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长张汉铎带着一营、二营和团直属部队协助友军开始大肆的破坏南浔铁路线,而杨凌则是带三营负责防区内的公路和村庄。

    “铁匠,你带人去那边把公路挖断,多挖一些口子。”

    赣北地区多山地丘陵,并且河网密闭,按照军委会命令:战区内公路铁路以及桥梁应予以提前破坏。

    杨凌他们挖断公路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军,让他们的重炮没有用武之地。

    没有了重炮等武器的日军部队就像是失去了利爪的老虎,任他如何吼的凶,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

    “顺子,你顺着公路向前走,所有的桥都给我炸了,一座都不许留。”

    看着铁匠带人去挖断公路后,杨凌又让顺子带人去炸桥。

    “团副,要是把桥炸了,咱们怎么过啊?”顺子疑惑不解地问。

    杨凌指了指周围树木葱茂的山林说:“我们从今天开始不走大路不过桥,爬山。”

    杨凌的话声未落,弟兄们顿时一片埋怨,不过想到小鬼子也会跟着他们钻山,他们心中总算是舒坦了许多。

    在德安近一个月的整训之中,杨凌着重的训练了弟兄们的山地行军能力,为的就是在这山区之中,能够更好的打击和摆脱敌人。

    “团副,那我们连干啥?”

    看着顺子和铁匠都领到了任务忙活了起来,王胡子看了看左右,凑到杨凌跟前询问自己的任务。

    “你们跟着我走。”杨凌说完之后已经下了大路,顺着野草丛生的小路朝着不远处的村庄走去。

    看着远处宁静祥和的村庄,王胡子很快反应了过来,叹息一声,招呼弟兄们跟上。

    这是一个只有二十多户百姓的小村落,村落被长满庄稼的梯田所环绕,而杨凌他们这一队全副武装的弟兄出现,顿时打破了这里的和谐。

    “汪汪汪”村子里的狗首先狂吠了起来。

    “抓兵了了!快跑啊!”

    杨凌他们还未靠近,村子内就沸腾了起来,远远的就听到有人大声的叫喊了起来。

    那些还在田地里做农活的村民也都纷纷丢下自己的锄头往回跑,而杨凌他们紧跟在后边就进了村。

    溃兵不如寇,流民即为贼,在这兵荒马乱的战乱年代,抓壮丁始终是笼罩在百姓透顶的一个噩梦。

    当杨凌他们一队人进了村后,整个村内已经是鸡飞狗跳乱成一团糟,青壮年纷纷奔狼突兀的朝着后上跑,想要躲招兵。

    看着这些四处奔逃的百姓,杨凌满脸的沉重,因为他今天来执行的命令比抓兵还要残酷。

    杨凌对王胡子挥挥手,王胡子带着弟兄们很快就冲了出去。

    那些四处逃跑的村民很快就被王胡子他们全部给堵了回来,惊慌失措的全部集中到了村前的坝子里。

    杨凌跳上了重达几百斤的石头碾盘,居高临下的俯视着近百名惊慌的男女老少,微微叹息后开了口。

    “大家不要怕,我们既不是溃兵,也不是土匪,我们是第74军的部队,我是上校副团长杨凌。”

    杨凌首先自报了家门,这些百姓看着王胡子他们军容整洁,武器齐整,并没有趁机抓人,稍稍心安了下来。

    “杨长官,请问贵军到我们刘家河子有何贵干啊?”一名老成持重的老者向杨凌拱拱手,小心翼翼地询问。

    “我们此次来既不征粮,也不抓兵,只是小鬼子马上就要打来了,这里很快就会成为战场,我奉命前来通知你们,在两个钟头后离开这里,向后方撤离。”

    听到杨凌这么说,村民的心稍安,但是随即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放在了他们跟前,那就是他们要离开村子。

    “杨长官,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但是按照委员长的焦土抗战的政策,除了残垣断壁,什么也不能留给鬼子,杨凌只是负责执行命令,他们也是无奈至极。

    “大家听我说,不是我杨凌冷血无情,疏散也是迫不得已,到时候这里打起来,谁也顾不上你们,再说了,小鬼子穷凶极恶,你们一旦落入他们手中。。。。。。”

    杨凌口干舌燥的开始劝说村民们撤离,但是有许多人死活不愿意离开现场一片混乱,正当杨凌让王胡子强行驱离时,最先开口的那名老者站出来发话了。

    “大家伙静一静,静一静。”老者威望很高,村民们很快安静下来。

    “我知道大家伙不愿意离开,这里是我们的根,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没有能力向杨长官他们那样上前线同日寇搏杀,但是我们也不能拖国家的后退,大家伙听杨长官的话咱们先离开,等打完仗咱们再回来。”

    “刘老,那田里的庄稼怎么办啊,这要是被毁了,以后可吃啥呀?”

