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小王妃-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因为,她是外室,而那个病秧子的娘,是正室吗?

    孔氏有些木然的,跪在地上,给京兆尹磕了个头。

    “参见大人。”

第三百八十七章 供词

    芙蕖堂。

    紫檀座青白瓷三足鼎香炉里的白烟袅袅升起,在屋子里头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桂花清香。

    方菡娘捏着一个小纸包,坐在摆放着香炉的小桌前微微蹙着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是自打方菡娘把方芝娘方明淮送走后,就一直坐在这儿,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秋珠见方菡娘这般沉思,也不敢打扰,一直默默的站在一旁,等着方菡娘开口吩咐她做事。

    秋珠觉得,主子这般静静想事的时候,她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然而,方菡娘也没有“静”多久。

    不多时,她便抖了抖鼻子,打了个小小的喷嚏。

    秋珠失色:“姑娘?可是受凉了?”

    方菡娘摆摆手,微微有些狼狈的起身,远离了桌子,指着桌子上摆着的那香炉吩咐道:“秋珠姐姐,快,快帮我把这炉香灭了。”

    秋珠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忍俊不禁的,带着笑意,弯腰应是。

    方菡娘忍不住还是去开了一小溜窗户。

    寒冷刺鼻的空气一下子涌进了屋子。

    方菡娘却觉得骤然一轻。

    将那炉香熄灭后的秋珠含笑过来,又随手帮方菡娘把窗户关上,嗔道:“姑娘,外头风雪还那么大,您也不怕着了凉您一下子离着香炉那么近,自然会被呛到。”

    方菡娘轻咳一声。

    这点燃的香,是平国公府里头常用来熏衣服的香料,她方才问屋子里头管着香料的丫鬟要了些。

    她本来是想试试,这普通的香料同手里头这个纸包的香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是的,方菡娘手里这个小纸包里头的香料,就是她之前托绿莺帮她搞来的安息香。

    不过她现在改主意了。

    方菡娘唤了一声“秋珠姐姐”,捏着手里头的小纸包转身,神色有些慎重:“我有件事需要秋珠姐姐帮我出城去城外的庄子上一趟。”

    秋珠神色微微一凛:“姑娘是说?”

    方菡娘点了点头,左右看了看,将屋子里头打帘子的,添炭盆的小丫鬟都屏退,这才又轻声道:“秋珠姐姐帮我去城外庄子上找一下百灵。”她顿了顿,将手上的小纸包极为慎重的交到秋珠手上,“这是我托绿莺姐姐帮我从二房那儿弄到的香,你让百灵去闻一闻,跟那天晚上她守夜时闻到的那股异香,是不是同一种旁的事不要跟百灵说。”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秋珠脸色一下子就煞白了,但是依旧坚定的紧紧攥住那小纸包,声音微微有些颤:“姑娘,奴婢知道了”

    秋珠动作麻利的很,将那小纸包小心的放进怀里头后,回屋简单利落的拿了些东西,披了件斗篷,就来同方菡娘回话:“姑娘,若有人问奴婢,奴婢就说,你让奴婢去庄子上看看这冬日庄子上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方菡娘欣慰道:“秋珠姐姐办事,我是放心的。姐姐随机应变,一切小心行事。”她从一个小盒子里头拿出个小印章,上头刻着她的名字,是平国公老夫人着人给她做的私章,“若是庄子上的管事对你有什么疑问,你就拿这个给他看。”

    秋珠点了点头,将那印章小心翼翼的放入怀里。

    方菡娘又嘱咐道:“去车马处让人给你套个马车,外头风雪大,路上一定要小心。”

    秋珠应了,将斗篷的兜帽拉起,往外头的风雪里行去了。

    方菡娘站在廊下看了许久,幽幽的叹了口气,这才转身回了屋子。

    其实,她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去查证这件事。

    但是,如果不去查证,那么她就永远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

    衙门大堂。

    京兆尹望着堂下跪着的孔氏,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番。

    孔氏二十来岁出头,虽说神色有些枯槁木然,但眉眼间确实有几分清丽之色。

    京兆尹心中不由得点了点头,怪不得连家规森严的平国公府里头出来的阮二老爷,都会冒着触犯家规的风险,把这孔氏在外头置了外室。

    “堂下所跪何人!”京兆尹官威十足的开口喝道。

    孔氏下意识的微微颤了颤,似是有些惧怕的又垂了垂头:“民妇民妇孔氏。”

    京兆尹又望向那些个吃饱喝足的乞丐,问道:“你们看好了,当日去的那个妇人,可是她?”

