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霸东线的主战场。尤其是王城在长安洛阳的时候,这条道路尤为重要。另一条是从许州南下,走襄城、叶县、方城到南阳,此后两线合一。京城移到开封府,这条路线就重要起来。

    引洛入汴水渠勾通的是东西两京,洛阳城要想获得工业发展的原料和市场,还必须打通南北线。所谓南船北马,分界点便就在襄州,勾通那里是重中之重。到襄州的交通便捷了,便就可以利用汉水和长江的水运,连通江南两浙,市场一下子就广阔起来。甚至再进一步,可以利用汉水的水运连通川峡,汉水的支流北上连通关中,洛阳才真正显出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整个中国西部都以这里为枢纽。

    孙沔等人一直以为徐平要利用其他几州的人力整修洛阳周围水道,完全想岔了,徐平根本就没有那个想法。徐平要的不仅仅是整修河道的劳力,还要在场务里做工的人力,那几个州怎么能够符合条件?民夫调来完工之后要遣散回去的。(未完待续。)

第24章 大动作

    李迪听着有些糊涂,问徐平:“龙图,你这又是要开河,又要修路的,人从哪里来?现在各州的民夫都有用处,谁来修西京城周围的水渠?河南府可是真抽不出人来!”

    “哦,相公多虑了,转运使司本来就没想用京西路的人力。”徐平笑了笑,“今年京东路和两淮水旱无常,招了不少灾民为厢军,许多隶在三司之下。这些灾民不好安置,京西路地旷人稀,便就移了几万过来。冬天修河修路,等到来年春天,一部分隶营田务开垦荒田,另一部分则进转运使司管的场务里做事。要说人力,这些足够了。”

    孙沔听了这话,差点吐出血来。自己费尽了心机,让河南府周围各州的民夫都有了用处,为的就是让转运使司没人干活,要看徐平的笑话。哪里想到他早就找好了人,自己做的全都是白费工夫,还白白把整修河道的主导权让了出去。早知道有人,那何不由河南府主持?这一次把主导权让出去,后患无穷。

    李迪和陈尧佐等一众人也觉得奇怪,问徐平:“即使有了人,粮从哪里来?各州常平仓的粮全部加起来,也喂不饱几万人的肚子。更不要说常平仓是为了防灾年,里面的粮轻易动不得。徐平,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事情出不得一点纰漏!”

    徐平指着客位上坐着的王拱辰道:“这不是叫了管营田务的王提举过来,营田务今年丰收,那里有的是粮食。开垦荒田,还是隶营田务之下,他们要用京西路的地,借我们几十万石粮食也是应该的吧?没有营田务支撑,我们怎么能够一下子接下数万人?”

    几位知州看了看王拱辰,又看了看王拱辰身边的刘沆,这才明白,徐平叫这两个人来是有目的的。地方上不支持,卡人卡粮,徐平自然能够从三司借来,他这一年的盐铁副使也不是白当的。地方钱粮说起来大多都是系省,胳膊怎么能拧得过三司的大腿?

    王贽心里暗暗摇头,孙沔真是瞎想,徐平是从盐铁副使任上出来任转运使,怎么能够跟一般从知州升上来的转运使比?更不要说,京城传来的消息,徐平这一任做完,很可能回到三司任三司使,三司的人还要巴结他。这一下可好,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个不好事情传了出去,不要说孙沔,连自己都要跟着倒霉。

    徐平在京西路要争取时间,必须要用一些非常手段。党项叛乱在即,战事一起,就再没有从容改革的机会,留给徐平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哪里还有耐心跟地方官员斗心眼玩小手段。开封府和京东路之间的闲田一年的时间开垦得已经差不多,虽然全部种上粮食还要慢慢养地力,但都有了框架,王拱辰在那里的意义已经不大。而京西路闲田极多,今后营田务的重点要转到这里来,乘着这个冬天,便就一起做了。

    宋朝的救荒制度在历朝历代中都是最完善的,虽然灾害不断,但从没有因为天灾引起过全国性的动乱,最多只是局限在几州之地。最重要的当然是常平仓和与其配套的赈灾制度,实在不行了,还有招灾民为军,移到别的地方就粮这一招。

    今年京东路和两淮不少州军受灾,京东路转运使张存因为救灾得力而升官,范仲淹也被派出去当了几个月的安抚使,都是为这灾情。那里人口密集,除了赈灾之外,还招了近十万人入厢军,一部分补入营田务,大部分都被徐平要了过来。这些厢军不属于枢密院管辖,而是隶在三司之下,徐平有这个便利。再者说了,这么多吃饭的口,别的地方都是推之惟恐不及,谁会主动去要。

    有营田务的粮,有三司铺子的钱,还有数万的人力,哪怕就是打仗,徐平也能把京西路给推平了,哪里怕地方上搞什么小动作。他一直担心的是河南府李若谷恋权,不肯把洛阳城的权力让出来。现在河南府放权了,那便再无阻碍。

