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余声嘶焦虑,殷切的看着苗成龙,等着这位南阳总兵下令发出援军。不想,苗成龙却摇了摇头对他道:“你回去告诉苏养元,我不会发兵救内乡。”

    宋余吃了一惊,诧声道:“将军,这是为何?”旋即悲愤之情涌上心头,大声道:“将军莫非见死不救!”

    苗成龙叹了口气,从案桌上拿出一份公文扔在宋余面前:“你自己看吧。”

    “这?”

    宋余困惑的从地上捡起公文,打开一看,顿时失声道:“什么?吴三桂破了潼关,先锋胡国柱、王屏藩打进了河南,抚台大人要总兵大人撤军回保开封!”

    (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药苦口

    吴三桂军是六月初九攻破潼关的。

    王进宝为求自保剌杀遏必隆,令得李国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无奈只得倒向吴三桂。得知李国英反正,一直对东进犹豫不决的吴三桂大喜之下,再也不迟疑,立时派二女婿胡国柱、大将郭壮图、马宝及悍将王屏藩等人率精兵六万攻打潼关。

    李国英隐瞒遏必隆之死,驻守潼关的清满蒙八旗诸将竟是被蒙在鼓里。五月初七夜,吴军悍将王屏藩领四百死士攀登夹金岭潜向十二连城,在付出了六十多条生命后,王屏藩成功攀过夹金岭这道险关。驻守十二连城子母城的王进宝见到王屏藩成功潜入的信号后,立即开关放王屏藩入城,然后伪作清军,持李国英手令骗开禁沟,趁夜偷向潼关。

    潼关那边,李国英早已使亲信将领打开关门,睡梦中的关内满蒙八旗被突入关门的吴军惊乱,一片漆黑之中,只以为吴军大举杀到,慌乱之中,哪还会仔细察明。加上这帮满蒙八旗都是随多尼和罗可铎从贵阳千里逃奔回来,又在西安如丧家之犬般逃到潼关,骨子里的满蒙骄傲早已荡然无存,只成了惊弓之鸟般存在。所以听到外面喊杀动静,大部分满蒙清军都是选择弃关逃跑。只爱星阿率部和吴军死战,后死于乱军之中。

    潼关失守之后,郭壮图和马宝领军劝降十二连城其余清军,见大势已去,清军纷纷投降,计得降兵七千余。最是倒霉的一支清军是从山西过来的一标绿旗营,才到潼关不过数日,上至参将下至普通士卒,便都成了俘虏。

    吴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占潼关之后,吴三桂立即命二女婿胡国柱和王屏藩领兵两万为先锋进攻河南。驻守开封的河南巡抚贾汉复一边震惊于潼关的失守,一边快马往北京急报,同时调令在豫南抵挡忠贞营的各部火速回援开封,确保省城不失。

    胡国柱和王屏藩领军入河南后,豫西诸府县几乎是不战而定,凡吴军所到之处皆开门反正,未到之处也是蠢蠢欲动,一些官绅更是早早就偷偷绞断了辫子,命人准备好酒肉,只待吴军一到,便开门迎接,又出人出力相助大明永皇帝大军。进入河南不过半月,胡国柱部就扩充到了三万余人。此情形和豫南官绅誓死抵抗忠贞营成了鲜明对比。

    河南形势岌岌可危,中原危急!

    。。。。。。。。

    北京,顺治已经三天没有上朝,他的爱妃董鄂的病情愈发严重了。太医们说,恐怕皇贵妃挨不过这个月。

    从董鄂那里回到干清宫后,顺治一直坐在那里发呆,近侍太监们都不敢上前打扰皇帝。但是当内大臣索尼领着几个大臣来到殿外后,首领太监赵全还是小心翼翼的入内跪禀通奏:“万岁爷,索尼大人、武英殿大华士胡世安、兵部尚书伊图求见。”

    顺治心不在焉地望望赵全,视而不见,仿佛没有听到。

    赵全不见万岁爷示下,不敢起身,又不敢抬头,只好再禀一遍,略略提高声音。

    “宣进殿来。”

    顺治终是挥了挥手。赵全松了口气,忙领着三位大臣匆匆地进来了。索尼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胡世安则是一脸乌云,唯有伊图仿佛不改常态,但他微微发颤的手指,表明他在努力压制内心的不安。

    三人跪拜完毕。顺治让他们都起身,见索尼脸色难看,不由问他:“有什么急事,这么晚了还要入宫来?”

