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士相变相的捧了陈奇策一把,却丝毫不说官面称呼,只一口一个晚辈叫着,边上宋襄公闻弦知意,心中微动,也暗自寻思起来。

    “哎,不是你太平军在这城中坚守数月,又一把火烧了清军水师大营,老夫又哪里能够大摇大摆入江来,又壮着胆子上岸痛打落水狗。说一千道一万,此战,你太平军居功甚伟,你周兄弟更是大功一件!老夫下船之时就已决定将此间战事如实上报朝廷,想朝廷知道新会重入我大明之手。广州门户大开,不知皇上和朝廷诸公欢喜成什么样呢。你放心,以此间功劳,朝廷绝不会亏待于你!”

    陈奇策老将风度,一幅大包大揽的样子,似乎只要他上了书,朝廷立马就会一个总兵赏下。他也人老成精,周士相不肯自降身份奉他这凌海将军为尊,他便也一口一个“周兄弟”叫着,一点也不在乎二人年纪相差悬殊。

    周士相当然也想要永历朝廷的正式身份。至于封赏高低,他却是并不在意的,在那含笑谢过陈奇策的好意,却发现陈奇策身后几员将领脸上却不大好看,微一寻思便知问题关键,按老将军说法上报,太平军肯定是夺取新会和守住新会的最大功臣,反之来援的陈部功劳便要降一等。主次一分,封赏可就大有区别了。且不揣磨陈部诸将心思,人都是有功利心的,要不是水师及时上岸,太平军能不能撑住都是问题。这一细较起来,这首功到底属于谁还真难以分说。

    自周士相来后,齐豪便主动归列太平军众人之中了,他插了句嘴。道:“西宁王那里肯定也是高兴万分的。”

    此言一出,陈奇策和周士相都是一愣,陈奇策的幕僚胡德玉眉头微皱。却不知想什么。

    场中气氛显得尴尬,好在陈奇策爽朗一笑,哈哈道:“西宁王去年便率大军围了这新会数月,结果却是功亏一篑无奈退兵,今日新会却叫周兄弟夺了,又打败了来攻的清军,消息传过去,西宁王爷如何会不高兴,恐怕得报当日便要整军再次东进了吧。”

    “西宁王爷怕是抽不开身。。。”胡德玉嘀咕一声,但却没人听见。

    “既然清军大败,新会不复再有被围之险,那还请将军入城一叙,晚辈这有些想法却是要和将军好生谈谈的。”

    陈奇策是客军来援,周士相身为新会城的实际主人,自然要盛情相待,天下可没有客人来主人却不招呼的道理。

    陈奇策笑道:“也好,老夫自永历二年入海至今,已几个年头不曾踏入内陆一城一池,去年也是远远看着这新会城干着急,今日有此大胜,正好一遂心愿到城中看看。”说着招呼一众部下,“来,你们都随老夫入城好好看一看咱大明的城池。”

    诸将忙也笑着应了,胡德玉却低语提醒陈奇策一句,听后,陈奇策赶紧对周士相道:“对了,周兄弟那可有多余的粮草可供应老夫水师的。”

    “粮草?”

    周士相一怔,旋即明白看来陈奇策的水师跟自家太平军一样都是穷鬼。他苦笑一声,道:“请老将军入城便是要商量这粮草之事。”

    “噢?”陈奇策看出周士相脸上难为之色,心下一紧,知道对方粮草怕也是困难,想到自己来时军中只带了几日粮草不由有些着急。但他却并不动声色,微笑点头,示意周士相前头带路,又吩咐胡德玉道:“子宣你去安排一下,善后之事由你做主,不必来问。”

    “是,将军。”胡德玉忙应下。

    “老将军请!”

    “周兄弟请!”