    那些个乞丐方才热乎乎的饱餐了一顿,正是神清气爽的时候,他们看了孔氏一眼,纷纷叫道:“没错,青天大老爷,是她!”

    “这歹毒的妇人,化作鬼我都认识哩!就是她!”

    “是她,是她!”

    叽叽喳喳的,好不闹腾。

    京兆尹不得不又拍了下惊堂木:“肃静!”

    总算是清静了几分。

    神色枯槁的孔氏听到这些话,扭头看了那些乞丐一眼。

    那些乞丐纷纷对她做出各种各样侮辱性的鬼脸。

    孔氏像是想起了什么,木然的神色一点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脸上的怒色:“是你们!”

    她眼神落在一旁那个瘦猴子似的乞丐身上。

    那个乞丐方才饱餐了一顿,嘴角还沾着一点馒头粒,看上去颇有几分滑稽。

    然而孔氏还是准确无误的认出了这个瘦猴子似的乞丐,就是之前想要去扒她儿子寿衣的那两个乞丐中的一人!

    这下子可是新仇旧恨都涌上来了。

    孔氏尖叫一声:“是你!”

    那个瘦猴子乞丐脸上刚露出挑衅的神色,堂上坐着的京兆尹便重重的拍了下惊堂木:“孔氏!不得咆哮公堂!”

    孔氏是平民百姓,尽管跟了阮二老爷当了外室,但因着她的身份见不得光,在从前的几年里头,都借不上几分力。孔氏清楚的知道,像京兆尹这样的大官,抬抬手那就能碾死她。

    孔氏瑟缩了下。

    那个瘦猴子似的乞丐倒是挺会看人眼色,他立即换上一副恭恭敬敬的神色,跪着向京兆尹似模似样的拱了拱手:“在青天大老爷的堂上,小的们自然是要安安静静的。也就是像旁边这个歹毒的妇人,才会这般不给青天大老爷面子。”

    极为粗劣的挑拨。

    孔氏却气的脸红脖子粗的,却也说什么都不敢再大声说话了。

    京兆尹满意的微微点了点头,他又看向跪在一旁有些瑟瑟的差人们,问道:“你们几个,可看清了,她可是前些日子给你们银钱让你们把乞丐驱逐出去的妇人?”

    “这”几个差人哪里敢多说什么,他们已经知道对方是平国公府的人了,无论是京兆尹还是那个兵部的大官,都是抬抬手就能弄死他们的大人物,他们是万万不敢得罪其中一方的。

    京兆尹神色一变,用重重的敲了下惊堂木:“闪烁其词!你们忘了你们画的押了吗!是想以弄虚作假、玩弄证词的罪名,就地被押入大牢么!”

    几个差人浑身一震。

    这几个差人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自然早就练出了一身的油滑。

    听话听音,他们听京兆尹这话里头的意思,似是隐隐有让他们把这事咬实了的意思。

    几个差人隐蔽的在底下相互交换了几个眼神。

    虽说兵部的大官也很难搞,可眼下他们这就要因着得罪京兆尹而被关起来了,等着他们的还不知道是什么,那可能会发生的灾祸跟眼前马上就要发生的灾祸相比,自然是先以眼前的灾祸为重。

    几个差人几乎立马开了口,七嘴八舌道:“没错,大人,是这个妇人。当时就是她给了我们一百两银子让我们把那些乞丐驱逐出去!”

