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宁王妃:庶女策繁华-第1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领命!”

    这些朝臣,在治世上提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论起惩罚人来,想法可就太多了。

    当天在京城中,就有官兵和学者起了冲突,将那学者打伤了,因为这学者年岁已告,又气急攻心,回家后没多久,就死去了。

    本来当时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谁也不了解,可出了人命以后,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一传十,十传百,众人皆是敢怒不敢言,在心中把慕阙当成了草菅人命的刽子手。

    他所占领的土地,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和了,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

    再次上朝的时候,不少大臣还沾沾自喜:“皇上您看,这些无知的百姓,就知道人云亦云,现在没人敢说了,他们也就乖乖闭嘴了。”

    慕阙沉着脸,揉了揉眉心:“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让元锦玉的任何言论,再传到京城来。”

    “臣遵命。”

    因为慕翎征兵策略比慕阙晚了几天,所以算是逃过了这一劫,慕翎和相爷在商议这件事的时候,还心有余悸:“如果咱们也征兵了,恐怕这冬域都会起暴动。”

    将新收集来的那些手抄策论,都一把火烧了,慕翎才安心了些。

    相爷附和:“这次就让慕泽和那慕阙斗去,咱们只等坐收渔翁之利。”

    慕翎阴森地笑了笑,心中着实恨透了元锦玉。

    一个女人,笔杆子再厉害又能如何?这次他就封住了所有的消息传播渠道,看那元锦玉还能扑腾出什么水花来!

    相爷辅佐慕翎久了,也被他影响了不少,此刻和慕翎一样得意。

    如今他们谁也不把元锦玉当成亲人,相爷更是恨不得从未生过这女儿。

    比起慕阙,他显然要更狠辣一些,对慕翎道:“咱们这次不光可以不用之前的征兵策略,还能反过来利用一下元锦玉的策论,带老臣改动一番,变成咱们自己的东西,昭告天下。”

    慕翎拍了拍手,嘉奖地看向相爷:“这个想法不错,那就辛苦相爷了。”

    相爷摆摆手,谦虚地说:“为皇上效力,是老臣的职责所在,更何况,还有绣玉的这层关系在,咱们本就是一家人。”

    慕翎信任地对相爷点头,果然看在相爷的面子上,他也应该对元绣玉更好一些。

    为何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大家族都喜欢联姻,实在是这种关系最为牢靠。

    他和相爷站在一条船上,相爷不想为自己效力都不行。

    慕阙的京城处处都是文字狱,慕翎这里,沉淀了几天,向天下昭告了一个新论策。

    其实相爷就是把元锦玉的意思,换成别的文字写了一遍。

    当新策论一出,东域的百姓心中非常开心,毕竟有什么比他们的君主承诺不征兵更让人高兴的呢?大家都不用上战场,不用死啦!

    表面上看,慕阙和慕翎的地域,都已经平定了上来,可就准他们有对策,还不准元锦玉有后手了。

    早上接到飞鹰送来的消息,元锦玉缓缓一笑,眼中光芒更胜。

    这慕阙和慕翎,果然是已经上钩了。

    元锦玉转头看向慕泽,他正在给孩子穿着衣裳,那双拿惯了兵器的手,也能化成绕指柔请。

    大娃刚醒,好晕晕乎乎地,任由慕泽摆弄。

    元锦玉上前,先是香了大娃一口,才对慕泽说:“九哥,咱们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慕泽现在都有些同情慕翎和慕阙了,他们和谁做对不好,偏偏惹到了自己的小皇后,想必日子会很难过啊。

    “没登基之前,我对朝中的文臣都很敬重,那些求学的青年人更不用说,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慕阙啊,还是没意识到,有的时候笔杆子比真刀真枪更加有力。”慕泽已经给孩子穿好了最后一件衣裳,顺手抱过他,和元锦玉继续说,“就连咱们的朝廷中,都有很多大臣直言敢谏,更不用说京城中的那些文人,腰杆子是有多直了。”

    元锦玉微微一笑:“所以我就要借用他的手,将这些文人给逼到绝境,看看慕阙还怎么收场。”

    银杏刚好在此刻送热水来,元锦玉吩咐于她:“告知璃潇,把慕阙逼迫文人的事情,宣扬得更壮烈一些。”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81章 文人高呼

    银杏行礼,认真道:“奴婢明白了。”

    当年圣祖入关,平定天下,振作朝纲,同时又大力推行中原之学术,且以身作则,令两族的文化渐渐融合,才形成了如今大周这种多流派璀璨的兴盛之风。

    扼杀文人的思想,无异于是自断臂膀,终将失去退路。

    元锦玉深知她那一篇策论,在京城会引发多大的反响,所以从最开始,这就是给慕阙挖的一个坑。

    当初她被慕翎打入冷宫,就暗自琢磨着,怎么才能翻身,这篇策论,是她当初在冷宫中构思的那一篇的原型。

    大周有识之士众多,她的策论起到的不过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当所有的文人都开始反思慕阙治国的弊端时,他的朝廷,也就该被动摇了。

    银杏传令下去,玉煞的人很快便实施起来。

    加上本来慕阙对这些文人就很是不宽容,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添油加醋,传播事实即可。

    玉煞的人将那些被慕阙手下的人残害的百姓,都列成了名册,详细地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写上了他们所承受的污蔑和冤情,又开始在京城里散播。

    百姓们其实对于慕阙的威压,都是敢怒不敢言罢了,玉煞的人便是利用了这一点,没多长时间,关于慕阙残暴不仁的名声,就传了出来。

    慕阙已经为这件事头疼几天了,不过就是压下了元锦玉的一篇策论,竟然能引发这么多的争端?

