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对于降兵的补充和改变,周士相还有另外的手段。那就是安军使的存在。

    安军使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后世军队的政委,周士相前世又是人民军队的一员,军史战史多少有些了解,自然知道解放战争时人民军队是如何吸纳改造那些国民党军队俘虏的。在将前世的一些改造手段告诉宋襄公后,便由后者物色安军使人选一一补入各营,在降兵进入军营第一天起,安军使就开始发挥作用。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军使的工作很有成效,至少,加入太平军的清军俘虏总体还是安静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自己身份的改变,甚至有一些俘虏开始主动找到安军使,将自己是如何成为清兵,又如何在军官的带领下作恶一一道出,最后请求太平军的宽恕,决意和清军不共戴天。

    虽然各营军官对安军使的突然出现有些不满,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命令会受到另一个人的质疑,自己对部下的惩罚会被人阻挠,甚至这个人还会越级上报他的不是。让他这个主官很没面子。但不管怎么说,安军使对于军心的稳定作用还是被各级军官们看在眼里的,因此他们也勉强接受安军使的存在。

    长达数月的恶战虽然让太平军伤亡巨大,但同时也算是真正将太平军打造成了一支百战精兵。活下来的人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比从前强得太多,经历过血海尸堆的太平军将士已经堪比精锐。补充的兵员已经超过原有官兵总数,但在这些太平军将士的凝聚统带下,战斗力和忠诚性并没有下降太多。接下来周士相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一支成分复杂的军队彻底改造。将其打造为一支能左右局面的强兵。

    雄威营百户仍由邵九公担任,震虏营则由原百户葛正弟弟葛义正式担任百户一职,陷阵营百户继续由铁毅担任。近卫营百户秃子蒋和因为脚板受伤无法行动,周士相便改命公库军的赵四海担任近卫营百户,蒋和则调公库军,等到他伤愈后再作决定。虎捷营百户则仍由秦智生担任。各营阵亡的试百户也分别由各营百户报上人选,周士相无一不准。

    新建的炮军营百户人选周士相定了齐豪,齐豪从前虽是大西军的总兵,但现在只是太平军的一员。在买盐和炸营上立了大功的齐豪出任太平军的高级军官也是应有之意,对他的任命没有引起其他将领的反感。炮军营的炮手全部是被俘的汉军旗炮手,起先在出任炮营百户后齐豪还担心这些汉军旗兵不服管制,但让他惊讶的是,根本不必他这百户动作,原先那些先加入太平军的汉军旗兵就能压制住新加入的旗兵,把他们管得服服贴贴,这让齐豪大是轻松。

    粮食短缺的问题并没有因为缴获的清军粮草而所改编,为了最大程度的恢复那些快饿死民夫的体力,周士相也是不惜血本将不多的粮食拿出,如此才让民夫们稍稍恢复一些,但离身强体壮还是差得远。他急于离开新会去香山,也是因为对粮食的迫切需求。新会附近已经被清军糟蹋得不成样子,陈奇策为了筹粮连日来都是派水师沿江到各处去搜刮,周士相没有水师可以远派筹粮,只能选择马上离开这里到香山去。相比新会的残破,香山可是处宝地,物产丰富,更邻近澳门,无论是粮草还是军械,只要经营得好都可以获得。

    原本周士相是想让新会城的残存百姓留在城中不必随太平军行动的,但不曾想这些百姓却都主动要求随太平军去香山。有些不解的他问宋襄公百姓为何如此,宋襄公告诉他一来新会百姓有很多人家女子和太平军将士有军婚关系,虽说这些女子所嫁的男人很多都战死了,但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新会百姓,尤其是那些女人已是太平军的一员,因而他们没法离开太平军独自生活。二来太平军军纪甚好,对老弱都有照顾,而新接管新会的水师是不是能如太平军一样,百姓们心里没底,这才宁可随太平军去香山也不愿留在新会冒险。说一千道一万,新会的这些百姓还是怕水师军纪不好,也怕他们守不住新会,结果再被清军祸害。

    陈奇策对于太平军进军香山提供了最大能力的帮助,如他先前所承诺一般,两天内,他用船将太平军的所有人员和物资全部运到了对岸,另外又赠送了一些从清军缴获而来的甲衣,反正他的水师也用不到这些,不如让太平军带去还能发挥些作用。

    待全军渡过谭江,周士相发下军令:此去香山不杀人、不****、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 进军

    不杀人、不奸。淫掳掠、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

    这五条军纪是齐豪向周士相所进言的,同时也是当年李定国出滇抗清时所颁的大西军军纪,这五条军纪有力的保证了李定国部的军纪和战斗力,间接保证了其后桂林大捷和衡宝大捷。

    罗定立营以来,太平军的军纪总体还是严明的,但也有令人不满之处,别的不谈,仅一个到处裹挟就令人诟病。

    太平军此去香山,是为了以香山为根据地反清,而不是继续之前的流动作战,因而周士相采纳了齐豪进言五军纪,下令各营日后不准再裹挟百姓,宋襄公、廖夫子这里也要开始准备着手治理地方。

