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两茫茫

    刘文远是苏州附廓吴县的一个走街串巷的补锅匠,这人身世很是可怜,四岁时父母到隔壁太仓县走亲戚时叫清兵给围在城中杀了,打那之后,这刘文远便跟着驼背叔叔生活。六岁那年,这驼背叔叔下河摸河蚌想给侄儿补些营养时,不幸滑入深水区淹死。

    好心邻居帮着葬了他叔父后,刘文远便吃起了百家饭,经常是东一家喝碗粥,西一家嚼口锅巴,忍饥挨饿过一天。就这么着过了几年。一个远方的亲戚找来,见小刘文远实在是孤苦伶仃,便带在身边跟着学补锅的手艺,想着让这孩子将来也能有手艺傍身,自食其力。

    刘文远也确是懂事,认认真真的跟着这亲戚学手艺,凭着吃苦劲将这补锅的手艺学了下来。17岁那年,这远房亲戚出了点钱,替刘文远说了门亲事,盼着这孩子也能成家立业,把刘家的香火传下去。

    刘文远的妻子是乡下一佃农家的三闺女,相貌一般,但是和刘文远一样,因为是穷苦人家出来的,所以特别能吃苦,也懂珍惜。两口子勤劳持家,互相恩爱,日子虽然贫苦,但在乱世活下来已是不易,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成亲后的第三年,刘文远的妻子突然有了喜,这让刘文远可乐坏了,因为父母死在太仓寻不到尸骨,所以他便买了好多纸钱到驼背叔叔坟上烧了,愿叔叔在天之灵能保佑侄儿阖家平安,侄媳顺利生产。

    岂料,就在妻子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时,不远的长江上突然来了金厦的海匪,说是去打江宁城。海匪在江上,又是去打江宁,该担心的是官府里的老爷们,刘文远一个补锅匠有何担心的,所以并未当回事。没多久,果然有消息传来,说是海匪在江宁城下大败撤走了。

    来得快,去的也快,这个消息让苏州左近许多官绅老爷们皱眉,悔的肠青,却对刘文远这等贫民百姓一点也无影响,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是换皇帝,也不碍他们挣钱养家。

    没过多少天,苏州城外就来了大清兵。这些大清兵带来了好多捆绑着的女人,说是通贼的女人。

    这些女人衣衫褴褛,哭哭蹄蹄,让人看着很不好受。刘文远远远看了一会,实在是看不下去,便回了家,将这事和妻子一说,妻子亦是难受,但又有什么办法,只能怪那些女人命苦。

    乱世之中,升斗小民,唯一能顾得上的就是自己了。

    刘文远和妻子同情那些女人,但仅仅是同情而矣,他们甚至都不敢在那些大兵面前痛骂一句,他们唯一想的就是这可怜的事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那些大清兵进城后,一直没有事,除了每天都有人往军营那买女人,其它和从前并无两样。至于那些被买走的女人去了哪里,苏州城中个个心知肚明。

    刘文远依旧走街串巷,为东家补锅,为西家修刀。可前几天,城中的大清兵却突然开始抓人,这让刘文远吓坏了。

    大清兵只抓女人,他们将女人从家中拖出,然后告诉她们的家人,七天后带银子到军营赎人,否则这些女人就休想回家。

    邻居家传来哭喊声时,刘文远和妻子抱在一起,躲在柴房中。可是,他们却没能躲过噩运,柴房的门被砸开了。

    两个清兵将刘文远的妻子拖了出来,发现这是个大肚子时,那两个清兵发出狞笑声。

    刘文远的妻子吓坏了,在那惊恐尖叫。刘文远也吓坏了,他跪在地上拼命的磕头,乞求军爷放过他的妻子。那两个清兵却只冷冷摞下一句让他七天后带钱去赎人,便拖着刘文远的妻子往外去。

    刘文远上前紧紧抱住妻子,苦苦哀求,说他家没钱,可得到的回应却是清兵狠狠的一刀鞘。

    刘文远昏了过去,等他醒来时,院内空无一人,大门空洞洞的开着。

    刘文远急坏了,清兵要十两银子才能赎人,可他全部家当不过才三两。他想去邻居家借钱,可是一路走来,听到的却都是哭声。

    完了,妻子没了,家没了,儿子也没了,一切都没了!

