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小王妃-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二夫人便笑得很是欣慰。

    谁知第二日又下起了暴雪。

    安二夫人看着天气皱起了眉头,她本来打算今日使唤个心腹陪房带着银票去那位担任西山军营指挥使的阮家旁系族叔那里探探口风,但眼下这天气,说什么也不是个适宜的见客天,这般贸贸然的上门,多半会事倍功半。

    还有阮二老爷夜宿衙门,今日这么冷,也不知会不会染了风寒。

    安二夫人在廊下看着外头纷纷扬扬的大雪,烦躁不已,紧锁了眉头。

    ……

    方菡娘也正坐在东次间的软塌上,透过半透明的窗户,看着窗外的大雪。

    秋珠端了盅冰糖银耳羹过来,见方菡娘看着窗外,笑道:“姑娘又在看那梅花吗?”

    方菡娘这东次间的窗户外,是一棵腊梅树,嶙峋的枝丫像是一副怪奇的山水画,推窗即成景。大雪纷纷扬扬的,衬得枝丫上那红色的腊梅,红得越发耀眼。

    “接连两场这么大的雪,想来今年冬天很多人不好过了。”方菡娘望着窗外叹了口气,她之前在方家村,刚过来时就差点被冻死,要不是方六叔方六婶的收留,恐怕她们姐弟三人早就成了孤魂三缕,哪里来的今日的日子?

    眼下见着风雪这般大,她又不禁想起往年在方家村过的那几年,似乎也没这般冷过……

    “今年冬天也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方菡娘喃喃道。

    秋珠有些迟疑道:“应该不会吧。今年柴火似乎也不算太贵。”

    秋珠是家生子,自小就生活依附平国公府生活,虽是奴籍,却也生活无忧,外头底层人的生活疾苦有些她是体会不到的。

    方菡娘又想起还在赴京途中的弟弟妹妹,本来这两日就该到的,结果今日又下了这么场大暴雪,八成是得再在路上耽搁几日了。

    其实耽搁也没什么,只要平平安安的,就行了。

    方菡娘叹了口气,转过脸来,没再说别的,接过秋珠手里头那碗冰糖银耳羹,用小汤勺喝了一口,突然怀念起昨日姬谨行带她去吃的那碗丸子粉条汤。

    “小厨房有丸子粉条汤吗?”方菡娘突然问秋珠。

    秋珠愣了下,虽然有些不明白方菡娘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飞快的答道:“肯定有的,姑娘要吃的话奴婢这就去跟小厨房说一声。”

    方菡娘摆了摆手:“先做一碗送过来我尝尝。”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丸子做的筋道些。”

    “哎,好嘞。”秋珠脆生生的应了,主子有胃口吃东西,她们这些做奴婢的那是再开心不过的事。

    秋珠亲自掀了帘子去小厨房传话。

    突然,窗户外头,传来了轻轻的一声敲窗声。

    方菡娘吓了一跳,望过去,窗户外头露出半张俞七的脸。

    方菡娘捂着心,惊魂未定的回身看了看房间里头。

    因着方菡娘平时也不怎么喊人伺候,屋子里头只留了两个小丫头在那值守。

    方菡娘轻咳了声:“你们去旁边的茶房候着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两个小丫头年龄不大,平日里也就管管茶水果盘一类的,闻言怯怯的福了福,自是出去了。

    屋子里头就剩了方菡娘一个人。

    她忙开了窗,俞七从外头身姿矫捷的跃了进来,身上的积雪纷纷落到了室内铺着的地毯上。

    方菡娘连忙去亲手倒了杯热茶。

    俞七也不跟方菡娘推辞客气,接过茶一饮而尽,放下茶杯这才跟方菡娘说:“主子托我跟姑娘传几句话。”

    声音中气十足的很,一点也不像在外头挨了冻的模样。

    方菡娘这才微微放下心来:“什么话?”

