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对郭之奇道:“袁宗第为鄂抚之事,孤准了。可这赵四海是何人,孤从未听闻,却不知有何资历能为湘抚。”

    郭之奇回道:“殿下,赵四海此人乃是粤国公起事之初便相随之人,臣闻此人甚为粤国公信重,初管太平军公库,后为军部官。粤国公征湘之时授于湘西剿匪衙门指挥,现为湖南野战军团都指挥一职,其部有六镇五万强兵。”

    唐王听后,先是一惊,旋即眉头微皱,颇是不悦道:“什么军部官、剿匪衙门,野战军团,还有什么镇、旅的,这些官职安排我大明从未有过之,叫人听着莫名其妙。你去与周士相说,孤既已监国,往后军政事务,各官委任都由遵我国朝制度,不要私设什么官职。”

    闻言,郭之奇一惊,只道唐王因这赵四海是周士相私人,不肯准这湖南巡抚任命,不想唐王随后却摆手道:“但那赵四海既是有功之人,升赏孤自不会吝啬,湘抚之事孤也准了,不过职官差事你还是要与周士相说,一切当以国朝制度为正,不可滥授乱称。只有朝廷正了,地方才能正。甲申以来,国家名器乱相授予,朝廷也好,地方也好,官职混乱,职官不等,可谓乌烟瘴气,今孤既已监国,便当纠正,以为新朝气象。如此,天下军民才能归心。”

    “殿下言之有理,臣这就去与粤国公商议此事,两广及湖广军政官职等事确须理清。”

    郭之奇松了口气,唐王还是知大局明事理的,比之天子却要好上许多。依天子性子,只要没有性命之忧,恐怕就不顾大局当场驳了这任命,结果却又不能改变什么,徒使帝颜受损而矣。唐王显然明智的多,虽然这些天来也有一些看着儿戏之举,但终究还是顾全大局,知道事急轻重的。

    郭之奇来见唐王便是奏请二省巡抚委任一事,既唐王准了,他便欲回内阁签署下发,顺便去与周士相商议太平军各官职司事,唐王却好像还有话说,叫住他,踌躇一会,才开口征询道:“孤那夫人随孤落难已近十年,现孤既已决定监国,便想给夫人一个名份,首辅以为可否?”

    “殿下册立王妃,此乃喜事,有何不可。”

    唐王要封王妃,郭之奇如何会反对,又不是尚未监国就要选妃,惹得天怒人怨,个个指责,只道此君无德。况那齐夫人追随照顾唐王十年,共历风雨共患难,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现在唐王即将监国,也算是度过风雨,守得云开见日月,自然当给齐夫人正名。

    见首辅不反对,唐王也是松了口气,他还有些担心自己还未监国就立王妃,会被臣子讥讽反对呢。

    郭之奇想了想,问唐王道:“殿下册封王妃乃是大事,按制当举行典礼,不知殿下意欲何时册妃,臣好与礼部商议典制筹备此事。”

    唐王摇头道:“不必了,国家困难,朝廷新立,孤册妃乃是家事,何必举行什么典礼。一切从简,不必大做,以免浪费民脂民膏。”说完,想到什么,又补了一句:“不大办也是王妃的意思。”

    “殿下!。。。”

    郭之奇看得出,唐王殿下此言绝不是什么做作之言,亦或违心之言,而是心中真实所想。想到唐王夫妇这些年受的苦难,首辅大学士的眼眶不禁有些发红。

    郭之奇真情流露,唐王也是性情中人,受了感染,亦是上前握住郭之奇的手,感慨道:“天子蒙尘避难藩属,致使国家无主,孤无奈这才称监国以定人心。但孤也年近五旬,气血早衰,虽为江山社稷称此监国,孤却自知无才无德,难当这重任,对于国事也是知之甚少,所以朝廷上下还要劳请首辅多费心。他日若社稷得以中兴,首辅当为中兴首功。”

    郭之奇忙道:“有粤国公和太平将士、忠贞营将士在,只要朝廷上下团结,君臣齐心,殿下必能为中兴之主。”

