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郭学士说。当年你本是和唐王一起从广州逃出,为何后来又与他失散了呢?”

    朱由榔所说的这个唐王肯定不是长乐郡主的父亲朱聿燠。而是她另一个叔叔,现在文村的朱聿锷。

    “淑仪当时还只七岁,被乳母抱着与叔父一起逃出广州,半路却被清军追上,乱军之中乳母抱着淑仪与叔父走失,不得已乳母便带淑仪回她的老家罗定州。淑仪在那生活了数年,乳母不幸染病去世,后来淑仪听人说叔父在台山一带,便想去寻他,哪知路上却碰见土匪叫他们掳到了寨子里去。”

    想到最疼爱自己的乳母之死,朱淑仪红了眼眶,强忍住心中悲意,继续说道:

    “那些土匪见淑仪年幼,又不说话,只道淑仪是个哑巴,便叫淑仪替他们做饭洗衣。淑仪在那个寨子里住了有六年,后来这帮土匪听了一个秀才的话下山去打罗定州城的清军,那秀才带土匪们下山后,被土匪掳来的女人都下山跑回家了,淑仪一个人不敢呆在那里便也下了山。下山之后,淑仪无家可归,便想一个人去台山找叔父,可又不知道叔父究竟在哪里,直到路上遇见郭大学士。”

    “若不是淑仪,郭大人便过不了清军的关卡,甚至还会被清军抓去,每说起这事,郭大人都对淑仪赞不绝口呢,视淑仪为救命恩人呢。”王皇后插话道。

    这些事情王皇后自然和朱由榔说过,想到郡主小小年纪就吃了这么多苦,朱由榔不由叹了口气,对长乐郡主道:“郡主这些年真是吃了不少苦,朕听着都是心酸,唉,我朱家子弟真是多灾多难。”说着,不知为何突然想起自己在肇庆走失的那两个亲生骨肉,竟然也是眼眶一红。

    王皇后见丈夫这样,知他是想念骨肉,怕他过于伤感伤身,忙对王坤道:“去叫人送些点心来,皇上忙到现在想必也饿了。”

    “是,娘娘。”

    王坤忙出去命宫女送来点心。

    点心送来时,朱由榔已止住伤感,拿起一块点心递给了堂妹,柔声道:“你是我大明藩王之后,却从小就什么荣华富贵也没享受过,反而跟我们这些大人一样遭罪吃苦,朕真是很心酸,也很痛心。来,吃块点心,这可是昆明城很有名的酒楼做的,好吃的很,朕很喜欢吃,你尝尝看,若是喜欢吃,朕就叫他们再送一些来。”

    长乐郡主接过那块点心,忽然有些失神,低声道:“淑仪知道羊肉汤很好吃。”

    羊肉汤?

    朱由榔和王皇后都愣了下,正待开口询问,不想外面却突然奔了个人影来,急急燥燥的也不看路,“扑通”一声便跪到在朱由榔面前,激动的叫嚷道:“皇上,露布告捷,露布告捷,露布告捷啊!”

    。。。。。。。。

    读者指出一错误,已作更改。朱淑仪乃是永历帝的堂姑辈,非堂妹。唐王的辈份和万历帝等同。(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将士们

    前文有一个重大失误,幸读者提醒方才意识到,已作更正。这个失误乃长乐郡主为永历帝朱由榔的姑辈,而不是平辈关系。隆武帝和绍武帝的辈份与万历帝等同(详见太祖命名仪制)

    另为增加订阅量,若当天新增订阅超过2000,骨头断然会四更万字以上回馈诸君。当然,此举主要是剌激各位看盗版的朋友能够前来正版支持本书,毕竟这本书的成绩主要是看订阅,没有订阅,万事皆空。若各位稍有余钱,有心的话也可补订前面章节(盗版看过,正版未订),使本书均订能大幅提高。

    作品创作中难免出现失误,若读者发现请及时指正,骨头万谢!

    本月更新20余万字,一日未断,乃骨头写书以来最努力的一月,骨头将继续保持这份动力,也请大家多多支持。

    明天是新的一月,在此骨头也求些月票,推荐票撑撑汉儿的门面。

    。。。。。。。

    “露布告捷?晋王打胜了?!”

