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祖宗原以为,自己做的很好,直到她的心腹楚姥姥接到彩玉的来信,她才晓得,在她面前一副忠厚老实模样的刘奶娘。心思竟然这么大!曾孙女被她教得偏了心思。怎么拉都拉不回来。

    这些年来,看着曾孙女撞得浑身是伤,娘家人不说帮她,还落井下石。好不容易终于熬到她想通了!也生了儿子。老祖宗心道。终于能放下心头重担啦!结果这孩子竟然走在自个儿前头。

    每每看着高大夫人,她心中的愧疚就挥之不去,然而这种感觉并不好受。若人还活着,她还能做些什么去弥补,好减轻负疚感,可是人已经死了!再怎么做,都已经无法挽回高明亭的生命了!

    高尚书夫人这时,以家族为出发点,来劝老祖宗放下心中的负疚,给她一个台阶,让她说服她自己,再嫁个高家女给杜云启,是为高家着想,是为念念姐弟着想。

    不得不说,高尚书夫人的努力已然大有进展,因此范安阳带着念念姐弟上门,她便迫不及待的带着孙女儿们,到老祖宗面前,想要让她老人家看清楚,想明白,现在杜云启未再娶,范安阳可以带着两个孩子上门来,跟高家人亲近。

    一旦他再娶,娶的又不是高氏女,有继母在,就算身为婶娘的范安阳想让孩子跟高家人亲近,也不好插手去管兄嫂屋里的事。

    可惜的是,她没想到孙女们完全没有表现的机会,而一对曾外孙却让她功亏一篑。

    高大夫人与范安阳咬耳朵,“我真不知道她们脑子究竟是在想什么?不过我是不会让她们如意的。”

    这件亲事的主导权全在杜家手上,但不管杜相相中谁家闺女来做长孙的继室,都要高大老爷夫妻首肯,就算高家老祖宗出面,杜相也未必会见她。

    范安阳身为杜家的小辈,对此也只能傻笑,不然还能说什么?

    王进苑和杜云启的婚事,就等着高明亭的孝期过了,才能浮上台面来,这也是高三夫人觉得尚有可为,而奋战不榭的原因,其实对高三夫人来说,就算订亲了又怎样?订了亲又退亲的人又不是没有!只要还未成定局,她女儿还没嫁,一切都还有翻盘的机会。

    至于旁人会不会因此受到伤害?那关她什么事呢?

    只是她低估了高大夫人的决心。

    送走范安阳她们,高大夫人便转回老祖宗跟前,与老祖宗密商了许久,隔天,便传出老祖宗今年想要去西山避暑。

    老人家因年事已高,所以每年迁往西山避暑时,就得先看她的身体状况如何,再来决定搬迁与否,如果她的健康情况不允许,高家就要有人留在京里陪她老人家。

    高明亭未出阁时,都是由她陪伴老人家在京里度过夏天,她嫁人之后,这个差事,便由各房的姑娘,及媳妇们轮流来陪伴。

    正当大家开始发愁,不知今年是谁倒霉,要留在京里陪伴老祖宗时,她老人家竟然想去西山?高尚书夫人大喜,等去了西山的别院,她就安排三房的孙女们住在老祖宗的院子里,让她们日夜伴着老祖宗,时日一长,老人家心肠软,到时让她们哭求,老祖宗岂有不应的理?

    不过她得先把长子夫妻,弄离老祖宗身边才行。

    拉扒出自己的嫁妆单子,再三思量了两天,高尚书夫人才让人把长媳找来。

    “今年老祖宗要一道儿去西山避暑,咱们家在西山的别院实在住不下所有的人,所以,我想跟你打个商量。”高尚书夫人斟酌再三,才看着长媳的眼慢慢的说。

    “您说。”大夫人坐在下首,迎视着婆婆的打量。

    “这是我在西山的一处宅子,有两进。我在想,你们夫妻和延哥儿住在这里,他们上朝也方便些。”高尚书夫人把地契拿在手里扬了扬。

    大夫人笑容满面,“成啊!长者赐不可辞嘛!既是母亲一片爱子之心,媳妇便代相公领受了!”她身边的丫鬟上前一步,从高尚书夫人的心腹婆子手里接过地契,大夫人仔细看过之后,心底暗嗤笑。

