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唐侯-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着自己的府兵前来长安城,可就不容易了。

    当然,他们也都清楚,李世民驾崩的消息不用他们去发丧,京城自然有人通知他们,如此他们提前一段时间将府兵派遣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唐舟的这个办法都是最好的。

    这样商议之后,长孙无忌倒也没有什么意见,就这么决定了。

    说完向其他王爷发丧的事情后,接下来就是太子李治的登基事情了。

    按照规定,太子登基需要在李世民的葬礼结束之后,所以现在大家仍旧称他为太子,称李世民为圣上,只有太子举行过登基大典后,李世民才能是先皇。

    登基一事很重大,群臣少不得在一起讨论,不过这个都有先例在前,倒也没有多大的争议,可就在大家讨论的差不多天晚的时候,突然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来:“不好了,不好了,蒋王李恽谋反,带兵杀来了……”

1121。第1121章 蒋王谋反

    “不好了,不好了,蒋王李恽谋反,带兵杀来了……”

    蒋王李恽,李世民第七子,平日里最喜贪玩,封地百姓苦不堪言,但李世民对他宠爱,多有偏袒,最近两年才将其调入京城。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刚驾崩,他竟然就要谋反。

    太子李治眉头微微一凝,李恽是他的七哥,可是他的七哥如今却要夺他的皇位了,他的心中有怨恨,但也有悲悯,这皇权的争夺,难道真的要通过流血来获得吗?

    李治扫了一眼众人,道:“蒋王有多少人马?”

    “大概一千多人马。”

    听到蒋王李恽只带了一千多兵马,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一千多兵马就想攻入皇宫,他把这皇宫也看的太不入眼了。

    “来人,让苏定方将军带兵擒拿叛贼。”

    太子李治吩咐完后,苏定方立马带兵前往,对于苏定方来说,对付蒋王的一千人马,他用五百就足够了,一个养尊处优整日玩耍的王爷,能打什么仗,最最可笑的是,他想用一千兵马来争夺皇位,也太愚蠢了些,这就像是一个笑话。

    蒋王李恽的谋反的确像是个笑话,不过却也给太子李治他们敲响了警钟,谋反的事情这可能只是开始,只要太子李治还没有登基为帝,其他人就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就会有更多的人造反。

    这怎么能行?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殿下,看来等圣上葬礼结束再登基是不行了,我们必须提前登基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大唐局势啊。”

    大唐有了皇帝,其他人再想争夺,可就不容易了。

    虽然这有点于理不合,但新皇先登基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所以这个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李治自然是明白长孙无忌说的情况的,他望了一眼其他大臣,虽然他认同长孙无忌的观点,但他也不能事事都听长孙无忌的,不然会给人一种他就是长孙无忌傀儡的感觉,那样长孙无忌的权力越来越大,自己就真的成为傀儡了。

    他必须拿捏好跟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人的关系才行。

    被太子寻望,众人连忙发表意见,但多是支持,见此情形,李治才点点头表示同意提前登基,这个时候他同意,虽然结果一样,但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他只听长孙无忌的话,而是听了所有群臣意见后才做的决定。

    这样,大家也就不会认为李治是很听长孙无忌话的。

    当太子这么多年了,又跟着苏无为学了不少帝王心术,权谋之术,对于此,他还是能够灵活运用的。

    这样决定提前登基后,其他事情就必须再重新安排一下了,提前登基,倒不用其他王爷都在,所以发丧的事情不影响,不过在登基的用品上,恐怕得有一些讲究。

    这样商量完的时候,天色已晚,外面的厮杀声停了下来,不多时,苏定方押着蒋王李恽进了宫。

    蒋王李恽身材肥胖,进来的时候脸上全是血,不过都不是他的,而他手下身上的雪溅上的,他被带进宫后,还是一副高傲摸样。

    李治看了他一眼,眉头微凝,厉声喝道:“你好大胆子,为何要造反?”

    蒋王李恽把头一扬,道:“我早看不惯你了,按年龄,我比你大,是你七个,凭什么让当太子,我却不能当太子,父皇偏心。”

    蒋王李恽这么一说,褚遂良立马站出来喝道:“太子殿下乃是长孙皇后所出,其实你这个妃嫔所生的皇子能比的?再者,你看看你那点比太子殿下强,竟然也想着夺取皇位。”

    被褚遂良训斥,蒋王李恽哼了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为什么就不能当,不仅我能,你们也能,只要你们想。”

    啪……

    蒋王李恽显然是想挑拨离间,让李治对长孙无忌这些人也都产生忌惮之心,但是长孙无忌又岂容他继续说下去,不等他说完,长孙无忌已是一巴掌抽了过去。

    接着,长孙无忌道:“圣上,此人留着是个大患,不如除去吧。”

    李世民刚驾崩,太子李治还没有登基,这个蒋王李恽就谋反了,如果不对他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他人王爷看到造反没有什么风险,肯定会一窝蜂的涌进造反的大军当中,那个时候,想要挽救可就晚了。

    当初李佑谋反,李世民忍痛杀了他,为了就是震慑其他人,自那之后,谋反也就少了起来,如今李世民驾崩,长孙无忌觉得李治极其需要杀人立威。

    长孙无忌说往那,蒋王李恽竟然也不害怕,一点没有求饶的意思,而其他群臣也都望向太子,他们之中有人支持杀了蒋王李恽立威,但也有人觉得这个时候不太适合杀人,太子还没有登基就杀兄弟,那给人的感觉会是什么?

