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唐侯-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咬金表现的很积极,他这么站出来后,李世民顿时有些不忍看,身为将军,打仗杀敌的时候积极一些很正常,但最起码的自知之明应该有一些吧?

    李世民不反对程咬金是大唐开国的名将,但若论打仗的本事,他还真差了一些,他之所以能混到今天的地步,除了他真有些本事外,运气是主要原因,当然,他之前是瓦岗寨的混世魔王,投靠李唐之后,李唐也不能真的亏了他,不然他相差太大,他心里不平衡,反而容易出事。

    程咬金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后,就连忙向长孙无忌等人使眼色,长孙无忌等人此时却有些犹豫。

    长孙无忌是个很聪明的人,对李世民也是最为了解,李世民想让谁出征他多少猜出了一些,根本就没有程咬金什么事,此时他若是站出来替程咬金说项,怕是一点用没有,反而容易让李世民猜忌。

    身为帝王,最忌惮的就是臣子结党营私。

    不过长孙无忌思虑片刻之后,还是站了出来。

    “圣上,卢国公愿为国杀敌,实在我大唐之幸,臣觉得未尝不可。”

    长孙无忌说完,程咬金就有些得意了,李世民却是一愣,在他看来,长孙无忌对于程咬金的本事是很了解的,让他统领五万大军去打吐蕃的二十万,他能活着逃回来就不错了。

    李世民很奇怪,长孙无忌明明知道这点,却为何还要替程咬金说话?

    就在李世民奇怪的时候,太子李承乾的人突然站了出来:“圣上,臣觉得吐蕃二十万大军不容小觑,以少胜多当推侯君集侯将军。”

    “臣也觉得当让侯君集领兵。”

    “臣附议。”

    “…………”

    太子李承乾在朝中的势力不弱,他既然想让侯君集领兵,肯定是要让自己的人在早朝上多努力一番的,这些人的话正好说在了李世民的点子上,只是他们的理由太过苍白无力了,侯君集犯了那么大的错,怎么能因为大唐没有合适的将领领兵打仗就起用他?

    这会不会让人觉得朝廷离不开侯君集,会不会让侯君集产生骄纵之心?

    对于这些大臣的提议,李世民虽然认同,但并没有开口,他只是望着群臣,看看还有没有人有其他提议。

    这时,魏王李泰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然后向岑文本等人悄悄点了点头,岑文本等人明白之后,立马站了出来,像行军大总管这样手握大权的职位,太子李承乾不放过,他们魏王一脉又怎么可能放过?

    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人都想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若他们的人能够争取到这个职位,对于他们以后的夺嫡是有很大帮助的。

    “圣上,侯君集在灭高昌国的时候犯了大错,这样的人岂能轻易起用?臣觉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很合适当这个行军大总管。”

    执失思力原来是突厥的一个酋长,后来投降了大唐,娶了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此人颇有军事才能,而且对大唐十分忠心,岑文本代表魏王李泰站出来表示支持执失思力,他是完全有这个资格跟侯君集一争长短的。

    岑文本这样战出来之后,其他魏王李泰一脉的人也纷纷站出来表示侯君集不合适,执失思力比侯君集更为合适。

    双方这么各有支持的人后,顿时就陷入了争吵之中。

    大家吵个不休,倒没有人再去关心程咬金是不是要当这个行军大总管了,这让程咬金很是郁闷,是他先占出来的好不好,怎么最后变成两位皇子之间的争斗了?

    双方各自混战,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微凝,却是突然明白长孙无忌刚才为何要站出来表示支持程咬金了,他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舅舅,又是当朝宰相,这事要是闹的不可开交的话,他非得站出来说两句不行。

    可都是自己的侄儿,他能支持谁?他支持谁就可能被认为是投靠了谁的,而他身为宰相又不能不支持一个,如此倒不如先表示支持程咬金,让自己不牵涉到两位皇子的破事当中。

    李世民想明白这个之后,已是多少有些佩服长孙无忌的这种明哲保身之道了,不过这也让他有些气愤,如今松州城很是危机,应该尽早决定该让谁来领兵出征的,这长孙无忌倒好,不仅不给出主意,竟然还往后躲。

    李世民眉头微凝,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辅机啊,你对侯君集和执失思力两人怎么看啊,觉得他们谁更合适?”李世民说出这话,就有点为难长孙无忌的意思了,这两人你看着选一个吧。

    长孙无忌微微抬头,面露难色,但还是说道:“圣上,侯君集在灭高昌国的时候犯了错,但他若能戴罪立功,倒也未曾不可一用,至于执失思力,他是我大唐的驸马都尉,用起来也是可以放心的,只不过在臣看来,还是程咬金更合适。”

    对于侯君集和执失思力两人,长孙无忌都不得罪,都说他们两人都能当这个行军大总管,不过他们两人的事长孙无忌绝不参与,最终还是又扯到了程咬金身上。

    长孙无忌的话验证了李世民的猜测,这让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但此时的程咬金却是兴奋异常的,他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肯帮自己,当然,他多少也看出了长孙无忌的用意,不过在行军大总管的诱惑前面,他可以忽略不计长孙无忌的那些小算盘。