    唐王听了这话却是连忙摇头道:“孤说过,孤只是监国,如何能为中兴之主。待局面稍好,还是要迎回天子的。便是迎不回,他日也要以孝皇。。。。”说到这,唐王一下警醒,想起与周士相所约,顿时便止了声,令得郭之奇听的一头雾水,不知唐王后面究竟想说什么。

    “监国典礼若不是你们坚持,孤也不想操办。左右军民都知孤称监国,何必大操大办,须知这一办,可是要花费不少银子的。”唐王转了个话题,虽然花的不是他的银子,可他苦日子过惯了,还是有些不习惯因为他而大笔花钱。

    郭之奇笑道:“殿下监国乃我大明大事,又值广西大捷,正是鼓舞人心之时,理当按制操办,以振发军民,使殿下能为中外仰望。不过殿下放心,礼部这次也是一切从简,并无铺张之事。”

    “这就好,这就好,这就好。”

    唐王连连点头,郭之奇见殿下似无话再与自己说,便要起身回内阁,他这首辅事务太多,可不能一直呆在这里。不想唐王身子却又是一动,欲言又止的样子。

    见状,郭之奇有些奇怪,开口问道:“殿下还有什么要与臣交待的吗?”

    “孤。。。”

    唐王很是犹豫,不知这事当不当问郭之奇。因为心中挣扎,且觉这事不应该由他来问,所以脸上有些发烫。

    “殿下?”

    唐王这样子让郭之奇越发糊涂。

    心中纠结片刻之后,唐王终是忍不住一直以来缠绕在心头的困惑,低声问郭之奇道:“首辅来广东前一直在昆明,对于朝中之事想必很是清楚,所以孤想问问首辅,天子册封周士相为齐王之事可当真?”(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监国

    原先的绍武行宫、伪清两广总督衙门,现在的内阁六部所在,还有不少工匠正在忙着拆去脚手栏架。新制成的“奉先”、“武英”等殿字样端正悬于殿门之上。

    满头白发的广东巡抚廖瑞祥在殿内殿外看了几圈,犹觉不放心,问身边的新晋工部左侍郎程汉斌:“是不是简陋了些?”

    程汉斌微一摇头:“真按大明会典来办,这监国礼得拖几个月去。”稍顿,颇有信心又道:“放心吧,等会我让人用绸布将这里四面一蒙,缝缀起来,保证气派,大帅看着定会满意,监国殿下看着也会满意。”

    廖瑞祥笑道:“如此就好,这些日子倒是辛苦肃严兄了。”

    “有何辛苦,又不是我亲自搭台上架。”

    程汉斌揉了揉熬了一夜有些发困的双眼,看着那漆了金漆的“奉先殿”牌匾,心中感慨但愿这唐王不是我大明最后一个监国。

    。。。。。。。

    距永历四年广州大屠杀已过去九年,距太平军破袭广州城已过去两年,如今的广州城,兵荒马乱的景象总算是过去,市井之中也总算是看到人气。现在,广州城更要迎来唐王监国殿下,蒙当年清军在广州造的孽,现今城中二十万百姓竟是没有几个知道这座城池曾经也有过天子登基的盛典,而即将成为大明监国殿下的王爷便是那位天子的亲弟弟。

    铜锣不断在街巷坊市敲过。天还未大亮,广州城内就忙碌异常,知府衙门大小差役全部出动,家家户户都被动员,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拿着扫帚的百姓。行在至即将举行监国典礼的总督衙门都已铺上净土,往东门的大街也是清扫干净。

    城中的商铺大多关了门歇业,但一些小食铺、早摊铺还是开着门。店主们满脸笑容的为不时来买吃的衙役们端上一张薄饼,或是两个包子、一碗稀粥。往日常沿街叫卖瓜果蔬菜的乡民都没了身影,今儿个是唐王殿下的监国典礼,昨天衙门和街坊的里正们就和那些乡民打过招呼了,说是明日再来,今日权当一歇。

