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团

    三天后,马安民将惠州府城连同各县人丁田亩数报了上来,计有丁口28万7000余人,实有人口77万余。

    这数据是顺治七年惠州清丁查户时造的册,这些年广东连年兵灾,省城广州和潮州都被屠了城,可是惠州受的兵灾却是不大,只崇祯末年苏成农民军起事时袭扰过几县,以后也一直在是惠东活动,对惠南、惠西影响不大。这一方面得益于惠州地理位置特殊,没有广州和潮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得益于惠州明朝官员“识时务”,他们早早降了大清,这才使得清军没有在惠州大规模屠城,间接保存了惠州元气。此点从布政使司统计的广州人口就能看出,广州现在十几县人口加在一块,连同招来的流民不过50几万,而惠州一府却有近80万,由此也能看出清军对广州的破坏有多严重。

    吴六奇进攻惠州和太平军东征时的战场也主要是在陆丰和碣石卫一带,因此百姓死伤不大。不过这份人丁的黄册还是有些不准,至少绝对不如广州所做的那般通彻,周士相估计被各县士绅地主隐瞒下来的黑户人口当也有几万。

    钱粮田亩这一块肯定也是有问题的,但总体而言马安民报来的数据还是有七成可信的,毕竟在马安民这些官员眼里,那些人身依附的佃农似乎也算不得丁口,更休提地主的田地了,所以无法苛求他们。有一点可以肯定,以马安民为首的惠州官员和当地士绅大户肯定有一个利益集团。而这个利益集团便是太平军的敌人,是影响太平军在惠州开展建村设乡,发动一切人力钱粮资源抗清的绊脚石。所以必然要对他们动刀。

    动刀之前则必须瓦解整编和当地士绅有所勾结的惠州兵。韩朝宗、王大林等人将惠州兵的实际情况报了上来,计有兵丁9500余人,内中督标老兵和顺德营兵只余1200余人,其余都是原先的惠州营兵和招纳的土匪,这些人也是良焉不齐。

    周士相命成立第七镇,从惠州兵中选5000余人编为两旅,又调投降的归德兵和南阳兵余部加潮州营兵连同一些青壮编为一旅。以韩朝宗为甲旅旅校,南阳总兵张超为乙旅旅校,调第四镇旅校、原辎重营副营官崔豹为丙旅旅校。三旅补充到位后。周士相命胡启立为第七镇镇将,归德总兵刘忠为副将。

    如此安排也是相互制衡,胡启立虽是镇将,可韩朝宗已唯周士相马首是瞻。自然不可能再跟随胡启立反乱;南阳总兵张超原本就比胡启立这个广东绿营督标参将官大。资历老,屈身于他之下任个旅校已是委屈,听命打仗能,跟着做乱是想都别想的。真要做乱,张超恐怕头一个想的是要胡启立听他的,而不是他听胡启立的。

    丙旅旅校崔豹是罗定时就投太平军的老人了,对周士相忠心耿耿,又如何会跟着胡启立反乱。副将刘忠和张超一个性质。二人难兄难弟实在是走投无路才降的太平军,济度一死。他哥俩和蒙古人一样都是没了退路,只能跟着太平军走到底。太平军越是能打,越是强大,他们的命就越能保住,将来说不定还能捞取比在清廷那边更高的官爵,所以让他们再做乱,简直是想都不用想的。

    基本上太平军内所有降将都是和刘忠、张超持同一个念头,便是蒙古人也是如此想,没办法,谁让他们已经上了太平军这条船。太平军这船要是沉了,可想而知清廷会如何对付他们这些背叛者。这一点蒙古人更害怕,简亲王济度可是被他们所杀,其他人或许还有一线活命机会,蒙古人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别人要在太平军沉船时跳水,他们却是要拼命舀水不让这条船沉下去。

