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士相笑了起来,把玩着手中的玉马车,越摸越觉好东西,想着不如把这东西送给林婉儿,她见了一定很欢喜,自己对那姑娘还是欠了许多。

    “你若屠了满城,便是与我大清不共戴天。朝廷绝不会容你,必发大军来灭你!”

    李率泰咬牙切齿,他不想再和贼秀才逞口舌之利。也不去想自己的身后污名带给李家的灾难,他只恨不得能将这贼秀才生剥活吞。

    “是,这天下还没人敢屠满城,我要是屠了。满州人肯定要疯。你的皇上也会疯,不过,总督大人不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局面吧?你以为你的朝廷、你的皇上应该从哪里调兵来灭我周士相呢?。。。。噢,对了,有一件事情你还不知道,我得告诉你,哈哈木和噶来道噶的人头我已经叫人送到香山去了,这会怕耿继茂和尚之信已经知道哈哈木败亡的消息。”

    靖南将军和噶来额真死了?难道中路大军覆没了不成!

    这个消息让李率泰眼前一黑。站立不稳,心下也是越发的惊惧。哈哈木死了。尚可喜也死了,占了广州城的太平军已立于不败之地,耿继茂和尚之信那两个黄口小儿绝对没有胆量敢来夺广州城,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如此一来,广东清军便是分崩离析,再也不能左右广东局势了。可想贼秀才稳定广州局势后必然会联合新会的明军收拾三江口防线的清军,甚至不用明军动手,三江口的清军也会跟着尚之信一起跑。

    尚之信会跑到肇庆,耿继茂回不了广州,他也不敢往西边跑,他能去的地方只有惠州。很可能贼秀才会马上对耿继茂下手,毕竟他的左路军实力太弱,很容易吃掉。

    李率泰念头急闪,已将耿继茂和尚之信的去向大体分析了出来,太平军控制广州,肇庆和潮州清军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许尔显孤军守在肇庆,就算尚之信能将右路清军和三江口防线的兵马都带去肇庆,他也不可能有胆量,也不可能有这个能力攻打广州。甚至尚之信很可能被父亲的死吓坏,放弃肇庆往湖南逃窜,这样一来,潮州的吴六奇更是独木难支,大清在广东的统治将彻底不在。

    朝廷闻听广东巨变,从哪里调兵南下?

    李率泰知道贼秀才的话不是唬他,朝廷眼下确是没有精力应对广东巨变,湖南战场和四川战场的清军是洪承畴三路平滇战略中最重要的两路,南明孙可望和李定国正在内讧,二人间的胜负很快就会决出,到时洪承畴必定指挥两路大军入滇,而不是抽调兵马解决广东的太平军。

    洪承畴擅于用兵,他不可能放过一举消灭永历朝廷的机会,他只会上书朝廷继续执行他的平滇方略,尔后待云贵平定后再用兵广东。

    李率泰沉默了,洪承畴的选择是正确的,换作是他也会这么做。但这意味着贼秀才可以在广东毫无威胁的发展起来,最终将成为大清的另一个劲敌。

    打败了汉人两藩,打败了满州八旗的太平军,获得一省之地供养,他日必成大清心腹之患!

    李率泰心如刀割,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的满州主子感到忧虑,感到恐惧。

    许久,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对周士相道:“满城妇孺并未沾染汉人鲜血,你放她们一条生路,既可让她们感你的恩德,也可彰显你太平军仁义之名,何必非要杀害她们,徒落个暴虐之名呢。”

    李率泰的声音越说越小,显然,他不认为周士相能够接受他的劝阻。

    周士相怔了怔,哈哈笑了起来,道:“大清的两广总督是在求我放过满城吗?”

    “算是吧。”

    李率泰铁青着脸微一点头,他要为他的主子做最后一点事,哪怕不成功,他也要做。

    “当年你在扬州的时候可曾劝多铎放过城内的八十万军民?”

    “当年你在江阴杀那十几万江阴百姓的时候可曾手软过?”

