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的战斗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虽然也有一定的矛盾,如丁应泰参劾朝鲜事件等,但这些矛盾远远比不上明朝抗击日军对朝鲜的“再造之恩”,所以朝鲜对明朝的友好态度是十分真诚的,对于明朝是有求必应,便是现在,朝鲜国内仍在试图发起对清战事,以挽救中华大明宗主国。

    。。。。。。。。

    安南全盘倒向清朝,而明朝方面包括太平军在内却一无所知。这个时候还一头蒙在鼓里,只以为安南是大明藩属,对大明亲近,所以借道完全不成问题的太平军一行,便如自投落网一样钻到了安南人的袋子里。

    昆明放了一场大火后,徐应元和郭绍、梁双喜便去抢长乐公主,途中却成了永历朝官收容队,前后收容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户部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左佥都御史钱邦等永历朝官126人,另云南地方官员74人,连同家眷在内总有2000多人。

    这么庞大的朝官及其家眷队伍,单靠徐应元和郭绍手下这两三百太平军自然是没法护得周全,更不谈将他们一路翻山越岭带到安南国境。好在广平伯陈建及时收拢了一千多原蜀王旧部,这让护卫队伍的实力变得强大,南下一路所经的土司武装不敢轻掠。

    在滇东南时,队伍撞见了永历朝廷的另几位重臣,却是大学士扶纲、户部尚书龚彝、礼部侍郎郑逢元、兵科给事中胡显等人。从扶纲口中,徐应元、陈建他们方知天子已经马吉翔的唆使下奔腾越要出走缅甸弃国了。

    在徐应元的一番劝说下,大学士扶纲毅然答应去广东。因扶纲是内阁次辅,素有威望,所以他都决定去广东了,户部尚书龚彝等人也没有意见,他们本就对国事绝望,更对自身前途绝望,眼下除了滇西南,云南其他地方都在清军手中,他们就是想回老家也难。再加上长乐大长公主也在队伍中,他们更加没有理由拒绝了。

    一路上,这支由徐应元临时拼凑的队伍倒也团结一心,无论是永历朝官还是那些蜀王旧部,都知他们现在的唯一出路就是到广东,所以上下一心,倒是拧成了股绳。清军离的远,且目标是天子,倒也不担心会追击他们。唯一的麻烦是几千人的吃喝,沿途扶纲以大学士身份往几处土寨寻求粮食接济,不过所得甚少,大部分土官对于这支更像是落难的队伍并不友好。结果梁双虎气不过,带兵破了一处寨子,将寨内土人杀个精光,抢来粮食足够大伙吃上三天。自此后,每到一寨,徐应元都会先派永历朝官去和土司协商,协商不成,广平伯陈建手下那些蜀王兵就会攻寨。如此,一路打破无数寨子,终是抵达安南国境。

    因安南是大明属国,大学士扶纲便去与驻守的安南官员商量借道之事。安南方面答应的很是爽快,且当天就先送来了食物供明军取用,此举让扶纲等人都放下心来,徐应元也是没有多想。按着安南人的要求,明军一行护送着长乐公主进入了安南国境,却被分置于三处地点安置。安南官员的理由是地方太小,长乐公主和兵马来的太突然,所以一时之间没法腾出足够多的房舍安置公主一行。

    这个理由显然是没有问题的,安南人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本着客从主便,徐应元一行便按安南人的安排进入安南国境,当夜,却有数千安南兵马突然出现,将已进入梦乡的明军围住。(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岁头上动土(三更)

    明军被围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酣睡,对于即将发生的危险一无所知。近一个多月的跋山涉水,使得明军上下包括那些永历朝官们都是极度疲倦,好不容易到了安全地带,都以为可以安心歇上一晚,自然是人人松懈,个个闷头大睡,根本不曾想到身为大明藩属的安南会突然翻脸对他们下手。