    第七镇成立后却是不驻防惠州,而是移驻清远。这样一来,惠州的官员和士绅便无法得到惠州兵的武力支持,而惠州由驻防陆丰的苏纳第六镇接管。

    苏纳现在可是周士相的铁杆追随者,死在他刀下的满州同胞不计可数,就边广州城也是他献策拿下,论功劳,只怕除了首创之功便是他苏纳了。有苏纳在惠州坐镇,周士相自然不担心惠州的那些官员和士绅会闹出事来。

    苏纳下手极其黑,虽没像赵自强一样明目张胆屠城,可在潮州干的事情也是叫人发指的。有次只因附近的寨子袭击了他的人马,致使数名手下伤亡,结果为了报复,苏纳竟将这寨子上下千余人连同老弱妇孺一起屠了,此事让苏纳的汉名“王泰”凶名一时广为传播。

    苏纳行事黑,下手狠,且还是个满州人,自然不用担心会和当地的汉人士绅勾结在一起,所以放他坐镇惠州周士相是极其放心的。只待宋襄公那边着手派员接管惠州,便立即在惠州和潮州同时推行建村设乡,更换原有的官吏,能用者,愿意服从布政使司命令的可以留任,那些阳奉阴违,甚至暗地鼓动百姓闹事的则要清除掉。

    周士相不需要手下的官都是些满腹经纶的进士、举人老爷,他只需要能够看得懂公文,明白怎么做的人来当官,哪怕他没有功名也可。

    甲申以来的惨痛历史告诉周士相,大明朝的那些文官们若说人人都推出来杀了肯定有错的,毕竟忠心为国的也有很多,可要是隔一个杀一个,八成是没错的。

    太平军是新兴的一支力量,其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一支兵马,所推行的政策全是为了最大程度整合人力钱粮资源用以抗清,而不是照搬从前一套,皇权不下乡,乡间由士绅自治,导致清军大举压境,绝大多数乡绅为了自家利益背弃明朝甘当帮凶。

    太平军需要的是总动员,不允许任何阶层染指划分不多的资源,口是心非,表面拥护背地却恨不得早迎大清兵。所以周士相要的官吏仅仅是能够看懂上面发下公文,会简单书写公文,能够无条件服从执行的人。这种人在广州各县的衙门中有很多,各乡、村公所也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一些没法考上功名被迫去商行打工的伙计。

    务实,是这些识字伙计最好的优势,鉴于广州的少年兵大营刚刚开设,各县的公学最早的也不过才开一年,连首批毕业的学生都没有,所以周士相也不可能将各府原有官吏全部清除,这种做法太极端不现实。他给宋襄公的原则是能用者便用,不能用者便罢除。

    惠州因为遭受战火最轻,所以府内士绅地主颇多,相较广州而言,这帮人的能力也很强,一昧镇压他们只会让惠州陷于不稳定之中,所以周士相让宋襄公缓办,先用几个月时间摸清基本情况,对于愿意合作的自然欢迎,可给予他们一些地方权力,如乡公所、村公所的位子,甚至县衙里也可以给他们一些位子,有杰出能力者任职府衙,布政使司衙门都可以。对于他们名下的土地和黑户,也尽可能以赎买、权力对换等方式赎出,减少利益冲突。对于不愿意合作的,则必须要强力镇压,不论死多少人,哪怕是灭门也都要清除掉,绝不能让这些顽固分子继续渔肉乡民,为一己私利影响抗清大局。

    清除旧有阶层,势必就要有新的阶层取代他们,阶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级的存在导致国家灭亡,民族沦陷。

    周士相现在刻意打造一个属于太平军的军功阶层和文官集团,这两个集团什么样的出身的人都有,哪怕从前只是一个卑贱的乞丐,但现在却因战功得到封赏,有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也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利益,他们必须抱成一团和清军,和一切可能影响到他们利益的敌人战斗到底。