    “当年你在大同的时候又是不是可怜过城中的无辜百姓?”

    “你入新会的时候,又可曾为城中被活活吃掉的无辜百姓流过一滴泪?你要知道,那里面有我周士相的父母妻儿!”

    “就是你脚下这座广州城,你又可曾为那几十万冤魂烧过半支香?”

    “你什么都没有!你杀我汉人的时候从来没有心慈手软过,现在又凭什么叫我放过那些满州人!”

    周士相的每一句句发问都让李率泰无言以对,他想说大清入关屠杀汉人无可厚非,否则各地汉人如何肯归顺大清安享太平。屠得几城不过是为了让更多的汉民不敢反抗,初衷也是为了保下更多汉人性命,此即为大恶为大善。至于周士相的父母妻儿之死,那完全就是个悲剧,他并不知情,也无法阻止。

    但这话李率泰却怎么也开不了口,他毕竟是人,不是畜生,否则当日入新会时,他也不会为守军有粮草不食非要吃城中百姓感到愤怒,上疏弹劾尚可喜了。

    “你李率泰到底是汉人,还是满人!你父亲李永芳似乎不是满州人吧?可你爷儿俩都干了些什么!你难道当真不感到愧疚吗!”

    “本官。。。”

    李率泰想说什么,却被周士相打断,他道:“罢了,本帅也不是禽兽之人,满城的女人我会放她们一马,给她们活路,不过男人却是要杀的,这一点李大人想必也没有意见吧。”

    相对满州人和他当年的所做,周士相的决定已是很仁义了,不过李率泰还是低声说了句:“未及丁口的还请你也能放过。”

    他以为周士相会讥笑他,不想对方却“嗯”了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当年蒙古人都有低过车轮者不杀,我太平军难道还能比不上蒙古人,你放心,满城的那些满州小崽子我也会放他们一马,就依蒙古人的办法做,这样,你也可以安心了吧。”

    李率泰没有吭声,光此一点怎么也能活下几百满州幼童,他日北京知道此事,满州上下都会感他李率泰搭救之恩,从而也能化解周士相有可能造的谣言。他甘于低头向贼秀才求情,为的不就是能保他李率泰的名声么。

    “满城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也下去吧,本帅暂时还不杀你,留着你有用。”周士相有些疲倦的挥了挥手,吩咐外面的亲兵进来,对他们道:“把这人带下去看好,不许他绝食,也不许他自杀,他若不肯吃东西,你们就给我撬开他的嘴喂!”

    闻言,李率泰气得浑身直哆嗦,忍不住就想大骂,却听周士相又说了句:“为防李大人咬舌自尽,你们把他牙齿都给我敲掉。”

    “是,大帅!”

    亲卫们一乐,看着李率泰的目光好不歹毒,李率泰则是不由自主的一个寒颤,没等他想咬舌,边上的亲卫就一拳打脱了他的下巴。

    巨痛之下,李率泰惊愕的发现自己的嘴巴不听使唤了。

    “唔,你!”

    口齿不清的李率泰愤怒的指着周士相要大骂,却被亲卫按住。

    周士相看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会,继续把玩手中的玉石马车,待李率泰被拖到殿前台阶时,他突然唤住亲卫,然后指着手中的玉石马车对李率泰说道:“刚才忘记与总督大人说了,本帅所说的车轮是指这辆马车的车轮。”

    周士相缓缓的抬起手掌,掌中心那辆玉石马车真是雕刻得叫人惊叹。(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户

    黑漆漆、静悄悄的磨盘街好似无人居住般无声无息,往常的热闹再也不见,黑暗中也见不到一点灯火。

    磨盘街的四周住的都是平南藩下汉军的家眷,太平军入城打破平南王府后,这些个汉军家眷就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紧闭屋门,上了年纪的男人守在门后面,女人则抱着孩子躲在屋中瑟瑟发抖着。

    女人们胆子小,她们哭累了便在那长叹短嘘。男人们咬牙坐在院中,旱烟袋抽了一锅又一锅,可心却静不下来,和那些女人一样,他们也在恐惧。

    男人女人,所有的汉军家眷都在恐惧,都在害怕明朝兵即将到来的报复,也都在求上苍保佑他们能躲过此劫。

    然而上苍没有听到他们的祈祷,该来的总会来,平静的大街上突然响起阵阵脚步声,兵刃盔甲撞击的声音响彻在整个磨盘街。

    “甲队往东、乙队往西,封住所有的街道出口,一家一家的清,不得漏过一户!”

