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达尔汉是咬牙叫左右将那飞牙喇人拖下的,次日便接到了北京来的圣旨。

    对于“抓生口”,达尔汉显然不陌生,他年轻时经常受命出动去抓生蛮子,可现在放眼盛京、宁古塔周边,哪还有什么生女真?几十年下来,能抓的都抓了,剩下的都往极北之地跑了。那里不仅地形不熟,气侯寒冷,更要命的是罗刹人在那活动的厉害,倘冒然去抓生口,和罗刹人打起来怎么办?

    百般思虑之后,达尔汉上书朝廷,认为于其冒着和罗刹人交战的风险,浪费气力去抓不知有多少的生蛮子,还不如威逼近在咫尺的朝鲜国出兵入关作战。当年太宗皇帝在时,朝鲜不是出兵帮助大清对付明军的么。

    给朝廷上完折子后,因为旨意催促得厉害,达尔哈也只能将“抓生口”的命令一道道传下去,他再三对下面的将佐强调,万不能和罗刹人发生冲突。

    。。。。。。。。

    多齐纳驻防所在布特哈便是此次抓捕生蛮子的重点区域,半月前他就率部北进,一路搜掠抓捕,已陆续往布哈特和宁古塔解去了丁口400多,只是这个数字却和宁古塔摊给他的指标相距太远,所以他不得不冒险向北挺进。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北上这一路,并没有发现罗刹人,在茫茫林中搜了三天后,终是发现了一个达尔斡人。

    “抓生口”的过程是极其血腥的,只有先征服了对方,对方才能为你卖命,好言好语或重金利诱得来的忠诚极其有限。

    为了让这个飞牙喇人安生带路,以免打草惊蛇,多齐纳一路迷惑克依克,骗得对方将他带到了寒子里。结果在那个飞牙喇族长拒绝征调令后,满州兵们立时露出了狞牙。

    当族长抱着脖子倒在自己面前时,克依克无比悔恨,他大叫着冲上前去和清兵搏斗,结果却被一路对他和颜悦色的佐领大人砍倒在地。

    一番杀戮之后,多齐纳和手下的满州兵志得意满的押着300多抓来的生口离开了寨子。

    300多达斡尔人就被清军驱赶着麻木的往前走着,他们不知道这些清军要将他们送到哪里去。走在最前头的是四十多个青壮,后面跟着的是老弱妇孺。

    队伍的两侧,清兵们拿着刀和鞭子不住的鞭斥他们加快脚步。

    “阿嬷,他们不是跟阿爸一起来的叔叔么,为什么要赶我们走,阿爸在哪里?”

    克依克的妻子听到儿子的话,忍不住红了眼睛,她不敢告诉阿古,他的父亲首级正挂在一个清军的马背上。(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鲜 和约 白旗家眷

    北京。

    顺治接到达尔汉的折子后,对朝鲜感到陌生,便召来索尼和苏克萨哈,询问他们有关朝鲜的事项及达尔汉折子所说是否可行。

    索尼奏称,太祖皇帝当年对朝鲜十分重视,认为不可搁置朝鲜先攻辽东。天聪元年,太宗皇帝命贝勒阿敏等人率军进入朝鲜,满州兵锋所至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明朝大将毛文龙逃窜皮岛,朝鲜国王携王室、大臣逃往江华岛。满州大军一路南进,直指汉城,朝鲜迫于压力便和满州约为“兄弟之国”。

    崇德元年,因朝鲜和明朝仍暗自勾结,支援皮岛明军钱粮,太宗皇帝又亲率数万大军出征朝鲜,长驱直入,不到一个月时间即已兵临汉城。朝鲜国王匆忙逃入汉城左近的南汉山城。清军围而不攻,立栅困之,又击溃全罗、忠清等朝鲜援军。多尔衮率领一支满蒙联军参战,入长山口,克昌州,又进攻江华岛,克之,获朝鲜王妃及其二子。江华失陷,朝鲜遂正式降清称臣。此后,朝鲜舟师便一直协助清军进攻皮岛的明军。大清尽夺关外后,朝鲜舟师方才不助战。

    “不过奴才认为太宗皇帝当年用朝鲜兵,非必用于战阵,盖欲助为声势,使闻于中国也。相对我大清及中国兵,朝鲜兵实太弱也。”

