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一,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其二,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其三,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时人的笔记中记载:雍治十五年,贾探花停永丰县。士林慕名前往者数百人。论诗三首,冠绝本朝。正所谓,古人已死不须争,只让通才有性情。

    八卦一点的笔记记载:雍治十五年,环以钦差宣慰宁太师,滞留宁府。南昌府中名妓白氏前往。白氏桃李年华,杏目桃腮,风姿绰约。曰:愿侍奉先生左右,为一小婢,足慰平生。贾生不许。一时,士林叹息。府中慕名白氏者,不知凡几。

    …

    二月底,已经是仲春之际。河边的杨柳依依。贾环脚步匆匆的穿过静雅的院落中,走进房间中。

    风烛残年的宁太师,半躺在椅子上,盖着毛毯。旁边两名少年侍奉着。他虚弱的笑着道:“子玉这是就要走了?”

    贾环点头,说道:“是的。晚生已经和宁前辈说好。特来向老大人辞行。”

    他已经给宁府的老爷子,老太太,各种诰命夫人,姨娘等七八人画了二十多张画。每人数幅不等。

    这段时间,他每次画完画,便有读书人来访。而谈完,又再次画画,一个月的时间便这么耽搁下来。

    读书人、名妓们的拜访,就像是生活的调剂品。无可否认,给人慕名拜访、追捧,甚至有名妓愿意倒贴,是一种很舒爽的体验,但在品味之后,便过去了。

    他已经收到自金陵而来林千薇的亲笔信。

    钱槐去年底在武定桥和安街没有找到她,去了山长家中送信并求助。很快就得知她的消息。南京礼部尚书要找江南知名的林大家的去向,不是难事。这封信,便是张承剑用金陵简报的渠道发到永丰县这边来。

    信中写道:妾居秦淮河晓梦阁中,为金妈妈训练唱曲的女孩子。日夜盼君返江南…贾郎归期当在春末夏初,妾在城中静候。当有惊喜,见面即知。”

    惊喜是什么,贾环猜不到,但见到这封信,更是归心似箭。他手头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

    宁祥笑着点头,“也好。耽搁子玉这么久的时间了。是老朽的过错。我有些东西想要作为酬劳付给子玉。不过,先考校子玉一个问题:为何读书?”

    贾环心里一声苦笑,似乎老大人们都喜欢考校年轻人。酬劳什么的,他并不在意。但既然是考题,他便没有随意的回答,沉吟着。他的性情比较沉稳。

    这时,旁边的一名少年朗声抢答道:“爷爷,读圣人言,效法圣人行。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另一名少年嗤笑道:“俊哥儿读书还是读的太规矩了。读书人,当有大志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俊哥儿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吹牛皮谁不会?我读书,是为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这个答案如何?做的到吗?”

    宁祥呵呵笑着,慈爱的看着两个孙儿,“你们不要吵,且听子玉的答案。”再看向贾环。

    贾环拱手一礼,诚实的道:“老大人,晚生读书,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

    庸俗!两名少年立即目露不屑。想不到士林吹捧的贾探花,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德行。

    宁祥虚弱的笑起来,看起来很高兴,赞道:“善!”他曾为宰辅大学士,执掌朝廷中枢八年。见过太多优秀的年轻人,虚言大话,他一眼可以看穿。

    而贾环这个答案,很直白、诚实。说庸俗也庸俗。这个世界便是这么庸俗。胜在质朴,是一个可以切切实实实现的目标。

    他听长子宁儒说过贾环的情况。贾环一语双关。庶子读书,为的是改变在家族的处境。而后,还要读书,还要走仕途,则是要改变贾府的处境。

    将两个孙儿打发出去,宁祥笑道:“子玉年纪轻轻,却是心中暮气沉沉啊!江山画图,乃是男儿最大的浪漫。谁人不向往?等你日后到宰辅之位,自会明白。

    我辈读书人,当登天子堂。居庙堂之高,为天子牧民,不负平生之志。我听儒儿说了你的处境。似乎,很困难。你可知道辞官之后如何复起?”

    这个问题,让贾环一愣。他突然间反应过来。他似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一直以来,他认为他到江西这趟公干,不过是苦逼的公费旅游,毫无期待感。

    他的心思,全部都放在金陵的薇薇身上。然后,等着回京,继续艰难、凶险的朝堂博弈。然而,他忽略了什么?

    当年,他乡试中举,为要不要离开贾府而纠结,特意到遵化向山长请教。山长告诉了他解决办法。他于是决定留下来,继续奋斗。所以有雍治十一年,他前往江南求学之举。

    那么,当前夺嫡,朝争,天子不喜,个人的前途困顿,四大家族内部的争夺,如此种种,甚至包括,他要走的宰辅之路。他为什么不向眼前的这位老人请教呢?