    俞七拱了拱手:“昨儿我们主子回去就让青禾大人去查了下那个小院。里头确实住着一对母子,已经住了好些年了。当家的男人很少露面,据说是常年在外头做生意。那对母子平时为人低调,很少与人交往。妇人二十来岁,姓孔——后来青禾大人按照她的籍贯查了下去,发现她在七年前因着作风不端被家里头赶出了家门,已是老死不相往来了。那小男孩,今年六岁,应是跟着他娘姓,叫孔楚华。”

    最后,俞七以这样一句话作为了结束:“……根据调查,孔氏母子确实是阮二老爷养在那院子里的外室。”

    方菡娘默了默。

    孔楚华……

    确实,她表哥表弟这一辈,按照族谱,确实是楚字辈。

    俞七说完了,也没有半句废话:“姑娘要是没别的事吩咐,我就先下去了。”

    方菡娘知道俞七是姬谨行嘱咐暗中保护她的,她迟疑道:“这么大的暴风雪……”

    俞七咧开嘴,露出白牙笑得明晃晃的:“姑娘这就不必担心了,我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这都是小事。”

    说完,他拱了拱手,又从窗户那跃出去了。

    只有一些从他身上落下还未融化的积雪证明他曾经来过。

    方菡娘站在窗前发了会儿呆,这才又关上了窗户。

    事关长辈的事,方菡娘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般瞒着家里头在外头养了外室,她觉得二舅舅很对不住她二舅母。

    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插手管长辈的事。

    可要让她装作不知道的,她又觉得心里不自在的紧。

    方菡娘纠结了。

    秋珠端着丸子粉条汤进来的时候,方菡娘还在那纠结,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的。

    秋珠吓了一跳:“姑娘这是怎么了?”

    方菡娘摆了摆手,知道这事大概是无人可商量的。

    若是告诉外祖母,依着外祖母那性子,肯定是要当场把二舅舅喊来劈头盖脸骂一顿的。这样跟全家都知道了也没什么区别。

    可她二舅母安二夫人又是那么个好强的性子……

    方菡娘心里琢磨着,接过秋珠手里头的丸子粉条汤。

    秋珠只得拿了这丸子粉条汤来说话:“……这汤是用金华火腿加了高汤细细的熬的,一直在在小炉子上小火煨着,鲜的很呢。丸子奴婢也特特说了,要她们做的筋道些……姑娘尝尝?”

    方菡娘吃了一口,不知道手艺的差距还是心境上的问题,方菡娘总觉得这碗精熬细制的丸子粉条汤并没有昨天吴婆做的那碗好吃。

    方菡娘吃完后,还是带着秋珠去了平国公老夫人那儿。

    因着今天下了暴风雪,天气冷,老夫人不舍得方菡娘从暖阁里出来出去的,一大早就遣了丫鬟过来传话,让方菡娘今儿不必过去她那里了。

    方菡娘过去的时候,老夫人正百无聊赖的听着绿莺给她读话本子,见方菡娘披着斗篷过来,又是惊喜又是心痛,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唉你这孩子,这么冷的天!不是说了今儿不用过来了吗?”

第三百四十六章 冒雪送大氅

    方菡娘待身上寒气散的差不多了,这才解下了披风,笑道:“总共才几步路!我来外祖母这蹭个饭!”

    平国公老夫人爱得不行,连忙拉着方菡娘到自己身边坐,同她絮絮叨叨说起了外头的暴雪:“……前几日还有人过来报信说是马上要到京城了,今天这又起了风雪,我看啊,又得再过几日才能见到我的两个乖外孙了。”

    方菡娘见平国公老夫人满脸都是对芝娘跟淮哥儿的牵挂跟担心,更不愿意把二舅舅养外室的事说出来惹得老夫人伤神了。

    平国公老夫人年纪大了,即便再怎么保养得宜,有时候流露出来的疲态还是看得方菡娘心中一紧,意识到她的外祖母,确确实实已是一位暮年老人了。

    虽然她们祖孙俩相认时间并不算长,但这段时间里,老夫人掏心掏肺的对她,方菡娘的心又不是铁打的,早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对平国公老夫人也是一片赤忱真心。