    索尼对朝鲜兵有些看不上,他是亲过贝勒阿敏征朝和太宗皇帝征朝这两场大战的,知道朝鲜军队很是不堪,故而对达尔汉所奏不以为然,认为根本不需要那些弱小的朝鲜兵助战,让他们过来还不如多勒索朝鲜一些钱粮实惠。

    苏克萨哈却持相反意见,他道:“朝鲜国炮手精锐,椴岛之役,赖此成功。达尔汉所奏,奴才以为可。顺治十年时,朝廷曾让朝鲜出鸟枪兵一百名协助沙尔虎达攻打罗刹人,据沙尔虎达称,朝鲜国鸟枪兵也堪用。前番南方诸场战事,太平军所依仗便是火器犀利,今若大举征调朝鲜鸟枪兵入关助战,定能消抵太平军火器之利。”

    苏克萨哈这么一说,顺治顿时想起了七年前宁古塔总管沙尔虎达(病逝)奏称北地有罗刹兵窜入松花江口,在那里造船筑屋的事。

    当时,鉴于松花江口乃满洲发祥之地,沙尔虎达感到罗刹威胁已到腹掖,决心进行反击,他向朝廷上奏,请求发兵支援宁古塔,并提出让朝鲜援兵助阵。因为沙尔虎达奏称罗刹兵只千余人,所以顺治没有放在心上,加上当时南方的明军正在李定国、孙可望等人统领下北进,敬谨亲王尼堪战死,他实在是顾不上关外老家,便要苏克萨哈处置此事。苏克萨哈于是派人专程要求朝鲜选鸟枪善手一百人,由会宁府听沙尔虎达率领,往征窜入松花江口的罗刹人,取得击毙罗杀兵16人的战果。

    若朝鲜鸟枪兵真的堪用,顺治确是动心,鳌拜也曾对他讲过太平军的火器之利,认为大清之所以连战失利,便是败在不重视火器上,若仍不能加以重视,大力发展火器,日后再次交战,恐仍要吃大亏。顺治听着也是深以为然,可自乌真超哈炮营在广东覆没后,大清已经没有多少火器军队可用,临阵磨刀未免有些迟了,倘这时能有朝鲜鸟枪兵前来助战,一定程度上便能弥补大清军队在这方面的不足。

    “苏克萨哈,你说朝鲜国会同意出兵助战么?”顺治不是很确定朝鲜会不会出兵帮助大清。

    “主子放心,天威之下,朝鲜不愿也得愿,他们若不愿,我大清再派查勘敕使去他国内便是!”

    苏克萨哈说这话时底气十足,因为这是有先例在的。且不是一次,而是接连三次。崇德年间,太宗皇帝因怀疑朝鲜暗中通明谋叛,便向朝鲜派出“查勘敕使”,额真英俄尔岱率一部清军坐镇义州,命令朝鲜领议政、都承旨等大臣到义州受审。另派内院官查布海等赍敕书入汉城宣敕,并审视三田渡碑、南汉山城。结果朝鲜举国俱是噤言,无人敢抗拒。

    崇德六年,正当锦州战役进行之时,朝鲜王廷密通于明朝“汉船”,并接济粮馔,且朝鲜民众多有“潜通中原”者。这一情况被清廷掌握,清廷再次派出“查勘敕使”,朝鲜上下震惧。清使入汉城后,先住三田渡视察碑阁,再会同朝鲜大臣审案,当场诛杀潜通明朝的黄一皓、崔孝一族属,令朝鲜“百官聚观其尸”,及到义州,又将朝鲜越境采参人枭示于境上。这一次,朝鲜举国仍是寒颤,无人敢有异议。

    崇德七年,太宗皇帝又派出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查勘敕使”,命令朝鲜国王将领议政崔鸣吉为首的朝鲜大臣押送凤凰城待审。清使固山额真英俄尔岱、户部承政车尔格、内院大学士刚林、学士罗硕等携朝鲜世子进驻凤凰城执行审讯,结果崔鸣吉等数位朝鲜大臣被判有罪,押解至沈阳拘囚。因朝鲜高级将领林庆业逃往明朝以及告密者李被朝鲜国王抢先密旨处死,太宗皇帝又派罗硕等人赍敕入朝鲜,追问林庆业下落,并追究国王擅杀李之罪。

