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士道:“小的是江北人,知道一些本地地理。这里一带,住的不少先朝从北边来的汉人。他们聚族而居,好勇斗狠,平时官府也要让他们几分。这里不远,就有陈姓族人,据说先祖是唐朝时从中原福建路来,几百年繁衍,现在族里有两三千青壮,周围土人都被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来。”

    李明信斜眼看着兵士,不屑地道:“你是说,这些客民敢打我的主意?”

    兵士见李明信的神情不善,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了,只好硬着头皮道:“大家都惊魂不定,还是小心一些好。”

    “放肆!这里是我交趾治下,几千汉人难不成敢翻天?几十里然,就驻得有我交趾大军,他们敢稍有动静,我就招大军来诛他们全族!”

    兵士见了李明信的样子,再不敢说话,默默地退到一边。

    李明信从谅州前线逃回来,胆惊受怕,饥餐渴饮的,眼看着就快回到京城了,刚放下心来,这个时候说这种消息不是触他霉头。

    统兵官带人扎下营来,请李明信去帅帐里休息。

    李明信起身,随口问道:“晚饭准备好没有?”

    统兵官道:“兵士从附近村里寻了一头牛来,正在宰杀,一会选好肉送到大官帐里。酒也找到几瓶,一起送去。”

    李明信点点头,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向帅帐。

    帅帐的门帘掀了起来,暖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草木清新的气息。交趾的早春不冷不热,空气中都是自然的新生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李明信吃饱喝足,坐在帐里打了个饱嗝,惬意地伸伸懒腰。

    正当他要休息的时候,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统兵官在帐外高声道:“大官,不知可否已经歇息?”

    李明信这个时候心情正好,转身道:“没有,可有事禀报?”

    “正是,下官有急事!”

    “进来吧。”

    统兵官进了帅帐,向李明信行罢礼,指着身边的一人道:“这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我手下进村里征粮时,他跟着寻了过来,说有要事。”

    李明信看看眼前的人,身材短小枯瘦,一双眼睛倒是小而明亮,眼珠骨碌碌地转个不停,左顾右盼。

    李明信并不喜欢这个人,沉下脸道:“你有什么要紧事,要夜闯军营?”

    那人看看旁边的统兵军,小心地道:“小的陈阿福,是河头村人,有要紧军情报告上官。不过事体重大,只能报与上官一个人知道。”

    李明信听了,脸色越发难看:“你这荒野刁民,能知道什么大事?有话快点说,不然拖出去吃一顿军棍!”

    陈阿福也不着急,只是陪着小心道:“小的来报的事情,关系着上官的安危,事关重大,可入不了第三人的耳朵。”

    李明信这一辈子,最在乎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性命,见陈阿福并不畏惧,先就信了他几分,见说到关系着自己性命,那就不管信不信都要听了。

    让统兵官等在帐外,李明信对陈阿福道:“你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没什么大事,军棍可是免不了的。”

    “小的岂敢逛骗上官?今夜真的有天大的事!”

    “啰嗦什么,快说!”

    “小的原是升龙府人氏,小时候家里遭了大水,逃难到这里,被一家姓陈的收养长大成人,也算是陈家族人。陈家原是从中原来到交趾,一心想回到中原去。我得了消息,陈家族长陈公永已经下了决心,要带族人回归大宋,今夜便带人来劫上官的军营,作个投名状。”

    (晚上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第181章 陈公永归宋

    李明信听到这里,腾地站了起来:“这还了得!这些宋人,种着我交趾的地,喝着我们交趾的水,竟然想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人——”

    陈阿福吓了一跳,忙摆动双手,做了个噤声手势:“上官,你怎么还唤人进来?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啊!”

    “嗯,你什么意思?”李明信上下打量着陈阿福,“既然他们要来劫军营,我自然要预先布置。外面的都是我交趾精锐,只要预作防备,难不成还怕一群乱民?”

    “上官,外面有多少人?”

    “整整一指挥,怎么了?”

    陈阿福叹了口气:“一指挥,可陈家族人光精壮就两千多人!所谓好汉难敌四手,再是精锐,怎么能够防得住这么多人?何况又是在夜里,又是在陈家的地盘上,他们地理熟悉,谁知会有什么诡计?”

    统兵官听到吩咐,进帐行礼:“大官,有什么吩咐?”

    李明信本来不当回事,一听到陈阿福说是陈家的人地理熟悉,不由就想起了谅州谷口的战事。仅仅因为地形优势,交趾军队就吃足了苦头,最后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要不是自己见机不对,逃得够快,现在还不知道怎样呢。

    想到这里,李明信对进来的统兵官道:“没什么事,这位陈阿福说话间有些口渴,你着人上盏茶来。”

    统兵官心中狐疑,却不敢说什么,默默退出帐去。

    看着统兵官出去。李明信低声问陈阿福:“说吧。这里再没有外人。你有什么主意能够让我平安逃脱今晚这场劫难?升龙府里,我说话还有点分量,只要今晚能够平安,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陈阿福面露喜色:“小的谢过上官恩典!”