    当下周士相便请陈奇策一行入新会城,沿途到处都是尸体和正在燃烧的营盘,不时有太平军和水师的队伍押送俘虏经过。每有队伍经过,陈奇策都要停下,若是看到伤兵,更是要关切几句,这般作派自然让周士相好感更深,感慨这白发老将军倒不似明军其他将领,很是接地气的很。不过陈奇策越是如此,周士相却越是不知如何开口进行后面的事情。

    到城门口时,正好有太平军后营营老组织老人孩子上战城捡东西,看到这些饿得都有些营养不良的老人孩子,陈奇策面容耸动,很是难过。

    战场上太平军和水师都在各自清理,双方心照不宣的各干各的,没有出现什么争抢战利品的事情,想来陈奇策那边也对面下吩咐过。

    宋襄公早早派人进城将县衙收拾了一番,又搜刮了一些干肉菜蔬,勉强置办出一席还算入眼的席面来,可是军中却没有酒水,好在陈奇策也不介意,就以茶代酒双方入席坐了。

    茶过三巡,周士相首先开口将太平军已近断粮之事说出,尔后便提议此战所缴获的清军粮草由双方平分,其余物资也都平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让城

    太平军有守城之功,水师有来援之功,虽说水师是在清军四面防线崩塌了三面才上岸,之前按兵不动很是让人寒心,但不管怎么说,水师的上岸还是挽救了太平军的覆没,因此周士相身为主人提出战利品缴获双方平分也是应有之意。

    对周士相的提议,陈奇策微笑不语,坐在其右手边的记名总兵吴远却开口说话了。

    吴远是广东韶关人,绍武元年时以400兵投附陈奇策,后被永历朝廷任命为赣州总兵官。赣州是在江西清军控制区里,因此吴远这个赣州总兵并不是真在赣州驻防,故而称为记名总兵,只待将来明军真的收复了赣州,便叫吴远这个记名总兵做实缺,若赣州迟迟不能被收复,那吴远也就只能一直当他的记名总兵了。

    其实说白了,记名总兵就是永历朝廷为了招揽人心而乱肆封赏的虚衔,有职无缺聊表人心而矣。类似吴远这种记名总兵在南明军队中一抓一大把,由大西军改编的明军主力还好说些,其余地方这种滥号可是多得飞上天,甚至还有记名辽东总兵官的。

    陈奇策不好对周士相的提议发表什么意见,因为这种事情不是他这凌海将军好开口的,无论是身份还是年纪都不适宜他开口,由下面人来和周士相谈才合适,最后他拍个板便是。左右此战已是大胜,战利品瓜分已是细枝小节,部下要争便让他们争一争,实在争不来也没什么打紧。

    想是如此想,但白发老将还是希望能够从太平军这儿多得一些物资的。水师此次再入谭江,可以说是掏空了陈奇策老窝上、下川岛的全部积蓄,若不能从新会这边得到些补充,那此行入江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全军上下几千张嘴每天都要吃粮,训练士卒更要器械。他凌海将军再是大度也要为手下人着想,总不能让几千号人再饿着肚子回去吧。

    周士相提议平分此战缴获,陈奇策自是认同的,但个中细节却也不能不争一下,在他的示意下,吴远起身提了个他不好说出口的事情,吴远问道:“我军至海上而来支援贵军,按例,贵军当为我军提供些粮食器械才是,这个却不知如何作算?是一并算在缴获之内还是另行核算?”

    “唔…”

    吴远提出的问题让周士相有些头疼。此人说得也没错,水师来援救太平军那是天大的恩情,他这主人可不能怠慢了人家。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对待客军一事上,明清双方的做法都是相同的。问题是周士相也是穷得要命,清军那点缴获他也是眼红着呢,哪里又能全分给水师。

    太平军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也是近万张嘴巴巴等着粮食下肚,日后开辟抗清根据地,各类器械物资也是要不少。周士相哪里又能大方得起来。再说按例,这个例是多少,给多了自家心疼,给少了又惹人白眼。难啊。

    头疼,周士相一时不知如何开口,边上宋襄公见状忙为他解围,笑着问陈奇策道:“不知老将军以为多少才是合适?”