    这几天,刘文远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他只像一具行尸走肉般活着。

    他去过大清兵的军营,但他根本进不去,他只能和无数妻(女)被抓的人一样,跪在军营外嚎哭哀求。

    然而,这并没有用。清军放言,不管是筹到银子还是没有筹到,七天后方能赎人。

    天可怜见,没等到第七天,南京过来的太平军突然进了苏州城,那些大清兵把辫子都割了,摇身一变成了太平军。

    太平军好,比大清兵好。

    军营那边有消息传出来,太平军命城中百姓去军营领回自家亲人。

    听到这个消息时,刘文远难以置信,他一下有了精神,他飞快的跑向军营,他要接回妻子。但他走近军营中的时候,却被眼前场景看得呆了。

    到处都是衣衫不整的女人,有的甚至一丝不挂,她们大都眼神空洞,无有生机。一些女人在亲人的怀中嚎啕大哭,哭得叫人心碎。

    刘文远也落泪了,但他更担心,他到处疯找自己的妻子。在找了半天无果后,他来到了太平军在营门摆的一张桌子前,报上了妻子的姓名。

    那些太平军的人在翻了名册后,摇了摇头,带刘文远来到营中一处角落。

    角落里,堆着很多一丝不挂的尸体。其中一个女人的肚子很大,身上全是伤痕,神情扭曲,死前定是受了极大的折磨和痛苦。

    刘文远呆了,他认出,那大肚子女人就是他的妻子。

    他抱着妻子的尸体仰天长啸,泪水“噗噗”的滚落。

    太平军的人见了也是十分同情,一个军官下令要给刘文远找辆牛车,好让他把妻子的尸体带回去。

    刘文远却拒绝了,他什么也不要。他就那么抱着妻子的尸体,一步一步的回家。

    (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七章 河东君

    人死,要入土为安。

    刘文远用仅有的三两多银子为妻子在城外买了处墓地和一具薄棺,又翻箱倒柜将妻子当年结婚时的嫁衣找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替妻子擦干净身体后,他摸了摸妻子冰冷的肚子,将嫁衣轻轻的穿在了妻子身上。

    棺材铺的人将棺材送来后,刘文远请他们将妻子的遗体放进了棺中,然后从邻居那里借了辆车,一路赶着将妻子的薄棺拉到城外。在邻居的帮忙下,他将妻子入土为安。

    一座新坟之上,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刘黄氏玉兰之墓”。

    刘文远呆呆的站在坟前,邻居看着直叹息,上前帮忙将纸钱烧了,将刘文远硬拖上车回了城。

    人死不能复生。

    活人依旧要活下去,哪怕痛苦的活,也依旧要活下去。

    。。。。。。。。。

    城中,周士相与年近八旬的钱谦益相谈得甚是融洽。

    早在两年前,周士相便让张安派人到江南联络复明人士,而钱谦益作为江南复明人士之首,自是重点联络对象。只是那时太平军虽崛起于广东,但却仍限于广东一省,加上距离过远,所以钱谦益并未对广东过于重视,而是将精力用在了和金厦的联络上。

    后来即便是知道广东阵斩清简亲王济度,又克复广西、湖南,声势远较当年孙可望、李定国来得要大,钱谦益对于太平军的重视依旧是不及对金厦郑军。经他联络的江南复明人士暗中提供的钱粮资源也大多用在了郑军和浙军身上。

    之所以如此,主要便是因为太平军离江南太远,江南士绅力有不及,而金厦的郑军却随时都能入江,实力不比太平军弱,故江南复明人士不可能舍近求远。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延平王郑森是钱谦益的学生,其表字大木便是钱谦益所取,因此从亲近上来说,钱谦益也是更倾向于他的学生,而非一个从未听说,从未谋面的秀才。

    钱谦益本是要去南都的,只因听说太平军自镇江发兵攻打梁化凤,故而意识到太平军必然会用兵苏州。而常熟离苏州不远,一旦苏州光复,他可以立时赶来,因此便一直在家等侯苏州光复的消息。

    钱谦益对太平军收复苏州很有信心,他对河东君柳如是断言,梁化凤和管效忠二人不合,难以齐心,必然败事。果然,被他料中,只是钱谦益以为太平军是血战攻克困守待毙的管效忠,却没想到竟是不损一兵一卒就进了城。

    因天下大雪,钱谦益又年近八旬,所以河东君柳如是不同意丈夫冒雪来苏州城,可钱谦益却是听说此次领军攻克苏州的是粤国公周士相本人,故执意要前来,为此大发脾气。柳如是劝不过他,只好命家人备了马车,陪他一起来苏州。军情司那边一直有人在钱府,当下就将消息发了回来,并一路护送。

    军情司在江南这边的人都知道大帅对这位老宗伯十分看重,说不定还要大用,哪里敢让这位老宗伯出事。

    周士相得报后,他是亲自到城门接的钱谦益,并没有因为钱谦益之前对广东的冷淡而怠慢于他。在他看来,钱谦益虽于弘光年间有降清劣迹,但其后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秘密反清复明,蹲过三次清朝的大牢,散尽家财,以致死后其妻柳如是被钱氏家族逼索,气愤之下投缳自尽。故不论这位老人当年有何不堪,他的余生总是为此偿还了,这比在北京替满清修《明史》的那帮东林徒子徒孙,比在各省替清朝镇压明军的汉官们强得太多,太多。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

    明清相争这十七年来,有太多如钱谦益一般先行降清,后又幡然悔悟,用生命书写复明篇章的人物。

    周士相认为钱谦益值得尊重,至少当初领衔开南京城门的并不是他,而且他要比李成栋、金声恒、王得仁、姜镶等人要好,他没有双手沾满累累汉人鲜血。

    。。。。。。。。。。。。。。。。。。。。。。。。。

    “老宗伯!”