    索尼看了眼胡世安和伊图,上前奏道:“禀主子,河南巡抚贾汉复急递,潼关丢了!”

    “什么!”

    顺治耳边“嗡”的响过一阵尖啸,脸色骤然失去了血色。为了掩饰心头的慌乱,他“啪”的一声,手掌在桌上勐一击,厉声喝问索尼三人:“遏必隆不是去了潼关吗!麻勒吉回来说吴三桂没有东进之心,怎么转眼潼关就丢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尼嗫嚅道:“据贾汉复折子上说,遏必隆兵败被杀,潼关守军只逃回六千多人。。。”

    “遏必隆死了?”

    顺治身子为之一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世安触到皇上的目光,吓得不敢再说话。伊图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奏道:“皇上,潼关已失,如今吴三桂的军队已经攻入河南,贾汉复手上只有万余绿旗营,额驸石华善手下也只四千汉军,便是算上从潼关退下来的满蒙将士,河南军力也不过两万,可吴军却有数万之众,豫南又有闯贼余部李来亨、郝摇旗等大寇活动。贾汉复现在能做的只有困守开封,若开封再丢,则河南全省便尽丢。河南为中原险要之地,万不能落于吴三桂之手,请皇上早做定夺!”

    顺治呆了半晌,声音沙哑地说:“再派八旗劲旅,增援开封!”

    闻言,索尼怔了下,道:“主子,禁旅八旗刚刚重组,现在急调过去,只怕鞭长莫及。再者若禁旅八旗南调,畿辅重地,便无兵马可守了。”

    索尼的担心恰恰是现在大清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无兵可派。简亲王济度在广东、罗托在广西、管效忠在镇江、岳乐在南京、顺治在扬州,以及多尼他们在云南的磨盘山,这几场大仗下来,满蒙八旗的损失惊人,现在北京城中,连上关外来的盛京八旗,满打满算,满州八旗也不过三万余。

    虽说经过抬旗,现在编入满州八旗的还有一万多汉军和四千多绿营,但这些人抬入满州时日尚短,尚未适应下来,匆匆南调河南抵挡吴三桂,只怕太过勉强。

    按索尼的本意,抬旗之事还在进行,半年之后,计划抬入满州的汉军和绿旗营数量是五万人,如此加上真满州和蒙军旗,大清手里才算有一支十万人的机动集团可用,虽还是不能改变眼下的劣势,但至少不管是抵御贼秀才还是吴三桂,都有还手之力。但这件事能够办成功的前提不仅是满州内部对抬汉人入旗的不排斥,另外则是贼秀才和吴三桂能给大清喘息时间,以完成这件大事。

    贼秀才那边,议和已成,虽说议和这件事从长远看,对贼秀才更有好处,因为对方占领了东南钱粮重地,他比大清更需要时间消化口中的肥肉。一等贼秀才将东南消化下来,其必然大举北上,那时,面对钱粮不缺的贼秀才,大清的麻烦更大。可大清却不能不将这口毒药咽下,因为形势不容大清有另外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鞑靼王朝的危机

    饮鸩止渴,是眼下清廷和周士相议和最鲜明写照。

    除了太平军不北进,清廷要完成大规模抬旗以扩充满州集团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吴三桂在西安抱着“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念头按兵不动。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清廷才能完成“变法”,重新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南方再一次内讧的喜讯。

    大学士麻勒吉从西安回来后高兴的告诉顺治,吴三桂性格犹豫,为人寡断,只要大清表现出还有一搏之力,吴三桂就不能不考虑他东进的后果很可能是为江南的贼秀才做衣裳。

    顺治听了麻勒吉的回报,很高兴,因为他也认为吴三桂不会愚蠢的要和大清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便宜贼秀才。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高兴劲还没过去,潼关就丢了!

