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去!”

    说到最后,李来亨也是气得脸色铁青,瞪着郝摇旗、塔天宝、贺珍三人道:“怎么着,你们都是好日子过够了不成!”(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么意思

    刘体纯上前劝李来亨不要生气,尔后转身对郝摇旗道:“老郝,你是不是铁了心要拥韩王监国,要那样的话,咱们可和你走不到一块,你不是想就此散伙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贺珍起身道:“老刘,老郝不是那个意思,什么散不散伙的,咱们忠贞营熬了这么多年,兄弟们哪次不是相互照应着,再困难的时候兄弟们也没想着散伙,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老郝的想法实际也没啥不对的,太平军真要拥了唐王监国,那唐王日后做了天子,肯定把他太平军当嫡系看,咱们这些人在他唐王眼里也是可有可无,不见得能比永历对咱多上心。”

    “要是咱们拥了韩王,那可就不同了。你们想啊,韩王是咱们拥立的,他能不依仗咱们?”塔天宝也跟着说道,他之所以答应郝摇旗一块拥韩王,便是看中这韩王上位后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要比唐王那多。

    刘体纯摇了摇头,道:“拥了韩王,咱们和太平军就得翻脸,清军出来的话,咱们怎么弄?眼下各家实力都扩大了,可能打的还是那些老弟兄,各位手头又有多少老弟兄?湖广这些清军不经咱们打,云贵的清军也不经咱们打了?做什么事前都动动脑子,拥韩王的好处,我刘二虎也清楚,可这韩王咱们真拥得了么?万一湖广立不住,弟兄们又往哪去?难道还回夔东去受罪么?”

    “清军真来,咱们多是陕西汉,人熟地熟,大不了打回陕西老家,学当年闯王一样和鞑子周旋呗。”

    说话的是贺珍之子贺道宁,年方25岁,和其老子贺珍一样,也是个马上的厮杀汉,为人颇是豪爽,在顺军余部第三代中算是个领头人物,仅次于名义共主李来亨。

    不想,贺道宁这话却让忠贞营众人都不说话,摇黄十三家那些土寇也不吱声,忠贞营这帮家伙多是陕西的,他们可不是。要是这些顺军余部真按贺道宁的说法回陕西,摇黄这些土寇可是撑不了湖广的局面,所以他们对贺道宁这话可是紧张的很。

    “回陕西?”

    永历册封的新化伯冯启凤也是陕西出来的,按理人哪个不思乡的,不过他却是叹口气对贺道宁道:“大侄子,咱老家可是个穷地方,崇祯年间十年九旱,一遇灾年,乡亲们就带着婆姨担着娃子乞活,就这也活不下去。当年我和你爹他们就是因为在老家活不下去,这才跟着闯王爷造崇祯爷的反,这一晃也二三十年了,老家那边来来往往的过兵,天灾**,这才几年光景,老家就能变好了?真按大侄子说的,咱们这帮老骨头领着你们回老家去也行,问题是咱们回去了吃啥喝啥?难不成喝老家的西北风不成?”

    “道宁这也是随口一说,大伙不必跟他一般见识,这小崽子翅膀还没硬,能有多少见识。”

    贺珍笑着打了个哈哈,示意贺道宁不要乱插嘴。贺道宁也知道自己失言,只得讪讪的退到父亲后边去。郝摇旗手下的挂印总兵马进玉笑着拉他到身边坐,贺道宁不想坐,却被马进玉硬按了下来。

    “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拥韩王我是不同意的。”

    李来亨闷声说完,一屁股坐下。他是闯王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的养子,当年舅爷高一功和养父决定联明抗清后才在军中崭露头角。李过在南宁病死后遗言其部都归李来亨统领,永历朝廷又册封他为临国公,所以不管是按顺军的传承还是按明朝的册封,李来亨都是忠贞营名义上的统帅。但仅仅是名义上的,若真是实际统帅,李来亨大可一言而决是否拥唐,而不是和潘应龙、洪育鳌、刘体纯、袁宗第他们联名给各家头领派信,共商大事了。

    “小老虎不答应,老郝他们又想拥韩王,这事昨弄?”