    在座的知州现在才明白,徐平手里握着的不但是权,还有充足的钱粮人力,要做什么事情根本就不是地方上能够挡住的,现场一下子肃静了许多。

    徐平看众人的神情都严肃起来,道:“修河的事情便就这样定下来。汜水县以下河道由陈相公提举,孟、郑、许、汝四州人力钱粮由其调用,各州务必成全,如果有困难,及时报漕司,我想其他办法。汜水县以上,包括洛河和伊河的河道,筑坝整理由漕司主持,河南府治下各县,一定要听从吩咐,谁无端生事我便参哪个。——杨副使,明天便就由漕司发个布告,知会伊、洛两河沿岸各县,让县令们都心里数。”

    杨告应诺。

    李若谷松了口,徐平便就直接去管他治下的各县,绕开河南府。河南府是京府,知府又兼管留守司,转运使管不了,下面各县还是得老实听话的。徐平的目的不仅是筑坝开河用船运输,还要利用水力来发展各种工业,把在京城做不了的事情补上。

    见众人都不再说话,徐平接着道:“今天除了说修河,还有两件事情。”

    “一是营田,京西路的闲田众多,尤其是汝、唐、邓、蔡四州,人户稀少,境内旷土极多。往年州县虽然也断断续续办过一些营田务,但都是一年两年便就废弃。今天就不说以前的不足之处了,万事要向前看。王提举来,便就是因为去年一年,开封府周围的闲田大多都已经开垦。第一年,营田务收粮数十万石,数目不小,这就是本钱。今年营田务开田主要是在京西路,以前边说的那四州为主,加上黄河、洛河、汴河三河沿岸五十里以内的闲田。转运使司会有专人配合营田务,各州县原则上是以通判和主簿辅助。当然,不能只做事没有好处。有营田的州县,收成分成三份,一份归营田务,一份归转运使司,剩下的一份给州县。大致上,是营田务得五成,转运使司得三成,州县得二成。至州和县怎么分,那便由各位知州通判商量,最后报到转运使司这里来。以后漕司下去巡视,这些账籍都在查点之列,诸位不要马虎了。”

    赵贺皱着眉头道:“地方得两成,是不是太少?还比不是两税呢!”

    “两税什么时候是州县的了?好了,具体的比例,后边大家再商议,今天只是讲个大略。我们这次集议,还有好几天呢。”

    两税原则上是要送省的,跟州县没有关系。徐平给出两成去,就已经是照顾地方,让州县手里有点财权,也好做事,不要动不动就向地方摊派。

    王拱辰一年收了几十万石的粮食,这个数字太大,说起来难免让地方动心。如果自己治下的营田务也有这种效率,多分上一点,以后做事便就方便很多。州里还好,县一级基本没有财权,以后肯定会经常向营田务伸手。

    县的分等,一千户以上的为中县,每多一千户加一等,到四千户以上为望县。五百户到一千户为中下县,不足五百户的为下县。这个年代的县,大多都不如徐平前世的乡镇管的人口多,与乡镇相似,不是完整的行政层级。实际上除了两淮和江浙,最多再加上一个开封府,其他地方按人口基本就没有望县。作为西京的河南府,除了附郭的洛阳和河南两县,其他只是上、中,而人口最少的永安和巩县,户口都不过千。

    徐平慢慢已经习惯,把这个年代的县与自己前世的乡镇同样看待。

    见再没人说话,徐平又道:“除了营田,第二件就是三司的铺子。现在京西路已经有了几个州有三司的铺子,带来的便利大家应该感受到了。接下来,三司的铺子要开到每一个州每一个县去,就从在座诸位的治下开始。刘判官来,便就是商量这件事情。铺子属于三司所有,但是开在地方,便就少不了地方帮忙。我还是那句话,做了事情就该有好处,三司铺子的利息地方也要分润。不过不可能像营田比例那么高,后边我们再商量。”

    徐平要把三司的铺子开成这个年代的供销社,当然是要遍布城乡,最少要深入到县一级。最重要的是这些铺子不但是卖货,还要收各地的土特产,有买有卖,在全国形成一个大的商业网络。没有铺子,地方州县的土特产只能作为贡物上贡,地方得不到好处,很多好东西白白烂在了产地。有了供销系统,便可以刺激地方经济。

    至于让地方分利润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地方的积极性,再一个也是为了对账目进行监督。毕竟单靠查账,不能够防止所有的弊端。

    说起三司铺子,在座的人明显有了精神,就连一直没有表情的李若谷,腰板也不觉直了起来。洛阳的那个三司铺子,首先就是给这些达官贵人带来便利。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东西,铺子里可以买到,而且价格稳定,货源充足。三司铺子发行的购物券,现在可是比金银还要好用,携带方便,价值坚挺。(未完待续。)

第25章 你们不懂

    卢革看了看不远处的歌舞,把手里的酒杯重重放在案几上,对身边的孙沔道:“没想到都漕早已经准备好了钱粮和人力,我们先前想的真是可笑!元规兄,我劝你以后不要再起异样的心思,以免惹祸。李知府已经松了口,下面的县谁敢不从?河南府的权已经让了出去,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收回,以后你还是小心做事的好。如果在这里过得不开心,等到来年寻个大州去做知州好了,何必去寻晦气!”