    有村里的后生惦记田地那绿油油的庄稼。

    “庄稼没了咱们再种,没有粮食吃政府也不会不管我们,但是这国家亡了,那可什么都没有了哇。”

    “大家伙都别愣着了,回家收拾收拾,咱们听杨长官的暂时离开村里,到外边去躲一阵子。”老者开始招呼大家回去收拾东西。

    村民们虽然万分的不情愿,但是看着四周荷枪实弹的士兵,也知道今天不走不行,许多妇人忍不住落了泪,转身回村里收拾东西。

    “老人家,今天多亏了你啊,我代表我们团向你表示感谢。”杨凌对通晓大义的老人表示了感谢。

    老人摆摆手说:“杨长官,你快别这么说,你们打鬼子杀敌那可是流血牺牲啊,我们做的这些不值一提,要是我还年轻的话,也跟着你们上前线打鬼子去。”

    杨凌的心中感慨万千,中国的百姓是多么可爱的一群人啊,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默默的牺牲着自己的利益,却从未叫一声苦。

    在老者的帮助下,村民们携老扶幼满含热泪,他们一步三回头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子,满脸的不舍。

    “团副,要烧了吗?”王胡子奔过来向杨凌请示。

    按照焦土抗战的政策,这些地区百姓不仅仅要撤离,公路桥梁村落全部要破坏烧毁,实行坚壁清野,不能留一点东西给小鬼子。

    “百姓已经牺牲的够多了,房子就不烧了,等打跑了鬼子,他们还能回来住。”杨凌叹息一声,不忍将这里化为一片焦土。

第四百三十一章 烽火南浔线

    日军第106师团属于新组建不久的特设师团,偷袭九江得手之后,没有停留很快又杀气腾腾地猛扑南浔线前沿金官桥中国守军阵地。

    “速战速决!击败支那军!”

    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想要率领他的师团在中国战场建立属于他的功勋。

    依照以往的经验,中**队虽然大多数的时候人数占优,但是只要他们发动猛攻,中**队很快就被被击溃。

    这次松浦淳六郎率领第106师团沿着南浔线向德安方向攻击前进,嚣张的想要实行中央突破战术击败中**队。

    他们只要将长江南岸的中**队消灭,进而切断粤汉铁路,对武汉实现包围,那么武汉的沦陷就指日可待。

    但是松浦淳六郎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次遭遇到的是有薛岳将军指挥的第一兵团,麾下尽都是战场上下来的精锐部队。

    “擅自后撤,作战不利者,就地枪决!”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第106师团,薛岳将军同样全力以赴,以一兵团之全力,准备死磕到底。

    守卫前沿金官桥主阵地的是薛岳将军第一兵团麾下李觉将军的第70军,原本是湘军的底子,而现在他们则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第70军的战斗力既比不上粤军也比不上第74军,但是面对薛岳将军的严令,他们只能死撑。

    “第128师在鄱阳湖作战不力番号被军委会撤销了!这是我们第70军的耻辱!是我李觉的耻辱!是一名军人的耻辱!”

    李觉将军站在硝烟弥漫的阵地上,大声地喊道:“第128师的番号被撤是耻辱,我们第19师一定要打出一个样子来,替我们第70军雪耻!”

    “老子不管鬼子冲过来多少人,但是你们不能后退一步!我的枪口就顶在你们身后,薛长官的枪也在我的身后!你们死了,我也活不了,但是只要你们活着!那就是我们洗刷耻辱的时候!”

    “死战!死战!”

    第70军下属的第19师官兵们在李觉将军的嘶吼声中,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决定死战到底。

    而松浦淳六郎根本没有将守卫金官桥主阵地的第70军放在眼中,在航空兵部队的狂轰滥炸下,发动了凌厉的攻势。

    震天动地的爆炸在金官桥主阵地接二连的响起,大团的蘑菇云夹杂着泥沙硝烟腾上天空。

    天空很快就被浓黑的硝烟所笼罩,金官桥主阵地就像是波涛汹涌的海浪之中摇晃的船只,随时可能倾覆。

    日军第106师团部队虽然是新组建的,但是士兵继承了他们部队一贯的凶狠强悍的作战风格,踩着炸点向中国守军阵地狂涌。

    面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日军,那冷森森的钢盔让人不寒而栗,守卫阵地的部队并没有丝毫的退缩。

    “宰鬼子啊!”在轰炸之中幸存的士兵拎着大刀嘶吼了起来,同突入阵地的鬼子展开了血战。

    日军第106师团的攻势凌厉,而守卫金官桥主阵地的中**队毫不示弱,一个阵地拼光了,下一个阵地接着拼。

    日军踩着碎肉和鲜血不断向前推进,但是越是向前他们的推挤速度越慢。

    因为中**队的阵地全都修建在一个个丘陵山头上,他们攻下一个山头,又不得不向另一个山头发动进攻。

    在这丘陵地区作战,道路早就被中**队炸得乱七八糟,他们的炮兵部队跟不上了,只能靠着步兵向前,进攻乏力。

    “支那军抵抗顽强,我大队难以前进。”

    “第三中队全体玉碎,鸡窝岭阵地被支那军夜袭夺回!”