    高尚书夫人给的这宅子,她有印象,不大。真的不大。虽说有两进,但一进是倒座房,实际能住人的,也就二进院了。正房三间带两耳房。东厢三间。没有西厢,只有一座亭子,根本不能住人。也没后罩房,后院仅有两间退步,这侍候的人要是带多一点,就挤不下了。

    给他们这么一座宅子,就算老祖宗想过去住,也没地方可住。

    大夫人心道,婆母这次真是大出血啊!连宅子都拿出来送她了,不收白不收,可没人规定,她收了这宅子,就一定得住进去啊!

    呵!

    高尚书夫人见媳妇不疑有它的收了宅子,以为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婆媳两相对笑得很高兴。

    直到动身去西山别院,她在别院里,迟迟没看到老祖宗到来,才惊觉不对。

    “老祖宗呢?”高尚书夫人质问着,管事们摇摇头,她问三房的孙女们,女孩们答道:“老祖宗的车本来在我们前头,可是半道上车多,老祖宗说她头晕,叫车夫赶到路旁歇息会儿,叫我们先走。”

    “你们就没等老祖宗,自己走了?”高尚书夫人闻言气急败坏的叫着。

    女孩们委屈极了,“老祖宗叫我们先走的。”曾祖母发话,她们敢不听吗?她们不是大堂姐,不是自小养在老祖宗跟前的,谁敢违逆老人家啊!

    高尚书夫人忙叫人去找,管事们连忙出门去找人,其实出了门,就各自寻地方坐下歇息了!老祖宗的马车是由大老爷父子亲自护送的,上哪儿去还用得着问吗?

    尚书夫人忘记了,长媳虽然随夫一直在任上,但她娘家在京里又不是没有根基的,不然,尚书夫人怎么会自她进门,就一直瞧她不顺眼,不就是因为人家是地道京里长大的吗?

    京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她一个新进门的媳妇,倒比当家主事的婆婆还清楚,要是会持家的婆婆,便会利用这一点,把媳妇的优势变成自己的,偏偏尚书夫人不是这样的人,她反与媳妇置起气来。

    人家不搭理她,她便认为媳妇瞧不起自己。

    尚书夫人拿出一座宅子,想把长媳弄离身边越远越好,但其实,管事们都知道,大夫人在西山,不仅有宅子,而且比现在一家子人住的别院还要大,还要好,最重要的是,离皇上的离宫近啊!

    他们都知道的事,尚书夫人不晓得,还洋洋得意,觉得只给长媳一座小宅子,就把人打发得远远的,实在是太划算了!

    “严管事,咱们真不用去找老祖宗啊?”

    “找啥啊?大老爷把人接到他那儿去享福了!咱们还找去干么?”严管事朝伙计招手,让他续茶。

    伙计提着长嘴壸动作轻灵的给座上所有人的茶碗都续上茶,转身离开后,严管事才道,“回去之后,都给我机灵点,可别给我漏馅啊!”

    “严管事,那咱们日后,就靠向大老爷了?”

    “不然你们还想靠上三老爷?”

    高三老爷眼高手低,身上挂着闲差,一个月里去衙门的时间,一支手掌就数完了,现在是靠着高尚书,一旦高尚书退下来,他还能有什么前途,二老爷和四老爷都比他好多了。

    尚书夫人就是因为如此,才会一心为他打算。

    几个小厮还有些犹豫,严管事索性直接撕开来说,“哪!你们看看,咱们老太爷这尚书的位置还能坐几年?老太爷年岁有了吧?他老人家已经是尚书之职,再上去便是宰相之位,但就算言首辅退下来,也还有其他几位尚书,比咱们老太爷资历更深。”

    换句话说,他们家老太爷可能就坐在尚书这位置上,直到致仕了。

    以他们老太爷目前的权势,都没能让三老爷补上个有实权的实缺,三老爷日后的前途便可想而知了!