    无利不起早,这话汉人说了几千年,绝对不会错。

    起初,周士相许给大樵山众人的就是利益,升官发财的利益。现在,他同样将这个利益手段持续下去,土匪也好,降兵也好,良家子弟也好,在太平军中只要你有功,你便能得到利益,从而真正成为太平军的一员。没有利益,哪怕那些降将降兵迫于你屠刀的威摄而暂时听命,可时日久了,发现自己在太平军中一点地位、一点利益也没有,他们总会产生被歧视、被轻视的念头,从而有异样想法,最终成为不稳定因素。

    给东征之役有功将士的升赏已经着手在做,这件事和扩军一样成为军帅府的重头事。周士相自己现在只是兴平伯,所以他无法从爵位上给予有功将士升赏,便只能从职务,从土地,从钱财上着手。若是永历愿意封他为亲王,他便将开始太平军的公、侯、伯爵位封赏,好让部下们对未来有更好的期盼,也让那些没有得到封赏的人有更大的动力去争取自己的爵位。(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备战

    惠州兵改编后,太平军便在骑兵旅、水营、炮营外有了七镇兵,其中老四镇,新三镇。

    七镇分别为葛义的第一镇、铁毅的第二镇、秃子蒋和的第三镇、邵九公的第四镇、赵自强的第五镇、苏纳的第六镇、胡启立的第七镇。其中第一至第三镇实有兵员8250人,第四至第七镇则实有兵员7575人,七镇合计兵员五万五千余人,再加上骑兵旅的两千余兵,水营的五千兵,炮营的五千兵,铁人卫800兵,整个太平军的兵力规模从东征前的两万人扩大了两倍多,实际拥兵七万余人,另有同等数量的保安队力量。

    换言之,东征一役后,周士相能够实际调动指挥的兵马已经超过云南的晋王李定国,成为仅次于金厦郑成功的南明第二支重兵集团。而在拥有的地盘上,周士相已经稳压郑成功一头,实际据有广州、潮州、惠州三府之地。

    镇将人选上,葛义、蒋和、邵成国为大樵山出身的老弟兄,铁毅是被解救的矿工出身,齐豪是大西军出身,其余全部是降将。按投降太平军时间计算,邵九公最早,其次为赵自强、苏纳、胡启立。

    在镇将这一层,降将便占了一半,往下旅校、营尉一级则更多,周士相让军帅府做过统计,现军中降兵总数为3万余人,占了太平军总数的五成,余下五成则是罗定一路往投的青壮,内中香山子弟最多。被清军征发的各地民夫加入太平军的也达到了近两万之众。

    军官中。降将出身的占了六成左右。其中绿营出身又占一半,余下汉军出身占了三成,剩下两成为满州和蒙古出身。大樵山当初起事的几十人尔今活着的不过五人。除了三个镇将,另外两人是旅校。虽然都是位居高位,但仅以阵亡率而言,大樵山的那帮人阵亡率堪达九成。因为只剩几人的缘故,所以太平军中非降将出身的军官大部出自罗定和香山子弟,且都是担任营尉、卫尉、安军中使这一级,算得上是太平军的骨干力量。

    人口方面。广州有50余万,惠州有近80万,潮州有近18万(现有13万余。强行迁至惠州和广州的有四万余),三府之地百姓人数已达140余万。140万人口放在后世沿海发达地区或是河南、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不过只是一个市的人口,现在。却是广东全省一半的人口。南明其他军队所占的肇庆、高州、廉州、琼州、雷州本就是穷乡僻壤。人口能有百万已是极点。而仍被清军占领的韶州和南雄两府人口约在四十万至五十万之间。

    整个广东的人口,周士相和宋襄公做过最乐观的估计,当在300万左右。而清军入广东前,广东人口数量据崇祯十二年的黄册统计显示为1256万人。二十年间,广东总人口下降了四分之三,除了正常死亡的便是死于兵灾,当中被清军屠杀的约有500万人,仅潮州和广州两城被杀百姓就有140万。有些地区。如罗定直隶州则是更被杀得只剩数千人。

    (废话一句,当代某些史学家以明末人口几千万。清亡却有四亿多来推算,结论显示“我大清”对于中国人口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殊不知他那几千万人口是被清军杀剩下来的,枉死的亿万生灵被他们选择性的忽视了。再者汉人人口的增加是汉人骨子里重视子孙繁衍,清廷出于统治需要也需要大量汉人为他们生产,再加上有能填饱肚子的薯类作物,汉人这才在200多年间人口达到四亿。但要是没有这200多年的异族统治,恐怕汉人人口数量早已超过十亿。活下来的几千万人尚能繁衍至四亿,试问枉死的一亿多人又能繁衍多少出来?