    其他皇子会不会觉得太子要把所有有可能争皇位的人都赶尽杀绝,如此整个京城肯定会慌乱不堪,其他王爷也少不得会因此而不得不反啊。

    反正现在不管是杀还是不杀,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太子李治来说,都极其不利。

    李治神色冷峻,他又看了一眼蒋王李恽,最终叹了一口气,他讨厌别人造反,讨厌别人来争夺皇位,他也可以像他父皇那样利用一些铁血手段来镇压。

    但大唐流的血已经太多了,他不希望自己的皇位是通过流血来获得的,虽然流血在所难免,但他还是希望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如今,蒋王李恽的命运就掌握在他的手里,他能够决定蒋王李恽的生死。

    许久之后,李治道:“先将蒋王李恽扣押大牢,等登基之后,再对他处决。”

    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既然不好抉择,那就不抉择,难道非得杀或者不杀吗?

    太子李治的话出来之后,众人一愣,接着倒也有些惊奇,对太子李治也有了一些改观,本来以为他只是仁孝,但没有想到也有一些机智的。

    唐舟在旁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太子李治岂止是有机智,就从他今天面对长孙无忌的情况来看,他还很有权谋,甚至很懂得审时度势,长孙无忌最好不要有什么想法,不然最后的结果怕也好不到那去。

    太子李治的命令下达之后,蒋王李恽又嚷嚷了几句,但很快被侍卫给押进了大牢。

1122。第1122章 提前登基

    长安夜乱。

    今夜的长安气氛凝重,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皇宫灯火通明,很多人都没有睡意。

    而与此同时,洛阳王府,兴奋的洛阳王李元裕立马写了一封信,派人给柳白送去,如今李世民驾崩,他们立马就可以举事了。

    他会在京城与之接应,到时整个大唐都是他们的。

    而就在洛阳王李元裕写信通知柳白李世民驾崩消息的同时,李淳风这边,也立马写了一封信给吴王李恪送了去。

    没错,李淳风是吴王李恪的人。

    吴王李恪一直都有野心,他也很有手段,当初收拢不了唐舟,他就收拢其他人,而李淳风就是其中之一。

    李淳风对于李世民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李世民的很多事情都要问李淳风,让李淳风给占卜一下,甚至连行房事都要李淳风给占卜。

    所以,得到李淳风对吴王李恪来说是一张很厉害的王牌。

    前段时间他们为了除去李君羡,以便吴王李恪带兵攻进皇宫,李淳风就弄了一个什么帝传三世的情况,当然,这个提出来的是袁天罡,但其实李淳风也是准备提的,只是后来见有人先他一步提了出来,他便顺水推舟给李世民说了一下,不然他的下场跟袁天罡的也差不多。

    如今李世民驾崩,他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通知李治,让他早做准备才行。

    盛夏的夜本来是很短的,但今天却极其漫长,仿佛永远都过不完。

    李治在皇宫里睡不着,隐隐还能听到后宫那边传来哭嚎声,这些声音都是那些没有子嗣的女人哭的,因为她们觉得他们很快就会被殉葬,至于那些有子嗣的,反而很开心。

    李世民在的时候,她们就只能呆在皇宫里,他们一刻都没有自由,但李世民死了,他们就可以跟自己的皇子住在一起了,那是的她们会比以前更自由,她们不再在关在牢笼里的小鸟了。

    听到那些哭嚎声,李治突然忍不住想起了武媚娘,如果她在的话,她是不是也会哭?

    长安,烟花巷。

    烟花巷一片黑暗,但是真正睡着的人却没有多少,李世民死了,每个人都对未来很不确定,听说今天晚上还有人谋反,可是却被镇压了,那之后呢?

    以后这大唐的天子是谁?

    百姓很关系这个,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以后能不能安稳的生活。

    武媚娘也没有睡觉,她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李世民死了,他马上就可以跟李治在一起了,不过现在不行。

    李世民的遗诏还在,她只要出去被抓,少不得会被殉葬,只有等李世民葬礼结束,他才能够出来,那个时候,虽然他也有可能死,但也有可能不死。

    武媚娘也忍不住想起了李治,现在的他应该并没有多么的开心吧,因为皇权的交替并没有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古往今来,能够平稳即位的能有几人?

