要是钻进去了,弄不好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我本善良,你奈何?

    解缙在这里牙痒痒,而马苏的声音在持续着……

    “衣贵洁,不贵华……”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小人进,百事坏!”

    马苏把纸卷好,转过来恭恭敬敬的递还给了方醒。

 第466章 且等风云骤起

    当马苏读完之后,方醒微微颔首,说道:“下面各自回到课堂里,稍后开课!”

    其实方醒本不想把弟子规拿出来的,不是说孝悌不好,可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小小年纪就变成个小大人。

    不过这也是一种‘学术正确’,如果没有这个弟子规,学生的家长大概只是信服于朱瞻基的存在。

    第一课,方醒给学生们讲解了学科的设立理由。

    “你们的运气不错,儒学的总教授是前大学士,解先生。”

    果然,听说儒学总教授就是解缙后,下面知道这位前大佬的学生们都两眼放光,盯着站在边上的解缙不放。

    方醒干咳一声道:“儒学基础教授是田先生。”

    田秀才还在纠结着方醒对儒家的态度,闻言只是干巴巴的笑了笑。

    “而后就是数学,大家应该都对此有些了解了。”

    在决定要来知行书院就读之前,这些学生大多都买了数学第一册。

    方醒指指边上的徐方达道:“这就是我的弟子,徐方达,此后他将担任你们的数学教授。”

    徐方达笑得比田秀才还不自然,方醒对此也是无奈至极。

    “最后就是物理和化学。”

    方醒指着马苏道:“这两门功课将由我的弟子马苏授课。”

    马苏是方醒的大弟子,而且还是少年举人,这些学生们都没有不服气的。

    方醒最后说道:“至于我,将会见缝插针给大家讲讲地理,外洋的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品德。”

    说到思想品德,朱瞻基就想笑,他猜都猜得出,方醒必然会以给这些学生教授思想品德为名,实则行灌输霸权思想之实。

    方醒缓缓转动目光,一一看过这些学生,然后叫马苏开始点名。

    “冯翔。”

    “见过诸位先生。”

    一个有些羞涩的大男孩起立,躬身对教授们行礼。

    方醒看了一下手中的资料,对朱瞻基说道:“这孩子才十三岁,家里是做小生意的。”

    “高景琰。”

    这个学生看着比冯翔大些,有些木讷。

    “这是农家子弟。”

    “……”

    “方晓。”

    方晓小大人般的行礼。

    “方政家的儿子。”

    方醒和朱瞻基在熟悉着这些学生们。

    “袁冲。”

    虎头虎脑的袁冲让方醒和朱瞻基都笑了笑。

    “这是鸡鸣山下的猎户子弟,父母被我安排在书院里帮忙。”

    说到袁冲,方醒明显的高兴了不少。

    “那年北征,我带着兄弟们在鸡鸣山下扎营,最后和这孩子结缘,送了他一本数学,没想到这孩子还挺有天赋的……意外之喜啊!”

    解缙看着露出纯净笑容的方醒,不禁沉沉一叹。

    “上课吧。”

    第一节课当然是方醒的,不过他并未灌输什么思想,只是把数学等科目做了一个总纲似的介绍。

    接下来就该解缙上场了。

    方醒轻松的回到家中,正好碰到几个男子正在门房处拉扯。

    “我家的孩儿可是天资聪颖,就算是晚了半日,难道就不能补个名?”

    “你家的算个屁!我儿子那是三岁熟读唐诗,五岁自己就会作诗了……”

    “……”

    方醒冷眼看着这几个男子,等辛老七过来后问道:“咋回事?”

    辛老七冷笑道:“这几人大概是知道了殿下来书院的消息,这不就赶紧来了,想进书院呢!”

    方醒摇摇头道:“告诉他们,过了就是过了,纠缠也无用。”

    “方伯爷来了……”

    这时那几人看到了方醒,加上辛老七的态度,顿时就猜出了他的身份,纷纷扑了过来。

    方醒拱手道:“抱歉了,书院今年满额,不再收人。”

    “别啊方伯爷,咱们可是诚心的,刚才咱们都看过了,您那个书院这般大,多收几个学生不算什么呀!”