    “哎。这个你们谈,老夫这肚中可是馋了几日,还是先紧着垫垫肚子吧。”陈奇策打个哈哈。不动声色的拿起筷子将问题又推了回去。

    宋襄公沉吟片刻,道:“清军遗留的一应物资,不论是粮食还是兵器又或是战马牲畜,只要是能用得上的,我军都和贵军平分。”

    话还没说完,就被吴远打断了,他道:“现在城外你我两家都在清理战场,到底能有多少缴获,咱们这些人坐在这里也不知道,说是平分,可究竟怎么个平分法?再者,平分之后怎么算?”

    宋襄公闻言有些为难道:“吴总兵的意思是?”

    “你拿你们的,我们拿我们的,然后再从你们缴获的战利品分出一些来供应我军,如此我方也算没有白来这一趟,你们看可好?”吴远拿出了自认最合适的方案,这个方案无缝能为水师争取到最大利益,城外水师抢到手中的东西他自然不会吐出来,就看太平军这边能有多少油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军再是被太平军拖得穷困,留下的物资也断然不会少。

    陈奇策听了这个方案虽心下觉得有些过了,但看诸将无一不是倾向此策,便也默认了。

    战场上的所有物资两家各拿各的,完了太平军再从自家那份划出一些给水师,且还不知道这多划出来的一份是多少,这让宋襄公迟疑了起来,不敢随便替周士相做这个主。

    席子众人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周士相身上,后者却是深锁眉头定晴思考什么。这模样自然让陈奇策的一众部下产生不满,陈奇策却是饶有兴趣的盯着周士相,想看看这个勇秀才有何想法。若周士相真有什么为难之处,他也不会逼迫太甚,都是抗清的兵马,谁家又没有难处。

    半响,周士相锁眉展开,似是拿定主意,起身面向陈奇策等人,朗声开口道:“老将军率部远道支援我太平军,晚辈感激不尽,至于贵军所提要求也断无不合理之处,但晚辈的太平军这几个月也是损失惨重,更是急需粮草,因此恐怕晚辈不能答应贵军要求。”说到这,不待吴远等人变色,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老将军看这样如何,晚辈愿以新会城来谢老将军来援大恩。”

    闻言,陈奇策豁然站起,露出不可置信神情,讶声道:“周兄弟此言当真?”

    吴远等陈部将领也都惊讶站起,均是震憾看着周士相。太平军这边,除了已知周士相决定的宋襄公,陪席的秦智生等人也是一脸讶然。须知新会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是广州的西南门户,更紧邻谭江,于陆上进可威胁广州,退可扼守清军西进通道,又有水师于谭江倚靠,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宝地。正因新会如此重要,所以李定国二攻广东才集中主力攻打新会,而广州的尚可喜为了保此要地也是拼了全力,如此要地,周士相说放弃就放弃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帮助

    清军入关以后,南明军队一直就被清军压着打,兵败的惨况已不能用失地丧师来形容,几乎就是全盘崩溃的局面,若不是孙可望主导的大西军出滇联明抗清,接连在湖南和广西取得数次大捷,恐怕安龙府的永历小朝廷早已宣告灭亡。然自明清主力在湖南僵持不下,李定国又两攻广东失败后,明军明显后继乏力,再不复前两年刚出滇抗清时的风光。身处清廷汉军两藩王坐镇之下的广东境内,凌海将军陈奇策更是对当前局面有切肤之痛。

    没有地盘就没有粮饷来源,没有粮饷和一个稳固的后方支撑,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法持久战斗下去。作为明军主力的原大西军有云南和贵州所产支撑,因此孙可望和李定国才能和清军反复战斗僵持下去,可没有地盘的陈奇策却只能带领数千部下盘踞在海外小岛上面苦苦支撑。