    他在御书房冷声问自己的心腹:“这到底该怎么收场?”

    苏江涛站于人群中,心情也很复杂,还解释了一番:“皇上,有些文人虽然是因为这件事而死,但绝对不是官差故意致死的,现如今百姓都把这些怪在您的头上,实在是愚昧!”

    慕阙能有什么办法?他贵为天子,一点小毛病在天下人眼中都会被放大很多倍。

    而他们会在心中思索,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当这个皇帝?

    蒋老爷也站了出来,犹豫地说:“皇上,要不然将那些官差推出去认错,安抚百姓的情绪?”

    “不可。”苏江涛义正言辞地说:“这么做就相当于之前咱们封禁那篇策论的努力都白费了!策论一被传播,所造成的危害,绝对是现在的千百倍不止!”

    其实这个道理蒋老爷也明白,沉思片刻,没有再同苏江涛辩论。

    慕阙又征求了其他大臣的意见,都认为不应该认错,于是慕阙冷冷地下令:“将这件事也给朕压下来,朕倒是看看,这些百姓到底是多有骨气。”

    苏婉卿这段时间一直都安分地在后宫中,不过身边的茉莉是她从家中带来的人,能和宫外的人联系上,所以她知道外面是个什么形势。

    今日皇上在御书房和父亲等人商议事情,苏婉卿始终有些心神不宁。

    如今百姓们已经对皇上有所怨言了,为了留下一个明君圣主的形象,皇上应该站出来承认错误才对。

    那篇策论苏婉卿也看了,虽然是处处都在贬低慕阙,但是写的着实很有道理,慕阙在治国上,本身就有问题。

    若是他能果敢一些,向天下人保证改正他的那些缺点,百姓对他的印象才会好转。

    当年圣祖初接触中原文化,不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但是圣祖勤恳好学,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了百姓们爱戴、朝臣们支持的一代明君。

    苏婉卿在担心,慕阙会顾着眼前的一点道义,而不往长远了想。

    他若是能有圣祖一半的豁达,收复天下都是有望的。

    可是等了许久,苏婉卿也没听有什么慕阙要认错的消息传来。她的心越来越沉,连哄着二娃,都有些心不在焉。

    茉莉也知道苏婉卿是因为什么忧愁,她近来每天都在研究元锦玉的策论,还和学识浅薄的自己讲解了很多。

    茉莉这才知道,那策论到底是写的有多好,让苏婉卿都对元锦玉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现在茉莉小心翼翼地劝着苏婉卿:“娘娘,您别担心,皇上和老爷都是明事理的人,不会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的。”

    苏婉卿轻轻叹了口气:“他若是不愿意认错,我也是能理解的,”看了一眼还放在桌上的策论,因为被苏婉卿研读了太多次,纸已经起了毛边儿,“但那也说明,他治国,也不过如此了。”

    苏婉卿的担忧,最终成了真,慕阙不光不认错,还试图用武力将这件事压下去。

    全城的百姓可以说都在盯着皇城的动静,而现在慕阙这么做,着实让他们寒心。

    有些胆小怕事的,乖乖地把门关好,过自己的日子,也不多言语了,可是有些人,他们却不能这么善罢甘休。

    这么压抑着,忽然有天,就爆发了。

    也不知道这些老学究是怎么连横到一起的,等慕阙收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这么多天,呕心沥血所写的那写支持元锦玉的文章,散播开来了。

    这些人都有家人,有弟子,甚至可以说是京城学术一派的根基。

    全族都在和慕阙作对,无异于是在欺君,而他们能走出这一步,表示他们已经不怕死了。

    不像是一些人那样畏畏缩缩,他们甚至还到了皇城下,高声宣扬着什么。

    百姓们远远地看着,那几个老学究头发都花白了,全部穿着一身孝服,不敢深思是为了何人所穿。

    可能是已经被戕害了的同僚,也可能是为了他们自己。

    站在最前头的老学究,高举着元锦玉的那篇策论,慷慨激昂地道:“这才是为君之道,为官之道!而如今咱们的皇上都做了些什么?不懂治国,不懂谦逊,不懂好学!咱们的大臣呢?不分黑白,蒙蔽圣听,狠辣无情!这样下去,家将不家,国将不国啊!”

    老学究说到后来,声音已经哽咽了,他所伤心难过的,不是他们这一小波人的安危,也不是荣誉的丧失,他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担心!

