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8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兴和伯那番话有激怒群臣之嫌。”

    杨士奇摇摇头,诚恳的道:“陛下,兴和伯有些肆无忌惮了,这可不是臣子之道,臣请陛下下旨斥责!”

    这是个折中的建议,能尽快平息事态,并能竖立朱瞻基的权威。

    “陛下,先帝去了之后,兴和伯有些……张扬了些。”

    金幼孜觉得方醒现在越发的没有分寸了,听闻他和皇帝说话时也很随意,就像是两个好友,真真是跋扈之极。

    朱瞻基冷冷的道:“朕说了,这是逼宫!”

    船队准备重开的旨意一下,群臣进谏反对的不少。而这是朱瞻基登基之后的第一件大事,自然不肯妥协。

    若是照此下去,多半是群臣妥协,可君臣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痕。

    新帝登基就和臣子闹翻了,固然可以彰显自己的强硬,可在他没有掌控住局面之前,这种举措显得很无谓,也很……急躁!

    于是方醒就冒头了,一番话把那些反对重开宝船的人骂成了老鼠,顿时火力全都转到了他那边。

    杨荣无声的叹息着,说道:“陛下,臣以为宝船可重开,只是市舶司却要慎重思量。”

    金幼孜不敢相信的看着杨荣,嘴唇微动,声音虽然未出来,可从口型看却是两个字。

    ——叛徒!

    朱瞻基目前本就没有开市舶司的打算,可听到这话却说道:“开了又如何?”

    杨荣苦笑道:“南边本就有些自成一体的意思,若是再开市舶司,臣担心南边将会成为……另一个大明。”

    南方本就是富庶之地,一旦开了市舶司,一旦允许私人出海贸易,那就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而北方有什么?

    北方只有大雪和塞外的敌人!

    到时候南北差距越拉越大,有心人鼓动一下,怕是大明的内战就要开始了。

    这个担忧以前方醒也说过多次,他总说南北隔阂,若是不加以引导,以后会有大麻烦。

    朱瞻基点点头,郑重的对杨荣说道:“朕知道了。”

    “陛下,兴和伯在皇城外和那些人吵的厉害。”

    外面有人进来禀告,面色古怪,就像是在忍笑。

    朱瞻基愕然,随即吩咐道:“带他进来。”

    ……

    “方醒,你无耻!”

    “蛊惑君王,败坏朝纲,方醒,你这个佞臣!”

    “……”

    皇城外,方醒独自面对着这些群情汹涌。他看着这些堵在门外的官吏,皱眉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事还轮不到你们在这里装忠臣,闪开!”

 第1805章 大明,不能没有海洋!

    “兴和伯,出……出海何等靡费,你为何一力鼓吹?”

    一个胡须斑白的老臣被众星拱月的推了出来,他戟指方醒,喝道:“还有市舶司,那是什么?你知不知道一旦南边开了市舶司,大明就必须要迁都!懂不懂?竖子!”

    这位老臣方醒认识,他是大理寺左寺丞倪舒文。

    老先生在大理寺堪称是活图书馆,经常引经据典的对案子发表看法,常常把上司驳斥的无地自容。最后只得把老先生安排去审核下面送来的案子,期间被他打回去要求重审的案子多不胜数。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出来指责方醒,方醒只能先行礼再回话。

    方醒躬身道:“倪大人此言不差,不过这里不是议事的地方,方某这就进宫,咱们有话就在朝堂上说。”

    倪舒文挣开搀扶着自己的手,冷笑道:“好,本官这就求见陛下。”

    等乾清宫的太监出来传方醒进宫时,倪舒文也仗着老资格跟了进去。

    ……

    “迁都?”

    朱瞻基听了倪舒文的话之后,面色微冷。

    迁都北平是朱棣做出的决策,当时反对的人多不胜数。

    可朱棣却用强硬的手腕压下了那些反对。

    在朱高炽登基之后,把京城迁回金陵的呼声又高了起来。

    “陛下,塞外的敌人都没了,南边富庶,若是迁都金陵,臣以为市舶司也开得!”

    倪舒文的话很诚恳,兼顾了各方的利益,堪称是老成谋国之言。

    “倪大人,这是坑!”

    方醒毫不犹豫的反击道:“迁都金陵,咱们不说耗费,单说利弊。”

    倪舒文很有风度的侧身,表示自己在倾听。

    “南方富庶这个不假,开了市舶司,受益最大的是南方人也不假,可咱们不能因噎废食吧?”

    方醒指指南边说道:“只要能出海贸易,方某敢担保那赋税能让夏大人从此坐在金山银山上。至于您说若是不迁都金陵,南边就有分裂的可能,方某认为您把南边那些人想的太能干了些。不是方某小看他们,大明有的办法来钳制南方,比如说赋税。”

    夏元吉出班道:“陛下,商税一直在慢慢收取中,从当前来看,南方的潜力最大。”

    倪舒文说道:“兴和伯,税收只是一种调和的手段,南北差异依旧存在。有朝一日南人吃肉,北人吃糠,敢问兴和伯,到了那时,如何调和?”