    当然,不杀人不代表太平军到香山就一个人不杀,反抗的清朝官员肯定是要杀的,不肯与太平军合作的地方士绅也是要杀的,他们的女眷和财货则是肯定要抢的。这都和太平军为敌了,不抢他们的还真是有违天理。

    耕牛是这个时代百姓最宝贵的财富,广东气侯宜人,各地种植都是水稻,有一年两熟的,也有一年三熟的。水稻的耕种周期极短,只要经营有力,田间出产完全可以支撑太平军长期作战。而稻田的耕种中,耕牛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物资,一头耕牛可以顶上几个壮劳力,对于节省人力也有不可忽视的大作用。

    太平军既已放弃裹挟政策,转而经营地方以为长久之道,对于百姓的房屋自然也不会再放火焚毁,甚至还有可能加以修缮。

    五条军纪颁布后,得到100多原香山绿营出身的士兵热烈拥护。这些香山籍的士兵在当清军时到别的地方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可在他们的家乡驻防时却老实得多,这就是人之常情,任谁铁石心肠也不会对家乡做孽。

    太平军颁布的这五条军纪显然是维护香山百姓,这些个香山兵又哪里不拥护。他们之前还担心太平军到香山后会对家乡造成破坏,心里都犹豫为难着,现在却是彻底去了担心。一心一意要为太平军谋取香山了。

    。。。。

    从那些香山士兵口中,周士相也大致了解了香山地区这几年持续不断的反清战事。

    自故太子太保张家玉于增城壮烈殉国后,其部大将李万荣就率残部退至香山境内山区继续反清。去年李定国大军进攻新会时,李万荣也率部呼应,率部向广州挺进,间接牵制了广州清军。年初李定国退兵后,李万荣孤军难以支撑,被清军逼至香山境内的梧桐山、七娘山等山区。四月时,清军调集几路人马合围李万荣部。李万荣率部奋勇死战,终因实力不及以身殉国。李万荣死后,其夫人常氏抱着襁褓之中的李万荣独子李靖跳崖投桃花潭殉国。

    常氏死前留下绝命诗:

    恨绝当时步不前,

    追随夫婿越江边。

    双双共入桃花水,

    化作鸳鸯亦是仙!

    闻知李万荣战死,其妻抱子投潭后,香山百姓都道:“自古忠良无后。”

    自古忠良无后,自古忠良无后。

    常氏所为让周士相为之动容。反复细想香山百姓所言自古忠良无后,想到深处。长长一嘘,感慨万分:好一句自古忠良无后!

    李万荣部被剿灭后,香山境内只余极少数的明军残部在山区活动,多的不过数十人,少得只有几人。对这些明军残部,清军因为大军进剿得不偿失。故而也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反正山区缺衣少食,这些明军余部也不可能重新壮大起来。

    太平军攻占新会后,尚可喜下令各府县调兵攻打新会,驻香山的绿营兵大半被调来新会。结果全都覆没于此。眼下香山境内的清军力量可谓薄弱,太平军于这个时候进军香山,可以说正是打香山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

    香山县自宋朝时便设有十个乡,明洪武元年改乡为坊都,现县治就设在仁厚坊,大致就相当于后世中山市石歧城区中心所在。香山县城并不大,有四门,但比之新会要小得许多,城墙也破损严重。除县城仁厚坊外,香山还有九个坊都,大致范围就是周士相所认知的东莞、深圳、珠海和广东增城一带。十个坊都占地极广,远超广州府城。

    渡江以后,太平军一刻也不停留便向香山县治所在仁厚坊进军,当天便占领无兵把守的龙眼都。因为和陈奇策有过商量,周士相便以龙眼都作为与新会联系的重镇,命秦智生率虎捷营在此驻防,另安置2000后营百姓于此地。

    因为这几年的明清战事,香山和广东其他府县一样受战争荼毒甚深,虽较罗定、新会等地要好上许多,但同样也都是地广人稀。龙眼都从前有民六七千,现今不过两千余人。人口的下降导致无主之地增多,虽说镇上也有借百姓死难而趁机夺取土地的地主劣绅,但在太平军大军压境前,这些人都已闻风而逃,有往香山跑的,也有往广州跑的,他们一跑便留下大量土地供太平军安置后营百姓。

    如何安置后营,又如何组织百姓生产,这些都是宋襄公的事情,周士相并不过问,只负责军事。故而宋襄公也只能留在龙眼都负责一切事务,其余随太平军继续向香山挺进的后营妇孺则让廖瑞祥负责,待他理顺龙眼都的事务后便行交接。

    香山是周士相给太平军找的根据之地,龙眼都又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个香山坊都,因此周士相是很在意龙眼都的治理的。宋襄公在龙眼都如何做也是对太平军的一个考验,可以说周士相是将龙眼都当作一个试验点,这个试验点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太平军能不能在香山立足。

    周士相在走之前再次对秦智生叮嘱五条军纪,之所以让秦智生驻防龙眼都而不是葛义他们,正是因为考虑秦智生的稳重。好一般叮嘱后,周士相第二天便率其余兵马逼近距香山县城只三十里余远的良字都。(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报