    见李明信沉着脸紧盯着自己,陈阿福忙道:“惟今之计,只有瞒天过海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怎么个瞒天过海法?”

    “陈家发动这样一场大乱,不闹出动静来必然收不了手。如果上官现在带着兵马逃走,一定逃不过他们的眼线。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官找几个亲近信得过的人,乔装改扮,趁着夜色悄悄脱身。这些兵马留在这里,可以暂且稳住陈家人的探子,等到他们发难,又可以拖住陈家人。”

    听到这里,李明信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看着陈阿福点头。

    陈阿福舔了舔嘴唇,接着道:“等陈家的人发现上官不在营里,那个时候上官早过了富良江。不但脱了难,还可以调集兵马过来。不也是一场功劳?”

    李明信双手一拍:“看你人生得猥琐,不想心思却是灵巧,这一计正合我的心意!从今以后,你就随在我的身边,少不了一场富贵!”

    陈阿福等着就是这一句话,立即两眼放光。

    李明信一个高级宦官,自然不会一个人出门,从升龙府出来的时候就带得有十几个贴身亲信。与陈阿福计议妥帖,李明信叫了自己的亲信来,一起换上平常衣衫,找了个借口,悄悄出了军营。

    有陈阿福这个本地人带领,一众人寻了小路,悄悄行了几里,才一起上马,飞一般地向着富良江边去了,把五百兵马甩在了路上。

    却说第二天天不亮,陈公永带着两三千族人,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出其不意地端掉了交趾军营。

    可里里外外找遍,也找不到监军李明信,把人问遍了,也不知去向。

    直到族里有人来说不见了陈阿福,陈公永才回过神来,恨恨地骂道:“倒是忘了这个贼坯,他本是个交趾人,不合九叔看他快饿死了救到族里来。今天的事,必然是他走漏了消息,可恨!”

    平伯在人群外高声问道:“大郎,天已经要大亮,事情我们已经做下,升龙府必然会发兵来追赶,我们该如何应付?”

    “不管了,还是依着原先计划,全族的人一起顺着大道向北行,投奔谅州的大宋官军去!没能捉到交趾监军虽然可惜,但收拾了交趾的这最后一指挥兵马,也是一场功劳。我们本来就是中原人,又有十七郎作证,宋军必然会收留我们。依着平伯说的邕州景况,大家最少也可入蔗糖务作工,不缺吃穿。从今以后,我们便是大宋人了,明年回福建路拜祖坟!”

    陈公永说完,众人一起欢呼。陈家是大族,不管是在福建路,还是在交趾,族人众多,到哪里都有人关照。就是到了邕州,蔗糖务里的福建人也人数众多,并不会生疏。

    从决定做这场大事,陈家族人便早已收拾好了东西,此时也不再耽搁,押了捉到的交趾大小军官,把几个村子放把火烧了,顺着大道向北行去。

    却说李明信连夜逃脱,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富良江边,找到渡船过江,已经到了傍晚时分。等赶到驻防这里的黎奉晓军营,已是半夜。

    不说李明信如何巧舌如簧地说谅州战事,鼓动黎奉晓派出兵马,追杀归宋的陈家族人。等黎奉晓派出兵马,渡过富良江,又是一天过去。

    陈公永带着全族急行,男女老幼,无论如何也走不快,不由心焦。他们队伍浩浩荡荡,也没有哪个势力敢阻拦,第三天就进了谅州境内。

    陈公永找来平伯,对他道:“平伯,你是到过邕州的人,多少比我们熟悉。如今大队也走不快,不如你选几个精壮的后生,骑马先走一步,让大宋的兵马接应我们一下。如果我们赶得慢了,被交趾人从后面追上,却是祸事!”

    平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哪里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忙道:“既然大郎吩咐,我自然不敢推辞。前些日子谅州才打过仗,大宋必然还有兵马在那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谅州境内,他们也没有顾虑,求救兵想来不难!”

    此时的谅州,几天庆祝之后,大队人马开始撤离。正是榨糖的季节,蔗糖务里缺人缺得厉害,两万多民夫首先返回,重新投入到农忙中去。乡兵也陆续离开谅州,返回各地,到了原先集合的地方,才会正式解散。

    平伯赶到谅州的时候,徐平也正准备与石全彬返回太平县,准备送石全彬回京,差一点点就错过了。

    (备注一下:陈公永归宋历史记载比较简略,只是提了一句景祐中率族人六百人归宋,因为只是后续事件的引子,书里也就不详细展开了。)(未完待续。)

第182章 再起风云

    徐平看着眼前的老者,不由就觉得一阵头疼。他本来以为,谅州这一战打好了,从此与交趾边境就再无战事。只要处理得当,在谅州一带埋头发展上几年,与凭祥峒和太平县凝成一个整体,交趾就翻不起浪花来了。

    而自己做完这件大事,安心等着卸任就好,这里的未来自会有新接任的官员处置,自己的未来在京城。却没想到谅州是交趾的北大门,这扇大门一旦掌控在大宋的手里,整个交趾北部的形势就完全变了。