    “倪大人,北方并非一无是处,不信您问问工部的吴大人,北方拥有多少矿藏!”

    北方拥有工业发展急需的资源,而且北方也不乏不冻港,关键是北方以后必须要维持扩张的态势。若是迁都金陵,那几乎可以宣告大明的北方从此成为弃子。

    “倪大人,北边有大铁矿和大铜矿,目前已经在开了,只是人手差了些,所以产出不多。不过倭国的银矿和朝鲜的铜铁矿产出不少,这个夏大人知道。”

    吴中没有搅合这趟浑水的意思,简单说说,然后回班。

    夏元吉也是老资格,所以他直接说道:“北边的矿产就是大明的财富之地,没有那些铜铁矿,哪来的刀枪?”

    简简单单的话里却带着威胁:现在可是火铳和火炮的天下!

    朱瞻基此刻理解了朱棣为何收紧火器卫所扩建的用意。

    他心中微动,想趁机给以后开市舶司定个调子,随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不是大讨论的时候,此时要是定调子,朱瞻基敢担保大家啥事都别做了,就等着扯皮吧。

    历史上这种扯皮的例子多不胜数,有的蔓延多年,活生生的把一个国家给扯垮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不到就起锅,不是生就是味道不对。

    朱瞻基目光幽幽,说道:“郑和来了!”

    ……

    郑和是来了,正在皇城外。

    “郑公公,敢问你所为何来?”

    围在皇城外的人群中有人问道。

    郑和也老了,但依旧步履从容。

    哪怕是风尘仆仆,可他的目光依旧锐利。他环视一周后说道:“咱家此来是为了出海!”

    寂静!

    郑和目光炯炯的道:“咱家早就上了奏章,只等朝中商议的结果。大明,不能没有海洋!”

    大明,不能没有海洋!

    这话掷地有声,大家都想起了郑和说过的话。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

    郑和微微颔首,大步走到皇城前。

    “臣郑和请见陛下!”

    他有自称为臣的资格,只是在前几年有些韬光养晦,多半自称咱家。

    不过今日一声臣,说明这位太监中的传奇人物已经坐不住了!

    没多久,宫中来人,直接把郑和领了进去。

    ……

    “……海外多国,有大有小,肉迷人的俘虏说过,就在他们的对面,那些大小国家正在征战,他们也在觊觎着海洋,想从海洋之中寻找到财富!”

    “从秦汉开始,武器不过是刀剑弓弩罢了,可如今是什么?火枪火炮,看看大明的宝船,在海上就像是一座小山。咱们不能闭关自守!当年的前宋何曾不是想守住?还有开海带来的庞大财力,可最终如何?守住了吗?”

    “守是守不住的,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方醒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那个来禀告郑和在殿外的太监还没说话,朱瞻基就点点头,他赶紧回身去带人。

    “要敢于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些岛,那些大陆,都不比大明小。大明有的东西,那些地方同样不缺乏!若是被人占据了,要不了一百年,上面就会崛起一个个强国。到时候艨艟密布大明的外海,火炮轰开大明的国门,各位那时可能说什么?”

    黄淮说道:“兴和伯,你说的这些只是臆测,海外有大国,这个谁都知道,比如说汉时的大秦,可多少年了?那些人可曾来过?正如你所说的,万里之遥的攻伐,补给就能拖垮一个大国。大明如何能维持这个补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不少人在心中暗自为黄淮的话叫好,然后看着方醒,想看看这位恼羞成怒的模样。

    方醒笑了笑,说道:“黄大人却低估了航海能力的发展,不说别的,就说以前航海靠司南和牵星,后来书院又弄出了一个六分仪,航向会越来越精准。郑和在金陵打造了一艘船,效果如何不少人都知道,很快!等越来越多的航线被发现之后,诸位,沿途建造补给站不是问题!”

    方醒看了黄淮一眼,对他今日出来搅混水有些不解,说道:“那些地方有金银矿,有铜铁矿,有肥沃的土地和无数特产,诸位,大明为何要放弃这些?”

    方醒的目光渐渐锐利,环视群臣,沉声道:“这些都是大明目前唾手可得的财富土地,为何要放弃?为何?”

 第1806章 跳梁小丑

    守在皇城外的官吏约有一百余人,更多的是那些读书人和闲汉。

    若是按照朱棣的性子,这等逼宫的行径早就被处置了。

    可朱瞻基却没管,守皇城的也没管,只是守好大门,随便他们在外面闹腾。

    两个中年读书人站在外面,冷眼看着那些人闹腾,其中一个低声道:“陛下才下旨重开宝船下西洋,兴和伯就大放厥词,怕是在为陛下担忧吧?”

    另一人轻笑道:“手段不错,却不高明。”

    “高不高明的不说,他和陛下堪称是你来我往,互相为对方遮掩,这便是佞臣啊!”

    方醒为朱瞻基吸引火力,拉仇恨的举措瞒不过那些聪明人。

    不过他也没想瞒过这些人!

    “我的仇人已经够多了,再多些也无惧!”

