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听了忙道:“原来是小官人,我带您去见林主管。”

    徐平和秀秀随着小厮,转过柜台便来到了一间雅室中。

    看得出来,这是专门接待贵客的地方,一色的硬木家具,四壁挂着字画,都是出自名家手笔,价值不菲。

    屋里一张八仙桌,此时正坐了两个人。一个四十多岁,穿着青衫,颇有几分书卷气息,正是今天当值的林主管。他对面的客位上,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皮肤白净,穿着常服,看起来有些腼腆。

    不用问,与林主管坐在一起的就是张天瑞说的那位宫里出来的小内侍了。

    第一次见到活的太监,徐平也有点好奇,不由多看几眼。

    此时宫里侍候皇帝一家子的男人还不称太监,一般称为内侍,像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一般称作小黄门。宋时的内侍群体远不如上一代唐时那么威风,也不像后来的明清时候在社会上存在感那么强,当然,要除了脑子被驴踢了的道君皇帝的年代。

    宋时的内侍更像正常人,帝王本身也把他们看成一种特殊的臣下,而不是当作私家的奴才。此时的内侍除了在宫里服侍,得到了宠信之后干什么的都有,出去领兵打仗的,监酒监税的,甚至做知州知县的,基本上武臣序列能干的他们也能干。反正武人的地位也不高,大家半斤八两,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就真比别人少了什么。素质当然参差不齐,建功立业的有,为祸一方的更多。

    稍微有点地位的内侍,都会成家立业,条件许可就收养子,为自己养老送终之外,也继承自己的事业。北宋时候内侍最大的来源就是内侍的养子,一代接着一代,也算一大时代特色。

    至于张天瑞说的这位小内侍不知与什么人勾结来找糖铺的麻烦,这种事情徐平可没兴趣去管。笑话,他出技术来合作,这种事情当然是要由李端懿出面去解决,什么都要自己来做,他找个合作人干什么。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小内侍不过是来探探风声的,没人真把他当一回事。自前朝真宗皇帝起,就严令宫中的采购都要通过三司属下的杂买务,不许私自下民间科配。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宫中私买的事从来都没有禁绝,但大宗采购是不可能绕过三司的,此时皇帝的私人金库内藏库还没完全脱离三司的掌控,乱买东西没人结账。至于宫女买个糖葫芦,哪个贵妃想起要吃个宫外面的快餐这种事,三司也没兴趣去管,但几千斤白糖从一个小黄门嘴里说出来,无凭无据的,有人信他就见鬼了。

    这种事情就是赶紧把指使他的人找出来,双方桌子底下谈,是和是战,就看对方的要价和自己的实力了。

    林主管见了徐平,急忙起身行礼:“小官人今天怎么有空?”

    徐平道:“我今天进城,是与爹娘一起过节的,在路上走的累了,刚好到了店铺这里,进来讨杯茶喝。主管自便。”

    林主管便向徐平介绍对面的小黄门:“这是宫里的周阁长,到店里来谈些事情。”

    那个小黄门听了,急忙站起来,对徐平拱手道:“我是周青,上司要——让我来与你们店里谈点生意。”

    徐平看他神情局促,吞吞吐吐的样子,哪里有来敲诈勒索的气势?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必然是哪个有势力的内侍把他逼出来的,在哪里混口饭吃都不容易啊。出来做这种事,成功了自己落不下好处,如果一个运气不好,被朝廷当典型抓了,打一顿板子算好的,掉脑袋也不算什么。还好现在是太后当政,女人的毛病就是护短,他们这些内侍日子好过些,如果换成个有脾气的皇帝当政,因为出来狐假虎威被乱棍死的内侍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徐平拱手回个礼:“阁长安坐,我喝口茶就走。”

    小厮上来了茶,徐平坐下慢慢喝。

    林主管和这个小黄门该说的都已说完,此时都是在这里干坐着。一个是在等主家去探听回来的结果,另一个则是没有结果不敢回去,现在桌子上多了一个徐平,两人都不自在起来。

    尤其是周青这个小黄门,本来就年纪不大,还早早就入皇宫,与人接触不多,见识太少,见徐平不时打量他,如在针毡上一般坐立不安。

    徐平倒是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觉得缺了个玩意的男人好奇,好不容易见到活的了,难免就多看上两眼。若说他的前世什么都有,就是这种生物算是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被埋进了历史的尘土里。

    徐平把一盏茶喝完,对面的小黄门已经被他看得快哭出来了。

    把茶盏一推,徐平对林主管道:“多承主管款待,你这里有客人,我就不多打搅了,这便告辞。”

    林主管道声有空常来,便把徐平送出门。

    见林主管回了店里,秀秀才敢小声问徐平:“官人,刚刚与你和主管坐在一起的那人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老是看他?”

    徐平听了,不好意思地说:“连你也看出来我看他了?这可不好,要让人说我孟浪了。至于那人吗,是服侍皇的内侍。”

    秀秀也不知道内侍是干什么,撇撇嘴:“那有什么好看的!”

    两人正要离去,突然看见对面有个官人骑了马,带了两个随从径直向自己家的白糖铺子里来。徐平不知又要发生什么事,便停了下来。

    那个官人进了铺子,小厮迎上来道:“提辖怎么有空来,快里面拜茶!”