    “圣上,老臣再次请愿,愿为我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啊……”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都已经参与进来了,他程咬金再争似乎显得有些很没眼力劲,但难得长孙无忌和一众同僚支持自己,他还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而凭他的资历,只要李世民还在,他倒也不用担心太子或者魏王给他小鞋穿。

    “哦,既然讨论无果,那先退朝吧。”

522。第522章 丹阳公主的担心

    长孙无忌暂时还不想参与党争,因此对于他的两个侄儿都不怎么支持和反对。

    此时他跟李世民打哈哈,这让李世民很不开心,因此也就不想再听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拨人的争吵了,直接退朝。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虽然他是想让侯君集领兵的,但以目前朝廷上的情况来看,理由不够,时机未到。

    本来他希望长孙无忌这个宰相能偏向侯君集一些,这样他要起用侯君集会更名正言顺,容易一些,可长孙无忌偏偏去推程咬金。

    退朝之后,李世民有些无奈的轻声一叹,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之中的一个消息从外面传进了皇宫之中,李世民看到这个消息之后,眉头微凝,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京城长安。

    唐舟的那首出塞早已经传遍了长安城,但在这首诗传遍长安城的时候,大家也只是觉得唐舟才情了得,写得一手好边塞诗,并没有往政治方面想。

    可就在今天早朝的时候,京城长安突然间就多了一个舆论,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是有暗喻的,暗喻朝廷将良将安置在家而不用,以至于吐蕃那般猖狂,破了阔州城后又破渃洲城,如今更是连松州这个都督府都给围了。

    大唐的百姓,尤其是关中的百姓都是热血的,在听到这个言论之后,也皆是对朝廷不用良将而不忿,这个时代百姓的言论自由程度很高,没有清朝的那种文字狱什么的,有很多话百姓说了也不用有太多顾虑。

    因此,在早朝结束的时候,这些言论已是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传开了,而且大家还开始讨论如今朝中被淹没的良将都有谁。

    在这些良将当中,李靖自然是算一个的,自从李靖让突厥臣服之后,他就很少领兵打仗了,虽然他仍旧是武将之首,但也只能在长安城耍耍威风了。

    除去李靖,再有就是尉迟恭。

    当年有人诬陷尉迟恭功高盖主想要谋反,李世民敲打过他,自从那次之后,尉迟恭也很少领兵打仗,甚至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怎么关心,俨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名将风流。

    除去李靖和尉迟恭两人外,侯君集自然少不了。

    这些言论本来就是太子李承乾的人给鼓弄出来的,之所以要加上李靖和尉迟恭,只是为了预防万一罢了,就算出了事,有这两个老将当着,侯君集也不至于有什么大麻烦,而且将他们三人提出来,侯君集就显得很没有存在感。

    那样李世民若是最后真因为百姓的这些言论而不得不起用这三人中的一个,他肯定是会更倾向侯君集的,因为相比较下,侯君集的影响力没有李靖和尉迟恭的大,他用侯君集也更放心一些。

    言论传的很快,午后没多久就传到了檀香寺。

    丹阳公主仍旧住在檀香寺,按照她的估算,他想要离开檀香寺只能等到她跟薛万彻和离的事情消散之后才行。

    丹阳公主虽在檀香寺,但对于长安城的很多事情都是很上心的,昨天唐舟的两首诗传到长安城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对于唐舟的这两首诗,她自然是很喜欢的,喜欢的就像是在遥远洛阳城的唐舟送来的书信。

    昨天一整个晚上她都在想着唐舟的那两首诗,好像她要从那两首诗里看出唐舟在洛阳城过的好不好,幸福不幸福。

    当然,除了这两首诗外,吐蕃对大唐用兵的事情她也听说了。

    只不过虽然听说了这事,她一开始并没有怎么在意,大唐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在与邻国作战,与吐蕃开战在她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她不担心大唐会因为这场战争而失去什么,因为她对大唐是很自信的,大唐的铁骑很厉害,大唐的将士很厉害,大唐的朝堂上从来就不缺良将。

    有这些人在,大唐就从来没有输过。

    丹阳公主对于与吐蕃的战事并不担心,可当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言论传来之后,她却是忍不住微微凝了凝眉,有些担心。

    这一言论对唐舟的影响可大可小,小了的话也就无关痛痒,大了的话就是评击时势,暗讽李世民不会用人,但以丹阳公主对李世民的了解,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毕竟李世民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而且唐舟作这首诗的时候还没发生现在的这种事情呢。

    丹阳公主对唐舟的担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她真正担心的还是龙城飞将。

    在这些言论当中,李靖、尉迟恭、侯君集都被提及了,他们三人被提及,说明长安城的百姓对于他们三人不被重用是有怨言的。

    而这怨言有可能帮这三人,也可能害了这三个人,因为她很清楚,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喜欢受人摆布的人,而如今百姓为他们鸣不平,显然有觉得李世民做的不对的意思,而且很容易给李世民一种百姓知这三人而不知他的意思,让他觉得这三人功高盖主,进而引起李世民对这三人更加恐怖的猜忌之心。

    这三个人跟丹阳公主并没有什么牵连,他们是死是活也影响不了丹阳公主,但若这三人真的因为这些言论而受到李世民的猜忌和牵连的话,那对整个大唐来说无疑是很严重的损失。

    不考虑侯君集,若是李靖和尉迟恭因为这个而受到牵连,那大唐真正能打胜仗的人可就没有了,现在大唐是强盛了不少,可万一大唐遇到了更加强大的敌人呢,没有将领可用,谁来保家卫国?