    “对对对!伯爷,您看要不小的回头把家里的小子带过来?”

    方醒摆摆手,在辛老七的护卫下进了家门。

    “伯爷,其实收下也没什么,反而能起到些作用。”

    黄钟知道书院还有空余的地方,所以对方醒这种处理方式感到有些不解。

    方醒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这些都是投机者,书院未来会承受不少外界的压力,投机者不牢靠,所以第一趟车他们注定赶不上了。”

    黄钟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被拦在门外的家长,不禁为他们遗憾的叹了一下。

    在方醒的布局中,第一波的学生将来的机会和成就肯定是最大的,而这些冲着朱瞻基来的投机者们,注定无法参与其中。

    第一天对所有人来说都很新鲜,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由于书院就建在聚宝山下,距离城里很近,所以在书院里住宿的学生很少。

    “解先生今日感觉如何?”

    由于是第一天,所以方醒就请了解缙等人吃饭。

    解缙夹了一块蘑菇炖鸡,满足的道:“虽然灵性不足,可劲头不错,未来可期。”

    方醒莞尔道:“有此评价,那些学生应该会更加的奋进吧!”

    “田先生呢,在书院里可习惯?”

    田秀才举家搬到了书院里,所以他把那些小纠结都埋在心中,急忙说道:“书院不错,在下觉得那些学生们比以前教的懂事多了。”

    在正式开学后,田秀才终于是抛弃了自己老黄瓜刷绿漆的自称,改称在下。

    这人以前是教私塾的,所以他的话应该比较可信。

    等问过马苏和徐方达后,方醒这颗心终于是放下来了。

    “老爷。”

    小刀在门外找方醒。

    “你们先吃着,我马上来。”

    方醒笑吟吟的起身出来,等到了门外后,他低声道:“可有人去了?”

    小刀点头道:“有,他们去了三个学生家。”

    方醒的眼中闪过讥诮:“我特地没有嘱咐学生,就是不想掩饰,现在就看他们知道了会怎么着吧!”

    于是今日书院里的情况马上就传到了某些人的耳中。

    有人欢喜,自以为拿到了证据;有人讥笑,认为这是大言不惭;有人担心,担心会卷起风暴。

    “方学?至为可笑!大言不惭!”

    “太孙这是铁了心要挺那方醒,且等着吧,咱们看笑话就好了。”

    “去!速去告诉胡大人!”

    “儒学只占两成的时间,他方醒这是在公然和陛下作对呢!谁不知道陛下最近叫人修缮多本经典,就是为了我儒家的传承!”

    “明日,明日肯定会有人去试探,甚至是打压,我等旁观而已,且看风云骤起!”

 第467章 试探还是逼宫,贰臣和元老

    春天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奶香味,有人说这是地气蒸发,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今日早朝事情不多,只是讨论了交趾的变局。

    连杨荣都乐观的认为沐晟将会把那些叛逆围堵在奉化州,然后聚而歼之。

    朱棣看到无事,就让人散了去,只留下了几位辅政大臣在身边。

    不是正规的朝对,所以君臣之间都松散了许多。

    朱棣接过毛巾擦了把脸,然后就问杨荣:“沐晟那边可有把握?”

    杨荣不用看地图,就自信的道:“黔国公兵力占优,只需围住就行,到时候叛军粮尽,自然只能绝境一击,我大明理当获胜!”

    朱棣点点头,觉得此战之后,交趾肯定能平静不少时间。

    而他的目光始终都在注视着草原,就等着正在摩拳擦掌的阿鲁台和马哈木的第一次交锋。

    朱棣略一抬眼,看到胡广有些发呆,就不悦的轻哼了一声。

    这里是大明的政治最中心,能拿到门票的,就相当于是宰辅般的人物。

    可宰辅在君王的身边有走神的时候吗?

