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祯走到案前,仔细翻阅徐平的奏章。

    徐平手录的《出师表》自然留中不发,这是向赵祯表态的,没有必要让外人知道。

    统秦凤、泾原、环庆三路大军,出萧关,灭党项,与想从调停大宋和党项战争的契丹大军战于五原城下,可以交给枢密院。同不同意徐平这样做,文官们自己去做决定。

    因为天都山前线大胜,朝廷赏赐丰厚,京城和河北禁军没有这个机会,难免失落,甚至心生怨恨。徐平建议赵祯在京城举行庆功,借这个机会广赐全军,推恩百官。还是那一句话,历史洪流中不能刻意找一个坏人,要灭禁军集团,但不能刻薄禁军士卒。这一封奏章赵祯最为称许,将遍示群臣。这样一个举措,徐平好做,他也好做。

    彻底否定契丹提出的与党项议和之议,如果契丹用军事威胁,则明言,灭党项的大军将在阴山脚下迎战。非不得已,不在敌人选定的战场与敌作战,是军事斗争的原则。不过现在的契丹未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即使认识到了,也未必能忍得住被大宋挑衅。就是能够忍住,一定要在对他们有利的河北战场作战,桑怿和高大全两军都可以迎战。这一件事让赵祯犹豫良久,连败党项和契丹,让他无比向往,又觉得心惊胆战。最后还是决定拿给枢密院和政堂合议,结果还是由他们来定吧。

    只有在阴山下,秦汉五原城,对契丹大获全胜,对禁军集团的行动才好从容展开。陇右军威震慑他们手中的刀把子,败了契丹绝了他们用外敌勒索之心。绝其心志,让他们明白彻底汉文化的军队,才是天下至强之军,反汉化自然也就不敢坚持了。

第259章 前途未卜

    都亭驿内,刘六符在庭院内走来走去,烦躁不安。来的时候天寒地冻,接伴使富弼还用结冰路滑的理由把他留在大名府一二十天。此时已春暖花开,自离开契丹,两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自己一直被软禁在这驿馆里,让他的心里越来越觉得此次非比寻常。

    自澶渊之盟,宋辽交好,双方维持了友好关系。双方交聘不断,使节往还,是大家都熟悉了的事情。每当双方有重大节日,或者皇帝和太后生日,都互派使节。总的来说,就是双方互相尊重,相安无事。

    契丹的国号他们自己分成汉文和契丹文两种,契丹文中一直自称大契丹或契丹国,简称契丹。汉文的国号大部分时间为大契丹,惟有在石敬塘献燕云十六州后,名新得汉地为大辽,其故地为大契丹。太平兴国七年,宋军在满城大败统军南侵的辽景宗耶律贤,契丹全境镇动,为免宋争燕云,去那里的大辽之称,全境称大契丹。历史上要到英宗治平三年的时候,契丹的汉文国号才改称大辽,而其本语自称一直是契丹。

    徐平的前世称其为辽朝,只是以表其与宋对立,都是一个朝代,一起为正统王朝。但在这个年代,宋人几乎不会称其为辽,特别是在正式的交往之中,史料中的很多称呼为后人追述。只有在契丹王朝最后覆灭的几十年里,辽才成为他们广泛的称呼。

    以契丹自称,显示他们此时还以番邦自居,而且在心理上面具有优越感。自称大辽曲迎汉人,是他们境内很多人都瞧为起的。但与汉文化长时期的接触,还是免不了汉化,特别是在文化上有那么点追求的人。

    此时的契丹主耶律宗真就是如此,他从小就接受汉人文化教育,工诗词,善丹青,曾画鹅、鹰送赵祯为礼物,造诣极高。赵祯善书,特别是在这个年代流行的“飞白书”有极高造诣,为一大家,便以“飞白书”回赠于他。

    耶律宗真的成长历程与赵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母萧耨斤出身宫女,地位不高,与刘太后的出身有相似之处。在耶律宗真与赵祯差不多年纪幼年登基的时候,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临朝摄政。在景元年,与赵祯前后脚亲政。