    “得令!”

    外面的太平军肆无忌惮的发出响应声,然而一队队的往不同方向去。仿佛是故意要吓那些躲在黑暗中的汉军家眷,太平军们将步子迈得极响,不时还将兵刃在墙上、石板上敲上一敲,更有甚者把长矛的矛头在地上拖着,发出剌耳的磨擦声。

    恐惧在黑暗中迅速蔓延着,一双双隐在黑暗中的眼睛满是惊恐的目光。

    “娘,他们来了。他们来了,他们要来杀我们了。。。”

    儿媳李氏一脸惊惧的看着婆婆,婆婆也同样害怕。双手紧紧抱着怀中的小孙儿,生恐外面的明朝兵进来后会从她怀中夺走小孙儿。

    “奶奶,你勒疼我了。”

    小孙儿被奶奶抱得太紧,觉得难受低声叫了起来,奶奶忙松开手,孙儿不乐意的扑进了母亲怀中,却听到母亲好像在哭。虽然声音很轻,但真的在哭。

    “当家的。。。”

    奶奶扭过脸去看向坐在屋外门槛上的丈夫,快60的老阎头听到婆娘的叫喊后。抖抖索索的放下了旱烟袋,抄起搁在门边上的一把大刀,缓缓向院门走去。

    “你们都别出去,不管发生什么都别出去!”

    老阎头的心“扑通”狂跳着。手中那把他早年随满州人入关从明军手中抢来的大刀也是微微颤着。

    “嘭嘭嘭!”

    院门外传来重重的拍门声。屋内已经担心受怕了一天的婆媳二人同时惊恐的站了起来。

    老阎头的呆呆的站在那里死死盯着院门,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似乎看到了下一刻院门被猛的砸开,然后冲进一大群太平军,将他砍倒在地再去抓他的儿媳和孙子。

    老阎头不敢想象那一幕,他万分恐惧的站在那,但是他却没有看到院门被砸开,而是听到门外传来的陌生声音。

    “开门!我们是广州府的。奉大明广州总兵之命前来清查丁口,快开门!”

    清查丁口?

    老阎头疑惑了一下。旋即更加惊恐,他记得三十年前在关外,大金的贝勒爷们也是用这个名义将那些辽东汉人从家中骗出来,然后一一加以杀害。那一次,整整屠了300万汉人。

    呸!

    老阎头盯着院门暗自呸了一口,什么清查丁口,还不是要杀我们!

    这太平寇也是多此一举,直接叫我们去某处集中不是更好些,挨家挨户的杀,凭得费事。

    老阎头有些绝望,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是外面那帮虎狼之兵的对手,他不恨要杀他们的明朝兵,只是觉得委屈,不知道这报应为何要落在他们身上,而不是报在那些满州人身上。

    我阎家也是汉人!汉人为何要杀汉人?。。。

    老阎头的一口气劲突然泄了,他无力的坐倒在地,他想到了这间院子。

    阎家的这间院子是几年前老阎头的儿子抢来的,院子的主人都被他儿子给杀光了,后院井中的那几具女尸也是老阎头下去捞上来的,要不然这水井就糟蹋了。这么好的一间院子,要是没了井可就不值钱了。

    唉,作孽啊,报应啊。。。

    老阎头苦笑一声。

    。。。。。。。。。

    外面的人见里面迟迟不开门,等得不耐烦了,又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叫喊起来:“他。娘的,我知道你们躲在里面,要是再不开门我们就砸了!”

    怎么办,怎么办?

