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唐侯-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许能够瓦解他们的联盟也不一定。”

    侯远说完,贺鲁点点头:“不错,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利益相驱,就能够瓦解他们。”

    侯远颔首,继续说道:“再有,就是唐舟了,我们之所以失败,皆因为唐舟,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将他弄走。”(未完待续。)

第1447章 侯远策

    “再有,就是唐舟了,我们之所以失败,皆因为唐舟,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将他弄走。”

    侯远说了这么一句话,贺鲁眉头微微一凝,道:“军师说的不错,唐舟这个人,实在太厉害,他一个人能敌得过千军万马,如果让他继续留在这里与我们作战,他指不定又鼓弄出什么玩意来,不过他是李治派来的,想把他给弄走,也不容易啊,难不成调虎离山?”

    侯远道:“可汗陛下,调虎离山是不行的,我们要弄,就把他弄的远远的,弄的再也回不来才行,最好直接让他召回长安,他既然是李治派来的,那我们就想办法让李治把他再给叫回去。”

    “这……这可能吗?”

    侯远道:“可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臣有个徒弟,叫陈墨,不妨让他去长安一趟,说不定就能成了。”

    贺鲁是知道侯远这个徒弟陈墨的,此人精通大唐文化,而且大有青出于蓝之势,让他去一趟长安,贺鲁还是放心的。

    点点头后,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派陈墨去吧,需要什么,都可以提。”

    侯远颔首应下,之后便去把陈墨给叫了来。

    陈墨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长的眉清目秀,一点不像是突厥人,其实他也的确不是突厥人,他是大唐人,是侯远多年去游历大唐的时候收的一个徒弟。

    当时他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母亲又得病,是侯远帮他母亲治好了病,他为了报恩,这才愿意追随侯远。

    一开始,他只是侯远的一个书童,算不得弟子。

    后来侯远见他十分的聪明,便试着教他一教,这一教之下,发现陈墨竟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才把他收归门下,悉心教导。

    这些年来,陈墨也是出了不少力的,要不是他,贺鲁也不可能这么快便在突厥自立可汗。

    陈墨来了之后,态度恭敬,道:“师父找徒儿来所为何事?”

    “你离开家乡已然多年,收拾一下,明天便回去吧。”虽说是派陈墨去长安城做事,但侯远心里到底是不放心的,大唐才是陈墨的家乡,他怕陈墨去了之后潜移默化的再次心向大唐,所以他要试探一下,毕竟人心不是他能够随便把握的。

    陈墨一听这话,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师父,徒儿不走,当初若非师父收留,我和娘亲恐怕早就没命了,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徒儿死也不走。”

    言词意切,侯远见陈墨如此,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徒儿快快起来,师父让你回去,也没说不要你啊,只是有些事情,需要你去长安城办一办罢了。”

    听到只是让自己去长安办事,陈墨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道:“师父不赶徒儿走就好,不知师父想让徒儿做什么事情?”

    “你去长安城后,找到与唐舟关系差的人,想办法让他们向李治进谗言,将唐舟调离庭州,回到长安,此事成后,也不要急着回来,若是能想办法灭掉唐舟,亦或者是做一些不利于大唐在这边作战的事情,也是极好。”

    听闻是这些生气,陈墨道:“师父吩咐,徒儿不敢不从,只是如今突厥正在与大唐开战,徒儿实在不忍心在这个时候离开师父。”

    侯远摆摆手,道:“你留下,敌人能帮不少忙,但若是去长安城,帮的忙可能更大,突厥能不能抵挡住大唐的进攻,就看你的了,不要废话,收拾一下,明天就走。”

    陈墨不敢再多说,只能应下。

    …

    陈墨离开之后,贺鲁便把招募兵马的事情交给了侯远。

    其实突厥的人口并不算多,恐怕连百万都不到。

    这个时候的大唐,也才不过几百万而已,突厥的地方本就地广人稀,生存条件也不是很好,能有几十万就不错了。

    不过突厥有一点是大唐比不了的,那就是大唐的男子,只要年龄合适,基本上都是可以当兵的,他们从小就在草原上驰骋,骑马打架那是特长,而且他们也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所以,他们虽然总人口不多,但要招募兵马,却不是特别困难。

    但之前他们已经招募了几万,如今再招募,恐怕会民怨沸腾,要知道就算突厥男儿个个都能打仗,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打仗,想要打仗的。

    这对侯远来说是一个难题。

    一开始,侯远只能用提供食物来吸引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人来参军。

    家庭贫困,无以果脯,不想饿死,就来当兵,而且说不定混的好,还能够位极人臣,对于贫困的人来说,只要给他们吃的,让他们来当兵很容易。

    只是最近两年突厥的草原并无任何灾害发生,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存粮,只要不是特别情况,基本上都有饭吃。

