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12章 满载而归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升龙府东城翊圣王府,翊圣王看着面前冷着脸的李力,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道:“你,你——竟然敢到我府上来撒野!”

    李力别过脸去,冷冰冰地道:“叔父享受了这么多年,家里金山银山,怎么让你拿点银钱出来就不舍得?大宋兵马多日征战,没有钱粮回去,不过让城里大户捐点钱助饷而已。有了钱粮,他们也就走了,升龙府还是我们交趾人的天下,那时候叔父还是好好地做你的翊圣王,何必计较这一点得失?”

    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边的人,进入王府搜刮钱财。

    徐平把俘虏的交趾兵士放了两千人出来,李力和李菩各五百,外城升龙府衙门一千,随着他们的人抢钱抢粮。

    随着徐平前来的蔗糖务的公吏书手作了分工,分别跟着这些人,一边记账一边收东西。作为三司属下,这些公吏书手对于政绩考核实在熟稔之极,最常用的两种考核办法,定额法和比较法,都被他们用到了这上面。

    所谓定额法,是定一个祖额,然后按照实际超出祖额的多少,超出一成是一等,超出两成是一等,依此类推,来定优劣。所谓比较法,其实就是后世说的末位淘汰,同级相比。成绩最差的淘汰。

    这两种方法现在被结合起来便用。外城依照升龙府衙门的账籍。把城区划成几大块,每块按历年税收定出一个祖额,分别派人征收。超出祖额最多的自然高等,进入朝堂就会得到更高的官职。在这个基础上,再用比较法,收的数额最多的再加等,数额最少的直接淘汰,由副手替补接着干活。

    至于内城。一样定出了祖额,是按照先前宋军强行派捐时估出来的。比较法就不用了,因为李力和李菩两人已经明白,他们谁搜刮到的钱多谁就留在升龙府里,压力比外面衙门里的大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力对自己的亲叔父也丝毫不给面子,亲自带着人来府里搜刮,一定要挖地三尺,压倒西城的李菩。

    交趾蕃邦小国,礼仪不备。爵位分封又多又滥,而且乱得很。翊圣王就有两位。一个是李公蕴的兄弟,李力的叔父,另一个是李力的弟弟。作为李力弟弟的那位翊圣王随着他发动三王之乱,失败后也被圈禁,已经去世。

    如果是那位翊圣王,李力还给几分面子,这位叔父却没什么话好讲了。当年李力争夺王位,这位叔父可是帮着李佛玛的,现在一起来算总账。

    交趾的这些王大多都掌实权,领兵打仗,灭国破城的,不知积攒了多少财富。直到李佛玛登基,才把他们的实权削了,安稳在升龙府里享福。却不想这几年养得肥了,却便宜了徐平。

    此时整个升龙府内外城,处处鬼哭狼嚎。未来的上位者,从两位王,到府衙门,带人在城里人家翻箱倒柜,搜刮钱财。

    宋军并没有参与,只是出动大量兵丁沿街巡逻,弹压各种动乱。

    徐平则带人在做各种撤退的准备,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李佛玛的后宫庞大,十位皇后,十几位妃子,还有各种名目的女人,加起来竟然接近两百人。这些全都要随着李佛玛押到京城去,徐平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干脆一了百了,全部送走。

    至于王宫里的珍贵物品,也都登记造册,一起解送。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哪怕是落难的帝王,也最好由帝王来决定他们的命运,作臣子的随便插手,不知怎么就犯了忌讳。

    其他的大臣,已经决定不能留在升龙府里的,也全部收押,一部分已经由先行军队带走。他们的家眷,重要的亲属押走,有的发卖,有的带走,有的由他们自生自灭。

    蔗糖务招的人手,虽然理论上是带家眷的,但还是有许多单身平民,也需要年轻女子去平衡性别,很多年轻的女人便就带回去。

    诸般事情纷纷杂杂,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此时从外围向升龙府赶来的军队,已经得到了宋军攻破升龙府的消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原地观望。

    他们要等待宋军后续的动作,也是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实际上每个人都明白,没有朝廷的支持,邕州的兵马是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升龙府的。那么宋军退去之后留下的是个什么样的升龙府,是空城,还是扶持其他人,手握重兵的将领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旦有了机会,凭着手里的兵马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交趾之王,百十年来这已经成为交趾传统了。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底,雨季马上就来,徐平不敢有丝毫耽搁,必须尽快离开升龙府,以免陷进雨季的烂泥潭里。

    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九,甲午日,徐平带着宋军全面撤出升龙府。

    李力最终依靠着自己手段更加狠辣,赢过了李菩,得到了留在升龙府的机会。徐平借大宋朝廷的名义,任李力为权静海军节度使,处理交趾各州事务,给了他一个名分,还有两千交趾兵士作为本钱。