    也因此,方菡娘真的不愿平国公老夫人再因为一些事情动怒了。

    她希望老夫人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因此,尽管有时候安如意私底下同她说话拐着弯带着些小女儿家的小心眼,她并非听不出来,只是想着安如意能让老夫人开开心心的,哪怕只看在这一点上,她也会客客气气的对安如意。

    ……

    二房那边,安二夫人望着外头的暴雪心情不是很好。

    去走动伴读一事只能暂且放放了,安二夫人也没别的法子,也是得等着这风雪停了再去走银票的路子。

    只是,昨夜阮二老爷一直在衙门里忙公务没回来,今天这气温骤降,安二夫人实在有些不太放心阮二老爷的身子。

    虽然这些年安二夫人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阮楚白身上,但眼下阮楚白的身子日益见好,前途眼见着也有了,心思自然就往阮二老爷身上放了放。

    安二夫人就有些坐不太住了。

    阮二老爷是在兵部衙门做事,那边衙门安二夫人听阮二老爷说过一嘴,并不怎么舒适,甚至说官员休息的地方有时候还会遇到年久失修漏风的情况。

    眼下又赶上这样的暴风雪,怕再冻坏了!

    再思及近些日子他们夫妻俩关系有些僵硬,正好可以趁这次机会缓和一下夫妻关系。

    安二夫人这般想着,心里一横,转身回了夫妻俩的卧室,招呼着丫鬟收拾了件大氅,自己又拿了件披风,穿戴整齐,准备亲自去给阮二老爷送大氅。

    只是走之前,安二夫人还是有些不太放心阮楚白,又特特拐去了阮楚白的房间,见阮楚白正坐在书桌前,悬臂练字,额角已经有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安二夫人见儿子这般用功,又是心疼又是骄傲自豪。

    这是她辛辛苦苦养育出的儿子。

    阮楚白听到动静,见安二夫人这副打扮愣了愣:“娘,这么大的风雪你要出去?”

    安二夫人慈祥的“嗯”了一声,心疼的嘱咐道:“白儿,累了就歇一歇,不要伤了身子。我去给你父亲送件大氅。”

    阮楚白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安二夫人,却没有阻止,而是顺从道:“好的,娘路上小心。”

    安二夫人觉得自己儿子很懂自己的心思,高高兴兴的领着丫鬟抱着大氅离开了。

    这么大的风雪,若不是安二夫人强硬的发了话,不赶车就滚蛋,车夫都有些不愿出去。

    万一路上马蹄打滑,再有个闪失,那他就是有一千一万条命也不够赔的啊。

    不过好在,一路上车夫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赶着车,马车慢慢悠悠的总算是到了兵部的衙门。

    安二夫人下了车,身后跟着的丫鬟怀里抱着大氅,跟她一起往兵部衙门走去。

    衙门大门虽然关着,却依旧有值守的。

    值守的小吏一看大雪里头过来两个人,再一看她们家的马车上那明晃晃的家徽,吓的腿一软,连忙上前招待:“不知是平国公府哪位夫人?”

    安二夫人身后的丫鬟便报了阮二老爷的名号。

    安二夫人戴着兜帽,兜帽挡了大半个脸,小吏这样直视倒也不算失礼。

    小吏一听阮二老爷的名号,态度更是恭敬,连忙请了安二夫人去了兵部的后衙小坐。

    安二夫人拒绝了。

    说实在的,女眷突然到访这种都是大老爷们的衙门也不太合适,安二夫人只想着把那大氅亲手交给阮二老爷,并不想进衙门招惹些风言风语。

    安二夫人身后的丫鬟便道:“这位大哥,烦请您把我家老爷身边的长随喊来即可。”

    小吏一听安二夫人的丫鬟说阮二老爷是在这通宵办公,心里头一惊,不对吧,他今天当值,可没听说阮大人歇在了后衙啊。

    不过他当差当久了,自然是机灵的很。小吏没有先应承下来,而是机灵的打了个掩:“那小的先去里头寻一寻阮大人。”

    安二夫人的丫鬟有些不满,但安二夫人已经点了点头,她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道:“快去快去。风雪这般大,冻到了我们夫人,你可担不起!”