    所以通过提供食物来征兵的效果不大,一些人自愿来的,也不多。

    所以几天之后,才招收了一千多人。

    一千多人对于防守大唐来说,显然有些不足够。

    侯远见这个办法不行,就把突厥各部落首领给召集了来,给他们每人下发一个指标,比如说每人要从自己的部落里招收五千人啊什么的,当然,有些部落大,就多招收一些,有些部落小,就适当放宽。

    这样安排下去后,他不管这些部落首领怎么做,只要能为他带来兵马就行了。

    用这种办法,侯远是迫不得已的。

    他很清楚,他这样把压力交给那些部落首领后,他们很可能会用一些比较不正轨的,甚至是残忍的手段来征兵。

    那个时候,突厥恐怕要民怨沸腾了。

    民怨沸腾对他们突厥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今他们太需要兵马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了,所以哪怕知道这么做会有一系列不好的后果,侯远还是决定这样做。

    只要打退了唐军,他们突厥可以再想办法休养生息,大不了从其他地方掳掠一些女人来,那样他们人口的繁衍应该会很快。

    侯远的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每个部落手里分到名额之后,压力很大,可面对强大的贺鲁,他们又没有一点办法,为了不成为贺鲁灭掉的借口,他们只能强征壮丁。

    如此几天之后,便征得了几万兵马。

    突厥兵力,达到了十万。(未完待续。)

第1448章 声名起长安

    长安城。

    夏末秋初的长安已是有着丝丝萧瑟之感了。

    陈墨来到长安城后,并没有急着去见跟唐舟有仇的人。

    他在途中已经打听到了不少事情,与唐舟最是有仇的人是王仁祐,不过他没有去找王仁祐,而是在进入长安城后,与长安城的一众才子吟诗作赋。

    陈墨才情了得,一入长安,便声名鹊起。

    一时间,成为了长安城的宠儿。

    但凡有一些文雅的活动,大家都会叫上他。

    陈墨在长安城混的如鱼得水的时候,他才觉得是时候跟王仁祐见上一面了。

    但怎么见,却也有讲究。

    他让自己在长安城声名起,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若无身价,见了王仁祐他也不一定搭理自己。

    但如果自己成为了长安城新一代的翘楚,则又另当别论。

    不过成为了长安城新一代的翘楚,也不是说就可以这样直接去见王仁祐的,这见面必须合情合理,必须水到渠成。

    这天,王仁祐在府上设宴娱乐,请了一些长安城的名人。

    当然,所谓的名人,也就是最近名气比较大的读书人,请他们来的目的一为装点门面,二自然是借他们的才情,让整个宴会看起来高雅一点,不俗一点。

    王仁祐请了不少人,这陈墨自然也在被请之列。

    宴会的时间是下午。

    陈墨与一众新结交的好友来到魏国公府上后,便被领到了客厅。

    进得客厅,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皆是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人。

    大家来齐之后,王仁祐才终于出现。

    王仁祐出现后,与一众人说了几句,然后这宴会便开始了。

    宴会的情况都比较俗套,吃饭喝酒看跳舞。

    不过酒过三巡之后,就比较随意了,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倒也相谈甚欢,偶尔,也会有人站出来赋诗一首,赢得众人阵阵喝彩之声。

    作为长安城的新宠,陈墨自然是不例外的,在跳舞的舞姬离开之后,王仁祐就让他站出来写了一首诗。

    不得不说,他的才情很不错,一首诗出来后,引得众人纷纷称赞。

    陈墨客气了一番便坐了回去,这个时候与其他人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边关战事上了。

    大唐这个时候,言论十分自由,没有莫谈国事的规矩,所以大家聊边关战事也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大唐已是收服庭州,就等着攻下突厥啊,早晚,这突厥必亡。”

    一名书生说的激动,陈墨点头道:“不错,而且在我看来,这些功劳可都是唐小侯爷的,等他归来,怕是要极尽圣宠了。”

    “是啊,小侯爷才情了得,又精通兵法,若是能灭掉突厥,当是我辈楷模。”陈墨将话题扯到唐舟身上后,其他人倒也跟着说了起来,在他们看来,唐舟简直就是他们的偶像啊,谈自己的偶像,有什么错吗?

    一名书生说完,陈墨又道:“极是,像小侯爷这样的人,就是再得圣宠,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啊。”

    陈墨只说唐舟极得圣宠的事情,在他看来,唐舟得圣宠,最看不下去的必定是王仁祐,而只要王仁祐看不得唐舟得宠,就肯定会进宫向李治进谗言的。

    如此,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只有这般轻描淡写,很是随意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够彰显他的本事,也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而就在陈墨说了几句唐舟得宠后,王仁祐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变,变的很难看,他眉头紧锁,似有所思。

    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

    次日早朝,天气下着蒙蒙细雨。

    说不上凉,但也说不上舒服。

    早朝之上,群臣侃侃而谈,从百姓建设说到了经济文化,边关战事,整个朝堂一片欣欣向荣,可以说,大唐已经许久不曾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而李治在经历过娜妃的事情后,也励精图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国家的建设上来,如此群臣团结,整个大唐又怎么可能不繁荣?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说到边关事的时候,少不得有是唾沫横飞,把整个大唐给夸的天下无敌,灭突厥不过尔尔,时间问题罢了等等。

    整个早朝,王仁祐都没有说一句话,直到早朝结束都是如此。

    不过早朝结束后,其他人都急匆匆回去吃饭,他却是忍着饿来到了御书房。

    李治见王仁祐来了,道:“魏国公还有什么事情吗?”