    孙沔沉着脸,好久不说话,眼睛直勾勾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贽端着一杯酒,慢慢踱了过来,在桌子边站住。

    卢革叹了口气:“至之,现在我们避避嫌疑,不要聚在一起为好。”

    王贽笑了笑:“你的心思太重了,我们同年在一起说说话,难道还有人说三道四?多年不见,同年聚到一起不亲近,才真正让人觉得奇怪。”

    “也是,我们本来就该在一起说些体己的话。唉,都怪先前商量什么不让转运使司有人力可用,弄得自己心虚。没想到是白费心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卢革话音刚落,孙沔突然道:“这么说,两位是怪我了?”

    “怪你什么,元规不要想的太多。我们都不过是顺势而为,自己职责之内,也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现在事情过去,大家都不提了就是。”

    王贽一边说着,一边在案边坐了下来。

    调用四州人力,由陈尧佐统一支配,作为通判,卢革要操心的事情不少。陈尧佐这种知州向来不管一般的民政,依靠卢革惯了,哪怕有了李参作副手,卢革也脱不开身。凭白揽了这么件事在身上,卢革心里也不痛快,不过看孙沔的样子,也不好抱怨。

    见孙沔脸色阴沉,也不说话,王贽拍了拍他的肩膀:“元规,你最好振奋起来,把我们白天商量的事情忘掉。李知府不受转运使司辖制,你可不行。若是心中一直存着芥蒂,早晚得罪都漕。我们在外为官,怎么可能没有把柄?若是有心,总能寻出事来。都漕一道奏章上去,就要平添无数波折。”

    “是啊,仕途上多少年挣扎才到今天,何必平白惹出事来。元规若是实在放不下,来年考满申请到别处做个知州好了。”

    王贽和卢革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劝着孙沔,王贽让他认清现实,卢革则说实在不行便就不在京西路为官好了。河南府和留守司的通判都要求有知州资历,一旦任满,要么进入朝堂,要么到别的大蕃做知州,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孙沔重重地呼了一口气:“二位好意孙沔心领了,我的事情我自有主意。常人言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一个通判,又怎么会跟本路转运使闹别扭?我是怕,我不去惹别人,偏偏有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唉,一言难尽!”

    到别的地方任知州?孙沔可是舍不得洛阳城。跟王贽和卢革不同,孙沔有两个怎么也改不掉的毛病,一个是贪财,一个是好色。做了一年多的留守司通判,尤其是最近兼河南府的通判,他正尝到甜头,哪里舍得离开?一心想找徐平的麻烦,为了不被转运使司夺了河南府的权力是一,更重要的是落了转运使的面子,以后就不好严管自己这些人了。

    孙沔最近看上了龙门镇那里一家酒户的女儿,那酒户扑买的是官酒楼,他专等着年底查账把那家人弄破产,好把那女子搞上手。一切都计划好了,最近还在洛阳城里找合适的宅第安排那女人呢,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徐平这一来,新官上任,对治下肯定查得严,孙沔做这事的风险就大了。龙门镇在河南县管下,就在外城南门不远,那家人一告上转运使司,自己就惹一身麻烦。

    王贽和卢革两人说得再有道理,那都是常理,孙沔现在做的事情不合常理,所以再怎么说都是多余。他现在一心想的,就是有什么事情绊住徐平,让他无心管吏治。

    见孙沔依然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卢革和王贽两人不好再劝,只好由他,挑些这些年各自为官的趣闻来说。十几年下来,几人都是天南海北转了个遍,说起各地风土人情,能够连说上三天三夜,还不重样。

    徐平不喜欢没日没夜地做长夜饮,喝了几杯,便就找个借口,一个人到了小花厅里闲坐,让杨告代替自己在那里陪客人。陈尧佐好酒,徐平的酒量还真陪不住他。

    刚喝了一杯茶,刘沆从外进来,行过礼,徐平让他在一边坐了。

    刘沆喝了几口茶,坐在那里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徐平见了,笑道:“冲之,你在我这里不是外人,有什么不好说的?怎么这才个把月没见,就变得吞吞吐吐起来,再没以前的爽利样子。”

    刘沆轻轻转着茶杯,想了想才道:“龙图既然如此说,那——我有话可就直说了。”

    “你不直说,难道还拐着弯说?虽然我不在三司了,但往日的交情还在,我面前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你在我身边不是一天两天,什么时候见我被一句话吓住!”

    刘沆笑着摇了摇头:“到底不是三司衙门的事,我现在是个外人。——刚才,我看见外面留守司通判孙沔和王贽、卢革三人坐在一起,不知道谈什么事情。”

    “他们都是天禧三年的进士,同年相见,坐在一起叙旧有什么奇怪?”

    “本来没什么奇怪。只是我又想起来,今天我到驿馆的时候,驿丞说孙通判正与卢通判和王知州谈事情,急急忙忙进去通禀,孙沔才迎出来。这三个人就是同年,也不用每时每刻都待在一起吧?今天龙图安排京西路的公务,王知州就说唐州要修什么漕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