    相似的经历,其间细节的不同,让耶立宗真更加向往汉文化。

    他的生母是萧耨斤,但却不是萧耨斤养大的。因为齐天皇后无子,便亲自抚养他,视若己出,极尽慈爱。对比赵祯生母李宸妃和刘太后的关系,简直是如出一辙。

    但文化的差异,却带来了结果的迥异。刘太后养赵祯如亲子,却管束极严厉,可以用一个严字来概括。齐天皇后养耶律宗之,却极尽慈爱,可用一个慈字来概括。

    同样是幼年登基,大宋临朝称制的是刘太后,赵祯生母李宸妃至死未与子相认。而契丹临朝称制的却是萧耨斤,儿子登基,他自立皇太后,自己决定临朝称制。而养大耶律宗真的齐天皇后萧菩萨哥,则被萧耨斤诬以谋反罪名赐死。赵祯是刘太后老死亲政,耶律宗真则是萧耨斤嫌他大了亲政,要废了之后再立其弟耶律重元。结果耶律重元却跑去了告诉耶律宗真,耶律宗真果断带兵囚禁了萧耨斤,株其党羽,由此亲政。

    同样是临朝称制的太后,同样有野心,刘太后虽然也有一点小动作,但总体上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萧耨斤则贪暴好杀,广织党羽,扶持她的家族。

    从表面上看,如果刘太后与齐天皇后对换,李宸妃与萧耨斤对换,则皆大欢喜。实则不然,契丹出不了刘太后,而大宋也不会允许萧耨斤上位,这是根本的文化差异。

    赵祯成长的过程中,少了一个普通人的脉脉温情,大宋朝臣与刘太后,充分演绎了什么是皇家无私事。赵祯的个人情感被置于最不重要的位置,一切为了朝政稳定。而耶律宗真成长的过程中,萧耨斤和契丹贵族们,则充分表演了怎么把国家大政变成一场家族闹剧。

    从赵祯个人的角度来说,他会羡慕耶律宗真的遭遇。自己很克制,生母李宸妃也非常克制,朝臣更加克制。李宸妃如果能当太后,则一切完美。但作为一个帝王,赵祯却知道那是不可能得到的,他和耶律宗真的遭遇是由双方不同的政治基础造成的。

    而耶律宗真又何尝不羡慕赵祯?什么母子的脉脉温情,他同样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生母上位没有给他带来丝毫温情,反而家庭撕裂,反目成仇。对于汉化的向往,仅有他这成长的经历就够了。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耶律宗真更加偏向大宋,而讨厌元昊。他自己是主张汉化的,而元昊则是反汉化的,从价值取向上两人就截然相反。

    什么是汉化?什么是胡风?其实元昊登基的时候说得很清楚,衣毛皮,事畜牧。游牧文化就是胡风,农耕文化就是汉化。统治集团根基在中原农耕地区,如果还保持胡风,则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不适应。不进行汉化,他们的统治无从进行,只能做抢掠的强盗,而无法建立长时期的统治。只要进入中原的游牧集团,才会面临这一问题。

    契丹同样在面临这一难题,随着统治中心越来越移往幽燕汉文化地区,统治阶层中汉化越来越深入。外面的表象之一,就是如耶律宗真这样好文学的人物增多。

    导致鲜卑灭亡的六镇之乱是为什么发生的?统治上层快速汉化,即尚文,而赖以支撑政权的武力还保持着鲜卑旧俗,即好武,重文轻武,武人起而反抗。每一个以武力进入中原的游牧集团,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不尚文,无以对支撑政权政治、经济基础的汉地进行统治,不轻武,则就要面对保守势力的反抗。

    这是他们的必然,因为他们能取天下的基础是武力,背叛军事力量结果显而易见。

    从耶律宗真个人来说,元昊被大宋打得灰头土脸他幸灾乐祸,他自己还想打呢。而对于他治下的国家来说,无论传统还是现实,不趁这个时候从大宋得到点什么,无法交待。

    刘六符就是在这种心态下来到大宋的。本来在他之后还有一个萧英,稍后出发在路上赶上一起与宋谈判。却没想到入宋之后,跟富弼客客气气了没两天便被软禁,而萧英则被拦在了国门之外。