    良字都是有清军驻守的,且和其它香山坊都不同,良字都是有城寨保护的一个大镇。这座城寨便是始建于唐至德二年的老东莞县治,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重新设县香山,良字都的老县治才逐渐废弃,但因良字都所处乃香山和广州的交通要地,故历代广东官府都在此设官吏驻守,老城寨也一直保留,历代也都加以修整,不致残破。

    据军中香山籍士兵交待,良字都的驻防清军是隶属增城的一部绿营兵,人数并不多,只有100余人,但除这些绿营兵外,良字都另外还驻有广东巡盐所,该所有300余人的盐丁队。

    清袭明治,于各地设有盐茶大使,产盐重地两淮、两浙、长芦、河东都有专门的巡盐御史,广东虽无专职巡盐御史,但却设有数处盐巡所。这些盐巡所都是顺治七年以后尚可喜奏请清廷所设,目的便是垄断盐利以为军用,同时切断广东沿海向滇、黔、川、湘等地明军输送食盐的通道。

    这几年除沿海地区和西面的高州,广东其余地方基本上都没有明军活动,而香山又是在广州府治下,自原先活动于此处的李万荣部覆灭后,香山便不虞再有明军袭扰,因此设于良字都的盐巡所便加大了缉盐力度,将盐丁队从100余人扩大到300余人,对过境食盐的查缉更是严格不少,这除了盐巡所想要完成上面分摊的银子外,不无中饱私囊之嫌。

    100多绿营兵加300多只会设卡查缉的盐丁,自然不被周士相放在眼中,他命齐豪率炮营向前推进,邵九公率雄威营配合攻城,葛义和铁毅则领震虏和陷阵营迂回至良字都后方设伏,若香山清军来援便就地消灭,若香山清军不敢来则切断两地通讯。同时阻止良字都清军退往香山。

    为防北面增城的清军在得悉太平军进攻良字都派兵来援,周士相命近卫营骑兵队总旗邵成国带领刚刚扩建的骑兵队向北面的银瓶嘴山附近活动。

    早在高要授军旗时,周士相就在近卫营组建了骑兵队,不过当时军中只有十几匹马,因此骑兵队在此后一直没有发挥过作用。新会一战缴获了清军三十多匹战马后,周士相便将骑兵队扩大了,原先带队的邵成国是小旗,现在则是升为总旗。新拨入骑兵队的也都是最早加入太平军的绿营降兵,经历了新会守城和出城大战的他们,忠诚度绝不下太平军老卒。

    周士相给邵成国的命令是实际就是战场警戒。将有可能出现的新敌情以最短的时间通报主力。但邵成国却另有打算,困守新会几月以来,邵成国就觉得自己这个骑兵队完全是个摆设,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有的也只是和步兵一样在城头上和清军拼命,而不是骑着战马冲向清军砍杀。

    东线清军尚氏本家兵骑兵在战事最后的表现一直让邵成国耿耿于怀,他相信只要自己也能带领这么一支骑兵,那在战场上自家就不会被清军压着打,自家的兄弟也不会死伤那么多人。不过现实却让胸怀大骑兵梦想的邵成国很沮丧。没有战马,也没有足够的骑手,他到哪里去组建一支可以媲美尚氏本家兵的骑军?

    在接受了周士相命令向北警戒后,邵成国没有只想单纯执行任务。而是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借这次机会表现一下,毕竟增城的清军都是绿营,若他们真敢增援良字都,自己的骑兵虽少。也不是不可以和他们会一会的。

    周士相在进行部署的时候,从没考虑过广州清军会向香山增援。新会之战结束后,他便和陈奇策同时派人打探清军败退的动向。传来的消息是大部分清军往广州退却,少部分清军则直接溃逃了肇庆。

    尚可喜在得知新会大败后,没有斥责自己的儿子,而是立即调了3000兵进驻三江口,一方面收拢溃兵,一方面则提防新会明军趁势夺取三江口。如果说新会是广州的南大门,那三江口则是跨过广州的门槛,也是广州的最后一条防线。三江若失,广州再无险要。

    同时,尚可喜又命肇庆总兵许尔显派兵堵死了肇庆至新会的交通要道,又下令调潮州总兵吴六奇所属的本部舟师至广州,欲组建新的广东水师以应对陈奇策部水师。

    清军失败的消息并没有掩盖多久,很快广州城内就知道了清军在新会的战败,同时知道夺取新会的是明朝的凌海将军陈奇策和他的水师,反而真正夺取新会的太平军和其首领周士相的名声不显。对此,周士相倒不在意,本来他的太平军实力就较弱,他本人在永历朝廷又没有合法身法,被人忽视也是正常。他倒是很乐意广东境内人人都知道凌海将军的名号,也更愿意陈奇策的水师被广东清军当成劲敌,而不是他的太平军。

    当日周士相决定让出新会城未尝没有让陈奇策钉在新会替太平军吸引清军注意的算盘,从战略上看,新会比香山更加重要,尚可喜能容忍太平军在香山活动,却绝不能容忍新会被明军占领,尤其是被一支拥有水师的明军占领,这意味着其他沿海地区的明军都可以通过谭江向新会聚集。

    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尚可喜再是轻视明军,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