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王对孙可望的部将进行清算,永历帝却是支持的,但他却没有想到李定国在清洗了孙可望部将的同时,竟然对蜀王刘文秀也产生了猜疑之心。

    李定国和刘文秀在原大西军中都享有很高的威信,联明抗清后两人多次独挡一面。指挥重大战役,也联手迎接永历入滇和平定孙可望叛乱。算起来。蜀王刘文秀的战功是不及李定国,但在稳定局势、安抚人心上,刘文秀却比李定国做得更多。

    交水之战后,刘文秀领兵追捕孙可望,同时也负有稳定贵州局面的重任,以免清军趁机南下。虽然没有捉住孙可望,但刘文秀却及时安抚了孙可望手下的兵将三万余人,稳定了贵州局势,明军依旧据守着四川大部和湖广武冈一线同清军对峙。

    稳定贵州局面后,刘文秀上疏请永历帝移跸贵阳,这样更能稳定局面,并体现朝廷进取之心,震摄清军不敢轻举妄劝。永历同意了这一建议,命礼部择吉日起行。不想晋王李定国在进讨盘踞永昌的王自奇时得知这个消息后却是大为不满,上疏告病,以此胁迫永历放弃移跸贵阳。永历拗不过李定国,又离不开李定国,只能得派人玺书慰劳,又答应李定国所请,将镇守川楚守边各镇原孙可望的部下统统调回云南,最后又要永历帝把蜀王刘文秀也召回,结果使得前线军队失去统一指挥,人心也立时不稳。

    李定国回到昆明后,也没有立即安排入贵州抵御清军的部署,而是大搞晋兵、秦兵,对孙可望部下的驾前军采取歧视政策,使得这些驾前军对朝廷,对晋王失望透顶。

    刘文秀被召回昆明后,永历帝本应慰劳一番,却一开口就质问孙可望是怎样逃脱的?

    刘文秀回奏:“彼时杀败孙可望之际,不料他走小路。臣带多兵只从大路追去。及至盘江细问,把桥兵云:不曾从此过。始知走小路奔逃,只得仍从大路追下,且可望仅马上不满百人,随处有马即换,他不说大败之故,谁不应承?连夜前去。臣只一日一站追,故追不及。臣到贵州,冯双礼云已去四日矣。即再发兵追之,已莫可及,可望故此得脱。”

    永历沉默了很久才说道:“若捉不住,原日也不宜追他。今追之不获,反激之投他处,恐滇南之祸不远矣。”

    刘文秀知自己在永历心中不如李定国,天子听不得他的意见,因此内心非常苦闷,私下对人说:“退狼进虎,晋王必败国。”

    被夺去兵权后,刘文秀日趋消极,大朝日方上朝一走,常朝日俱不去,也不出府一步,只将一切兵马事务悉交护卫陈建料理。不久便发病卧床不起,永历和李定国都曾去探望。再三宽慰,派医调治,但刘文秀得的却是心病。根本无药可医。

    刘文秀得病时,吴三桂驻遵义,罗托驻贵阳,赵布泰驻独山、都匀,清军已经实现会师,而明军主力却仍在云南,此时就算李定国统大军北上也难以扭转战局。

    局势的直线恶化令永历变得徬徨无措。他而对王皇后大哭,宫人吓得都不敢入内,郡主朱淑仪也没敢进去。但隐约却听见侄儿皇帝在那说什么“大明江山怕是没有指望了。”

    侄儿皇帝的失言让长乐郡主感到不安,她想到了十年前广州的那一幕,立时感觉自己好像犹如置于苍茫大海中的一叶危舟,只要有一个浪头打来。立刻就会倾倒覆灭。

    内殿中。朱由榔紧闭着双唇,铁青着面孔,一双布着血丝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的脚看,他似乎朦朦胧胧地感到了自己的下场,不由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恐惧。他看着御案旁瑟瑟抖动的烛焰,突然有种想法:自己难道会像这行将燃尽,摇摇欲灭的烛焰一样吗?想到这里,他不安地走动起来。烛光把他来回晃动的身影投在漆皮剥落的金黄色墙壁上。一边的王皇后见丈夫这样,也是悲从心来。不知怎的局面就一下变得如此败坏,只盼着已率军北上贵州的晋王能再次大展神勇,保住大明江山,不使她夫妇二人再次颠沛流离。