    事变陡起时,明军来不及做出防备,仓促之中纷纷束手就擒。广平伯陈建手下的那些蜀王兵几乎是睡梦之中直接被安南兵缴了械,陈建所负责的那两处营地也是瞬间被安南兵控制。

    徐应元、郭绍、梁双虎及大学士扶纲,兵部尚书孙顺等人是和长乐公主在同一营中。事变生发后,徐应元愣在了那里,半响才回过神来,却不是想着赶紧将公主救走,而是将自己怀中一直藏着的永历大宝和那份伪造的圣旨拿出,当着一脸震惊的扶纲等人面递给了被外面动静惊到出屋查看的长乐公主。

    “此玺乃天子大宝,此道旨意乃是天子晋封我家主公为齐王的圣旨,二物关系重大,臣恐被安南人得去,且请殿下替臣收好!。。。殿下也勿惊慌,殿下乃我大明公主,安南人陡起作乱,对臣等定不会顾虑,稍后恐有拷打搜掠可能,然安南人断不会对公主下手,所以只要殿下不说,安南人便不会知道这二物!”

    徐应元说完,长乐公主惊在了那里:天子何时下旨册封他那准夫婿为齐王了,这天子大宝又怎的落在了徐应元手中?

    不止长乐公主惊讶,大学士扶纲等人更是震惊:皇帝册封周士相为齐王这么大的事,他们怎的闻所未闻?

    礼部尚书程源张了张嘴,想问明到底怎么回事,但想了想却是没有开口,而是若有所思的盯着那枚被公主殿下收在手中的玉玺。他若是没有记错,在安宁时,天子似乎提起过大宝丢失的事。

    程源想到了此节,扶纲身为大学士,又如何想不到此节。丢失的天子大宝重新出现,且还又冒出一份从未听闻的册封亲王的旨意出来,扶纲若是看不出这中间有什么古怪,他这大学士也是白当了。要知道册封亲王这么大的事,可不是天子一份圣旨就能办妥的,还需内阁和礼部一同会办。现在扶纳这个内阁次辅不知情,程源这个礼部尚书也不知情,这圣旨的真伪自然不难猜出。

    徐应元却是丝毫不理会周遭一众永历朝官古怪和疑惑的眼神,只催促公主殿下赶紧将这两样东西收好。将东西交给公主殿下收藏,是徐应元现在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在他看来,安南毕竟做了大明百多年的藩属,即便此刻作乱,但对于大明的公主殿下至少还要给予礼节上的尊重,因此不可能对公主殿下有所冒犯,更不可能搜身。所以,把东西放在公主这里无疑很安全。

    徐应元不是没有想过让梁双虎将这两样东西带着冲出去,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梁双虎冲不出去,这两样东西就要落入安南人之手了。所以徐应元选择将东西交给公主殿下,哪怕只能保上一段时间也行。

    在场众人中,只那被徐应元时刻带在身边的尚宝监马公公知道大宝和圣旨这事始末,可是这事他不敢将实情告诉扶纲等人,再说这会马公公早就吓的腿发抖了,哪还顾上揭穿假圣旨的事。

    泥菩萨过江,这命能不能有都不知道,还问的什么噢。

    将大宝和圣旨交给公主后,徐应元一把拽过梁双虎,让他马上带人冲出营地,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将此间消息传回广东。

    梁双虎却要带公主殿下同走,徐应元急了,猛的一把将他推出,直呼大帅若不知此间事,谁都救不得公主。郭绍也知事情缓急,连连催促梁双虎赶紧走,这节骨眼怎么可能把公主一块救走。安南人既敢动手,定有依仗,梁双虎若走的晚了,恐怕便走不脱了。

    扶纲等人也会意过来必须马上把消息传出去,也顾不上去追问大宝和封齐王圣旨的事了,也是纷纷劝说梁双虎快走。

    梁双虎无奈,只得咬牙带着手下兵丁杀出营去。外面包围的安南兵不下千人,梁双虎一行奋勇厮杀,死伤大半,终是在夜色中逃脱了数十人。安南人发现有明军逃走后,也是立即调兵去追。