    除此之外,刚林等又将朝鲜王廷反清派大臣械送沈阳,同时被捉囚沈阳的还有林庆业的兄弟家属等人。崇德八年,太宗皇帝再遣户部启心郎布丹等前往汉城,宣谕百官,次谕都民,公布查案结果。使臣沿途向朝鲜官民宣谕皇敕,“盖彼中重其事之意也”。此次查勘时半年,在清廷强力压迫下,朝鲜不得不改奉大清正朔,与明朝反目成仇。其后明朝军船再次接近朝鲜时,朝鲜王廷命令不接话、不给粮、不许近岸,又“与之交战”,并将“生擒九人”解往沈阳。

    连续3次“查勘使团”延续4年之久,给朝鲜王廷极大的震撼和压力,朝鲜反清派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朝鲜以金尚宪为代表的“义理派”或被拘押沈阳或被流放边地,反清势力被驱逐出朝鲜王廷,可以说,现在的朝鲜都堂中,完全是亲清派的天下,因此苏克萨哈才这么有底气说朝鲜不出兵也得出兵。

    顺治动心了,他问苏克萨哈:“那何人可出使朝鲜?”

    苏克萨哈脱口便道:“理藩院员外郎韩巨源曾出使过朝鲜,顺治十年调朝鲜鸟枪手就是他去的,其人对朝鲜国情况较为了解,这次仍可使他去。”

    顺治又问:“要朝鲜出多少兵为好?”

    苏克萨哈道:“奴才以为朝鲜精兵只在鸟枪兵,其国大致有两万精兵,便叫他们先出兵五千,所需粮草也由朝鲜独自负担。”

    自己出兵,自己备粮,不增加大清的负担还给大清卖命,这买卖自是划算得很,顺治听着不住点头。

    索尼却突然开口道:“若朝鲜不肯出兵怎么办?”

    苏克萨哈哼了一声:“若朝鲜不肯出兵,我大清便可治他不臣之罪,兵进义州,迫他便是。”

    索尼眉头一皱:“哪来的兵?”

    顺治也是眉头微皱,是啊,大清现在时局艰难,虽说和贼秀才议和成功,可西北仍有吴三桂这条恶狼,潼关方向需屯重兵,要是朝鲜人不肯就范,节骨眼的又哪有兵去迫他。

    苏克萨哈看了索尼一眼,摇头道:“你知道我们没兵,可朝鲜不知道。”

    索尼听后不再吱声,他虽看不上朝鲜兵,可要是真能借着名目勒索朝鲜,却是再好不过。眼下皇上大规模将汉军抬旗,单这旗饷就是天文数字,遏必隆从皇商那搞来的钱粮也顶不了多久,大清必须有另外来项,朝鲜这个肥羊无疑是好的下手对象。且正如苏克萨哈所说,他索尼知道大清现在是个空架子,可朝鲜不知道!

    顺治想了想,点头吩咐苏克萨哈道:“这件事朕准了,回头给韩巨源升官,让他去朝鲜一趟。告诉他,只要把差事办好了,朕再给他升官,抬他入旗。”

    “喳!”

    苏克萨哈忙应了,躬身向后退了几步,方才从殿中退出。

    苏克萨哈走后,索尼略有迟疑,但还是上前奏道:“主子,和约已经用印,依约两白旗乱兵家眷当即刻移送太平军,这事。。。”

    闻言,顺治脸色一下难看起来,半响,他无力的摆了摆手,道:“这件事,你去办吧。至于和约的事,不要泄露出去,乱兵家眷移送南方之事,也要做得隐秘些,勿让朕背上骂名。”

    “奴才明白!”