    广州府这些日子无疑是广州城中最忙碌的所在,组织百姓、卫生环境整治、治安缉查都担在广州府身上,把个新晋广州知府江庆之累得直差吐血。天快亮时,江知府带人将东城墙边的一堆杂乱垃圾收拾运出城外后,才难得有了轻闲坐在一家粥铺前要了个咸鸭蛋,就着稀粥吃了起来。一碗下肚却觉更饿,再要一碗便是狼吞虎咽,半点也不顾虑什么知府老爷的体面,只看得那摊主和左右随从瞪大眼。

    江知府所在不远处的东城门下,一帮衙役在几个看着好像读书人的指点下,将一条横幅悬挂在了城门下。

    横幅上一行大字——“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约十万百姓被组织起来参与唐王监国典礼,内中不少原平南藩下、靖南藩下官兵家眷,这帮当初的旗人早是不再穿什么旗袍马褂,女人们穿着袄裙,男人们穿着曳撒,传统汉冠汉服,看着就清爽。

    归德门后的一处巷中,游手好闲的破落户张四难得一大早就起来洗脸穿戴,媳妇看着觉得奇怪,便操着不甚熟络的汉话问丈夫起这么早做甚。

    张四看了眼自己这位不花一文钱就从衙门领回来的满州媳妇,嘿嘿一笑,带着自豪道:“今儿俺们大明有监国殿下了,俺去瞅瞅,沾点监国喜气,说不得回来就能弄大你肚子。”说完,抬手在媳妇胸前一捏,高兴的出去看热闹去了。

    媳妇脸上始终带着羞红,待到院外响起丈夫和邻家小孩的逗笑声后,笑容才慢慢褪去,一滴泪珠缓缓落在她的脸颊之上。

    她叫乌那希,老姓爱新觉罗。

    乌那希记得,她的祖父叫雅尔哈齐,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是她的大爷爷。

    而她原本的丈夫和孩儿,已成白骨。

    。。。。。。。。

    左通巷一间不起眼的院子里,新晋礼部侍郎洪士铭终是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然后仔细端详起自己熬了一夜的战果——唐王殿下监国谕。

    算起来,这已是洪士铭替周士相写的第二份文章了,第一份是东征檄文,第二份便是这份监国谕文。

    洪士铭不想写什么文章,更不想做明朝的什么官,可偏偏那贼秀才却吃定他般,非要他当官,非要他写文章。

    洪士铭不敢不写,也不敢不当这个礼部侍郎,因为贼秀才会杀人。

    看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笔误,洪士铭这才小心收起,早饭也顾不得吃便往军帅府去交差。

    一路上,看着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广州城,看着那大街小巷挂出的横幅,洪士铭心中不免万般感想,只这感想让他十分的不好受。

    。。。。。。

    监国殿下有谕,城中凡是家有孤老的,计口一人发五十文。知府衙门又有赏钱,却是出来做工的一人能领三十文,银元还是粮票都可。此举让广州城中的百姓对于监国殿下异口称颂,广州城中如过年般开始热闹起来,军民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嘹亮的歌声远远传来,一队队换了崭新赤红军服的太平军从城门开进城中。

    嘹亮的军歌传到军帅府中,正在一边吃着婉儿姑娘熬制的小米粥,一边看着洪士铭写的监国谕文的周士相,不禁抬头朝府外看去。

    视线自是穿不透那一重重院墙,但他却好像真的看到无数将士正在眼前穿过般。

    大明永历十三年六月初五日,唐王身着冕服,乘车辇赴圜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山川之神,行五拜三叩头礼。礼毕,赴太庙、唐国宗庙,具孝服祭告祖宗,行五拜三叩头礼。稍后,唐王再着袞冕,诣武英殿。

    因唐王只是监国,并非天子,故武英殿中不设丹陛,仅设监国座于殿中。监国座西尚宝监设宝案,上放唐王监国大印;监国座东,由鸿胪寺设诏案,放监国谕令。另按制当由钦天监设定时鼓,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上,不过因钦天监和教坊司都未设立,故此两制由礼部权且责成。