    

    夜虽然漫长,但最终还是过去了。

    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又开始了燥热,大家走在街上,相互之间想要攀谈几句,可想到如今这般敏感,就相互望过之后,又转身各走各的了。

    长安还是长安,但又不再是长安。

    因为李世民驾崩的事情,之前那些闹事的百姓暂时没有再闹,但这也只是没有一个契机罢了,等李世民葬礼那天,他们肯定是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长安城有隐患,不止一个。

    而就在整个长安都弥漫在紧张的气氛当中的时候,宫里传出了一个消息,太子李治会提前登基,时间就在明天,因为是提前登基,所以并不在宫外举行大典,只在宫里进行一些仪式等等。

    这些消息传来之后,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但紧接着就又慢慢平静了下来,如今朝堂不稳,太子提前登基也好,这样百姓心中也算是有了主心骨。

    所以消息出来,大家还是很支持的。

    不过百姓支持,对于李淳风以及李元裕他们来说,却是一个很重大的打击。

    如果太子登基为帝了,那他们的谋反就是名副其实的谋反,他们的任何出兵的名义都显得不那么正规了,本来只要太子不登基,那吴王李恪就算是争夺皇位,那也算不得特别的谋反,恩客如果太子成了皇帝,那他再出兵,就是真的谋反了。

    消息一出,两人十分震惊,为此皆在自己的屋内走来走去,然后就又各自发出了一封信,让他们看看该怎么办。

    不过相比较来说,洛阳王李元裕的担心比较小,比较他们就是要谋反的,不管太子登基还是不登基,他们都没有资格来获取皇位。

    其实唐舟猜的不错,柳白就是李建成的儿子,当年他躲过一劫后,就一直潜伏,并且暗中积蓄力量,准备等李世民驾崩之后争夺天下,不过就算他说出自己的身份,也不会有人认为他就有这个资格的。

    李建成已经死了多年了,一个贞观之治已经让李世民成为了正统,大家就算考虑皇位,也只能是李世民的儿子,而不可能是李建成的儿子。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还是把情况告诉柳白的好。

    因为李治的提前登基,使得长安城的气氛稍微好转了一点,只要大唐有皇帝,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他们就能够心安,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围着这个皇帝来转的。

    登基所有的事宜都必须在一天的时间内准备好,所有皇宫显得更加的慌乱,但在次日一早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还算是准备好了。

    李治带领群臣到太庙祭祀,之后又进行了一番简单的登基仪式,然后他便正式的坐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

    李治坐上龙椅之后,群臣立马跪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而李治登基后,就要对朝中群臣的职务进行一下调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是托孤之臣,自然是要提高一下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当然,两人仍旧是宰相。

    除此之外,为了表示对李绩的恩情,李治又下了一道命令,派人将李绩召回长安,担任重要职务。

    再有就是唐舟,虽然李世民罢免了唐舟的职务,并且告诫李治要小心唐舟,但李治对唐舟还是很信任的,所以他也要为唐舟安排一个职位。

1123。第1123章 宰相之权

    李治登基为帝,封唐舟为尚书令。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而尚书省的长官就是尚书令,掌管六部,也就是说,以后不管是兵部吏部都听唐舟这个尚书令的调遣。

    也就是说,唐舟成为了宰相。

    大唐一共又三个宰相,现在分别是长孙无忌、褚遂良和唐舟。

    李治登基之后,给唐舟的这个礼可是不小,唐舟听完之后倒真是吃了一惊,因为像他这种年纪就当上宰相的,在整个大唐还是第一人。

    不过就算如此,群臣并没有意见。

    因为唐舟与其他宰相相比年纪不大,但他却是有这个资格的。

    从唐舟开始入朝堂管事开始,他先后当过户部尚书,长安城刺史等等重要官职,就这些履历,他就足以担当得起尚书令这个职位。

    分封群臣之后,接下来就是后宫的分封了。

    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李世民住持为他赐了一门亲事,王氏。

    王氏出身太原世家王家,是元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父亲是罗山令王仁祐,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公主。

    王氏出身大家,实力雄厚,而且据闻王氏十分贤惠,完全配得上李治。

    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跟王氏的关系也还不错,如今李治登基为帝,王氏也就顺势被封为了王皇后。

    这样一番分封,朝廷大局已定,诏书传之四海,大唐的百姓也就皆认定了李治为帝。

    这长安城的情况,也随之一稳。

    而就在李治在长安城登基为帝的时候,各方藩王也都陆陆续续接到了彼此的消息。

    却说吴王李恪接到李淳风送来的消息之后,眉头微微一凝,他父皇驾崩,对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年他父皇可以通过玄武门来夺取皇位,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