    自五代后期起,交趾脱离中原王朝的掌控,虽然也改朝换代了几次,但内部的整合并没有完成。除了从升龙府到长安府这一片精华地区,其他地方还都是土州土县为主,尤其是富良江以西以北的地区,独立性特别强。

    交趾能够瞅准时机从中原王朝独立出来,那它治下的土州土县在形势有利的时候,自然也能够从交趾独立出来。

    陈公永的归宋只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交趾北部已经乱了。

    徐平觉得头疼,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

    汤州虽说是与谅州接界,但这一带不可以与中原地区的州县比较,州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下面势力无数,根本不是州府能够约束的。陈公永从汤州带族人数千北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势力强只是表面,真正的原因是地方势力完全不想插手。

    陈家族人归宋对交趾王朝是威胁,对于地方势力则是机会。他们空出来的土地和势力范围要人填补,他们一旦成功就打击了升龙府的威信,这一切都是地方势力喜闻乐见的,更何况因为渌州之变他们与升龙府的关系已经紧张。

    沉思良久,徐平对谭虎道:“这几位一路辛苦。你先带他们下去休息。好酒好菜尽取用,不要怠慢了。”

    平伯听了,急忙道:“上官,我们几个都是劳碌命,哪里算得上辛苦?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派兵前去接迎。我们族人数千,一旦被交趾追兵追赶上来,可是天大的祸事!”

    “放心,你们来时已经进了谅州境内,交趾人也不敢太过放肆。谅州这里兵马众多,我自然会派人前去,你们不用担心,下去休息吧。”

    平伯听了徐平的话,将信将疑。不肯离去。

    徐平笑道:“你怕我虚言逛你?恁也多心!你们原来都是中原人,我怎么会袖手旁观?不说我做不做出这种事,大宋的脸面也丢不起!”

    平伯听了,这才有些放心,知道自己在这里耽误徐平的正事,只好带着跟来的几个后生随着谭虎下去了。

    看着平伯几人离去,徐平对桑怿道:“还是要麻烦你去走一趟。”

    桑怿想了一会,才道:“我这便就去点齐人马。不过临行前要你一句话,如果交趾兵真地追来。打还是不打?”

    徐平一怔:“为什么这么问?”

    “不问清楚我到时如何临阵处置?到时可与在谅州这里不同,这里是交趾人自己来送死,那时可就真是要两军交战了!”

    徐平笑着摇摇头:“你想太多,陈家族人已经进了谅州境内,说起来是我大宋的土地。你只管接住陈家的人,如果交趾人敢在你面前进攻他们。你就只管进攻交趾人就是,一切有我担着。”

    桑怿道:“有你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说白了,桑怿是个下层武官,这种朝廷大政他怎么敢做主?徐平此时是邕州的权知州。蔗糖务的提举,太平军的军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才是真正可以做决定的人。惹出天大的事来,别人也只能说徐平一句处置失当,而找不出别的毛病。

    桑怿告辞,徐平想了一下把他叫住,对他道:“还有一点要记住,富良江以北,不要过于纠结地方是属于大宋还是交趾。说穿了这里前唐时候是安南都护府的地盘,下面各羁縻土州,属宋还是属交趾,一切都凭拳头说话。你这次前去,如果真碰上交趾追兵,态度强硬些也无妨,但原则一定要把持住,兵马所踏的土地,是我大宋的土地,万不可让交趾在口头上占了上风!”

    桑怿应诺,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徐平的意思,他到底也是州进士出身,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这才放心告辞离去。

    一旦接纳了陈公永,这数千人还是小事,北方原在交趾治下的各土州,必然会学着首鼠两端,在交趾和大宋之间左右逢源。说到底两国并没有明确的国境线,势力范围全靠默契,而这种默契在徐平灭了广源州,占了谅州之后已经被打破了。

    以前两国的缓冲线是门州、谅州、渌州和苏茂州一线,交趾占上风,所以隔几年就会进犯渌州和石西州、思陵州。

    现在徐平把这道缓冲线清除掉了,大宋势力前出到了谅州,两国关系要稳定下来,必须重新形成缓冲地带。这新的缓冲,必然是在前唐时的武峨州、汤州和新安州一线,稳定下来之前,双方在这一带的摩擦不会少。

    事情吩咐完毕,徐平在位子上坐下来,怔怔地看着门口,直觉得头痛得厉害。如今已经到了二月,他归心似箭,对邕州这里的事情考虑得已经不如先前周密。不然不会等到陈公永的事情闹起来,才想起要面对交趾势力的反扑,要面对日后是紧守谅州谷口一线,还是势力前出,像以前的谅州和苏茂州一样再培养起几个摇摆不定的土州,作为和交趾拉锯的角斗场。

    徐平在邕州已经六年,不再是初到这个世界的懵懂样子,知道一场战事的善后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双方罢兵,还有必不可少的蓄力时期的明争暗斗。

    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