    领着那个官人便进了雅室。

    徐平正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有个人从后面拉住他:“小官人原来也在这里,随我来。”

    徐平回身一看,原来又是张天瑞,心说这人怎么老是这么鬼鬼祟祟的。

    两人掩到一处卖饴糖铺前围着的人群里,徐平才小声问:“都管,查明白是什么人主使的了吗?”

    张天瑞叹口气道:“听说是阎文应派了这个小黄门出来。”

    徐平一脸茫然:“阎文应是什么人?”

    “哦,”张天瑞竟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反正是宫里正当红的内侍,宫里宫外都有人脉。”

    徐平还是不明白:“他一个内侍,来找我们的麻烦干什么?别说有李太尉可以收拾收他,搞垮我们他也得不到好处啊!”

    张天瑞又叹一口气:“话是如此,可他一向与吕夷简相公友善,就怕背后主使的是这一家了。”

    吕夷简是前朝名相吕蒙正的侄子,此时为参知政事,这个名字徐平前世也有印象,但有什么具体事迹就模糊了。可就算以他这一世的知识也觉得吕夷简不可能,连他这个草民都知道,首相昭文相王钦若就差咽下最后一口气,朝廷宰执正是大换班的时候,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让政敌抓住把柄?

    见徐平满脸不信,张天瑞又道:“我也觉得不可能,阎文应本性贪得无厌,勾结了别人做这事也有可能。”

    徐平不想瞎猜,便问张天瑞:“刚才进店里的那个官人是谁?是你找来吓走那个小黄门的吗?”

    张天瑞笑道:“那是正监着在京榷货务的张惟吉大官,一向与我友善,把他找来,先把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内侍吓上一吓!”

    原来又是个内侍,不过这个有地位多了,有实权的。

    张天瑞话声刚落,徐平就见到周青这个小黄门从自己店里冲出来,低着头只管走路,隐约还能看见在抹着眼泪,也不知张惟吉骂了他什么。

第5章 岁除

    店铺的事情有老爹在打理,又有李端懿这个靠山,徐平不想多管,看着周青哭哭啼啼地离去,只是与秀秀觉得好笑。一个无权无势的小黄门,如果没有人给他当靠山,那还真什么都不是。

    顺手给秀秀买了个糖人,让她拿着,两人便转回庄客下蹋的旅馆。

    刘小乙得了吩咐,已经赶了过来,看着庄客。他在徐正手下使唤得久了,觉得顺心,便带到京城来,帮着家里管些杂事。

    徐平到的时候,一帮庄客正围住刘小乙,七嘴八舌,各自诉说着自己到了京城想做的事情,让刘小乙带自己去办。

    看见徐平,刘小乙上来见了礼,出口气:“小官人来了就好了!”

    徐平看着一群热情洋溢的庄客也头痛,对刘小乙道:“小乙哥,明天就是冬至,今夜依例守岁,京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吗?”

    刘小乙心领神会,忙道:“家家回去守岁,有什么好玩?京城里面今夜是最冷清的了!从明天皇上带群臣郊祀回来,才一下热闹起来!”

    徐平便对众庄客说:“听见小乙哥的话了吧,今夜没什么好逛,大家都不要出去了。对了,附近酒楼不少,让小乙哥带你们去包上几桌,家里带来的好酒也拿上两坛,欢欢喜喜吃喝一场,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游玩!”

    又转身对刘小乙道:“小乙哥一会回家里领钱。”

    刘小乙急忙应了。

    听见今夜不能出去游玩,有的庄客就泄了气,在那小声嘟囔,也有的听见能在京城里的酒楼吃上一餐,觉得不虚此行。

    安抚了庄客,徐平便带着秀秀向家里行去。

    下了汴河边的大路,穿过几条小巷子,才见到一座小小院落,徐平对秀秀道:“紧走两步,前边就到了,这是我们在东京城里的新家。”

    秀秀一路上不停地回头看,听见徐平的话,带着哭音道:“这七扭八拐的,如何能够记住路?官人,到了京城里,秀秀可不敢出门了,没人带着一定会迷了路,回不了家了!”

    徐平见她说的认真,笑着安尉:“没事,家里还有其他人,每次你都跟着人出去就好了,多走两次也就熟了。再说,我们也在这里住不了多少日子。”

    秀秀哪里肯信,只是不停地回头看来时的路。

    家里新讨的小厮保福正在门口张往,见到徐平急忙招手:“小官人,快回到家里来,夫人早等得不耐烦了!”

    徐平带着秀秀快走两步,到了门口对秀秀道:“记住家门。这是新来家里的保福,你要出去可以让他带着你。”

    秀秀见个礼,只是躲在徐平身后偷眼看保福。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让秀秀这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小姑娘很不安。

    保福只有十二岁,也没有什么细腻心思,只是催着徐平快进门。

    过了小院,到了厅里,张三娘在里面看见徐平,喊道:“我的儿,你可算是来了!快过来让娘好好看看,这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

    徐平走上前,笑道:“妈妈说得夸张,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张三娘道:“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就是一天不见也觉得少了什么!”