    将来会如何,刘六符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第260章 宜将剩退穷寇

    看见富弼,刘六符长出了一口气,急急忙忙迎上去叙礼。

    礼毕,富弼面色轻松地道:“最近天气晴好,学士没有出去走一走?春暖花开,满京城里的百姓都出城观花,煞是热闹。”

    刘六符一时沉吟,不知富弼这样说的意思。自己明明是被软禁在这里,还出去观什么花?以往使节来,大宋非常客气,管得也松,不只是可以四处走动,契丹的官员随从还都带有大批货物,就在都亭驿买卖,这里热闹得跟个市集一般。现在被关在驿里,连带着的货物也不能发卖,很多人已经不满了。

    仔细看富弼的神色,刘六符实在被关得有些怕了,决定不搭这个话题,直奔主题:“知院,我来的时候天寒地冻,如今已经春暖花,却尚未谈起正事。若要闲游,候正事谈完的闲暇之时。我来大宋,有诸多事务,随身带有文牒,不知你们朝里可有答复?”

    富弼笑着摇了摇头:“我为接伴使,只是伴你玩赏京城景色,岂能谈朝廷大事?你在契丹贵为学士,与我商谈,岂不怠慢了你?”

    刘六符一怔:“大宋文治昌盛,不知多少学士?再是忙碌,几个月也总有空闲了吧?”

    “不然。”富弼连连摇头,“宋学士文学虽好,奈何子弟管束不力,最近家事所累,正被朝廷议论。王学士安抚陕西,一去数月,虽已离京城不远,尚需几日。”

    刘六符有些压不住火气:“你们关我数月,就是为了这事?不是还有丁学士吗?”

    富弼叹了口气:“丁学士祖上为契丹所辱,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来的。”

    见富弼不住地推三阻四,而且用的借口全无诚意,刘六符已经看出苗头不好。接伴使北上远迎,陪着使节到了京城之后,日常应该有身份相当的人陪伴,这是过去宋和契丹交往的礼节。刘六符是契丹的翰林学士,到了以文治自负的大宋,自应当有翰林来伴。就是翰林不方便也应有其他地位相当的人,大宋文词强他过他刘六符的车载斗量。

    这次大宋不知吃错了什么药,来的刘六符是翰林学士,便一定要翰林学士来陪,不然就不让他见宰执,更加不允许见皇帝。大宋三位翰林学士,却全都不能来。宋庠家里儿子闹了事,正在被台谏议论着,交头烂额,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贬。王尧臣年前就做陕西路体量安抚使,不在京城,还要再过三五天才回来。丁度倒是在京城,而且也没事,但他祖父曾经被契丹人抓过,后来逃回开封,所以他不见契丹使节。

    人就是这样,来的时候抱的期望越高,被怠慢了之后越是愤怒。但当那股愤怒劲被磨去了,便就开始诚惶诚恐,先前心里要怎么显威风的念头全被自己认作罪状。这次是明明白白地大宋怠慢羞辱刘六符,但等到现在,却是刘六符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宋。

    愣了好一会,刘六符才道:“那本朝移文,说起的河北杨怀敏拓塘,河东百姓侵禁地之事,贵国有何说法?数月过去,总不能还没有消息?”

    富弼叹了口气:“最近朝中事务极多,宰执相公们忙得不可开交,实在顾不上。”

    “什么?”刘六符张大了嘴巴,看着富弼,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几个月过去,两国交界处这么大的摩擦,大宋竟然理都不理,这明欺人吗?