    李菩则不得不离开升龙,前往自己的老巢长安府。至于以后他能不能借着实力卷土重来,那就没有人可以预测得到了。

    原交趾朝堂的大臣被徐平一扫而空,由升龙府衙门的人替补过去,帮助李力处理交趾一应事务,从此交趾揭开了新的一页。

    天上下着小雨,徐平骑在马上最后看了一眼升龙府,转过头来,向前方的谅州行去。如果没有意外,他不会再回这里,注定这将成为他生命中的插曲。

    至于后方交趾人纷纷扰扰的夺权争斗,徐平一点关注的兴趣都没有。面临内忧外患,交趾能够维持下去就不错。最多二三十年后,这里将成为大宋下属的郡县,这个国家将不复存在。

    蔗糖务要发展,路网已经具备了雏形,交趾这里的形势已经与以前完全不同。只要后继任的官员不是头猪,正常发展下去,广南西路就将囊括交趾。

    大势如滚滚的车轮压了过来,无人可以阻挡,一切将无法改变。

    邕州到桂州的陆路,到广州的水路,都已经畅通无阻,到谅州的大路也已经修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大宋都必然向南扩张。

    或许几十年后,人们才会明白徐平在这里做的一切的意义,才会记起那一每寸土地对整个岭南的价值。不过对现在的徐平来说,这一切都无暇考虑。

    北返的宋军带着数不清的财富,满载而归。几个月的战争,所耗费的,所耽误的,这些财富足以弥补,甚至蔗糖务后几年的发展都有了本钱。

    徐平自己并没捞多少钱,他家里是开封城里数得着的员外,只需要他好好当着官,并不需要他带多少钱回去。

    惟一的就是有几箱上好的南海珍珠,还有一些玳瑁之类的珍稀宝货,徐平让高大全仔细收了起来,作为回京城给林素娘和父母的礼物。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1章 太后崩殂

    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九,甲午日,徐平带着宋军离开升龙府的同一天,重病缠身的刘太后崩于宝慈殿,不久移于皇仪殿。

    第二日,三月最后一天,皇帝见辅臣于皇仪殿,宣太后遗诏,天下举哀。

    刘太后出身寒微,十几岁摇着小拨浪鼓随着丈夫进京,不久受知于尚为襄王的真宗皇帝,入襄王府。太宗怒襄王沉迷女色,诏命逐出王府,此后十五年一直藏于近臣张耆家中,年过三旬才得入皇宫。

    她这一生,充分诠释了一个普通的女性是如何从最底层登上帝国权力的巅峰,并一直到死把这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真宗皇帝后期起干预朝政,刘太后当政十几年,承前启后,无大过错,无大功劳。她最大的错是没有在皇帝成年时及时还政,她最大的功劳是把皇帝养育辅佐到成年,如果不算徐平在邕州的作为,这十几年平平无奇,仅此而已。

    但是因为刘太后的垂帘听政,这个帝国在政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告别了王朝的初期阶段,进入中期。这一变化如此重要,并再也没有还原。

    由于身处深宫,不能御正殿,不能参加常朝,刘太后处理朝政极度依赖外朝的宰执大臣,相权由此伸张。与此相比,太后晚期依赖宦官内侍,以至于让他们勾连内外,权势滔天,反而是小事。

    太祖太宗都勤于政务,无论节假雨雪,几乎无一日不上朝。处理政务自早到晚。天下事无论大小。决定权都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所谓宰执大臣。不过是依圣旨照行而已。

    真宗相对平庸,但处理政事尚算勤奋,延续了太祖太宗朝的传统。虽然有东封西祀的荒诞不经,但也使帝国制度走上正轨,祖宗家法开始成形。

    直至真宗晚年,政事转入刘太后手中,外朝的地位陡然升高,宰执尤其是宰相的权力一天一天大了起来。垂帘听政后这种趋势愈发明显。所以到了刘太后去世的时候,首相吕夷简几乎一手遮天,他的品级恩宠在历任宰执中或许并不显眼,但权力却不是以前的宰执能比的。如果说还有哪位宰执曾经达到过这种高度,那就只有那位因自己心计才智连帝王都忌惮的丁谓了。

    依太后遗诏,丧事一切从简,皇帝成服以日计月,也就是一天相当于一个月。京中文武大臣服丧十三日,外州县三日,沿边的州府不举哀。军人百姓不缟素。到了身后,刘太后终于还是收敛了礼仪向帝王看齐的野心。

    汴梁城里徐家的客厅。林素娘一身白衣,托着脑袋看着院子里的满园春色发呆。徐正也是京官,虽然从来没担任过任何职事,买的官也是官,老老实实跟着别人穿丧服。徐平仕途不顺全是托太后的福,徐正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一犟起来跟张三娘两个回乡下中牟庄园里了,不在京城找别扭。

    林素娘不能走,她还关心着徐平的前程。

    按着日子,替换徐平的官员应该快要出荆湖路了,撤徐平的职事已经成了定局,再怎么也不能挽回了。

    现在太后没了,林素娘也不知道徐平的未来会如何。按说太后是徐平仕途上的最大阻碍,没了她以后应该不会再有这么多憋屈事,但又有一说是皇上为了显示孝道,轻易不会改变太后的政策。