    母子在那边说话,保福和秀秀站在一边,也不知该干些什。

    张三娘把徐平仔细看了一遍,才对保福道:“去让豆儿点盏茶来,我儿这一路上辛苦了。”

    不一会,一个小丫环端了茶上来,放到桌上让徐平喝。

    这是家里新讨的女使豆儿,今年十三岁,虽然也收拾得利落,但看起来就比秀秀少了一番灵动。豆儿是从另一家转买过来,原是三年的雇约,到了徐家只剩下两年了。不同于秀秀是第一次雇于人家,价钱就便宜很多。

    此时雇佣家里使唤的男女仆人,大多都是这种十岁左右未成年的孩子,有时候徐平也感叹,怪不得后世要禁绝童工,这种制度对孩子不好,对整个社会也不好。对于穷人来说,这么大的孩子养在家里也是耗粮食,不如雇出去让别人家养着,还能得几贯钱使用。所以这些只能算童工的奴婢价钱极便宜,京城里只要稍微像样的人家,都会雇上两个收拾家务。

    这边母子说了一会话,徐正才过来。明天一早要祭祖,徐正忙着收拾一应事务,一是这种事不好假手下人,再者现在家里也没什人使用,徐正就格外地忙,比不得在白沙镇时那么逍遥了。

    跟父亲见过了礼,一家人便坐在那里说话。

    保福和豆儿都去忙自己的了,只有秀秀站在那里手足无措。张三娘看见,便叫豆儿过来,带着秀秀去包馄饨。

    秀秀眼巴巴地看着徐平,徐平知道她是到了陌生地方觉得惊慌,便温言对她道:“你只管随着豆儿姐姐去,以后就是一家人,早点熟悉一下。”

    此时的冬至,过节的程序与过年差不多,今夜一样要守岁,晚了要吃馄饨。虽然叫馄饨,但徐平总觉得与饺子差不多,并不像后世的那么精致。而此时的年节,也不吃饺子,而要吃片儿汤,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规矩。

    说起来中国的春节,最早就是以冬至为年,传到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改了也有一千多年了,但很多习俗还是与过年相同,弄得两个节日是也分不大清。不过开封城里,因为朝廷冬至郊祀大典的关系,过得比其他地方隆重。总地说起来,冬至更加注重礼仪,而过年更加注重娱乐,尤其后边连着上元节,就是一场全国上下的大狂欢。

    周围没了下人,一家人围着火盆说些闲话,徐平便说起来的时候去过李用和家,见到段老院子,让父亲没事多去找老人家聊聊天。

    李用和公务繁忙,李璋是个半大孩子,老人其实有时候也挺寂寞的。虽然也有几个老兄弟,但由于以前工作的特殊性,来往的也不多。

    皇城司的正式职责是卫护皇宫,但由于是皇上最贴身的侍卫,还有很多隐蔽的事交付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实际上是脏活,见不得光的。皇城司以前的名字是武德司,就是由于打小报告乱抓人在京城的名声太恶劣,太宗皇帝时改名为皇城司。但这个组织的地位在那里,尤其是历代皇帝都倚仗他们治理贪官污吏,虽然有正面效果,但负面效果更大,一向是大理寺和开封府的眼中钉,在民间的风评极差,算是后来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了,只是在宋朝没有膨胀起来。

    入内院子又是皇城司里很特殊的一指挥,宋朝一指挥基本是五百人,入内院子比此数多,但少于两指挥,在五百到一千人之间。入内指的是入大内,这两个字已经说明一切,正式说法是为皇宫处理杂事,没有什么具体的职掌。但越是没有明确的职掌,越是无所不包,除了真正明面上为皇宫里的人买点东西跑跑腿之外,大多做的都是刺探消息,打听京城里大臣的**这种见不得光的事,尤其被当朝大臣忌恨。

    宋朝东西两府的权力极大,除了特殊的时期,对皇上都有极大的限制。比如这个时候,皇上的圣旨必须经过中书,没有宰相副署,臣下要拒绝执行,执行了会被宰相追究责任。最早在太祖朝时,赵匡胤皇位稳定下来后,把后周留下的宰执罢免一空,要任免赵普为相,圣旨写完,却找不到宰相副署了,最后不得已,让带着使相的弟弟赵光义署名才算走完程序。

    这种情况下,段老院子的身份便很尴尬。由于李用和争气,他已经除了军籍安心在家养老,但以前工作的关系,忌讳他的人可不少,必须在家里老老实实不要出去招惹事非,不然被开封府抓住把柄可不是玩的。实际上也是因为后来李用和在文人中的风评不错,这个老院子才留下个正面的名声。

    听完徐平的话,徐正叹口气:“自从来了京城,我也时常想着去找这个老哥哥喝两碗酒。只是铺子新开,诸事繁忙,哪里抽得开身?只好等过些日子,铺子里诸事顺遂,才抽时间去看他。”

    徐平便道:“阿爹做了一辈子生意,总是计较在一个钱字上。我们家里现在不是卖酒,卖的是白糖,这种生意得的利息要多少酒楼才能赶上!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