    外人不晓得,他们这些管事最是清楚,这些年高府的花销日益庞大,收入远远不及支出,这么大的缺口都是大老爷补上的,一旦大老爷抽手,高府这花花架子就撑不住了!

    白痴才会靠向三老爷去。(未完待续。。)

    ps:  不好意思,晚发文了!

第六百八十八章 弹劾

    高尚书夫人等了又等,等到天色暗下来,丫鬟们窸窸窣窣的,将屋里的灯都点上了,二门上的婆子来报,尚书大人去了杜府,让夫人不用等他用饭。

    “老太爷这是?”尚书夫人疑惑不解,“可派人告诉老太爷,老祖宗……”

    “老太爷知道了,说老祖宗是去大老爷那儿了,让您别管。”说到最后,婆子头垂得低低的,几乎不敢抬头看尚书夫人了。

    丈夫知道?几时知道的?是早就知道,还是,敢情他们父子就瞒着她一个呢?就不怕她会担心老祖宗的安危吗?

    尚书夫人气得眼前一片发黑,几个媳妇、孙媳妇急忙围上来相劝,三房的几个姑娘靠在角落里,“老祖宗去大伯父那儿住,那咱们是不是就不用跟老祖宗一起住了啊?”

    说话的,是年纪最小的,她总觉得老祖宗身上有怪味儿,她不喜欢靠近老祖宗,可是母亲和祖母却老要她们去讨好老祖宗。原本每年到西山别院来避暑,是小姑娘们最期待的事,因为老祖宗年高体弱,并不到西山来,她们便不用像在京里时,天天要往老祖宗跟前去晨昏定省。

    相熟的友人亲戚家相约外出踏青、端午赛舟、赏荷等各式各样的聚会,只要跟母亲打声招呼,就算母亲不同意,祖母还会帮着做主,不像在京里时,要出门,不止要跟母亲、祖母说,最重要的是。还得老祖宗首肯,天知道老祖宗有多守旧,十次里有九次不应允的。

    得知今年老祖宗竟然破天荒的要到西山来避暑,祖母还要她们陪着老人家一起住,小姑娘们满心不愿,却只能乖巧应诺。

    这下子好啦!老祖宗去大伯父家住了,她们便不用去老祖宗的院子住了吧?

    几个姐姐却没那么乐观,年纪最大的忧心不己,“可别把咱们送到大伯母那里去,我听娘说。祖母送大伯母的那宅子可小了。老祖宗真要住下,怕是没地方呢!而且那宅子年久失修,这个时节又多雨……”

    山区多虫蛇,再遇雨。光想就觉得难受。被姐姐这么一说。几个小姑娘都开始烦恼起来。

    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

    三夫人提议道,“今儿天晚了。待明儿,咱们就过去探望下老祖宗吧?要是住得不舒服,还是得劝老祖宗搬回来住才好。”

    四夫人没什么精神的附和着,三夫人又道,“大嫂那处宅子才新得的,什么都还没收拾好,就这样贸然把老祖宗接过去,岂不是委屈了老祖宗?”

    “三嫂说的是,老祖宗最喜欢热闹了,在咱们家别院,还有明芳、明美她们相陪,大嫂那里,就只有大嫂一个人作伴,也太委屈老祖宗了。”

    三房的几个小姑娘被点名,一个个偷偷瞪了四夫人好几眼,四夫人没发现,倒是四房的姑娘们看到了。

    三夫人半含酸的应道:“弟妹说的是,大嫂再能干,也不能分身有术,又要打理家里,又要陪伴老祖宗。”

    想到大夫人从婆婆手里拿到的宅子,三夫人就来气,虽然知道那宅子不大,还很陈旧,但总好过没有啊!

    二夫人静坐一旁,不掺和此事,见她们说得差不多了,便请示要不要摆饭,待侍候婆婆用过饭了,她便借口要去安排明天出门的车马,溜了。

    四夫人跟着走人,她虽有心把女儿嫁去杜家,但婆婆一心要扶持三房,她和丈夫思量再三,最后决定放弃了。

    二老爷原本也是看不开,凭什么大哥的女儿能嫁杜相的孙子,他的女儿就不行?一样是尚书的孙女啊!