    “当初圣祖入关,颁布法令,重视耕织,开辟了新科举的道路,让多少寒门弟子有了入仕的机会!但是到了慕阙这一辈,几百年的根基将毁于一旦!所以我宁可身死也要高呼,慕阙不配当这个皇帝!”

    “试问一代明君怎么可能连百姓的建议都听不进去?试问一个好皇帝,怎么可能只想着如何剥削压迫百姓,却从来不想着为百姓做些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不断地打压之下,熊熊燃烧着的,是百姓们的心啊!”

    老学究简直是字字泣血,他捧着元锦玉的策论,奉为圭臬,把慕阙贬低得一文不名。

    “今日我冒死觐见,希望苍天开眼,还我大周郎朗乾坤!不配当皇帝的人,就该早日被天雷惩罚,祭祀天地!”

    老学究说过这后,天色猛地就阴沉了下来,仿佛真的有什么天雷要降下一样。

    在远处围观的百姓们,却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竟然敢公然诅咒皇上,真是不要命了!

    不光是老学究,今日来到这皇城外的,哪一个不是抱着必死之心?他们为了应和老学究的话,纷纷跪在了地上,朝着天空叩首。

    他们不求来世,只求今生苍天开眼,能给这九州大地降下一抹福泽!

    慕阙总想着打压他们,起初还能看到些成效,但是不管是在什么年代,渴求知识,渴求平安的人,永远都是存在的。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那么多有识之士,就像是蜉蝣一样,朝生夕死,哪怕只能得到一丝的知识,他们也愿意,因为在他们这一辈子,不算是白活!

    宁后的这篇策论,就是那最好的食量,若是能让慕阙醒悟,我愿我血换乾坤!

    那齐齐叩拜的身影,着实刺痛了百姓的眉眼,不少人都红了眼圈。

    他们也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皇帝统治下的兵器,他们渴求国泰民安。

    如今有人愿意为他们站出来,他们感激的同时,也很心酸。

    难道这个国家真的走到这一步了么?前路漆黑,他们看不到半点光明。

    有人在皇城附近闹事,很快就惊动了慕阙,他带着大批兵马,浩浩荡荡而来。

    一路上,有人已经将那些文人们说过的话,禀告给了慕阙。

    他听后,震怒非常。

    城门打开,慕阙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手中拿过侍从递来的宝剑,威严无双。

    他的眼中燃烧着的是怒火,这些百姓们在他心中,已经是一堆死物了。

    尤其是文人们,真是蹬鼻子上脸,他必须要给些教训才行。

    于是他猛地宝剑,寒冷地指向最前头的那个老学究:“你们当真要和皇权作对,和朕作对?就凭你刚刚说的话,足以朕诛你九族!”

    那老学究是朝着天空跪拜,面对慕阙,他反而站了起来,连带着他的族人,每个面容都是那样坚毅。

    就连人群中的小孩子,都一声不吭,不哭不闹。

    他虽然不理解,死亡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爹娘从小就教导他,作为一个文人,他要有一身铮铮傲骨!

    祖爷爷都不怕,他就更不怕了!

    老学究不躲不闪地和慕阙对视:“我等连孝服都穿上了,还有什么好怕的?”7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982章 百姓心寒

    “今日我们既然敢来,便是要在皇城底下洒下鲜血,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看看,谁才应该是圣主明君!”

    有其他学派的人也站了出来,声援这老学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是能为江山社稷而死,那我们死而无憾!”

    慕阙在气头上,他能看到的,只是这些人为了他们口中所谓的江山社稷,处处都和他作对!

    所以他阴森森地点头:“既然你们想死,那朕就成全了你们!”

    他高举双手,眼光如炬:“弓箭手准备!”

    身后的队伍马上变换,弓箭手跑到最前头,拉弓对准了这些学者。

    慕阙的表情非常认真,只要他的手放下,这些学者们,必死无疑!

    老学究的目光异常悲怆,他看向远处的天空,在心底希望,宁帝慕泽,能早日攻下这京城。

    只有他们夫妻,才堪当大周的统治者,而他可能看不到在他们统治之下,大周清平盛世的那天了。

    他虽然有遗憾,却不会退却!

    慕阙最终问了他们一遍:“若是你们收回刚刚的话,朕可以只诛杀几个领头的人,族中女子和孩子,朕会放过他们。”

    老学究笑了笑,目光清澈,笑声朗朗:“皇上尽可以问问,我族中是否有贪生怕死之人!”

    都不用慕阙来问,当和他们对视的时候,慕阙那高举着的手,都微微颤抖了。

    这些人,着实是不怕死的。

    就连小孩子的目光,都勇往直前。

    他不禁在心中惊骇着,这些文人,到底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孩子的?竟然连生死都不怕,只为求一个心中的真理?

    可是在慕阙看来,真理永远都掌握在强者的手中,在他铁血的统治下,这种犯上作乱的文人,一定会越来越少,若是天下人都反对他,那他就杀尽天下人!

    于是慕阙冷冷一笑,即将下令。

    有百姓终于看不下去了,跪在了地上,和慕阙恳求着:“请皇上饶他们一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