    自澶州城下之盟,宋与契丹议和,不再交兵,但边境地区却有不少容易发生摩擦的地方。最东边一段自保州至沧州,是宋建的湖塘地带,限制契丹南下的。这片一直延伸到大海的湖塘面积极大,连绵一二百里。虽然契丹一再向宋表示不屑,说是用十万人,一人抱一捆草就把那片水填了,但实际南下犯宋从来都是走保州以西。中段则很多两属地,也可以称两输地。大宋有这些地方的行政管辖权和派差役权,契丹则从这些地方收税,同时也派差。再向西则是双方为了防止摩擦,脱离接触,在沿边形成无人的禁地。

    最近这三段边境,全部发生了冲突,规模虽然不大,但两国前线官员都不想退让。

    东边的湖塘地区发生的事端对契丹来说最严重。自明道元年起,内侍杨怀敏在当时在那里主兵的刘平支持下,大规模地拓展湖塘。数年之后契丹发觉,行文大宋停止,说是破坏了澶州誓约。但双方一直扯皮,近二十年的时间,杨怀敏一路升官,却一直在那里,做着这同一件事,从来没有停止过。他曾回京自夸,自己拓展湖塘,可当百万兵。

    这对契丹来说不可接受,湖塘越向西拓,则契丹南下的地区越是狭窄,大宋的防线收窄,可以节约大量兵力。而澶州之盟说得天花乱坠,终究是建立在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基础上。杨怀敏的举措,实际就是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中段的两输地,是在长时间的磨合中逐渐形成的,也很难说谁占了谁的便宜。治理权在大宋,而钱粮由契丹收,差役双方一起派。一起派差役不是说同一家服了大宋的役再服契丹的役,而是对境内人户进行划界,哪里是服宋差的,哪里是服契丹差的。由于契丹的役重,有很多他那边的人户逃到了服宋差的地方来。前方官员交涉,那里宋朝的地方官给出来的理由,是本来两输地是大家一起收税的,不过宋免了那里的税,契丹不免,契丹已经占了大便宜。现在役重,民户逃到宋这边来,理所当然,契丹找自己的原因。

    西段是禁地,也就是两国交界的地区有数十里宽的狭长范围抛荒,大家都不耕种。而在宋与党项的战事起来之后,有契丹民杜思荣南下,侵占禁地。宋与契丹交涉,说那里契丹违反和约,向南侵地。契丹说是自己的地,证据是那一带是乙室大王曾经驻牧。而宋有双方在大中祥符九年交涉的公文,当时乙室大王到那里游牧,承认是宋地,争执不休。

    刘六符此来,就是要以这些事件为借口,向宋施压,而后借帮宋与党项议和勒索。东段鉴于拓展湖塘的威胁太大,提出要宋交还北周世宗柴荣取的关南十县,不再受限。当然他们是漫天要价,知道宋也不会还,只看最后谈出什么价钱来。其他地方,则指责宋违反盟约,给出补偿。同时利用调宋与党项战争的地机会,要出个好价钱来。

    没想到宋朝对这些冲突一概不理,也不给契丹调停与党项冲突的机会,就那么一直僵在那里。刘六符听到大宋朝堂竟然到现在还没有理会边境冲突,再也忍不住,对富弼愤然道:“你们朝里对两国交界之地如此漠然,何谈两国交好?”

    富弼拱手:“学士,两国交好数十年,天下皆蒙其惠,怎会不理呢?只是如今西北昊贼反叛,战事纷起,两府事务纷杂,实在抽不出手来。兄弟之邦,你们理当忍耐!”

    “忍耐?你们打仗,我们忍耐?你朝跟党项开战,还要我们让地让民与你?”

    见刘六符一脸不可置信地表情看着自己,富弼有些无奈地道:“没有办法,我们两国交好,便如兄弟,兄弟之间的事情自然可以拖一拖。不过学士安心,西北的事快了,快了!”

    刘六符一脸茫然:“快了?什么快了?”

    富弼展颜一笑:“自然是战事快结束了,贼昊将引颈就戮!”

    说完,富弼从袖里取了一张纸出来,给刘六符看:“学士且看,这是天都山徐都护出镇戎军时戏作一七绝,勉励将士,以壮其行。没有办法,现在满朝心思都在那里,学士体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