    马腾云犯愁了,也有些担心郝摇旗他们会不会因这事拉杆子出走,真要这样,好不容易因太平军解救变好的局面又要坏了。

    “潘公公、洪部院,你们昨说?”

    忠贞营的意见不合让武大定感到这事怕是麻烦了,所以他想问问潘应龙和洪育鳌的意见,毕竟二人一个是监军太监,一个是部院大臣,永历虽然跑了,可他们在忠贞营中也不是一点份量也没有。二人要是能有个明确的意思,忠贞营这帮人怕也能听上一听。忠贞营要是达成一致意见,摇黄这边也就好办了。武大定打内心里可是不愿意再发生什么内讧的。

    “我们?”

    潘应龙怔了一怔,看了眼洪育鳌,想了想,实话实说道:“咱家是皇爷派来忠贞营监军的,眼下皇爷虽然暂避缅邦,但只要皇爷在一天,咱家便是忠于皇爷的。”

    众人闻言,又是一番表情,潘公公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他那是仍要奉永历为主,不支持拥唐,更不支持拥韩的。

    潘应龙当众表明态度,洪育鳌便也直言他是支持拥唐王监国的。这一说,在座众家首领更是哗然一片,闹半天,这两位主持大会的也是各执一见。

    刘体纯发愁了,潘公公和洪部院这一表态,无疑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而偏偏在座这么多人,没有一个能一言而决。难不成这会就开不下去了?

    袁宗第和刘体纯暗暗商量几句,想着是不是先行休会,然后找郝摇旗、塔天宝和贺珍商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不要再提什么拥韩王,而至于是否拥唐王,则看摇黄十三家怎么说。要是袁韬和武大定能达成统一意见,那这会便给定下。不拥唐就仍奉永历,免得自家兄弟再为这事争执。

    二人计定,便要将想法告诉潘应龙和洪育鳌,由二位出面暂时休会,不想摇黄十三家那边的呼九思却突然叫了一声:“这么大的事,文督师昨说?”

    “对啊,文督师昨说?”

    呼九思说到文督师,众家头领立时闹哄哄的问起来,论起在众家头领心目中的威望,文督师可不在洪部院之下。

    李来亨却是面露伤感,对众人道:“重庆一役后,督师就染了病,我们从夔东出来时,督师尚在养病,为了让他老人家好生养病,天子弃国的消息我们便没敢告诉他,免得督师病情因此加重。”

    “这倒也是,督师毕竟七十来岁的人了,要是知道皇帝跑了,怕是病情真会加重。”

    众人唏嘘一番,言语中对文督师都是十分敬重。见状,潘应龙和洪育鳌也有些可惜,要是文督师不病重,由他来主持大会,恐怕这会也不会开成这样。

    “既然文督师那边没法定夺,那老夫人那什么意思?”发话的是荆国公王光兴。(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们忘了隆武帝吗!

    王光兴是永历朝廷册封的荆国公,宋代也有个荆国公,却是一代名相王安石。王光兴本名叫光泰,家有兄弟三人,大哥王光恩、弟弟王昌。说起来,王光兴虽名列夔东十三家之一,但当年和大顺军却是死敌,这一点和贺人龙部曲出身的武大定十分的相似。

    王光泰兄弟三人于崇祯年间参加流寇造反,大哥王光恩在农民军中闯出了点名气,外号“关索”。崇祯十四年王光恩领着兄弟们接受明朝招抚,所部改编为官军。固守勋阳期间,大顺军接连两次攻打勋阳都遭失利。弘光元年清军追击大顺军至郧阳时,王光恩随明朝委任的郧阳抚院徐起元一起降清,被清廷委任为襄阳总兵。后来王光恩因为同清朝委任的郧阳抚院潘士良闹摩擦,被诬陷逮捕押往北京,王光泰便和三弟王昌起兵反清,接受了永历朝廷册封,王光兴为镇武伯挂镇武将军印,王昌为勋襄总兵,

