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超级兵锋-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道这冷锋居然要他拿东西来换,这可把耿直古板的廖磊气的不轻,冷锋的电文没到多久,廖磊告状的电文也到了李长官的桌案之上。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冷锋肯白送,他也不能白要,这里面还涉及桂系跟老蒋的关系。

    李司令长官唯有苦笑,这一个是自己的老部下,心腹爱将,一个则是桀骜不驯的青年将领,战功彪炳,可以说是一时无二。

    他拟定的“擒狼”计划,可以说一举扭转****在津浦路南线的劣势,甚至还看到了击败日军的可能。

    避免了第五战区三线作战,现在山东的日军也给吓住了,没有南线日军的策应,他们单独面对第五战区几十万军队,那也不敢太狂妄的。

    第五战区在局部地区还取得对敌优势,这一切都是冷锋当初决定北上带来的,没有冷锋率领荣誉一师北上,第五战区就没有现在的局面。

    他李德邻殚精极虑,不就是为了给全面抗战的爆发拖延时间吗?

    时间拖的越久,对抗战越有利,这道理只要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懂。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三章:乌衣整编

    第37旅跟饭冢支队在**县城下发生激烈的交锋,双方投入的兵力加起来有上万人。

    不甘心失败的日军显然是想在**城下扳回一局。

    不过饭冢国五郎想要重复太平集一战的辉煌怕是没有好这个机会了,新37旅兵力加起来就超过了饭冢支队,何况还有重炮团和装甲大队助阵。

    这一战,饭冢国五郎注定是要失败的。

    冷锋将指挥权全部交给廖森,廖森指挥部队在于饭冢国五郎在**打了三天三夜,最后设计将饭冢支队引入**城下,用重炮狠狠的重创了饭冢支队。

    饭冢国五郎在**城下撞了一个头破血流,损失过半,丢掉大批武器弹药,新37旅抗日劲旅一下子全国扬名。

    廖森一战成名,成为抗日名将!

    要不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赶到,将饭冢支队残部救了出去,饭冢支队真有被新37旅一口吃下去。

    荣誉一师重炮团并没有被日军飞机轰炸摧毁的秘密随之被日军知晓。

    畑俊六疯了,陆上他一时间抽掉不出更多的兵力,只能动用空中力量实施报复。

    日军再一次出动数十架轰炸机轰炸了荣誉一师以及**县城,甚至把原本计划用于轰炸武汉的弹药也用在了轰炸荣誉一师身上。

    这也算是给武汉人民挡灾了。

    三天内,**、全椒还有滁县,凡是荣誉一师控制区域内的重点城市都遭到了日军的猛烈轰炸。

    后来相关部门记录统计,日军用在轰炸荣誉一师的弹药居然跟南京保卫战的时候日军轰炸南京的弹药量大致相当。

    可想而知。日军这个时候有多么的恨冷锋和他的荣誉一师。

    “绞杀”计划的失败令日军陷入空前的危机。第13师团又被第五战区五个军。超过十万人的部队困在淮河以南,池河以北的区域内。

    十比一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国内对这一战胜利的期望一下子高了起来。

    战局逆转,极大的鼓舞了全**民的抗战斗志。

    日军此刻想要救援,却只有远在扬州地区的第九师团一部分主力,一万多人,这一万多人还得威慑在滁州地区站稳脚跟的荣誉一师。

    所以第九师团救了饭冢支队后。马上退守扬州地区。

    持续抽掉兵力北上,南京地区已经变成真空了,不得已,畑俊六将驻守湖州的第18师团调到南京来,并且还打算从本土调集两到三个师团。

    北边打的激烈,南边日军也在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冷锋这边反而平静下来了。

    犹豫在荣誉一师身上用了太多的航空炸弹,日军的航空兵都没有足够的弹药支援被困的第13师团。

    所以,第五战区捷报频传,日军的防御纵深被不断的压缩。

    25日。第7军汇合第46师136旅一部,收复定远。消灭日军一千多人,定远日军残部向凤阳方向撤退。

    26日,小蚌埠收复。

    28日……

    荣誉一师从南京出来,整整战斗了二十天,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过,部队急需休整,所以,完成“擒狼”第一阶段后,冷锋就下令转入休整,只要日军不主动挑衅,荣誉一师就不在出动出击。

    功劳也要分给别人一些,再说了,他也力所不及,部队总是疲劳作战,消耗太大,对成长也是不利的。

    荣誉一师不算新38旅,麾下就已经四个步兵旅,一个重炮团,一个炮团(擒狼计划第一阶段完成后组建),一个骑兵团,装甲坦克大队,水上支队,运输保障团师部直属特种部队等等。

    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有三万人,这都远远的超过一个军的规模。

    冷锋手上缴获的日式武器,足够完全装备手头的部队,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结余,冷锋没打算扩充部队。