    梁双虎等人冲出后,虽不知他们能不能甩脱安南人的追兵,但徐应元还是稍稍松了口气,恢复镇定后立即请扶纲出面质问安南人为何要背叛大明。

    长乐公主也反应过来,她是永历皇帝亲封的大长公主,又是隆武帝的侄女,绍武帝的女儿,身份贵重无比。但她毕竟是女子,又在异国他乡,不便出面和作乱的安南人理论。

    扶纲和兵部尚书孙顺、户部侍郎万年策一起出营质问安南人为何背叛大明,安南人却不理会,只来一官员问先前逃走的是何人。扶纲等人自然不会相告,安南官员冷哼一声便掉头而走,随后大批安南兵冲进营中,将营中明朝官员全部造册登记,对长乐公主倒如徐应元所想并无冒犯,甚至还有一个官员带着通事过来询问公主有何所需,安南这边尽量办到。

    许是安南官员有所顾虑,又或是想拿这些明军和官员向清朝表功,所以控制了明军营地后,安南兵并未就此大行屠戮,杀害明朝官员和士兵,而是只将武器和盔甲收走,不准明军出营走动,其他倒是并不干涉。但是,对于明军营中的财物,安南官员和士兵却没有什么客气,一番搜掠后,个个腰包鼓鼓。

    梁双虎等人从安南人包围圈冲出后,一路拼命往北跑,好不容易甩脱安南人的追兵返回了明朝国境。在一不知名的山岭中休息了半天后,梁双虎领着剩余手下开始摸索着往东边走。云南和广西连接交壤之处尽是群山,山中多是大小土司,道路不便,话音不通,又没有向导,还要随时面临那些土司的袭杀。梁双虎一行可谓是历经生死,在群山摸了半个多月,终是从云南境内抵达广西。后又花了半个月时间才从广西和安南交界处摸到钦州。路上,他们被当地的土司武装袭击了数次,到达钦州时,梁双虎身边只剩七人,梁双虎更是身受重伤。

    钦州的明军发现了梁双虎一行,将他们带到总督衙门。连城壁虽对周士相十分不满,可听梁双虎说天子已经册封周士相为齐王,且下嫁大长公主于齐王,现公主殿下和大学士扶纲、几位尚书并一众官员都被安南人扣住,连城壁是大吃一惊,一心忠于大明的总督大人有心想立即前去解救大长公主殿下,可却苦于他手下根本没有多少兵马,无力相救,只能一边让人医治梁双虎,一边派人将这个消息快马送到雷州的太平军处。

    雷州方面驻扎的太平军第一镇收到总督衙门传来的消息后,也是一刻不敢耽搁就快马往广州通传。广州主持太平军广东军政要务的宋襄公听了这事,亦是赶紧将消息送到沅州。

    正在沅州参加军议的铁毅知道这事后,一拍桌子怒骂道:“安南人好大的胆子,太岁头上也敢动土,他们是活得不耐烦了吗!大帅放心,末将这就领兵去荡平安南!”

    说着就气冲冲的起身,却发现四周的将领和官员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铁毅发怔:“怎么?”

    周士相斜了他一眼,问他:“你知道安南在哪吗?”(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 为了粮食开战

    安南在哪,铁毅还真不知道,等到兵部官董常清将地图摆出来,他才知道安南在哪,同时也算体会到什么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若真等他率第二镇去安南,黄花菜都凉了。

    周士相不关心朱由榔给他弄的这个老婆,他关心的是那个封齐王的圣旨是怎么回事。就在不久前,邵九公刚刚发来奏报,说是从清军那里截了一份文书,上面说是云南的清军曾经抓住了几个明军奸细,他们身上携带有永历帝册封周士相为粤国公的圣旨。

    永历帝给周士相封的是粤国公,现在广东那边传来的却是封齐王,事情变得很是有些扑朔迷离,也越发让周士相糊涂了:永历真那么痛快,肯给自己封亲王?若他真舍得给自己封亲王,那粤国公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永历先给自己封了粤国公,后来想想觉得愧疚,又补封齐王?

