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创伤也是一种成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你遇到挫折时,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因为,成败可能就在你一念之间。 

  享受平凡 

  活的平凡实在,生命一样有感动。 

  繁复的生活不一定是最丰富的,简单也可以有内涵、有品味。生命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走过来,你也许认为只有轰轰烈烈的人生才值得留恋,其实,平凡、平淡的生命也值得伫足欣赏。 

  当你走过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反而能够欣赏无风无雨的平静,能够享受朴实的日子,也是人生至乐之一。 

  人通常都是向往炫丽光彩的日子,对于平凡的生活总觉淡然无味,而过惯了扰攘红尘的人们,也总喜欢在现实世界中品尝酸、甜、苦、辣。其实,若能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领略人生的各种风貌,而不沉迷其中,我倒觉得满好的。 

  人若过着朴实的生活,则不会沉迷于物质的享受。而物质生活富裕,并不一定就拥有快乐,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获得启示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安于自己的生活,而不和别人的生活作比较。 

  年轻时,总希望过个多采多姿的生活,向往着有个不平凡的人生,对于平淡的日子总觉不值得留恋,对于没有尝过的生活,我们很难了解是对是错,就如同没走过的人生,你也无法知道未来会是如何? 

  一味的追逐名利或是浮光掠影的生活,其实是很容易就厌倦的,人生有很多吊诡之处,总是要到最后才明白,原来,真实的生活,是不需要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 

  享受平凡,其实最不平凡。 

  爱上孤独 

  如果说:〃闲暇是至高的善〃,那么孤独就是至高的美。 

  一个具有觉知的人,在完全孤独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与遐思中,其乐也无穷。 

  很多人都为孤独下定义,例如唐君毅教授说:〃孤独是人生中最后的洁癖、宁静使你充实,孤独却使你无限。孤独的一个人,在一个人与莫有之间,蕴藏无限,你的孤独永远不会使你寂寞的。〃 

  这些独具魅力的文字都是在描写孤独,不过我很喜欢唐君毅教授对孤独的另外一种说法,他说:〃在群众中,你生活于当时的时代,在孤独中,你生活于所有的世代。〃也有人说:〃孤独像火车,缓缓驶向不知名的远方,没有国度,没有边界,敞开的心灵是一本通畅无阻的护照。〃 

  不论孤独的面貌是什么?人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什么。 

  当我们独处的时候,还是自己伴随自己,而生命中的智慧、理智、灵活、洞澈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美好的潜质,既没有人可以给你,也没有人可以拿走。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顺着世俗去生活是很容易的。依自己的想法过着孤独的生活,也是很容易的,而真正不容易的是在群居生活当中,也能识得独立的真味。〃一位西方哲人说:〃只有在孤独之中,人才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所以,越伟大,越有独创性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 

  因为,有很多艺术品、文学作品都是在孤独中完成并创作出来的。 

  一个人内在具备愈多,求之于外在就愈少,例如有很多智者会选择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可能就会选择独居。 

  〃孤独可以使心灵淡下来,不生艳想;使欲念静下来,不生竞心。孤独摒除了痴心妄想,足以凝聚生命的全力,不让生命在杂沓颠倒中涣散,所以是常保青春与赤子之心的好方法。〃 

  人可以印证孤独、爱上孤独、拥有孤独,但是,孤独不是孤单。因为,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绝不孤单。 

  说时间 

  生命很短,而时间就是金钱,它必须被节省。 

  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时间配额,每个人却活出了不同的人生。 

  〃昙花的美,因为只有一夜的'忽然',令人不由不凝神欣赏。 

  人生的美有百年的〃渐渐〃,我们便失去了耐心而忽视了。〃 

  有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是在一本名叫《灵魂的出口》的书看到的。从前有一个犹豫不决的作家,当他写作时,常抱怨没空看书;当他看书时,又抱怨没时间写作。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写着:〃我从访问中得知您的问题。请您照着这张纸上写的路去走,您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署名是,一个朋友。 

  作家照着指标走,来到一块平地,地上放着许多纸张排成的几何图形,一直铺到那扇木墙的门边,门是关着的。他在草堆中看到一根点燃的蜡烛,一只女士皮鞋和一个沙漏计时器。 

第五章 生命的繁华与寂寞
 
直觉就是心灵的声音

  作家想,在剩余的人生岁月里,我要用爱来协助我了解时间的本质。 
  他捡起了一张纸,是空白的。第二张也是空白的,所有的纸张都是空白的,他走向门,把门打开,门外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这时他才了解,这些白纸其实就是他想写和读的书,写和读终于结合在一起。 

  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当一个人突然对时间有了看法或者体悟,往往是表示,这个人可能有点年纪了,一个人突然会对生命的问题感兴趣,也可能是对青春的不舍与留恋。 

  时间是一种空茫的光影,是瞬息也是永恒,是消逝也是新生的延续。 

  时间使人求取生活的愿望,使生命获得成长的启示,人应珍惜美好的时光,在人生的旅程中,把握美好的时光,勤于自己有兴趣的工作,精心研究,创造真正完美的事实,并全心全力努力,达到你的目标。 

  时间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逝者,它像流水一样的源源而来,但也不为谁而稍做停留,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愈想留住时间,它反而流逝得愈快。 