    朱由榔被这消息惊得“豁”的一声几乎是跳了起来,动作之快吓的王皇后和长乐郡主心都是一紧,生怕皇帝太过激动摔倒。

    “不是晋王,是广东,是广东那边!不是晋王,不是晋王。。。”

    来人是个小内监,激动的语无伦次,朱由榔听得一头雾水:广东那边怎的来告捷了,还是露布告捷?

    王坤见状,赶紧上前喝斥那小内监:“说明白些。广东那边谁来报的捷,怎么个大捷,说清楚。万岁爷听得糊涂呢!”

    “啊?。。。啊!”

    小内监醒悟过来,赶紧细说道:“万岁爷,来报捷的不是晋王的人,而是广东记名潮州总兵周士相手下的人,说是在广东两败清军,斩获满州真鞑子首级218颗,另外还斩杀了汉军旗兵800多人。绿营兵3000余人,更有十多个满州兵也投降了,其中还有个满州兵的什么佐领。听着好大一个官呢!。。。奴婢在内阁那头听晋王手下的人一说,就赶紧跑过来向皇上贺喜了!”

    “斩获满州鞑子首级218颗?!”

    朱由榔这回听得清楚,心下固然有些失望这大捷不是来自晋王,但广东能有此大捷。更斩获真鞑子首级200有余依旧令他高兴万分。忽的想起这周士相不就是前些日子郭之奇与他说得那个奇秀才嘛!

    “好啊,好他个奇秀才,不枉朕授他广州总兵一职!他没让朕失望,斩真鞑子首级二百有余,果是大捷,果是大捷!”

    激动的朱由榔兴奋的搓着双手,自晋王两蹶名王以后,明军在各处战场均无进展。休说打败真满州鞑子了,就是那些绿营兵也没斩获多少。晋王两攻广东。声势不可谓不浩大,到头来还是无功而返,现在时隔数年,终于又传来大捷的消息,不能不让朱由榔激动:祖宗还是保佑他的!

    “臣妾(淑仪)恭喜皇上!”

    王皇后和长乐郡主也被这好消息激动了,双双跪到了朱由榔面前。长乐郡主为这大捷消息高兴同时,却忍不住在想为何皇帝要称那记名潮州总兵为奇秀才?

    “广东得获如此大捷,实是大明中兴迹象,老奴在此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王坤也跪在地上向朱由榔贺起喜来。

    “好,好。”

    朱由榔许是太过激动,还沉浸在大捷的喜讯之中,并没有马上扶王皇后起来。王皇后见丈夫如此激动,心下也是高兴,笑着拉长乐郡主起身。

    王坤则是悄悄转首问那小内监道:“消息可曾核实了,确是斩获真满州首级两百有余?”他心下还有些担心这消息的真假,万一是假的,可就让万岁爷白欢喜一场了。

    那小太监一脸喜色,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兵部和晋王的人一起来报的,肯定不会有假!”

    一听是兵部和晋王的人一起来报,王坤心中信了六分,不过还是又问了句:“兵部那边怎知斩获得是真鞑子?莫不要被骗了?”

    闻言,朱由榔笑容也是一滞,紧张的看向那小内监,心下有些害怕那周士相莫不是杀良冒功来了?毕竟这么多年各地往朝廷也报了不少大捷,更有声称斩获真满州鞑子几千的,结果事后一查明,都是些粗鄙武夫为求朝廷封赏而夸大其辞,更有无耻之徒杀良冒功的。要是奇秀才也学那些人哄骗朝廷,当真是要辜负朕对他的厚望了!

    好在那小内监没有犹豫,而是笑道:“奴婢问过内阁那边的人,说广东那边报捷的队伍把真鞑子首级都带来了,还说晋王的人已经在城外验过,确认那些首级都是真鞑子的无疑,郭大学士和扶阁老这会也出城去看了!”

    晋王的人验过了?