    孔氏眼皮跳了跳。

    她听到现在,还有些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京兆尹要搞什么。

    难道她给那几个差人钱,让他们多照顾些自己的儿子,也犯法了吗?

    孔氏心里头还在琢磨着,就听着上头的京兆尹又问道:“孔氏,你可认,你当日曾经给过这几个差人一百两银子,让他们把在义庄里头躲风避雪的乞丐全都驱逐出去?!”

    孔氏隐隐觉得有些不好,她忍不住抬起头,辩解道:“大人,实在是我儿子就是因着两个乞丐而死他死后有乞丐的地方我怕会扰了他的安眠”

    京兆尹重重的拍了下惊堂木:“说这些作甚!孔氏,无论你的动机是什么,本官就问你,是不是你给了差人银子,让他们驱逐义庄里的乞丐?!”

    孔氏嘴唇哆嗦了几下,然而,在京兆尹的官威之下,她还是有些颤巍巍的开了口:“是是民妇”

    京兆尹满意的很,同一旁候着的师爷耳语几句,师爷点了点头,又去书记哪里低声说了几句什么,书记立即奋笔直书,一气呵成的写了一份供词。

    师爷拿起供词,给京兆尹过目。

    京兆尹拿过去一看,上头黑字白纸的写着:

    民妇,平国公府二房孔氏,现承认曾于某月某日,hui 露差人纹银百两,使其驱赶义庄中的乞丐,致使数名乞丐冻死。

    京兆尹虽然还有些不太满意,但眼下时间仓促,这样也就勉强可以了。

    其实,京兆尹也清楚,重点不是供词上写了什么,重点是孔氏认了这张供词。

第三百八十八章 流言

    在得到京兆尹的首肯后,师爷拿着这张供词给孔氏过目。

    孔氏也是出身于书香之家,是能识数认字的,她一看那供词,就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好。

    当她的眼神落到供词的最后一句“致使数名乞丐冻死”上时,浑身一颤,似是终于明白了京兆尹的用意。

    这是要让她,背负sha ren的罪名啊!

    这孔氏哪里能认!

    她脸色惨白的扔开那张供词,砰砰砰的给京兆尹磕起头来:“大人,大人,这乞丐被冻死,哪里能怨民妇啊!民妇,民妇没有sha ren啊!”

    京兆尹好整以暇道:“谁说你sha ren了?孔氏,本官只是说你致使数名乞丐冻死。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还是说,你觉得本官哪里说错了?!”

    孔氏脸色惨白,嘴唇翕动着,喉咙里头发出急急的吸气声,却又不能为自己辩解什么。

    在这种紧要关头,孔氏已经全然的慌乱了,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辩解。

    因着这桩案子审理时间长的很,附近的百姓们冬日里没什么娱乐项目,再加上衙门里头的火盆烤得足足的,衙门门口倒是来了不少百姓在那围观看热闹。

    他们都纷纷议论着:

    “呦,听说是平国公府的女眷呢?”

    “不是吧,平国公府不是没小妾通房吗?难道她是哪一房的夫人?”

    “这就不知道了嘿,你刚才没听到么,这妇人可心狠手辣的很呢,就因着有两个乞丐害死了她儿子,她就要把别的乞丐也给弄死天寒地冻的,那些个无家可归的乞丐本来就可怜的很了,睡义庄里头也是无奈之举,那妇人竟然歹毒到把那些乞丐都赶出义庄去”

    “哎呦!这是真是作孽啊!义庄是平国公府开的吗?他们家的女眷怎么能这样啊”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都说平国公府世世代代保家卫国我看啊,也是户没良心的人家!”

    阮二老爷的长随阮刚一直混在人群里头,听着耳朵边这些人的议论,阮刚真是冷汗不住的往下流。

    孔氏的事是平国公府的声誉是大啊!