    索尼从殿中退出后,冷风一吹,想起方才主子的话,不禁叹了口气。都这时候了,主子都不愿担上责任,将议和一事完全推给他这个做奴才的,将来这件事要是泄露,可想主子定会将自己推出去做满朝上下的泄怒对象,就如当年朱由检将和大清议和之事推给臣子一样。

    索尼对主子有些失望,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将和约办得漂亮些,也办得隐秘些。想那贼秀才也是识时务的很,知道自己无力北进,又不想让吴三桂捡便宜,这才主动和大清议和,想着让大清和吴三桂打个两败俱伤,却不曾想,大清又是否会真如他愿,吴三桂又是否愿意如他所盼。(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八章 拥清伐明(上)

    理藩院员外郎韩巨源是崇祯十二年的进士出身,崇祯十五年时曾秘密出使过朝鲜,后来北京城破,他先是降闯再是降清。因为有过出使朝鲜的经,便一直在理藩院当差。顺治十年,苏克萨哈差韩巨源往朝鲜调兵对付罗刹,回来后韩便一直在理藩院中负责朝鲜事务,算是清廷中不多的“朝鲜通”。

    得知自己被皇帝钦点即刻出使朝鲜,且回来后便升官抬旗,韩巨源很是惊喜。在理藩院中准备了一日,次日便领随员前往天津卫,尔后从天津搭乘海船赴朝鲜。这条道相比从山海关经锦州再至大同江至汉城,要快的多,唯一吃苦的是海船颠簸得很。

    韩巨源是在三月二十一日抵达朝鲜的,一入港口,当地朝鲜官员便奉如上宾,同时天朝上使到来的消息也是快马往汉城报去。听说大清有特使前来,朝鲜国王李甚是紧张,紧张同时却又有些害怕。李的紧张和害怕,在于其父李。

    因为明朝曾在万年间出兵帮助朝鲜驱逐倭人侵略,朝鲜举国上下对明朝感恩戴德,因此当满清崛起后,朝鲜多次出兵帮明朝征战。后来清朝洪太亲统大军讨伐朝鲜,朝鲜国都汉城瞬息而下,朝鲜国王李奉书请降,双方筑坛盟誓,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清军将李之子李、李和李押到沈阳当人质。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二年,久居清朝做人质的李返回汉城,四年后继承王位,庙号孝宗。

    李成为朝鲜国王后,当时朝鲜上下反清复明的热情仍很高涨,李本人也不例外。他一上台,就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确信胡人无百年之运的儒家格言,将地震、彗星等自然灾害视为清朝灭亡的征兆,对南明政权等反清势力寄予厚望,甚至不惜与世仇日本和解,愿意借道给日本德川幕府军队,以便与南明政权一道夹击清朝。

    为培植朝鲜实力,李积极扩军备战,驻汉城的京城御营厅军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军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并全部改编为骑兵,此外御营厅还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又在御营厅军大量配备鸟枪,随时准备挥师西进。然而朝鲜的财政十分困难,军备也薄弱,根本无法支持李的“伐清”雄心,再加上清军南下进展迅速,清朝有效控制了全国大半省份,而南方明军反抗斗争虽激烈,但明朝重新复活的可能性都不大。

    顺治六年,李向清廷奏报日本可能起兵西犯,请求练兵修城,结果清朝派密使实地查看,发现朝鲜企图借防日之名整修战备,图谋不轨,于是摄政的多尔衮下诏斥责李,警告朝鲜谨守臣子之道。

    眼见中国国内抗清力量逐一消亡,清廷实质据有大半个中国,而且清朝对自己有了防备,李不得不改弦更张,不再抱着恢复明朝之念,而是想改善与清朝的关系,并寻找一切机会为清朝效力,以便合理解释自己以前扩军备战的意图。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做出有效行动,便病逝了。

    李死后,年仅18岁的长子李继位为王。与其父李一样,李年幼时也曾在沈阳为人质,故而骨子里对清朝很是畏惧,加上父亲李在世时一直图谋兴兵伐清,恢复大明,所以李很害怕清朝会找自己算帐,甚至会不承认自己这个国王,干涉朝鲜王位更替。

    好在,李继位一年多来,清朝并没有对朝鲜有什么指责,也承认了他这朝鲜国王,这让李安心下来,开始着手朝鲜内政改革。就在不久前,李刚刚命臣下制订了禁止同宗同姓婚姻的《相避法》,同时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技术,可就在这两件他继位前就一直想干的大事刚刚有了眉目时,清朝的天使却突然而至,事先又完全没有任何风声,再联想从前清朝往朝鲜派出的几拨“查勘使者”,这便使得李感到紧张和害怕,他惟恐清使是“来者不善”。

    在汉城等待清朝使者前来的那几天,李总是提心吊胆,害怕清朝是派使来责问他过世的父王秘谋反清之举,追究朝鲜“不轨”之罪的。韩巨源到达汉城后的第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