    见到钱谦益后,周士相执的是晚生弟子礼,丝毫不摆国公大帅架子。除他之外,在苏州的高级将领全都前来迎接,蒋国柱这个新任江苏巡抚也带着一块投降的知府阎绍庆执据下礼。

    钱谦益原是有些忐忑,害怕周士相会因为他在弘光年间的降清劣迹而轻视于他,但见年轻的国公领着部下们如此隆重待他,心中很是激动。柳如是扶他下车时,能够感觉到夫君双手正在颤抖。

    钱谦益激动的扶起周士相,待心情稍稍平复后,他为周士相介绍了柳如是。

    周士相看着传闻中的“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很是感慨,岁月沧桑,如今他看到的不是什么花魁,不是什么八艳,而是一个鬓角已经发白的妇人,一个始终追随丈夫坚持复明的女中英豪!

    “河东君!”

    周士相充满敬意的称呼柳如是。他没有称“钱夫人”,因为蒋国柱事先告诉过他,柳如是这人是巾帼枭雄,颇有男儿风,故从来不喜别人叫她“钱夫人”,而喜外人称她“河东君”。

    一声“河东君”,听得柳如是先是怔了一怔,旋即有些高兴。她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还未及而立之年的青年国公。

    周士相又为钱谦益介绍一干部下,诸将都是上前行礼,待蒋国柱和阎绍庆也来行礼时,钱谦益难免愣了下,但旋即明白,这二人定是降了粤国公的。

    此时风大,钱谦益八旬老人,如何能在城门久呆。周士相请钱谦益夫妇上车,亲自策马在前领路。这举动,更是让钱谦益坚信自己没有来错。

    如此郑重对待钱谦益,除敬其壮举外,周士相亦是有利用之心。他需要借助钱谦益的名望来稳定江南士绅之心,这与他用蒋国柱着手后面兴大狱对付这帮人其实并不冲突,因为,眼下,稳定江南局面是首重。(未完待续。)

第八零八章 将军何忍!

    周士相设宴盛情款待钱谦益与柳如是夫妻。

    明时女子不得上席,柳如是执礼不坐,周士相坚请,钱谦益洒脱一笑,携夫人之手入席坐之。

    席面是苏州知府阎绍庆精心操办,考虑到钱谦益年迈,以素为主,无甚大荤,但道道都是名菜,别具匠心。

    席毕,奉茶,双方步入正题。

    周士相先是盛赞钱谦益在江南坚持反清之举,最后相请钱谦益任职于唐王政权。他明确表示,只待监国至南京,便上请监国委老宗伯为三孤太傅之职。

    如何安排钱谦益,之前周士相颇是棘手,因要借助钱的名望安定江南,故必要高官厚禄奉之,使其能为所用。然又不能真委以实职,为日后埋下隐患,故在桂永智的建议下,决定以三公太傅任之。

    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合称,正一品。国朝设立初年,三公负责协助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位至重。洪武三年,太祖皇帝授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常遇春为太保。建文年间,三公职位被撤。永历年间,成祖皇帝恢复三公职位,但无实授。宣德三年,宣宗皇帝授英国公张辅为太师,沐晟为太傅,陈懋为太保,当时三公官职,几乎为专授。然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职位尊崇,却无实权。

    万历以后,只张居正一人在万历十年得加太师之职,除此,再无一人可得三公。尔今,周士相却要为自己向监国请封太傅,钱谦益便是涵养再高,也是有些坐不住了,连说自己无功,何敢得授太傅。

    周士相却坚称必要为钱谦益请太傅之职,蒋国柱在边上亦道老宗伯乃文坛之首,天下文心,这太傅之职又如何不能得。

    钱谦益感慨,便也不推辞,转而向周士相推举两人。一人为顾炎武,一人为黄宗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闻顾炎武名,周士相动容。

    钱谦益称顾炎武有大材,弘光年间清军南下,江南血雨腥风,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等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然义军为乌合之众,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攻进苏州遇伏而溃。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顾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

    数日后,顾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道:“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国仇家恨!

    甲申十万男儿齐解兵,不及江南一老妇!

    。。。。。。。。

    周士相问顾炎武现在何处,钱谦益道他现不在江南,而是去了北方考察北中国山川形势,同时也是避祸,因为清廷正下旨捕拿于他。

    钱谦益向周士相推举顾炎武,周士相不知内情,边上蒋国柱却是十分佩服。为何?因为当年顾炎武可是把这位老宗伯弄得十分尴尬。

    顺治十二年的时候,顾炎武从外地回到家乡昆山。不想,他家世仆陆恩因见顾家日益没落,顾炎武又久出不归,于是背叛主人,投靠叶方恒,两人图谋以“通海”的罪名控告顾炎武,置他于之死地。顾炎武秘密处决陆恩,叶方恒却与陆恩女婿勾结,将顾炎武绑架关押,并迫胁顾炎武,令其自裁。所幸顾炎武好友路泽博与松江兵备使者有旧,代为说项,顾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审理,最后,以“杀有罪奴”的罪名结案。

    当时事情危急之际,顾的好友归庄向钱谦益求援。钱谦益是文坛领袖,又致力于秘密反清,不忍顾炎武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