    他赶忙拨开人群,使了些银子,让个衙差替他去堂上传句话。

    财帛动人心,那衙差收了银子,把银子藏在袖子里头,咽了口唾沫,一路小跑上了堂。

    他小声的跟师爷说了几句。

    师爷又转身跟京兆尹说了几句。

    “什么!?”京兆尹一听立马变色,提高了声音,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竟有平国公府的下人公然hui 露衙差,想让本官看在平国公府的面子上放孔氏一马?!这简直是在侮辱本官!本官是那种为了银钱就毫无廉耻道德的人吗!本官头上这顶乌纱帽,是为民而戴,定然要为民请命!乞丐,乞丐怎么了?乞丐也是我大荣的子民!也受我大荣皇帝的天恩庇佑!平国公府的女眷不把他们当人命看,本官不行!本官今日把话摞在这儿!孔氏这种把人驱逐出去害人冻死的行为,但凡是个有良知的人,都不会觉得这事没错!孔氏,必须罚!”

    这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又慷慨激昂的话,引得不少围观的老百姓都感动的湿了眼眶,阵阵欢呼起来。

    堂上的乞丐们更是感动的泪流满面,连连朝京兆尹磕头,山呼京兆尹真是青天大老爷。

    一内一外,两两相和。

    人群里的阮刚,面无人色,惨白一片。

    他这才明白过来,京兆尹,这是在存心给平国公府下绊子啊

    京兆尹满意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然而此时,孔氏却脸色一片灰白,翻着白眼,晕了过去。

    外头有人喊“拿凉水泼醒她!”

    这话引起了阵阵附和。

    也有人喊“把她衣服扒了扔出去,也让她冻死算了!”

    这话就涉及到一些比较露骨的联想了。不少汉子都心领神会的嘿嘿嘿笑了起来。

    京兆尹任由下头的人叽叽喳喳自由发挥着,也没有拍惊堂木。

    直到后头,呼声越来越大时,京兆尹这才以一副为民请命的好官模样,宣布将孔氏投入大牢,此案择日宣判。

    外头的消息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平国公府。

    掌管中馈的安平翁主是头一个知道的。

    向来温柔和气的安平翁主,头一次,把手里头拿着的茶杯给摔到了地上。

    她勃然大怒:“怎么会有这种不堪的传言!”

    什么ren mian兽心,狠毒一类的词,都被人贯到了平国公府女眷的头上。

    同安平翁主说这个消息的是采买上的薛婆子。

    薛婆子一家子都是平国公府的家生子,一身荣辱福祸都是跟平国公府息息相关的,她在外头冒着风雪采买时听到旁人说闲话,她还在奇怪,这又是风又是雪的,还有人出来唠嗑薛婆子好奇的凑上去一听,脸都白了,待她再听到那些人在那带着讥笑嘲讽意味说着平国公府女眷的时候,薛婆子再也忍不住,同人大吵了一场后,匆匆赶回了平国公府,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安平翁主。

    薛婆子恨恨道:“都是那孔氏,打着平国公府女眷的名号,在外头干了坏事,这下可好,外头的人把那脏水都泼在咱们平国公府女眷头上了!”

    安平翁主心里头恨得差点想把孔氏给咬死完事。

    她一把年纪了,又是皇室贵胄出身,这些个话,其实对她影响还不是很大。

    但她下头,还有两个心肝宝贝的女儿啊!

    大女儿阮芷汀,眼见着就到了说亲议亲的年龄,一下子出了这么桩事,女儿家的声名就等于全毁了!

    安平翁主头一次,急得毫无形象,在屋子里头走来走去。

    但是,她说什么都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薛婆子就试着同安平翁主提议:“咱们府上都说表姑娘聪慧机敏,不如,把表姑娘请来?毕竟,表姑娘眼下住在平国公府里头,这桩污糟事,也对表姑娘有影响啊。”

    这话倒是提醒了安平翁主。

    安平翁主倒不是想利用方菡娘,她是想起来,方菡娘眼下同那位十一王爷谨王还有些事呢!要是那些污糟话,传到谨王爷耳朵里,那

    安平翁主神色大变,立马遣了心腹婆子,去了方菡娘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