    但后来他跟大舅子吃酒解闷,被大舅子一言道破玄机,“你以为人家杜相看的是你爹,可照我说,杜相看重的是你大哥,你可知你大哥这些年在任上立了多少功吗?日后势必能得皇上重用,杜相年纪不小啦!你们想着人家提携你们,可人家却在考虑有朝一日自己退下来,孙子的岳家能提携他孙子咧!”

    其实大家考虑的都是一样的,他们希望女儿进杜家后,杜相能看在孙媳的份上提携他们,杜相却看好他大哥,希望日后他大哥能照应女婿。

    这么说起来,杜相是觉得他大哥前途看好,比他爹更有前途?

    因为一直待在京里,平日往来的,也多是冲着他有个尚书父亲而来,所以高二老爷身在局中看不清,那回被大舅子这么一点拨,他倒是看出些门道来了,大哥回京后,往来的友人们,言词间提到他大哥的次数,要比说到他爹的次数要多上好几倍。

    高二老爷冷静了几天,才想通,与其巴望着女婿的祖父提携自己,还不如和兄嫂打好关系,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来不是?他们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不依靠亲兄弟,反舍近求远的想靠姻亲拉抬自家,弄得兄弟不和,岂不是徒惹人看笑话?

    二老爷是想明白了,三老爷却是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母亲说的对,一下子又觉得杜相看不上他女儿,妻子朝他吼一嗓子,他就又改变主意。

    四老爷比二老爷更早看明白,这世上又不只杜家有好儿郎能嫁,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二夫人和四夫人因为丈夫的态度,在婆婆跟前虽不能表现得太过,但总能找理由避开去,尚书夫人正愁不能打发走她们两房,她偏心太过,又怕儿媳们说她偏心三房,因此她们避开,正中她的下怀。

    当晚,高尚书回来时,面色沉沉,并未回正房,而是直接进了书房歇息,天没亮就上朝去了,因此高尚书夫人虽然很想知道丈夫到底和杜相说了什么,却也只能暂时按下。

    用过早饭,她便带着三夫人及三房的孙女们去见老祖宗。

    车夫们有些为难,他们都知道,大老爷一家不住在尚书夫人给的宅子那里,但要怎么跟尚书夫人解释,为何他们知道呢?

    严管事过去逐一拍了他们的头,“尚书夫人让你们送她去哪,就去哪儿,其余的事,都由主子做主。”

    了解。

    高家的马车就往高尚书夫人给长媳的宅子去,晨光灿灿,微风徐徐,坐在车里凉风透过竹帘穿进车中,一个丫鬟执扇搧凉,一个丫鬟手执美人棰为尚书夫人揰腿,尚书夫人倚着迎枕昏昏欲睡。

    车行不远,就来到宅子前头,丫鬟们率先下车,打量了下四周,心下存疑,这么荒凉?门前的落叶都没扫,不像有人住的样子啊?

    “快去通传,尚书夫人来了,怎么没人前来相迎?”大丫鬟不悦的指挥人去敲门,车夫们暗撇了嘴,尚书夫人要来之前,又没派人通知,宅子里的人又不知尚书夫人会来,又怎么可能有人出来相迎?哦,对,大夫人他们不是住在这儿,就算提前派人通知,也应该不是通知这里吧?

    擂门声在山间传得很远,附近几户人家纷纷派家人出来查看,不巧,其中一家的主人正好在御史台供职,因前两天被上司训斥,罚他在家反省,心情正不好着,昨儿刚搬到西山别院,择席,一个晚上没合眼,好不容易睡过去,却又被人吵醒。

    披着衣服趿上鞋就往外去,吓得他老婆赶紧拉住他,“老爷,你这个样子要去哪儿?”

    “去外头瞧瞧,吵什么呢?都!”

    御史夫人早就派人去打听了,听丈夫问,连忙一五一十的说了,御史一听,好嘛!又是高尚书这家!

    “高家又不住咱们这附近,她大清早的跑来扰人清梦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