    周士相无从猜测云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是什么原因让永历改变了主意。他现在很头疼,头疼这个安南的麻烦。

    论理,不管自己是否愿意,他都要马上派兵去救那个名义上成为自己老婆的大长公主,哪怕对方长得跟头肥猪一样,周士相也要将她迎娶回来,因为这是皇帝给自己娶的老婆。身为臣子,只要周士相一天没有另立新君,他都得接受永历对他的安排。

    周士相还没有立新君,因为他不知道永历是否已经弃国出逃。在广西向太平军投降的清军将领只说吴三桂正在率军追击永历,且和晋王李定国在磨盘山大战了一场,这一战清军损失近万兵马,但晋王李定国也是惨败,现正领军在云南边境和清军周旋。各方说辞中都没有关于永历已经弃国的消息,所以周士相即便再如何心急想马上拥立唐王监国,都不得不耐下心来等侯。

    永历弃国的消息一天不传来,一天不被证实,周士相便不可能拥立唐王。他若这么做了,不但会被天下拥明势力唾骂,太平军自身也会因此而内讧。老四镇且不去说,赵自强的第五镇、苏纳的第六镇、胡启立的第七镇也没什么好担忧,可镇国将军朱统的第八镇、威远侯郭登第的第九镇、王兴的第十镇难免会因此事和周士相发生龌龊,进而离心离德。毕竟这些人愿意接受周士相的指挥,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勤王,勤永历这个王。他们的爵位和地位也是永历给他们的,而不是周士相给他们的。即便现在他们接受了太平军改编,但在太平军系统中,他们仍是独立的。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很难说朱统、郭登第、王兴他们真就愿意在太平军中当个镇将,要是有选择的机会,他们恐怕更乐意独立出来当一方军头。两广总督连城壁、四府巡抚张孝起为什么不愿意响应周士相的号召,原因不就是因为他们不愿居周士相之下么。

    一个是总督,一个是巡抚,响应了只是伯爷的周士相,他们能够得到什么?广东太平军控制的地盘又有哪个他们能插得上手,周士相为何不愿意总督衙门回迁广州,为何一手擅立广东布政使司衙门,原因又是什么?还不是权力二字。

    朱统、郭登第他们或是为了大义,为了抗清大局,或是实力有限,没法和周士相对抗,这才选择响应周士相。可周士相真要另立新君,大义不在,朱统、郭登第他们会不会有别的念头,实在是一件说不准的事。

    周士相在肇庆口口与他们声称的也是往广西勤王,这天子尚在国内,尚在坚持,周士相却转眼就拥立新君,这不但是打了他自己的脸,也是在打天下拥明势力的脸,更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夔东兵作为周士相计划中的“拥唐派”已经被他从夔东救出放入湖北,现正在湖北搅得天翻地覆。金厦的郑氏自从去年北上遭遇飓风退回后,也在休整,国姓爷没有放弃北上的计划,他正在着手于今年再入长江。而郑军这次再入长江方是周士相所知的“国姓爷打南京”之役,也是他摘取东南果实的最好机会。

    而无论是夔东兵还是国姓爷,这两个实质的拥唐派在永历尚未弃国的前提下,显然是不可能做无君无父之人,一块响应周士相拥唐的。这时代,大义是顶大帽子,也是能杀人的帽子。夔东兵已奉永历,国姓爷也看在抗清大局上违心奉了永历为君父,哪怕不听调也不听宣,在名义上国姓爷就是永历的臣子。因此,只要永历尚在,夔东兵也好,国姓爷也好,在大义面前,他们都不可能做无君无父之人。想要让他们和周士相一起拥唐,前提只能是一个,那就是永历自己作死——弃国!

    周士相等永历弃国的消息可谓是望穿秋水,可这消息却是迟迟不至,来的却是安南的麻烦。

    安南的事情很麻烦,太平军主力正在广西和湖南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