    王坤松了口气,又听郭之奇和扶纲也出城去查看,不由坚信无疑,看来这回广东是真的大捷了,要不然也不会让郭、扶二位大学士都激动的出城去看。

    朱由榔也暗松了口气,停滞的笑意再次上扬,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笑得极是痛快。

    王皇后见丈夫欢喜成这样,也是喜不自禁,广东的捷报来得太是时候了,现下昆明城的人都为晋王和孙可望的战事担心,皇上也好些日子没能睡个安稳觉,这次来的虽然不是晋王大捷消息,可这捷报同样也能安定人心,更能让皇上安心睡个好觉。

    长乐郡主也是欣慰,她虽年纪不大,但也知广东这次的捷报会对昆明城的人心产生何种影响,也知道这个捷报定能让堂侄永历帝稍稍安心。朝廷刚刚移跸昆明,又逢秦王孙可望作乱,各地人心惶惶,都对局势不乐观,现在广东捷报一传,可证老天爷没有抛弃大明,中兴仍然有望,那些因孙可望作乱而首鼠两端、观望局势的人肯定也要再仔细权衡自己选择的利弊。

    王坤虽是贪生怕死之辈,和前任掌印太监庞天寿不能相比,但对于永历帝的忠心却是从来不变的,眼见皇帝为这捷报欢喜得激动连连,他也是高兴得落了老泪,一边擦拭泪水,一边大笑。

    “皇上,广东那边报捷的队伍还在城外,是不是让他们马上进城?”王皇后见丈夫欢喜得忘了正事,忙提醒了声。

    朱由榔一拍脑袋,笑道:“不是皇后提醒,朕倒忘了这茬。”说着便吩咐王坤:“你马上派人去把报捷的队伍带到国公府来,朕要好生看看这些立了大功的将士们!”(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两位大学士

    4月第一更,求月票和推荐票、订阅支持!

    。。。。。。。。。

    广东派人来向天子报捷,且还带了200多颗真满州鞑子首级的消息早就在昆明城中不胫而走。

    永历帝朱由榔知道消息那会,城外已经聚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官员和百姓,要不是现在昆明是特殊时期,进出城门盘查得严,恐怕城里出来的百姓更多。

    前来围观的人的实在太多,怕不下数千人,守城的明军生怕出什么乱子,派出两个千总带了几队兵在城外维持秩序,昆明府也派了百多号衙役赶来帮忙,免得真出了事不好收拾。

    当年晋王李定国两蹶名王,阵斩满清亲王尼堪时,昆明城因为远在后方,所以对这两次大捷并无多少印象。现在随着天子御驾移跸昆明,便是市井走卒也都知道了大明朝这十多年所发生的大变,连带着对夺了大明江山的满州鞑子也是十分的好奇,好奇之余自然也害怕。他们不能不怕,因为传言那些满州鞑子可是生吃人心的禽兽,每到一地都要屠城的!

    现在广东那边突然来报大捷,还往昆明送来了两百多满州鞑子的脑袋,昆明城中的老少爷们自然轰动起来,都想来看一看这真满州鞑子脑袋长啥样,是不是比咱汉人多个眼或是多个耳朵,要不然昨那么喜欢吃人呢?

    最先听到消息的就是经常在城门转悠的闲人,这些家伙平日就和守门的兵混得极熟。找个熟悉的士兵稍一打听就知道城外发生了什么,再套个交情便出了城来看热闹。不过这些家伙平日在城中一个个表现得都是条好汉,可等真看到那些才被从酒坛子里取来的鞑子脑袋时。当场就吐了一半。余下一半则是捂着嘴好像见了鬼似的往城里跑,惹得四周的人耻笑不已,有相熟的还打趣他们中看不中用。

    围观的人群中有很多是准备进城的百姓,有探亲的,也有进城买东西的,更多的则是挑着自家菜地里的菜进城准备贩卖的,挑着柴火的也不少。各地往昆明跑商货的马帮也有好几支。这会也都是不进城了在那看热闹。