    屋中的婆媳二人惊恐的看着丈夫(公爹)坐在地上一动不动。

    院门再一次被拍响后,在婆娘和媳妇惊惧的目光中,老阎头突然起身将手中的大刀扔在地上,然后慌里慌张的跑到了门后,发抖的将院门拉开。

    院门打开后,冲进七八个穿着红色军服,腰间佩刀,头上戴着尖顶毡帽,手中打着火把的太平军。

    一个士兵将手中火把朝老阎头脸上一晃,怒骂一声:“我们敲了半天门,你为何不开门!”

    “小老儿我。。。”老阎头不知怎么回答,只能低头近乎哀求道:“大明的军爷,小老儿全家都是良民,都是大明永历皇帝的顺民,还请军爷饶过我全家!。。。。”说完,跪倒在地,猛的磕起响头来。

    “良民?汉军旗的有良民?”

    带队的太平军小旗瞅了眼老阎,也看到了放在石桌上的大刀,笑了起来,却没有上前砍杀对方的意思,而是朝一名跟在后面也是一脸害怕之色的广州府小吏道:“问话!”

    “唉!”

    那小吏硬着头皮来到老阎头面前,一手捧着个名册,一手拿着枝毛笔,对老阎头道:“你儿子叫什么名字?”

    “回军爷话,我儿叫。。。。”老阎头抬起头,迟疑的看着小吏。

    旁边那太平军小旗喝了声:“叫什么?快说!”

    老阎头吓了一跳,不敢犹豫,忙道:“我儿叫阎崇先。”

    那小旗点点头,吩咐小吏:“记下。”

    小吏忙拿笔记了名字,又问老阎头:“你家中几口人?”

    “小老儿家中四口人,老两口带媳妇,还有一个六岁的孙儿。”老阎头说完之后担心的朝屋里瞄了一眼。

    那小旗见了老阎头的动作,心里冷笑一声,却是吩咐那小吏:“把他家所有人的名字都记下。”

    “是。”

    小吏不敢耽搁,向老阎头挨个问了遍。每说一个人名,老阎头都怕得要死,但又不能不说。等到那小吏把他家人丁姓名都记下后,老阎头忐忑不安的等着太平军对他们的处置,他很怕对方会将他们带出去,这意味着报应来了。

    不想那太平军不旗却就此领着手下退了出去,在院门口时转身对老阎头说了句:“你儿子若是肯回来,你家就没事,若是不肯回来,你家都要死。”(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时兴起

    平南王府的大殿上,周士相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这个生过两个儿子,却不过才29岁的靖南王福晋。

    不得不说,耿继茂那小子艳福不浅,石元灵长得真是不错,身材也好。许是亲自哺乳两个儿子的缘故,石元灵身上某些地方看着十分的凹凸有致,也十分的大,周身散发的成熟女人迷人的味道,不知不觉就吸引住了周士相。

    在向二管事惊愕的目光中,周士相浑然没注意自己在一步步向石元灵走去,在快贴近对方时,他鬼使神差的伸出了右手在对方的屁股上狠狠捏了一下。

    “你干什么!”

    石元灵吓得花容失色,如受惊兔子般美目睁大,惊恐地望着周士相。

    “我。。。”

    周士相醒过神来,发现自己失态了,竟然被耿继茂的老婆给“色。诱”了,他搓了搓手,干笑起来:“福晋莫怪,莫怪,本帅一时手痒,手痒。。。噢,不对,本帅是见福晋臀上有灰,这才伸手想为福晋拭去灰尘而矣。。。对,就是这样。”

    周士相板着脸一幅很肯定的样子,却不知边上的向二管事的嘴巴变成了大大的“o”字。

    “咳咳。”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周士相故意扭头轻咳两声,无意瞥了向二管事一眼,发现对方好像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神情依如进殿时那般恭谨,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半点异样,不由暗暗赞许。

    “明朝的总兵竟是如此好色之徒吗?”

    石元灵气不打一处来。她是生过两个儿子的过来人,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