    但部队的优化整编训练却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本来冷锋打算师部转移至滁县后,再召开全师整编训练工作会议。

    但是滁县遭到日军轰炸,房屋损毁不少,原定的师部进驻的滁县中学校舍部分炸塌了,师部过不去了。

    于是冷锋决定,荣誉一师师部暂驻乌衣镇。

    这是冷锋出任荣誉一师师长第一次全师营团以上军事会议,会议是露天举行的,在临时师部的后花园,除新38旅派人列席会议之外,荣誉一师营团级别的军事主官全部参加,无故不得缺席。

    一连串的胜利,荣誉一师内官兵们都是斗志高昂,精神面貌跟过去那是完全不一样,就算是被解救出来的****战俘,后来加入进来的,也都明显的变化。

    一支部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

    会上,冷锋先讲了一下国际,国内的形势,有些是‘银狐’收集的外面的情报消息,有些则是来自冷锋自己脑海存储的东西。

    抗战肯定要打上好几年,至于是不是八年,冷锋现在也不好说了,毕竟,有些已经发生了改变,当然,这只是在中日之间,国际上局势还是朝着既定的轨迹在推进,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他必须要坚定部下抗战的决心,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当然,他现在坐在谁的凳子上,得将什么话,总之意思都差不多,不能以一时输赢就是最终的输赢。

    大会上,冷锋宣布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荣誉一师进行小范围的整编,原则上不再招收新兵,有特长或者条件优秀可以考虑,第二,开办军官讲习班,冷锋亲自担任班主任,主要面向基层军官。原则上少校(包括少校)以下军官都可以报名。第三。伤残士兵抚恤以及阵亡将士安葬工作。

    这三件事都是刻不容缓和现在必须要做的。

    会议开了一整天,一直延续到晚上,还在开会讨论,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部队的整编工作上。

    经过前期的统计,荣誉一师的在编的官兵以及辅助人员人数居然已经超过了四万人,这个数字大大的吓了冷锋一跳。

    冷锋自己估算了一下,荣誉一师大概有三万人左右,就是把受伤的官兵算上。也不超过三万五千人。

    现在一口气送上来四万人,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

    部队人多未必就是好事,人多,消耗也大,吃的,喝的,穿的,每天消耗多少,还要打仗,这可是天文数字。

    “部队必须精简。我们一个师就快赶上人家一个集团军了,你让别人怎么想?”冷锋没有听从任何人的意见。颇有些武断的意思,定下了精简的原则。

    这样高级别的讨论会,只有旅级以上的军政主官才有资格参加。

    “补充旅要裁撤,所部官兵打散编入其他部队。”这是冷锋对整编做出的第二个决定,“我们部队编制太大了,看起来兵强马壮,可实际上战斗力跟日军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人家一个士兵就能顶我们三个,同样的也是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我荣誉一师的每一个士兵都要超过日军,这就是我决定精简的原因,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不是把可怜的资源分摊,一摊再摊,到头来,谁都吃不饱,怎么打仗?”

    “师座的意思,想必大家都听明白了,不要紧抱着你们脑子里的那点儿山头注意,以为人多就能大胜仗了,你们随便回去拉个主力团出来,跟师部直属夜叉营对抗,输掉的团直接裁撤,缩编,敢不敢?”参谋长谢季元早已跟冷锋达成一致意见了。

    冷锋的想法对谢季元启发很大,日本人为什么就能用较少的兵力对抗数倍的****呢,难道中国人就比日本人差吗?

    不是,这里面固然有国力贫弱和士兵素质的原因,可如果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那是能够锻造出一支精锐强军来的。

    没有人吭声,夜叉营是什么战斗力,他们不清楚吗?

    不用打,都知道赢不了。

    本来就是从教导总队精锐中选拔出来的,又经过冷锋的调。教,个人战斗力仅次于夜叉特别行动队。

    在过去的二十多天的战斗中,基本上都是用于攻坚和最紧要的关头,冲杀在最前面,这是荣誉一师官兵有目共睹的。

    “师座,你还记得几天前,我们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答应跟xsj合作,这才吃掉日军第65联队吗?”雎友霖对这件事还是耿耿于怀的,毕竟这原本可以让他的39旅独享这一份大功劳的,结果让人分走了大半。

    这要是自己人也就罢了,偏偏是xsj,老头子很忌讳的。

    这个问题很敏感,现在被雎友霖提了出来,冷锋知道自己不得不面对,不过,他早就有答案了。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并不是我们兵力不足,而是我们整体战斗力不足,想想看,如果正面对抗日军只需要一个团,那我们围住65联队只需要四个团就够了,四个团多少人,满打满算是八千人,而我们围歼两角联队动用了多少人呢,整整六个团,这还不算xsj在内,所以,只要我们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上去,两万人我们可以打出六万人的战斗力和气势来,那要四万人做什么呢?”