    看到太平军的队伍停在这里,又围了好多官兵,百姓们自然好奇。结果和那些闲人们一样,看到那些一颗颗码好,堆得好像座小京观一样的人头堆子,百姓们也是骇了一跳。就是屠户见了也碜得慌。毕竟这么多的人头摆在眼前,那场景实在是吓人,光天化日瞧着也慌。

    有的妇人哪里看过这等恐怖场面,当场吓晕的都有,不懂事硬往里面挤要看热闹的孩子被吓哭得也不少。马帮那些人平日走山闯水,吃得就是刀口上的饭,倒是没几个被吓到,反而在那指指点点。似乎在说真满州鞑子长得也不过如此,没什么好吓人的。

    吓晕的吓晕。吓哭的吓哭,看吐的看吐,等到再一打听,知道这些个人头就是夺了大明江山的满州鞑子,百姓们天然的就爆发出欢呼声。

    同族之人同仇敌忾在这些百姓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哪怕这些昆明城外的百姓并没有遭到鞑子的祸害,可还是下意识的叫一声好,不为其他,只为他们也是汉人。

    汉人和异族鞑子自古就是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围观的人群当然也不尽是汉人,云南地处偏远之地,境内有许多部族存在,这些被土司控制的部族对于明朝,对于永历帝多半是拥护的,然而也有少数在孙可望兵犯云南以后与之联络,妄图充为内应的,更有少数幻想能跟当年沙定州一样也做云南王的。这些部族的人混在人群中,见了那一颗颗满州鞑子首级,也是心思各异。

    围观的人群里也有不少官员,不过多是些青绿袍的小官,没见一个红袍大员,都是听到消息后连手头公事也顾不上就匆匆跑来要亲眼看看满州鞑子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云南本省人,而是随永历帝从肇庆一路过来的外省人,两广的有,江西福建的也有,甚至还有北直隶的,年纪也大多在三四十岁。

    亲眼看到一颗颗满州鞑子首级摆放在眼前,这群低品官员有很多竟然落了泪,他们虽是文官,但没一人被这些脑袋吓晕,更没一人为之呕吐,都是咬牙切齿的望着这一颗颗鞑子脑袋。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忍回首的悲惨往事。

    围观的人越多,梁双虎和一众手下就越兴奋,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向云南百姓展示太平军的赫赫战功。

    临来前,周士相召见梁双虎时和郭绍时,也是反复强调他此次不但但是护送这些鞑子首级到昆明,更重要的是到了昆明以后要想尽一切办法向官员和百姓宣扬太平军的威风,让云南的人都知道广东有个不比晋王麾下精兵差的太平军。

    先前为了隐藏身份,躲避清军盘查顺利到达昆明,梁双虎根本没机会宣扬,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他不显摆一下都觉得对不住自己。好几次,他都随手提起一两颗鞑子脑袋,向着四周百姓和那些官员摇晃,告诉他们这些鞑子是怎么被他们打败,又怎么被他们割下脑袋的。

    梁双虎那边努力向云南人展示太平军的“武功”,郭绍这边却有些着急,先前那参将说是进城替他们禀报,可这么久过去,城里也没个动静,光来了帮看热闹的算个怎么回事。

    来时,宋襄公告诉过郭绍,此次到昆明献捷,天子一定会接见他这个报捷使,询问广东战事详情,随后按例肯定要有封赏下来,但到底朝廷如何安排他们向天子报捷,宋襄公自己也不清楚,所以他只要郭绍到了地方后好生配合朝廷就是。

    现在城门口侯了这么长时间,却仍不见城里有什么动静,郭绍难免狐疑起来,东猜西想的。

    城外的守城明军和那些闻讯赶来的官员们也觉得奇怪,广东来的报捷队伍都来半个时辰了,就算再耽搁,朝廷里那些负责的官员们也该到了,没道理让人家报捷队伍在城外侯这么长时间的。

    朝廷在干什么,这般做法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吗!

    官员们低声议论着,对朝廷诸公迟迟没有安排感到不满。

    梁双虎也等得不耐烦了,正想问问那些守城明军怎么回事,人群却传来轰叫声:“来了,来了,来了!。。。”

    什么来了?

    梁双虎往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