  很多都希望人生有〃永恒〃的存在,事实上,现实的人生根本没有永恒,永恒只存在心中、梦中,不过一个人若能打破对时间浮面的认知,永恒是有可能存在的,这也是一个颇具智慧的思考题。 

  所以,要珍惜时间,随时能够体验并完成想做的事。因为,当下即永恒。佛经云:〃刹那生灭〃。如果每一个刹那都是独立存在的,那么你曾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会在时空中存在、停留,即使是你死了。例如伟大的作家、诗人、艺术家、画家、音乐家在当时写下、画下了不朽的著作,经过了千百年后,当我们现在看到他的作品,仍然能和他心灵交融,那么当时的〃刹那〃就变成了永恒。 

  诗人曾感叹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若世事皆可不变,却独不逝的繁华,这就是时间。 

  寻找一个答案 

  〃直觉就是心灵的声音〃。 

  当然,直觉不一定是如生死关头般的传奇,它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奇妙感受或感动。 

  它可以是心血来潮时,却使你突然想从烦闷的事务中脱逃,它可以是一股不对劲的感觉,使你发现一些事物的蛛丝马迹,它可以是一股莫名的悸动,使你从人海中找到真正适合的伴侣,它可以是一股默默的自信,支持你在困境中一步一步走下去;它可以是你无意中翻阅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歌,而里面刚好印着你正需要的智慧讯息;它也可以是一阵凉风、一抹月色,一刹那的灵光乍现,却使你的人生风景里忽有所悟。 

  有时候,要遵从直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时候必须沉静下来,让杂质缓缓沉淀,等水透清明时,才能再度看见你的直觉,你将会了了分明,心就是最好的答案。 

  直觉并非是率性。 

  率性是顺着自我的好恶而贸然行事。有时候它会与直觉相通,有时候它会把事情搞的一团糟;但直觉则超越了狭窄的范围。 

  人生有太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寻找答案,用时间、精力以及心灵,去体会,去面对困扰着我们的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或者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使我们成长。 

  奥修大师说:〃所谓心灵运动,只是顺着河流飘游,不是动、不是努力,是接受生命、欢笑与爱和静心。〃 

  只有你自己的内在生命,才是你唯一存在的真理。 

  去找寻找你自己。 

  我想,心就是最好的答案。 

  心灵深处的意义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目的,不在他的生命里,而在他的灵魂中;不在于生活环境的外表,而在于心灵内部焦点的深处。〃 

  人的心性能力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觅得较高生命精神的享受能力。 

  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是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 

  每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所能体悟的,也就是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外在世界的影响也不过促使我们体悟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相同,各人却大异其趣;有人觉得生命枯燥乏味,了无生趣,有的人又觉得生命充满着趣味盎然,极具意义。 

  其实每一个人都受自己的潜意识来限定。 

  心灵的财富是唯一真正的宝藏。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人,缺乏内在生命的人,就如同暮冬深夜的冰雪,既冰冷又暮气沉沉。 

  如果你凡事只注意外表,往往就失去了了解其内蕴的机会。 

  天下没有走不通的死胡同,所以,你要尽可能的寻找出路、寻找可能,不要把自己陷入绝境。 

  有一条路是可以通向永恒,那就是心灵深处的意义。 

  生命的原动力 

  作家林清玄说:只要有水,鱼就可以向前游;只要有天空,鸟就能继续飞;心也是如此,只要心水盈满空间广大,就可以永远向前飞。 

  心灵的生命有如阳光时,也正是灵性生命活跃的表现,生命的活力自然就充沛,这就是生命的原动力。 

  目前以译书为主业的胡因梦,从二十岁到四十五岁的灵修之路和生命经验相呼应,从早年的存在主义到近年的新世纪,她一直是自己成长路上的督促者,加上每一个阶段也适时有人带领她进入不同的修习领域, 

  使得她一路丰收。 

  喜欢独修,不爱参加集体式的修习,然而她近年带领读书会和成长营却是越带越有劲,不但在台北、高雄带领成长营,在灵修的路上,胡因梦一直有良师益友相伴,而今她则像传道者般,不吝惜的把自己的信仰与更多人分享。 

  二十七岁时接触到王季庆译写的赛斯理论,使她大开〃心〃界,终于找到自己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向,她喜欢寻找能够禁得起检验的思维,而这类作品正符合她追求的诚实原则。 

  胡因梦自称有学习的洁癖,不喜欢直观笼统的道理,喜欢禁得起验证且清澈精密的思维,这些年来她潜心译书,也就是要介绍她读过且禁得起分析和验证的大师作品给更多的人,她呼应了生命的经验,成就学习的洁癖。 

  胡因梦认为:〃人生到某个阶段,关心的不是物质,反而是精神面的绝对纯粹,关心生命、死亡、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灵性世界。〃 

  一个人的思想、言语、行为,在运作时,都是一种能量:譬如你认为财富对你很重要,那么你不断的想行动,就像许多大企业家一样,那么你就可创造你想要的财富。若你认同心灵的价值,你就可以成就灵性的世界。 

  人会因为年龄而有阶段性的不同,新时代的观念是时时自己观照自己,就能在每一个阶段时时看顾自己、洞彻自己,能够时常有〃活〃的生命,也才有活的生命力。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