    太平军第三镇丙旅将士充任的锦衣亲军依次而列,于行宫中门上设云盖、宣读案。另备座辇、仪仗于殿外侯命。

    辰时三刻,唐王于礼官引领下至大殿,座殿中,文武百官具礼服行礼,礼毕,即由礼部左侍郎洪士铭宣读监国谕。

    “昔我太祖高皇帝廓清宇内,一扫胡氛;成祖文皇帝广播天恩,威震华夷。仁治义育、累洽重熙,历三百年矣!不意一朝国变,犬羊飞渡,先有安宗北狩之痛,后有绍宗蒙尘之难;皇上(永历)御宇以来,圣德彰明、推诚懋勤,四方归心、赤子还朝,一时有两蹶逆酋之功,八省恢复之盛。然内有孙(可望)、陈(邦傅)诸奸谋叛,外有贼虏众凶交迫。以致云贵不守、滇京丧亡。

    今车驾南巡沙漠、海内虚君。统绪几失,国危旒缀。虽闽粤尚存,众心惶惶。今尔诸臣士民,连笺劝进,至再至三。孤德凉薄,雪耻未遑,然念切同舟,志固中兴。恐祖宗社稷,沦于贼手;忧兆姓父老,复陷胡尘。故勉其请,俯顺舆情,允从监国。

    谨于永历十三年六月初五日,朝见臣民于广州,以张皇六师,迎还玉辂,复高皇之威光,出黎民于汤火。谕下,布告遐迩,咸使闻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 有违祖制

    有关书评争论,只引用两史点明。

    一、汉献帝时朝廷一应设置俱全,然国事出于丞相府。

    二、孙可望安置永历于安隆,朝廷内阁六部官衙职事也是一应俱全,然国事出于贵阳国主府,未见连面子上的事情都不做的。

    。。。。。。。。。

    唐王监国殿礼于原绍武行宫内举行,外面的广州百姓自是没法亲眼目睹监国千岁即位之礼,但这却丝毫不会减淡百姓们的热情。因为从今天起,广州城就成了监国殿下行在,很多人分不清监国和皇帝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大部分看热闹的广州百姓心中,他们以后就是天子脚下的臣民了。

    人群之中不但但是看热闹的百姓,也有一些身着儒衫的读书人,这些人有的支持唐王监国,有的却认为唐王不应该监国,至少现在不宜监国。因为天子只是暂避缅邦,并不是一去就不回,唐王如此匆匆称监国,万一天子再次回銮,岂不别扭?到时,唐王这个监国如何自处,难道还要来一次唐桂相争不成?

    支持唐王监国的却也有自己的看法,大抵便是永历胆小无能,自己弃国,唐王监国顺天应人,谁让永历自个不争气呢。他要真有脸从缅邦回来,那也是不能再当这天子了,内禅做太上皇当不失明智之举。

    有人却是想的更远,广东是太平军的地盘,那太平军的大帅拼死拼活打出来的地盘,难道真好心送给唐王不成?所以啊这事八成就是立个傀儡,将来这太平军要是真能把鞑子给逐到关外去,太平军那大帅铁定是要自立的。届时唐王这个傀儡能落个安乐公的好下场,便是朱家祖坟冒烟了。毕竟永历这一跑,可是坐实了明失其鹿,群雄相争的局面了。这当口,管你明还是清,谁实力强,谁能抢得到,这江山就归谁。持这种想法的多是对明朝失望至极的读书人,不少人在清军来时不乏有过投效之念。

    当然,看得远、想的远的人毕竟少,眼下,大多数百姓还是真心为唐王能够在广州监国感到高兴。

    一大早就跑来看热闹的闲汉张四一脸惬意的望着远处的森严戒备的监国行宫,对身边几个年轻玩伴笑道:“哎,还是天子脚下的感觉好啊!”

    一个闲汉好奇道:“四哥,这天子脚下有什么好的?是能让咱捡到银子了,还是能让咱捞着小媳妇了?”

    “瞧你这出息劲。”张四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们想啊,别的不说,就这天下有几个地方的人能看到天子登基,有几个地方能做京城?就冲这一点,你们说感觉好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