    两个先决条件不管没了哪一个,对清廷都是致命的。贼秀才和吴三桂就如同两条饿狼,而清廷现在就像是只垂死挣扎的勐虎,他能在死前奋力反抗,可最终却是死亡一个结局。

    中原,自古逐鹿必取之地。当年崇祯为了保住中原,调集了多少勐将良臣,集重兵在河南和李自成大战,而大清可以说凭空得了中原,天上掉下一个馅饼来,现在,顺治却要品尝力保中原不失的苦涩滋味究竟是什么了。说起来,自从扬州回到京城后,顺治倒是没有再去哭过他的大哥了。

    禁旅八旗固然是刚刚重整,可顺治没有其它选择,要么坐视开封失守,吴军兵锋直扑京畿,要么就将禁旅八旗派出去和吴三桂做最后一搏。除了这两个选择,便是一个奇迹,那就是河南巡抚贾汉复能逆天的守住开封,不用北京一兵一卒,以一人之力为大清换来续命的机会。

    顺治是不指望额驸石华善有什么本事能挡住吴三桂的,他让石华善去河南,更多的是象征性意义,表明他对汉军的信重而矣。河南的事,能靠的还是贾汉复。他已经下旨抬贾汉复入满州正红旗了,给了一等子爵,旨意上还暗示若贾汉复能替朝廷守住河南,封公封侯指日可期。

    若潼关没有丢,贾汉复或许真能封公封侯,因为攻入河南的闯贼余部在他手下连吃败仗。可现在,贾汉复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就难说得很了。毕竟,吴三桂的军队比忠贞营强得太多,太多。

    “皇上,无论如何,必须速发兵援救开封,不然的话,中原一失,京师就危险了。”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在河南危急,崇祯元年进士出身的大学士胡世安自然认为当发禁旅八旗去河南。要不然中原丢了,大清不和崇祯朝一样了么。

    伊图没有说话,但显然他是附议胡世安的,就是必须马上派禁旅八旗援救开封。至于索尼担心的京畿无兵可守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纯属杞人忧天。大清现在的敌人都在南边,不将南边的敌人挡住,反把兵留在京畿有什么用?真等敌兵兵临京畿了,这京畿的兵再多又有什么用?难不成江南的贼秀才还能神兵天降,在大清主力尽出的时候出现在北京城下么!

    “河南必保,万不能有失!”

    胡世安跪拜下去,伊图也跟着跪了下去,索尼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已成定局,不管他愿不愿意,禁旅八旗都要南下,要不然真等吴三桂拿下河南打进直隶,大清恐怕只有退守关外一途了。

    多灾多难!

    索尼心头无比苦涩,比顺治都要苦。

    “禁旅八旗若要南下,却不知主子以何人统领?”

    “让鳌拜去,让他去戴罪立功,他打不过贼秀才,还打不过吴三桂吗!”顺治又急又怒,声音都变了,脸色铁青地喊道:“告诉鳌拜,这一次他一定要将吴三桂挡在河南,若挡不住,就不要再来见朕了!”

    。。。。。。。。。

    潼关丢失,吴三桂的叛军打进河南的消息如同瘟疫一样在北京城中蔓延。刚刚从皇帝在扬州大败消息平静下来的朝官们再次惶恐不安起来,重组才数月的禁旅八旗一队队的开出城外,甚至连皇帝的亲军营、护军营、前锋营、神机营及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都接到了南下调令,这些更加重了官员的忧虑。仿佛一场大战就要从天而降,这一场大战不再是从前那般,而是真正决定大清存亡的生死之战了。

    一夜之间,全城各处都象被捅开的马蜂窝,乱成一片,不少商号闭门,闹市骤然冷落,动作快的人家已经在收拾细软,准备外逃避难了。至于八旗之家,则不得不准备从征,也是一派惶惶不安。整个京城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