    后王光泰和王昌被清廷吏部侍郎喀喀木所领满、汉军队击败,不得不退出郧阳,行前把郧阳府城的大小城楼和城上驻兵窝铺二十九座焚毁一空。王氏兄弟由房县进入四川,其部下总兵李世英奔往陕西兴安府境,企图同曾经在该处活动的抗清武装米国轸、武大定等部会合,不料米国轸已被清军捉获,武大定逃往四川。李世英部孤军无援,无处落脚,遂被清军击败。

    进入四川后的王光泰和弟弟王昌一直活动于夔东地区,同大顺军余部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贺珍等部联合作战,成为“夔东十三家”之一,永历朝廷册封他为荆国公,也是在此期间,王光泰将名字改为光兴,取兴复兴复之意。

    前年清湖广总督胡全才曾命人招降王光兴,王光兴却回信说:“当日郧阳一举,至今泪滴九原”,“不佞首阳饿夫耳,老此地云云”,王光兴通过此信表示鉴于其兄王光恩被清廷无辜杀害,故而做兄弟的他同清廷誓不两立。

    胡全才接到这信后却是笑着对幕僚道:“这王光兴日后定降,因为其人只是因其兄之死而对大清产生怨言,非真仇视满州,对那明朝更无多少忠心,他日稍加压力,朝廷再假言安抚,那王光兴必然动摇。”

    去年大学士文安之组织进攻重庆之役时,王光兴的三弟王昌死于城下,兄弟三人现只剩他一个,所以对于清廷的仇恨愈发强烈,然而正如被清廷解旨锁拿归京的胡全才所言,王光兴对于清廷的恨只是私恨,对明朝却无半分忠心,之所以和李来亨等人在夔东坚持,不过是因为想报仇而矣。若明朝真的不行,此生再无复仇可能,王光兴恐怕真的会考虑降清。

    接到李来亨书信告知永历皇帝已经弃国出逃,太平军大帅周士相欲拥唐王监国后,王光兴这个永历亲自册封的荆国公没有感到任何伤心和绝望,而是立即派人前往沅州,向太平军大帅周士相表达了自己的拥护支持之意。在给周士相的亲笔信中,王光兴只字不提永历给自己的国公封爵,只说自己愿为太平军下一小卒,为唐王驾前驱,并说自己当极力游说忠贞营诸将响应拥唐。

    王光兴在给周士相的信中几乎就差拿脑袋担保忠贞营定会支持拥唐,然而大会开到现在,不但各家没能达成拥唐的意见,郝摇旗他们反而还跳出来要“拥韩”。王光兴心下有些急了,给周士相的信中他是信誓旦旦,可那时他只道忠贞营这帮人会识时务,加上太平军对他们有大恩,所以肯定会响应拥唐,哪曾想事情却有这般变化,天知道郝摇旗他们脑子是不是进了水,竟想着“拥韩”弄个从龙勋臣做做!

    太平军现在势大,不但困住了西南几十万清军,更拥两广地盘,湖广数府也在他们手中,且太平军不断重创满州兵马,要是再拥唐成功,便成了天下抗清中坚力量,所以王光兴将复仇的筹码完全押在了太平军身上。而想要周士相信重自己,在太平军中有容身之地,王光兴就必然要做些什么。他知自己虽和李来亨他们同居十三家,但和叛变的谭弘、谭诣一样,忠贞营这帮人对他们并不真正相信,他要是跳出来叫嚷要拥唐,事情很可能反而变得更糟,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德高望重的高夫人。

    高夫人说的是李自成的夫人,高一功的姐姐、大顺朝的皇后高桂英。

    当年高夫人和闯王李自成夫唱妇随,同心协力,患难与共,又亲率一批以陕北米脂婆姨为骨干的女兵组成娘子军,在李自成率军和明朝官军对敌之时,老营由高夫人一力统管,让李自成和手下大将们可以毫无顾虑的和明军作战,堪称一代巾帼英杰。李自成兵败身死后,高夫人带李过、高一功及贺珍等率部继续与清兵抗衡,后来明朝派人联络顺军抗清时,又是高夫人力排众异坚持与明朝联合,因而被隆武帝封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号其军为“忠贞营”。李过死后,也是高夫人帮着时年才20岁的李来亨维持局面,使得李来亨能够迅速团结顺军各部,带领他们一同落脚夔东。这些年来,高夫人因年事已高已经不问营中事务,但在众将心中,高夫人依旧是顺军第一人,忠贞营的主心骨。

    王光兴提到高夫人,袁韬也想到了此节,他跟着问刘体纯道:“刘二虎,这么大的事,你们就没问过老夫人啥意思?”