    就是皇上不在意这些,针对徐平的旨意也不是一时半会能下来的。

    太后葬礼,礼制上极为繁琐,一段时间内,皇上和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都会受礼仪约束,根本不可能正常处理政事。

    想想也是哦,别说是皇家,就是平民百姓,守孝的时候也规矩多多,哪里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林素娘看着院子里的明媚的春光,深深叹了口气。

    昨天已经立夏了,春天已经溜走,林素娘却还没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太阳偷偷爬到了西天上,厅里光线暗了下来。

    外面传来打门声,把林素娘从沉思中惊醒。

    家里的小厮女使都出门去了,一个去买菜,一个去做些杂事,盼盼随着徐平正夫妇回了乡下,林素娘才想起来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

    开了门,见是苏儿站在门口,带着个小丫环,神情慌慌张张的。

    见了林素娘,苏儿左右看看,见周围没有人,心情平定了些,见过了礼。

    林素娘奇怪地看着苏儿道:“你慌张什么,家里出了事情?”

    “出了大事了,娘子。”苏儿一边说着,一边心虚地看四周,“唉呀,我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林素娘一头雾水,急忙让苏儿:“快进门来说话。”

    进了门,到了客厅里坐下,苏儿的小丫环去准备茶水。苏儿原来是林素娘的贴身小丫环,后来认了干妹妹,现在就是嫁了人,回到徐家也像是回自己家一样。小丫环在这里惯了,也不当自己是外人。

    喝了口茶,林素娘柔声对苏儿道:“到底是什么事?你喝口水慢慢说。我们两家也都不是从前样子了,再大的事情也有解决的法子。”

    苏儿喝口茶水,对着林素娘摆手:“不是,不是,娘子误会了,这次不是什么坏事情,可我的心就是慌慌的!”

    听见不是坏事情,林素娘放下心来,看着苏儿道:“你也是生了孩子做娘的人了,怎么还是这么沉不住气?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好了。”

    苏儿又看看门外,平静下心神,探着身子到林素娘跟前道:“前两天不是太后升天了么,然后今天一大早,就有内侍到我们家里来,让公公和大郎立即进宫去。本来我也没在意,如今公公官也做得大了,不定有什么事——”

    见苏儿又住嘴不说,林素娘道:“你故意讴我不是?有什么话不一起说完,还说一半藏一半!”

    “不是,我也是心里发慌。”苏儿真像是受了惊吓的样子,“等他们两个走了,我说出去转转。太后升天这么大的事,外面总有热闹瞧不上——”

    说到这里,苏儿忙敲自己嘴巴两下:“呸,呸,又是我乱说话!”

    林素娘没吭声,只是静静看着苏儿。

    现在是官宦人家的妻子,有的话可不能乱说。太后国葬,你一个女眷说出去瞧热闹这可是不成体统,全国举哀,最少也得做个样子。

    打了这一下岔,苏儿倒是平静了许多,又对林素娘道:“结果我正要出门,却被段阿爹叫住了,让我今天不要出门。我就心里奇怪呀,问段阿爹,翁翁,我一个女眷,又没有什么事情做,怎么就不能出门散心呢?段阿爹就说了一番话出来,啊呀,我听了现在心里还慌慌的!”

    林素娘被苏儿颠三倒四的话都要急死了,不由笑着骂道:“你慌,你再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我倒要急死了!”

    苏儿又凑上前来,神神秘秘地道:“娘子你猜,段阿爹跟我说了什么?”

    林素娘再也忍不住了,瞪着苏儿道:“你再不说,我撕了你的嘴!”

    苏儿也不着恼,还沉浸在自己的心神里,向后仰仰身子,摸着心口道:“段阿爹说啊,原来当今皇上,不是太后亲生的!”

    “你说什么?”林素娘心神猛地一震,“这种话岂能乱说!”

    “要不我怎么心里发慌呢?这一天都心神不宁,都快疯了我!看看天快黑了宫里不会再来人,我才来找娘子说话,再不说出来我可要憋坏了!”

    林素娘一怔:“宫里为什么会来人找你?”

    “皇上不是太后亲生的呀,你说他知道了消息,不想着看看我们?”

    看着苏儿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林素娘只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看着她道:“不是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就要看看你们?”

    “因为生皇上的是大郎的亲姑姑啊!他们最亲的表兄弟,就是不看我,难不成还不想看看黑虎?他就那么一个亲外甥!”

    林素娘听了这话,一下就怔在那里,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对苏儿道:“你说,皇上的生母是——宸妃?”

    “是啊是啊,段阿爹就是这么说的,不然怎么会这个时候巴巴地把公公和大郎唤到宫里去?这是要认亲啊!”

    林素娘只觉得脑子发蒙,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世界实在是变化太快,一下子就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