    “师座,现阶段我们的财力能做到吗?”

    “事在人为,日本人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看到差距,就要迎头赶上,不是把头低下来,当鸵鸟,当做没看见。”

    “师座,您打算把部队精简至多少人?”

    “至少要裁撤一万人。”

    “这么多人,怎么安置?”

    “我打算拿出一笔钱出来,成立一个荣军公司,主要是安置我们荣誉一师的伤残军人和家属,以及一部分因伤,因病退役的军人,裁撤下来的人可以转入非战斗部队,我打算成立一支工程兵部队,主要职责就是修桥铺路,我们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的一批工程设备可以利用起来。”冷锋说道。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荣军公司

    荣军公司,什么?

    “肃静,听师座讲话!”

    “这个荣军公司,说白了,就是我们荣誉一师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当然这也是我们报国的途径之一。”冷锋解释道,“我们从南京带出了一批东西,大家都知道,这批东西的价值,有些是国宝文物,是不能够变卖的,有些是私人的,以后有机会是要还给人家真正主人的,剩下的就是日本人从南京抢来的民脂民膏了,我打算利用这些创办一家公司,也是为了我们大家的未来着想。”

    来开会的没有一个是傻子,很显然,这笔钱不能直接分掉,但可以拿出来创办公司,那样别人也就不能说什么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冷锋也不是为他一个人,而是为荣誉一师这个整体所有人。

    这钱显然是不能够交给上面的,交给上面,那不知道会肥了那些人的腰包,不能直接给南京的难民,那样未必就是好事。

    但这一笔钱肯定是要惠及南京的难民的,办公室,做实业,肯定需要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直接从南京的难民中优先选用。

    那怕是洗衣做饭,也需要人手,这可比直接给钱强多了,钱总归有用完的一天,可若是有一份长期的工作,那就是长期的饭票。

    这不是自私,其实是一种正确的方向。

    当然,这只是经济层面上的,还有政治和军事层面上的,那就更为复杂了。

    这个荣军公司一成立。一个新的势力团体就产生了。

    这才是震动众人的原因。

    这才是真正的私立山头。培植私人实力。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老头子的嫡系将领中,这么干的人也不再少数。

    有点儿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如果同意这么干,那么就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途命运都绑在冷锋的战车上了。

    罗雨丰,秦延昆还有梁栋这些都是冷锋的老弟兄,老部下。利益一致,早就形成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了。

    这些人是不会反对冷锋的决定的。

    廖森很对冷锋的脾性,两人合作愉快,他看的出来冷锋是有野心的,年青人没有野心,那就没有上升的动力,照这样发展下去,冷锋的前途是广阔的,尤其是他还这么年轻。

    冷锋要办荣军公司,其实培植私人势力还只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几十万难民以及荣誉一师全体官兵未来着想。

    团结了荣誉一师全体官兵,抓住南京的数十万难民。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只要一共公布,他必定会得到全体官兵的拥护,谁不想给自己将来未雨绸缪一下。

    士兵总有扛不动枪的一天。

    谁也不想自己老了之后无所依,冷锋这么做是为了他们未来着想,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伍新华原来是川军的,如果不是冷锋搭救,他和手下的几百川军弟兄早就死在青龙山的地下溶洞里了。

    这命都是冷锋救的,冷锋也待他不错,他也没有理由反对,反正目前看来,冷锋的前途远大。

    雎友霖是教导总队的老人,骨子里还是有一点儿“忠君”的思想,不过,他也没顽固到不开化的地步。

    冷锋已经说服了谢季元,谢季元也同意了冷锋的做法,至少目前冷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抗日,为了民族大业。

    他若是有私心,有很多种方法黑下从南京带出来的财富,那可是很大一笔数字,足以令很多人铤而走险了。

    但是这笔财富具体有多少,没有人知道,冷锋自己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数字。

    很多东西都是变不了现,也不是能用金钱能够衡量的,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珍贵文物,日本人想把它们都抢到日本去,最终还是被冷锋截留下来了。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装船运走了。

    这批东西冷锋是不会变卖的,所以,刨去这些东西,冷锋掌握在手中的财富也是有限的,但也足够让人眼红。

    不对外公布,也是对这笔财富的一种保护。

    怎么利用,才不能授人以柄,这可是冷锋殚精极虑考虑了许久的问题,从战地服务团到荣军公司,最终的目标就是掌握一块自己的地盘。

    至于以后会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呗。

    荣军公司的全称为:荣誉一师军属保障服务公司。

    公司没有个人股东,股东是荣誉一师全体官兵,可以接受合作,但不接受任何人或者组织入股。

    公司第一条章程就写明了,荣军公司的股东为荣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