    此段话的人口数据并非骨头信口开河,仅以清廷自己记录的屠杀史料便能大致推算死于大规模屠城的汉人约有一亿多,这还不算那些乡间百姓。当然,死于明军之手和农民军之手的百姓也有很多,但无论如何也是比不上死于清军之手多的。毕竟清军入关以后是有组织的屠杀汉人百姓,原因便是其根本没有粮草供应饿得快要死的汉人,也必须迅速压阻汉人的反抗,所以为了稳定,为了快速占领中国,他们便只能采取屠杀这一简单而粗暴却十分有效的“和谐”手段。这两段话不计费,纯属写到这一时有感。)

    人口的大量减少使得太平军在占领区内推行的建村设乡,土地集中耕种基本未遇任何阻力,即便是在香山,除了铁毅搞的几起灭门,太平军也未在各乡对地主进行针对性的消灭,原因便是有大量无主荒地可供耕种,使得土地矛盾不那么突出。

    军部的一帮降将参谋和佛郎机人在详细总结了东征几战得失,并分别到各镇视察后,上报一个结果,那就是若能发挥蒙古骑兵优势,则在没有地利的情况下,太平军依旧可以和同等规模的清军做一次野战对决,且赢的希望占到六成。

    这个估算是建立在太平军已经彻底融合降兵,并得到休整、补充军械钱粮、各级指挥也磨合到位,且士气高昂的前提下。所以周士相看完这份报告后只是一笑了之,没有按这报告上那些家伙乐观的估计立即西进广西。

    解决潮州和惠州军政事务后,周士相便要回到广州着手整合盘踞在肇庆、高州、廉州、雷州四府的明军。强硬也好,合作也好,这些派系复杂的明军都要统一归于太平军建制内,周士相也必须建立一条从广州经肇庆再至罗定往高州的粮草运输线。以高州为西进据点,入广西梧州,其后再决定是夺取桂林、柳州打通和昆明的联络通道,还是入贵州打清军的后路,迫使他们回撤。

    惠州兵淘汰下的四千多人没有就地遣散,因为当中不少是土匪,这些人手上沾过血,又尝到过抢掠甜头,已经很难放下刀去做一个老实巴交的种地农民或是继续从前的渔民生涯。若是就这么将他们遣散,这几千人多半就会重操旧业,祸乱惠州。

    故周士相命将这些人分几批发往广州,一部安置香山,一部安置在南海,余下安置在增城。

    广州各县早已落实建村设乡,村村有保安小队,乡乡有保安中队,县里有保安大队,再加上驻军力量,这些被分散发往数十个村子屯田的惠州兵被严密监控,纵使他们有心做乱,面对从上而下已织成一张强力网的太平军,只怕稍有苗头就会被立即镇压。有几百老弱因为没有威险被就地遣散,周士相命惠州各县官吏将他们领回家乡安置,免得在外流浪。能动的给予一些田地自食其力,不能动的则由官府帮忙安排一些可以糊口的伙计。

    大战过后人心思定,潮州要稳定,惠州也要稳定,广州那边在稳定的同时却要紧急备战。(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 军粮 救子 好兄弟

    第一镇已回防广州,镇指挥所设在佛山;第二镇回驻越秀大营;第三镇也从海丰回驻增城,镇指挥所也设在增城;新建的第七镇移驻清远县,承担清远、连化防务。这样加上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