    此时,几百里外的李定国也像永历一样焦虑不安,彻夜难眠。他已率军进至贵州黑石渡,准备迎击吴三桂部清军,然而清军以逸待劳重创了李定国部。

    黑石渡一战,吴三桂军大胜,李定国损失近万人,手下的大将刘泰战死,吴三桂军也损失四千多人。首战失利后,李定国星夜率部退守七星关。

    吴三桂首战得胜,气焰更加嚣张,为抢灭国首功,他命大军即刻杀往七星关。数万清军搅起的尘土像黄色的大雾铺天盖地,遮掩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志得意满的吴三桂用力抽打着跨下那匹乌油闪亮的骏马,马像一阵风似的向前猛冲。转眼间,平西王就冲到了清军大队的最前面,令得所有清军都能看到主帅的身影。

    在吴三桂身先士卒的带领下,清军骑兵放开马蹄,步兵拉开两腿,拼命向前冲击。暮色苍茫,群山失色,七星关的重峦叠嶂渐渐被夜色笼罩,变成黑黝黝一片。

    一连两日,源源不断开来的清军,里三层,外三层,把七星关围成了铁桶一样。白日陈兵如蚁,夜里篝火烛光。

    四月十三深夜,经过几番攻关血战的清军已疲惫不堪,他们点燃满山篝火,小事休整。四面山上的篝火把七星关附近的险要山势照的如同白昼。

    晋王李定国披着一件黑缎斗篷,像一尊石雕似的,一动不动地站在七星关的墙楼上。连日血战,使他杀红了眼睛,虽然清军一次次进攻都被击退,然而清军人多势众,他困守孤关,怎能旷日持久?

    望着关下漫山遍野灯火连城的清军,李定国心头犹如压着一块掀不掉的巨石。如果七星关再失守,清军将会长驱直入云南,昆明恐怕就守不住了!

    此时,李定国心下早已后悔,悔不该误了战机,悔不该将前线将领调回,悔不该召回蜀王,致使贵州局势短时间就崩坏如斯。后悔已经无用,他能做的便只能是战斗到最后。

    天亮以后又是一场大战,直杀到黄昏,虽然明军勇锐不减,可寨营里的粮草,擂木、箭矢、滚石都已经炔要用完了。趁着战斗的间歇,明军正在抢修南方塌掉的城垛、寨墙。李定国也率部巡视,忽然一个亲兵跑上来大喊:“王爷!鞑子又上来啦!”

    随着这一声喊叫,李定国抬头一看,果真关下的清军又趁着夜色,喊叫着蜂拥而来,黑压压的一片人马遮天盖地。

    吴三桂当真欺本王如此吗,他当真以为本王是好对付的吗!

    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气直冲上李定国的头顶,他回首对着刚才喊叫的那个亲兵喝斥道:“这又不是第一次,敌兵又没变成三头六臂,你慌个啥子!”

    说着,他冲着身边的那些个略显紧张的将士喊道:“看什么,又不是唱戏!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都把箭和擂石准备好,只待清军冲上来,就给我猛射猛砸!”

    说完,李定国把刀霍地抽了出来。将士们见主帅毫无畏惧之心,个个都觉得胆气强壮,纷纷占据各个垛口边,有的搭箭瞄准,有的搬起石头,架好擂木。一个个紧咬牙关,两腮上鼓起一棱棱的肌肉,单等着清军靠近。

    清军的这次进攻,是进攻以来兵力最多的一次,督阵的是吴三桂手下大将胡国柱,清军个个举刀持枪,狂喊着冲上来,恨不得将七星关吞没。

    “放箭!”