    金幼孜在边上用脚碰了胡广一下,胡广一个激灵,急忙请罪。

    “陛下,臣昨夜有事困惑不已,辗转反侧,最后被老妻赶了出来。”

    胡广赧然的说道,殿中的君臣都不禁为之桀然。

    葡萄架的故事不少人家都有,不过像胡广这等地位还能自嘲说出来的,真的很少见。

    “所为何事啊?”

    虽然觉得这么问不大厚道,可朱棣的心情不错,所以也能拿玩笑来增进一下君臣之间的情谊。

    为君之道,一味霸道必然不长久,臣下整日惶恐,战战兢兢。时间长了,君臣之间必然离心。

    可太和气了也不行,性格柔弱更不行!

    当年朱允炆的性格就不适合当皇帝,不过朱元璋已然垂垂老矣,最后不得不把这个偌大的江山留给了自己的孙子,自己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担忧逝去。

    胡广起身后笑道:“陛下去岁诏令重修五经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天下人闻之皆雀跃鼓舞,对此翘首以盼,此我大明之盛事也!臣为陛下贺。”

    去年朱棣就令人重修了儒学经典,还指明了方向,选了些后人的注释附在后面,归纳于正统范畴。

    说到这个,朱棣的心情就更加的愉悦了,他抚须道:“明年就该编好了,到时作为根本,也能安稳人心。”

    说到考试,目前只是模糊的划定了一个范围,可那么多的书,学生们都觉得有些无可适从。

    朱棣此举正是想制定一份权威教材,作为科举的依据。

    顿时群臣就赞了几句,胡广最后说道:“陛下,五经四书经过陛下的诏令,已然成为我大明学生的必学之课,可若是有地方把五经四书置之不理,那……”

    金幼孜站直了身体,杨士奇垂眸不语,杨荣却皱眉看着胡广……

    殿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凝滞起来,大太监朝着下面的人点点头,然后殿内就只留下了他一人伺候。

    朱棣面无表情的看着胡广,而胡广一直在保持着微笑,身体站直,纹丝不动!

    杨荣却有些站不稳了,他看了看金幼孜,可金幼孜却眼观鼻,鼻观心。

    这是在干什么?

    试探还是逼宫?

    杨荣再偷偷的瞟了一眼朱棣……

    朱棣的脸上浮起了一丝讥诮,杨荣发誓,他绝对没看错,就是讥诮。

    哪怕这讥诮来得快,也去得快,可杨荣还是在心中一叹,随即就学起了金幼孜当菩萨。

    “陛下,兵部金大人求见。”

    就在气氛这根弦即将崩断的时候,外面的内侍禀报,兵部尚书,詹士府詹士金忠来了。

    “臣见过陛下。”

    金忠艰难的行礼,朱棣看到他那满面的病容,不禁心中一软,喝道:“快扶起来。”

    这位金忠算得上是传奇人物,原先在北平府只是个小兵,可他却靠着一手占卜的手段声震北平。

    当年朱棣起兵前,金忠多次占卜,说是大吉,也给了朱棣极大的信心。

    若论朱棣的信任,在场的谁也比不过金忠,否则朱棣也不会让他辅佐太子和太孙。

    金忠起身后,脸色有些潮红,他躬身道:“陛下,臣闻有人言太孙之非,不胜惶恐,罪该万死。”

    说着金忠就扫了胡广一眼,虽然虚弱,可那眼神依然逼得胡广垂眸。

    胡广只是贰臣,而金忠却是元老,永乐时代的缔造者之一。

    “臣年迈不堪驱使,请乞……骸骨!”

    轰!

    当金忠再次跪下时,胡广脸色铁青,金幼孜不安的挪动着脚,杨士奇愕然,杨荣就想上前,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赐座。”

    朱棣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大太监亲自搀扶起金忠,然后搬了张墩子给他坐下。

    看着金忠在微微喘息,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旋即沉声道:“听说兴和伯岐黄有术,金尚书可去看看。”

    “谢陛下。”

    金忠起身,老态龙钟的模样,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