    小吏连连应着,把安二夫人请到一侧的宴客厅,奉上茶后,脚底抹了油般,在积雪里头深一脚浅一脚跑去寻人了。

    阮二老爷并不在衙门,但他的长随却留在衙门待了一夜。只不过兵部衙门确实这修葺的不太好,年头久了,有些遮不住风雨,阮二老爷的长随阮雄一夜没怎么睡好。这会儿正在那火盆边上烤着火。

    小吏找过来一说,长随一个激灵,原本还烤着火昏昏欲睡呢,一下子清醒过来。

    “什么?!我们家夫人过来了?!”长随阮雄一脸错愕,寒毛都要竖了起来。

    作为阮二老爷的长随,他自然是知道老爷此刻在哪里……可问题是,那个地方,是说什么都不能让他们家夫人知道的啊!

    阮雄烦躁的抓了抓头发,那小吏却是自认为把话带到了,就没他的事了,笑道:“阮雄,我可把话给你传过来了,安二夫人那边有什么事,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说完,又直接扭身跑进了外头的风雪里头。

    底层的小人物,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敏锐感觉。

    这个小吏,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并不是一桩什么好事。

    他还是不要沾染为妙。

    也因此,他跑的比谁都快。

    阮雄站起来,烦恼的在火盆边上走了两遭,定了定神,只得硬着头皮去找他们夫人了。

    安二夫人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在那敲着茶几一侧,扣桌声越发密集,显得安二夫人的心绪越发烦躁。

    难道是二哥不愿意见我?觉得我过来给他丢了人?

    安二夫人心里头琢磨着,脸上表情越发难看。

    正当安二夫人打算索性把那大氅往这一放,直接回家时,阮雄冒着风雪,没有打伞也没有披着蓑衣,就这么过来了。

    阮雄一脸的惊喜:“哎呀,夫人,你怎么过来了?”

    安二夫人见到阮雄过来,心中微微一定。

    若是阮二老爷嫌她这举动丢了人,那是不会理会她的,就更不会派自己身边得力的长随过来了。

    安二夫人脸上表情总算是缓和了几分:“……风雪这么大,我给老爷送件大氅。”

    阮雄抖了抖身上的雪,赶忙道:“那也不用您亲自过来啊,您看看,外头这么大的雪,路上想来难走的很,您过来,老爷不知道心里头多担心了!”

    安二夫人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却又起了几分疑惑:“老爷呢?”

    她甚至往外头又看了看。

    阮雄心里头一紧,脸上依旧是赔着笑:“哎呦我的夫人哎,您又不是不知道,老爷公务有多忙,昨天夜里一夜都没好好休息下呢,眼下还在那忙公务。这不,听说您来了,老爷也想过来,只是实在分不开身,只得让小的过来,问候一下夫人。”

    安二夫人心里头听了这话,总算是安了几分心,又有些担心阮二老爷的身体,她看向丫鬟,示意丫鬟把大氅交给阮雄:“那你把这大氅给老爷拿去。让他披上这大氅,别冻着了。尤其是外头风雪大,千万要小心。”

    阮雄连连点头应是。

    安二夫人起了身,表情松泛了许多:“既然老爷还在忙,那我就不打扰老爷办公了。”

    安二夫人领着丫鬟回去了。

    阮雄一直抱着那大氅,送安二夫人坐上马车,这才掉头回了衙门。

    只是在回衙门的路上,边走边叹气。

    阮雄心情复杂的很。

    他想了想,生怕后头再有什么变化,连忙带上那大氅,从兵部的马棚里头牵出一匹马来,冒着风雪,向着街道深处的某条小巷行去了。

    阮雄在一间小院前停了马,敲了敲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