    李定国拔刀怒吼。军令一出,城墙上的擂木、滚石、灰瓶、飞箭如暴雨般向关下倾泻。清军之中,哀声阵阵,前队有一多半倒在木石箭雨之下,但尚未等明军再一次把箭搭上,把擂石备好后一排的清军竟又毫无顾忌地蜂拥冲至关下,霎时便将云梯搭好。

    李定国情急之下,将身上的披风一甩,也不顾身边亲兵的拦挡,吆喝着也冲到一架云梯前,顷刻间,便将此云梯推翻,他刚抽回手,猛见左右有几名清兵已爬上城墙,他不禁火性大发,抡刀迎上。身后的亲兵见晋王危险,紧跟过来。这几名冲上关来的清兵,尚未站稳,被明军一阵旋风般的冲杀,便惨叫着倒了下去。这时援兵上来,清军的云梯都被推翻,冲上城墙的清兵寡不敌众,纷纷被砍下城墙。

    清军的攻击持续一个多时辰,终于被打退,但明军也有不少军兵倒在血泊中。

    夜深,李定国躺在亲兵搬过来的一张躺椅中,借着月光向关外的山野望去,只见关寨外,数不清的火堆在关前绵延数里,几乎望不到边。清军兵强马壮,兵力是自己的数倍,李定国眉头大皱,知道这七星关是没法再守下去了。

    四月十六日,晋王李定国从贵州七星关退回云南,至此贵州全境为清军占领。得知李定国退兵后,尚在湖南观望的多尼立时率大军入贵州。(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扩军(上)

    苏日勒的反水使得太平军东征之役落下帷幕,看到济度人头后,周士相履行了他的诺言,允许碣石卫残余清军投降,共得蒙古兵3120人,满州兵148人,汉军275人。另得战马2850匹,铠甲1460幅,武器若干。

    东征之役,太平军共计消灭清军14000余,其中满州兵1200余,蒙古兵1500余,汉军4600余,北方绿营兵4000余,潮州绿营3000余。

    清军先后阵亡乌真超哈统领、续顺公沈永兴、满州前锋营都统季达礼、广东提督吴六奇以下满蒙汉将校123人。清军统帅定远大将军、简亲王济度、都统纳海、贝勒杜尔佑等人为蒙古兵所杀。另有归德总兵刘忠、南阳总兵张超等人率部投降。真定总兵杨镇威、通州总兵张胆则一死于病,一死于内讧。

    济度死后,周士相立即命来降蒙古兵往普宁攻打卢光祖部,原以为卢光祖会逃回潮州坚守,不想在看到蒙古兵已经归降太平军后,卢光祖立即派人送上降书,率所部四千营兵并潮州城易帜投降。

    决定投降时,卢光祖唯恐福建绿营不肯一起降,便诓来福建将领,于军帐后伏下刀斧手,待福建将领入帐后刀斧手一齐冲出,转瞬便将福建将领宰杀。尔后,卢光祖命李天水、石庆等军官带人控制福建营兵,派人往太平军递上降书。与卢光祖一同投降的还有潮州知府吴文宪、海阳知县宋国忠等清廷委任的官员。

    周士相知道卢光祖是真心投降,因为济度的死让这个乌真超哈副统领没了选择。清廷肯定要追究亲王战死的责任,到时他这个败逃回去的汉人肯定要被当替罪羊宰了,所以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

    接纳卢光祖投降后。周士相又命归降的潮州知府吴文宪带人往仍为清军控制的潮州各县劝降,明言有不降者则太平大军即日便至,破城之后不论官吏军民,老弱妇孺一律屠之。

    受济度之死及屠城威逼,潮州各县纷纷易帜。除已为太平军占领的普宁、惠来及易帜的潮州府城所在海阳县外,潮州其余各县相继归明,共得揭阳、程乡、饶平、镇平、大埔、平远、澄海七县。计有丁口八万四千,实有人口13万6000余人。另得七县驻防营兵3000余。

    七县清廷委任的官吏尽数投降,无一闭城反抗者。对于这些降官。周士相一律留任,潮州知府也叫吴文宪继续当着,只调那些营兵至普宁接受整编。

    潮州境内除县城外,另有大小寨子百多处。周士相命卢光祖部扫平这些寨子。愿降者一律整册造丁,不降者全寨拔除。在卢光祖部和各县归降营兵的协助下,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将这些堡寨尽数拔除,得丁口两万多,内中青壮五千余。