    上、下川岛面积很小,岛上又没有居民,平日只渔民偶尔在此歇脚,如此贫瘠之地又哪里能养活陈奇策手下几千人,因此陈奇策做梦都想能岸上取得一块立足之地,一来收复失地,二来能养活部下。

    然而几年下来,陈奇策却还是只能望陆兴叹,他不是没有试图夺取岸上的城镇作为根据之地,可几次上岸进攻都被当地驻守的清军击败,无奈也只能退回上下川岛等待局势的变化。此次他力排众异坚持要率部入谭江援救新会,除了清楚新会对于明军的战略重要性外,又何尝没有借此契机夺取清军几座城池,为水师谋取安身之地的打算。

    但上岸以后部下和清军的交手却打消了陈奇策这一念头,清军虽总体溃败,但作为主力的汉军旗兵却败而不乱,甚至还能在败退路上击败追击的水师,这让陈奇策明白单凭他现有的力量是根本无法独自击败清军收复失地的。

    入城的路上老将军已盘算过。只待将战利品分完,他便率部沿江进攻一些清军守军较弱的地方,从这些地方获得粮草补充后再撤回上、下川岛。新会这边只留偏将郑成魁部少量人马配合太平军行动,同时负责控制新会段谭江至出海口的江面,好在李定国大军再次东进时挥师三入谭江配合大军作战。

    不曾想,周士相却提出一个让陈奇策不敢相信的建议,他竟然要将新会城让出来!

    因为过于激动,陈奇策胡须都颤抖起来,吴远等人亦是瞪大双眼直直的望着周士相。

    “新会可是周兄弟率部下拼死血战才夺取下来,又在清军合围之下坚守数月才守下来。如此坚城,周兄弟真舍得让给老夫?你把新会给我,太平军又何处安身?”

    陈奇策大是疑惑,据齐豪所说,周士相率领的太平军乃是从罗定那里一路和清军血战才夺取的新会城,除新会城外,太平军并无其它地盘。如今太平军不仅夺了新会,更守住了新会,清军新败。短期内再无回返可能,周士相不趁这个时机修整兵员,筹措粮草补充实力,反而要将地盘拱手让出。却是做得何打算?

    这个问题不仅陈奇策疑惑,吴远等陈部将领更是不解,传统地盘的观念让他们根本不理解周士相的让城之举。这年头,有地盘才有实力。有实力才能生存,没了地盘,尤其还是新会这样一座坚城。太平军想做什么,周士相要做什么?

    秦智生等陪同的太平军军官们也是不解周士相用意,但他们却没有开口询问,因为他们知道千户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太平军,为了他们。

    面对众人的困惑不解,周士相微微一笑,他坦然对陈奇策说道:“有何不舍?新会城乃是我大明的土地,不是我太平军的私地,更不是我周士相的私产,老将军乃是朝廷册封的凌海将军,将军部下更是兵多将广,远不是我太平军所能比,因此新会交给老将军远比在我周士相手中更加合适。我相信以老将军之能,新会城定当固若金汤,他日我大明军队也将源源不断从新会扑向广州,直至将尚可喜和耿继茂那两个背弃祖宗的王八蛋赶出广东!”

    他又道,“至于我太平军去处,也不瞒老将军,数月之前我率部夺取新会之时就已决定继续南进至香山地区,岂料我军还没来得及行动便叫清军给围了城。守城数月,我军元气大伤,今兵员十不足四五,以此单薄力量已不足以再守新会,故而晚辈这才想将新会让与老将军。我军离开新会后便挺进香山地区,老将军放心,我太平军自立营头起便与清廷誓不两立,因此我军到达香山后将继续攻打清军,牵制广州的清军不能全力用兵新会,如此一来,老将军这边的压力也会小些。若是能等到西宁王大军东进,则粤省兴复可期。”说到西宁王李定国大军时,周士相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

    听了周士相这番话,陈奇策只是动容万分,他没有去想周士相为何最后声音小了下来,感动之余劝道:“香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