    王仁祐微微行礼,道:“圣上,有件事情,臣想说,但又怕说了圣上不高兴。”

    最近几天李治心情不错,道:“什么高兴不高兴的,你有什么话就说,不然你来御书房做什么?”

    李治还是比较厌烦惺惺作态之人的,王仁祐面露尴尬之色,接着说道:“是这样的,圣上,唐舟唐小侯爷恐怕要灭突厥了。”

    李治凝眉,道:“灭了突厥,这是好事啊。”

    王仁祐苦笑,道:“圣上,好事是好事,但唐小侯爷若是灭了突厥,您是不是该奖赏他?这样的功劳,怎么着也得升为国公吧,这朝中事情,若是不让他搀和一两下,也说不过去,到那个时候,唐舟怕是要……功高盖主啊。”

    功高盖主一词从王仁祐嘴里说出之后,李治神色猛然一变,作为一个皇帝,他最担心的就是大臣功高盖主。

    隋朝之前,但凡功高盖主的,想要造反都很容易能够成功,所以隋唐两朝的皇帝对于功劳很大的武将都很忌惮,李世民如此,李治自然也不例外。

    再想到唐舟还掌握着火药的秘方,如此让李治不安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李治看了一眼王仁祐,道:“魏国公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王仁祐知道有戏,于是继续说道:“庭州已经收回,唐小侯爷这个钦差的任务差不断算完成了,而有梁建方和苏定方两位将军,灭掉突厥也只是时间问题,让唐小侯爷继续留在庭州,显得有戏没有必要,如今朝廷正是需要人才来建设的时候,不妨请小侯爷回来。”

    “回来?”李治轻声说了一句,接着点了点头:“来人,传旨……”

    李治下了一道命令,王仁祐见计划得逞,心中淡笑,又说了几句之后,便躬身退去。

    只是王仁祐刚走,李治就忍不住呸了一声,当初是王仁祐把唐舟弄到边关的,现在又是他把唐舟给弄回来,这都什么玩意啊。(未完待续。)

第1449章 庭州的震惊

    李治虽然有些厌烦王仁祐的这种行为,甚至是有些不齿。

    但他心中也的确有些忌惮,所以诏令还是很快送出了长安城,经过八百里加急之后,很快来到了庭州。

    诏令一经念出,庭州众将士顿时一惊。

    眼看他们就要对突厥发起猛攻了,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唐舟离开呢?

    虽然唐舟不是元帅,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在玉门关大捷,又很快收服庭州,降服沙陀,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唐舟的。

    大家已经隐隐把他当成了元帅,如今却要让他离开庭州回长安,这怎么能行?

    传诏令的太监念完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许久之后,梁建方才问道:“这是圣上的主意?”

    太监看了一眼梁建方,道:“就是圣上的意思,如今庭州已经收复,小侯爷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回京城,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侯爷做。”

    太监这么说完,梁建方还想再说点什么,却被唐舟用眼色给制止了。

    唐舟是个聪明人,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一道诏令,肯定是朝中有人忌惮自己了,若是所有人都替自己求情,只怕会让李治对自己更加不放心。

    这样的话,自己的处境会更不妙。

    谁都不开口,不问,自己也就没有功高盖主之嫌了,如此回到长安城,他也才能够继续享用富贵。

    梁建方不明白,可唐舟给他做眼色,他也只好不再继续追问。

    梁建方不问之后,唐舟道:“好,等我收拾之后,便启程回京。”

    太监见此,便也不在庭州多做停留,直接就向京城长安赶去。

    太监离开,唐舟却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将梁建方,高侃他们都给叫了来。

    “我回去之后,你们也不要急着进攻,等苏定方将军来了之后再行定夺,听说突厥兵马又增至十万,你们且要小心。”

    唐舟要走了,这里的事情他自然不放心。

    这样说完,梁建方道:“侯爷放心,区区突厥兵马,我们大唐还没放在眼里。”

    唐舟浅笑:“还是小心一点的好,那个贺鲁身边的谋士侯远绝非易于之辈,我们这边的破绽和漏洞很多,他随便找一个,都有可能让我们的计划前功尽弃。”

    说到这里,梁建方神色猛然一动,道:“侯爷说的是吐谷浑、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