    大战之后的太平军急需补充,原有四镇要扩至八至十镇,以应付接下来的西征之役,故除了投降和俘虏的清军一律纳入太平军外。那些随军民夫也没有被放回,周士相又叫潮州各县按三丁抽一的办法挑选精壮送至普宁。如此又得7000丁壮,加上先期归降的清军和民夫,仅在潮州,就有两万余人可供太平军补充。

    第一镇在玄武山大战时伤亡最为惨重,三旅只剩一旅兵,急需补充。周士相命从降军中选5000人调入第一镇,计从归德总兵刘忠部降兵选500人,南阳总兵张超部选400人,潮州绿营选600人,卢光祖部选1200人,汉军选200人,余下从潮州驻防营兵及青壮中选调,如此将第一镇补充完整。

    鉴于来降蒙古兵达到了三千余人,若独编一部恐日后难制,周士相便在第一镇、第二、第三镇再建一骑兵营建制,将蒙古兵分拆调入各镇。此举虽让苏日勒不满,可在太平军的强势之下却也不得不行之。如此,第一、第二、第三镇计有步军三旅7475人外再有一营骑兵775人,实有兵员为8250人。

    余下蒙古兵仍编入骑兵旅,各镇骑兵营非战役集结时由各镇单独指挥,若遇会战时,则由军帅府视会战规模调度各镇骑兵归骑兵旅建制统一指挥。

    第一镇在人员补充到位后在普宁休整三日后立即经陆路回广州。周士相又成立第六镇,以满州人苏纳为镇将,卢光祖为副将。第六镇兵员由福建兵、潮州兵及潮州青壮组成,不编骑兵营,实有兵员7475人。

    苏纳得知自己被委以镇将,很是欢喜,向周士相请了令,特意将碣石卫随鄂多投降的那百余满州兵都要到自己镇下。对此,周士相欣然同意,命苏纳自行安排那些满州兵,营校以下军官任命可自决。

    第六镇的补充时间稍长,加上需要适应太平军的军制,旅校一级的军官也需从太平军老镇调入,故而在普宁休整了半个月便移至惠州海丰驻防。

    原驻普宁的第五镇被调至潮州驻防,第五镇本是广州投降绿营兵改编而成,在潮州打粮时抓了不少清兵俘虏和寨兵,兵员方面不需补充,只是战斗力却是不高,且军纪也是不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士相命第五镇和第二镇各调换一个旅,将第五镇的黄四成旅和第二镇的于世忠旅调换,如此既保证了第五镇的战斗力,又确保第五镇的军纪可以受到有效监督。

    于世忠旅在陆丰保卫战期间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虽然于世忠的练兵方法学的是戚家军,和周士相的步军操典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出战斗力,周士相并不介意于世忠的练兵方法,他倒是很欣慰戚家军能在太平军中得到延续。

    光有一个于世忠还足以稳定第五镇,周士相又命宋襄公立即从广州抽调安军使补入第五镇,以确保第五镇的军纪。周士相给赵自强下了严令,禁止再在潮州掳掠。光有口头警告还不行,调入于世忠旅是一个手段,驻防海丰的第六镇也是悬在赵自强头上的利刃,若他不遵军令,内有于世忠旅,外有第六镇,足够让赵自强掂量份量了。

    第二镇暂时还没有返回广州,解决潮州的事情后,周士相必须解决惠州的事情,他意将胡启立部整编为第七镇。(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谁赞成 谁反对

    胡启立部本为广东绿营督标,反正时有督标兵千余,又有顺德营兵900余随之一同反正。三江口之战结束后,胡启立率所部2000兵夺取惠州府城归善县,设计骗开城门后便杀奔府衙,胁迫清廷委任的惠州知府马安民与之一同反正。

    马安民本是明朝的连化知州,绍武政权覆没后开门向清军请降,被清廷任命的两广总督佟养性留任,后来李成栋反正归明,这马安民却是长了心眼,没敢跟着一起换上明朝官服,而是连夜将官印带着跑到北面的赣州。结果李成栋败亡后,“未从贼”的马安民便官运亨通起来,先是从连化那个散州调到肇庆任通判,后来又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