    刘体纯微一点头,道:“争天王,小老虎已经派他儿子回去问夫人意思了,不过还没回来。”“争天王”是袁韬的绰号。

    武大定迟疑了一下,亦起身说道:“老夫人是闯王夫人,也是你们顺朝皇后,如今闯王和大顺都没了,可她老人家却还是你们忠贞营的主心骨,这么大的事情,老夫人是个什么意思,咱摇黄十三家也想听听。要是老夫人说拥唐,那咱们就拥唐;老夫人说仍要奉永历,那咱们也奉。她要说拥韩,嘿,别人我不管,我武大定却是听的。”

    武大定这话倒不是虚言,当年他随贺人龙剿农民军时,就听闻过高桂英的大名,对这位女中豪杰颇多敬佩,也很佩服她的眼光,当年要不是高桂英决定联名,顺军这些余部现在是个什么境地,还真难说的很。所以武大定是真想听高夫人的意思办。

    “对,对,该听听老夫人的意见,她老人家当年跟闯王打天下,见过的世面比咱们都多,这么大的事,怎能不听听她的意见!”马腾云不住点头,同时也是埋怨刘体纯他们怎么不等老夫人意见过来再开会的。

    党守素等忠贞营将领也跟着说不妨等侯高夫人的意见再行定夺。郝摇旗和贺珍都是高夫人一手带出来的,这会也不好说什么。李来亨和袁宗第、潘应龙等人商量了下,也觉不妨等侯老夫人意思过来再行开会,要不然大家各执己见,忠贞营内部都不能统一,又怎么能叫摇黄十三家信服支持。这正商量着,外面却有脚步声急急传来,然后就有人喊了,却是李来亨之子,16岁的李义从夔东赶了回来。

    “义儿回来的正好,快进来!”听到儿子声音,李来亨脸上露出喜色,迫不及待迎了上去。

    “父亲!”

    李义稚嫩的脸上沾了不少灰尘,却是一回来就急着过来,连脸都顾不得洗。

    李义的到来让堂内一众首领都不由自主站了起来,紧张的有,期待的有,忐忑不安的也有。

    刘体纯见诸家首领都着急等着听信,便上前对李义道嘿:“小义子,老夫人怎么说?”

    李义看了眼自家父亲,李过微笑着朝他点头,当下便大声说道:“祖奶奶说了,是否拥唐这事,往远了说,咱们忠贞营是隆武帝给立的营头,起的号,当年也是隆武帝收留了咱们,所以咱们不能忘了隆武帝。往近了说,咱们忠贞营能够从夔东脱困全因人家秀才帮忙,给钱给粮给地盘,这才让咱们有了喘息之机。这世上啊,没有过了河就拆桥的道理。尔今永历这个天子不成器跑到了藩属去,自个不要大明军民,那咱们就听那秀才的,拥唐王监国!”

    。。。。。。。。

    作者注:正史中李来亨父子均殉国,其子并无名字留于史料,李义为作者虚构,但其人为实。李自成祖孙四代抗清,当为汉家称颂。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六章 恭请唐王监国!

    台山往文村道路上,快马驰奔。

    台山前年便全境光复,原驻台山的满清绿营陈秉文在知道广州陷落,平南王尚可喜身死,靖南王耿继茂降明后,便带着亲信部下往文村向唐王和虎贲将军王兴请降了。因为见机的快,陈秉文免了身死下场,现在太平军第十镇中做着旅校副职,这会正在广西南边剿匪,从云南逃到广西的永历朝廷大学士郭之奇便是陈秉文的部下发现的。

    台山光复后,因有文村大。饥荒的前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