    一些接到调令的八旗将校,不知道是被去年的扬州之战打怕了,还是被吴三桂的二十万关宁军吓到,竟然不愿南下。为了将自己的名字从调令中抹掉,他们纷纷找关系,有的人甚至求到了慈宁宫皇太后那边,可是无一不被太后痛骂赶出来。

    太后那边走不通,有聪明的人便想到了如今能够影响到皇帝的除了玉林大和尚外,就是汤玛法。玉林大和尚是出家之人,不问红尘中事,就是皇帝也不是经常能见到他,更何况他们这些人。于是宣武门外的天主堂前那条街上,就车水马龙了。有相识的八旗将校彼此见到了,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西洋人答应了么?”被问的人则是一脸忧愁的摇摇头,长嘘短叹的,就好像去河南肯定是个死一般。

    汤若望不胜其烦,初始还耐着性子见了一些,等发现这些满州人都是来求自己替他们说好话,免调令后,在震惊之余便再也不肯见一人。

    天黑之后,汤若望疲倦地倒在他的躺椅上。白天那些满州人对他的推崇却让他内心有一层说不出口的忧伤,因为从前对他无比亲近的大清皇帝这两年一天天的亲近僧人,对他变得越来越冷淡。甚至有几次,他自己去主动见他的皇帝学生,可皇帝却不愿见他。

    汤若望知道,大清的皇帝,或者说鞑靼人年轻的天子心中可能再也没有他这个玛法的位置了。

    而现在,鞑靼人的王朝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这危机就像十七年前的明王朝一般。(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与你同在

    鞑靼人封的王爷却来造鞑靼人的反,虽然那个王爷不是鞑靼人,而是汉人,汤若望却依旧认为这个王爷是个无耻之人。

    至于中国南方崛起的那个汉人秀才,汤若望的评价却很高,他甚至认为那个汉人秀才或许才是终结鞑靼王朝的上帝之剑。只是,他越这么认为,就越担心。因为几年前,为了帮助澳门的朋友,他曾请他那位天子学生发兵攻打过那个汉人秀才。如果有朝一日,这个汉人秀才真的打进了北京城,那么从前他干过的事情必然不会被这汉人秀才所喜,这影响的不单单是他汤若望的性命,更会影响到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他一生的事业。

    这让汤若望寝食难安,他决定弥补什么,但却发现他根本没有弥补的机会,因为那个汉人秀才对天主教并没有什么兴趣,虽然听说他的军队中有很多西洋人,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一件这汉人秀才对天主教表现出半点兴趣的事,他对西方感兴趣的只在军火和一些战术上面。无奈之下,汤若望只得将眼光投向他认为的无耻之人那个鞑靼人的平西王,如今是明朝辽王的男人身上。

    汤若望这是做了最坏的打算,那个叫吴三桂的汉人虽然不怎么讲信用,可他现在却打到了中国的腹心之地,已经严重危及到了鞑靼王朝的存在,在未来某一天,吴三桂很可能成为中国北方的新统治者。当然,这并不是汤若望最关心和最重视的,他关心和重视的是吴三桂手中的明朝永皇帝还有那位教名叫康斯坦丁的太子殿下。皇帝和他的继承人都是牵扯的天主教徒,这显然更符合天主教在东方的利益。

    也许,是应该向吴三桂表现出天主教对他的最大善意了吧,又或者应该派出使者去见见我们的皇帝和太子,当然,如果能有教皇的亲笔书信过来,那效果就更好了。

    汤若望闭着眼睛,却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他睁开眼看了对方一眼,发现是他的新来的助手南怀仁。

    南怀仁是比利时的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他是三年前来到的中国。除了教士这个身份,南怀仁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兵器专家。他很擅长造炮,还会测量,也会数学,总之,这是一个天主教十分杰出的人才。

    汤若望很感谢梵蒂冈给他派来了这么优秀的人才。原先,深得皇帝学生信任的汤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