    。。。。。。

    第106师团向前推进了不到十公里,前线各部队就难以存进,这让一心想建立功勋的松浦淳六郎中将十分的抓狂。

    “呼叫航空兵部队空袭!将山头给我夷为平地!”面色狰狞的松浦淳六郎显得有些气急败坏。

    很快三十多架日军的轰炸集群对着中国守军山头进行了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整个山头的草木土石全都炸成了焦土。

    然而这并没有摧毁中**队的抵抗意志,一个团打没了,再派一个团,山林河谷之中尸横遍野,就是死战不退,这让松浦淳六郎意识到他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正面攻击受挫让松浦淳六郎丧气不已,可是第11军司令长官冈村宁次的催促电话让他不得不振奋精神重新发动进攻。

    “抽调四个中队的组建敢死队!”进攻不顺的第106师团不得不组建敢死队进行阵地突破。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数百日军敢死队向金官桥中国阵地发动了突袭,一度突破了数道阵地。

    “打回去!就是人死光了也得给我将阵地夺回来!”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军长李觉重新收拢幸存的士兵,向日军敢死队发动了反冲锋。

    双方近千人在山林间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一时间残肢断体横飞,鲜血四溅,经过一个多钟头的搏杀,终于将日军数百敢死队全部消灭。

    中**队的顽强抵抗超出了第106师团的预料,这支新组建的师团首战就踢到了铁板上。

    当第70军部队在金官桥正面战场同日军第106师团寸步必争时,友军第4军和第64军也在侧翼同日军血战。

    日军第106师团在南浔线被薛岳将军指挥的第一兵团部队打得鼻青脸肿,寸步难行,司令官冈村宁次不得不抽调更多的航空兵部队和炮兵部队增援助战。

    当长江南岸的中**队同日军打得如火如荼时,在长江北岸的广袤地区,中**队和日军全面交火,一时间烽烟四起,战火蔓延。

    杨凌他们所在的第74军也布置在南浔线后方,一方面构建坚固工事一方面疏散百姓,准备随时替换前沿部队。

    山林间云雾缭绕,杨凌他们所在的第301团已经隐蔽在林子里两个星期,焦躁不安。

    前线的伤兵不断送下来,战场情况也不断传回来,第70军在前沿打得惨烈,不断有阵地被突破,但是也不时有日军的大队长中队长被战场击毙的消息。

    每次捷报传来,弟兄们都会兴奋不已,摩拳擦掌的准备上去大干一次,可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出击的命令,他们已经等得不耐烦。

    “团座,咱们啥时候上啊,这轮也该轮着我们了吧?”

    弟兄们摩拳擦掌想上前线,军官们也焦躁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围着团长张汉铎打听消息。

    “你们问我,我问谁去?耐心等着吧。”

    团长张汉铎何曾不想将部队拉上去同鬼子较量较量,可是上峰没有命令,他也只能在这闷热的林子里等着。

    “那咱们得等到啥时候啊,总不能一直待着这林子里看热闹吧。”

    杨凌看着焦躁不安的军官们,站出来劝解说:“大家稍安勿躁,战区司令部有他们的考虑,咱们得服从大局,听命令行事。”

    “回去吧,让弟兄们把枪都擦亮了,子弹上膛,命令下来的时候能马上出发,谁要是到时候给我掉链子,我绝不饶他。”

    杨凌看着这些求战心切的军官们,下达了逐客令。

    等到军官们离开之后,团长张汉铎又拨了师部的电话,向师长请求调上去,可是和以往一样,让他们等着。

    “这要等到啥时候啊。”团长张汉铎挂掉电话后,在帐篷里来回踱步,不断地叹息。

第四百三十二章 特攻队

    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没有冲散夏季的暑气,反而让空气变得更加的潮湿闷热。

    一名军靴沾满泥水的军官表情严肃的走进了日军第11军的司令部,卫兵向他敬了礼。

    日军第11军的司令部设立在靠近公路不远的一处民宅内,司令长官冈村宁次正附身在地图上愁眉不展。

    中**队在南浔线的顽强抵抗超出了他的预料,第106师团不仅仅难以存进,而且他损兵折将,这让他很恼火。

    “司令官阁下,尹东政喜奉命报道。”

    制服笔挺的第101师团中将师团长在司令官冈村宁次的跟前站定,举手行了军礼。

    冈村宁次抬头看到这位双眼露出锋芒自信的师团长,那可焦躁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吧,支那军的游击队最近活动频繁呢。”冈村宁次笑着问。

    尹东政喜回答说:“支那军的游击队倒是没有遇到,只是道路泥泞难行,耽搁了一些时间。”

    “请坐。”司令官冈村宁次迈步到八仙桌旁,对第101师团长作了一个请字。

    第101师团长尹东政喜也没有丝毫的拘束,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很快就有卫兵将热气腾腾的茶水送了下来。

    “这可是支那人喜欢喝的庐山云雾茶叶,你尝尝味道如何?”

    尹东政喜端起杯子,轻轻地抿了一口,赞扬道:“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喜欢的话,这次你可以去支那人哪里多拿一点。”司令官冈村宁次笑了起来。

    尹东政喜郑重其事地说:“如果有机会,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冈村宁次边品茶边说:“第106师团的战报你看了吗?”

    尹东政喜点点头道:“他们进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