    丹阳公主虽是女子,心中却有一份大义,丹阳公主踌躇许久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皇宫的,不管是为了李靖、尉迟恭和侯君集三人,亦或者是为了唐舟。

    若这三人因为那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而受到牵连,那唐舟可就是罪魁祸首,虽然李世民不会怎么样他,百姓也不会怎么样他,但这对唐舟来说却可算作是一个污点,一个因为一句诗而害得整个大唐失去三位良将的污点。

    她既然已经心向唐舟,自然是不希望唐舟身上有这个污点的,这事跟唐舟一点关系没有,只是因为恰巧遇到了吐蕃对大唐开战罢了,可这是时势的罪,并非是他唐舟的罪。

    “备车,入宫。”

523。第523章 能耐了啊

    丹阳公主入宫的时候李世民正在气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唐舟的一首诗竟然会引起这么一场轩然大波,那小子人在洛阳城,怎么还能让长安城的百姓这样?

    所以,当丹阳公主进了御书房提及长安城舆论的时候,李世民顿时冷哼了一声:“唐舟这小子能耐了啊,远在洛阳城,都能在长安城给朕找堵。”

    丹阳公主听到这话之后并没有担心,相反还浅浅一笑:“皇兄,那唐舟的诗原先的意思也不是这个,谁知我大唐突然被吐蕃挑衅,他这诗早不传来晚不传来,偏偏这个时候传来。”

    李世民撇了撇嘴,其实吐蕃挑衅大唐并不是突然的,从前两年开始,吐蕃的松赞干布就频频对大唐是属国吐谷浑、党项等进行攻伐,当时大唐也警告过,松赞干布当时也说,只要大唐嫁公主于他,他就可以考虑一下,不过当时李世民那里把他放在眼里,根本就没有搭理他。

    而吐蕃要与吐谷浑这些国家打仗,是相互消耗的事情,对大唐来说是有好处的,所以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眼的没怎么介入,毕竟吐谷浑虽是大唐属国,可其实骨子里是不服气的,主要是震慑于大唐兵力,这才称了臣的。

    “好了,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朕再生气,也不会因为一首诗就对唐舟怎么样,说吧,你此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丹阳公主在檀香寺待了很久了,今天突然进宫,肯定不可能是因为唐舟的,她是什么人,难道信不过自己这个皇兄,以为自己会怎么样唐舟?

    所以,他肯定丹阳公主另有其事。

    丹阳公主在李世民跟前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把自己此来的目的说了一遍。

    “皇兄,如今长安城的舆论已经传开,但臣妹觉得这些只是百姓无聊的八卦之谈,不足为虑,所以还请皇兄莫要因此而生气才好。”

    丹阳公主说完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但李世民却是凝眉沉思,一点看不出他的内心想法,丹阳公主有些紧张,正当她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来报:“圣上,侯君集侯将军求见。”

    一听侯君集求见,丹阳公主有些吃惊,她向李世民微微行礼之后,便躲在了内屋,以前李世民处理政事的时候,丹阳公主是经常躲进去停李世民跟那些臣子的谈话的,自从她与薛万彻和离之后,这还是她第一次躲进内屋。

    这让她本来已经平静的心顿时又起了波澜。

    她是李世民的智囊,是谋士,在她的内心其实还是很渴望这种波澜壮阔的事情的。

    丹阳公主进去关上了门之后,李世民这才吩咐太监把侯君集给领进来。

    不多时,侯君集便急匆匆的从外面赶了进来,一段时间没见,侯君集明显憔悴了许多,身形也更显消瘦,李世民刚看到侯君集进来,还没怎么仔细打量,侯君集突然哭着就扑通一声跪在了李世民的跟前。

    “圣上,臣……臣是个罪人啊,臣是个罪人啊……”

    侯君集一进来就搞这么一出,哭的声泪俱下,这让李世民以及里面的丹阳公主都很是不解,暗想这侯君集是要闹哪样?

    “侯爱卿啊,先别哭……”李世民看着突然停止哭嚷,但仍旧不停抹泪的侯君集,有些鄙视的翻了个白眼,然后才继续说道:“怎么回事啊?”

    侯君集道:“圣上啊,如今民间谣言四起,臣无故躺枪,臣觉得有愧圣上啊,臣为了给圣上排忧解难,愿意断臂明志,今生再不领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