    方醒和郑和走出皇城,看着外面的人群,郑和说道:“咱家去说说。”

    说着他就想出去,方醒说道:“多谢郑公,不过……方某却从不会畏惧挑战!”

    “他出来了!”

    “佞臣!”

    “佞臣!”

    “……”

    “为何叫你佞臣?”

    郑和才回京城,有些摸不清政治走向。

    方醒说道:“宝船下海,以前带的货物大多是官办工坊做出来的,南方人并未得到多少好处。而北方人就更不用说了,下海和他们没有直接利益联系。既然没有好处,那谁会支持?没人支持我还在鼓吹出海,陛下一下旨之后,我就是最好的靶子,敲山震虎嘛!”

    说完方醒走出了皇城,郑和站在原地,皱眉想着方醒的这番话。

    所谓的没有利益,可也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啊?

    所谓的敲山震虎,那虎是谁?

    郑和想起第一次远航时船队里有些人的恐惧反应,就轻叹道:“闭关自守,鼠目寸光!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方醒缓步向着人群走去,目光中带着探究和……忧郁。

    你们在想什么呢?

    人群也在默默的看着他。

    木然、厌恶、冷笑、讥笑、阴冷……

    方醒的目光缓缓转动,看着这些表情,突然觉得有些悲哀。

    此时你们觉得自己是对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把我定位为佞臣……

    “佞臣!”

    外围一个年轻人双目喷火般的怒吼道,然后露出挑衅的神色,只差朝方醒勾勾手指头了。

    从朱高炽驾崩开始,一切平静,就像是一汪平静的清泉。

    可当朱瞻基上台后,以往对他的顾虑开始孕育着一头怪兽。

    他们担心朱瞻基会比朱棣还激进。

    是的,因为正在走来的这个男子,所以他们担心大明将会走向莫测,他们莫测的未来。

    “佞臣!”

    “佞臣!”

    “佞臣!”

    ……

    “娘娘,宫外有些人堵了兴和伯,在喊着佞臣呢!”

    太后在逗弄着端端,闻言她把手中的玉手镯随意的给了端端,让她在边上玩耍,然后皱眉问道:“为何?”

    来通风报信的太监说道:“娘娘,好像说是开海的事。”

    太后的凤眼微眯,冷冷的道:“这只是一桩事罢了,本宫看……这是有人想折断皇帝的臂膀……找的由头!”

    太后可不是深宫幽怨女人,在朱棣时期,朱棣就夸她是‘我家好儿媳’;朱高炽有事也经常找她商议。

    这个女人甚至拥有垂帘听政的能力!

    ……

    “娘娘,兴和伯被人堵在了皇城外。”

    雀尾急匆匆的进来报信,正在做衣服的胡善祥抬头讶然道:“为何?”

    “娘娘,那些人为了开海之事在骂兴和伯佞臣呢!”

    胡善祥担忧的道:“陛下怎么说?”

    “陛下……”

    ……

    “跳梁小丑!”

    朱瞻基面色铁青,喝道:“贾全!”

    “陛下!”

    贾全进来单膝跪下,眼神凌厉。他也听说了外面的事,只觉得热血沸腾。

    兴和伯一人面对那些围攻,这是何等的坦然!

    “陛下。”

    杨荣劝道:“陛下,那些不过是口舌之利罢了,只需说目前不开海……臣请去劝解。”

    君王哪里能随便的低头!

    杨荣知道自己孟浪了,就自请去外面排解。

    朱瞻基冷笑道:“这是在向朕示威!贾全,带人去驱散他们!”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几位学士都慌神了,急忙劝道:“陛下,若是驱赶,那便是……君臣离心,万万不可啊!”

    朱瞻基霍然起身,贾全马上转身出去,外面很快传来了他的声音。

    “跟着我来!”

    杨荣忧郁的看着朱瞻基,看着怒气勃发的皇帝,心中却想起了文皇帝。

    朱棣的手腕强硬,可在这种时候大抵也不会采用这等激烈的处置手段,他只会直接把领头的弄进诏狱去。

    黄淮也想起了自己和杨溥以前在诏狱的日子,他担心这些逼迫会把皇帝逼上文皇帝那条路。

    “孙祥呢?赛哈智呢?”

    朱瞻基眼神冰冷,目光扫过群臣,仿佛带着刀光剑影。

    “陛下,奴婢马上去叫人。”

    俞佳应命出去。

    “这是借着出海之事向朕挑衅!”

    朱瞻基起身,冷冷的看着群臣道:“朕受命于天,些许手段就想让朕屈服吗?”

    外面的阳光挥洒在大殿的里面一点,反射进来。

    群臣看着下半身被阳光反射的光明,上半身,特别是脸有些明暗不定的朱瞻基,心中震撼。

    这是……

    “朕非隋炀帝,你等非世家之臣,出海利弊如何无需辩驳,朝鲜瀛洲的金银和人力就是明证!”

    朱瞻基指着外面说道:“大明不能故步自封,汉以强亡,唐亡于内外交困,宋亡于自毁刀兵……”

    朱瞻基斩钉截铁的道:“但他们的败亡都有一个共通,那便是国内的民怨!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