    上述的问题,山长都不可能给他答案。因为山长现在最高的位置才是南京礼部尚书。而宁老大人,却可以。因为,他曾经为领班军机大臣,执掌大周的中枢近十年。官场经验何其的丰富?什么风浪没有经历过?

    贾环当即弯腰作揖行礼,诚恳的道:“晚生恳请老大人指点。”他决定向这位曾经的宰辅请教。

    宁祥终于忍不住纵声大笑,“哈哈,哈哈…”他毕竟是将死之人,笑的断断续续。随后,气息平稳了些,道:“果然是天资聪颖的神童。孺子可教!”

第六百三十八章 宰辅之路

    宁太师这么说,是有缘故的。他已经在他的话中泄露了口风:你可知道辞官之后如何复起?

    辞官,这就是他对贾环破局的指点。如果,贾环没当回事,随便听听,他接下来,就没什么可说的。而贾环显然是听懂了他在说什么,才有现在郑重的请教。

    宁祥对贾环招招手,示意他上前来,站的近一些,声音虚弱的道:“老夫在朝堂这二三十年,除去丁忧者外,但凡能起复者,有三种情况。

    其一,简在帝心。其二,在官场中有口皆碑。其三,官场中朋友的推荐。

    明朝成化年间王恕,天子不喜,贬为外官。然而,时人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弘治天子即位,即为吏部尚书。前朝王荆公,养望二十年。安石不出,如苍生何?神宗时,诏为参知政事。”

    因宁太师是躺着的,贾环走到近前,便坐在小板凳上。这时,沉吟着点头。

    他心中计划辞官。十四岁的正五品官员,越出彩,越往上晋升,越危险。简直是逼雍治天子干掉他。换一个天子,或许情况不同。但具体到雍治天子身上,贾环很确信。

    但是,辞官之后,如何复起?他确实没有明确的计划。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这算是把未来二三十年的路明确出来。宁老先生,说了三种情况,却独独举例第二种情况。建议,不言自明。

    宁祥看着贾环,再道:“前周(宋)、南宋时期,宰相几起几复,都居住在开封、临安城内,暗中操纵朝局。自明以来,宰辅大臣若是去职,则必然返回故里。我朝一起如此。你的优势就在于你本为京城人。”

    贾环目光一闪,颇有收获之余,一声苦笑。

    那两个朝代,几起几复的宰相,基本都是奸臣。他可没有当奸臣,祸乱国家的想法。做人还是要有点底线。

    见贾环的表情,宁祥微微一笑,心里很满意。他相信他这双眼睛。品性低劣之徒,他若是提点,岂不是罪莫大焉?

    宁祥喘口气,指指书桌上,让贾环取来最上面的三本装订好的文册,道:“这是老夫于宦游时历年来写的笔记。县中一册,布政司一册,军机处一册。老夫将死之人,想来子玉不至令老夫身后之名蒙尘。”

    笔记,就是日记。这是最直接的能体现一个人所思所想的文字。同时,日记里面会记载一些比较**的东西。

    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日记里,他在读大学时:我今生没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当然,季老结婚后,与夫人的感情非常好。后来,日记出版时,季老说,一字不改。

    所以,宁太师如此说。

    当然,这是一句戏言。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王阳明在死前,对弟子们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宁祥是王学门徒,当效法先贤。他的官场笔记中,充满着思考。并无其他的私事。

    贾环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行将就木的老人,手里拿着三本官场笔记,微微动容,道:“学生岂敢?”

    将笔记作为酬劳,这是非常信任的表现。贾环心里权衡了一回,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问道:“学生见恶于天子,又得罪了当今两位皇子,以老大人之见,当如何?”

    宁祥看了贾环一眼,微微眯着眼睛,平躺着,似乎陷入沉思,似乎又在追忆往昔。算算时间,当今的雍治天子,几乎是宁太师看着成长起来的。

    贾环并没有说话。他的局面,在这一点上,是非常艰难的。他的后手,只是寄希望于雍治朝后,文官政治成形。但是,这似乎有点不保险。

    半响之后,宁祥缓缓的开口,声音很轻,“天子也是人。天子与天子是不同的。当年康顺皇帝时期,便是善待大臣。英明、强势的天子,他的太子往往性格就会孱弱。比如唐高宗李治、明隆庆皇帝。大周至今,已经定鼎一百五十多年,子玉你明白吗?”

    贾环听懂了。

    华夏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自唐宋以来,王朝的寿命多在两三百年间。唐朝享国289年。北周(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明太祖说,胡人无百年之国运。明朝276年。

    换言之,大周,已经进入王朝的中后期。大约可以类比:唐天宝年间。国势强大,兵锋无人可挡。但内政、民力都开始出现问题。若日后无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出现,恐怕国运就在四五十年间。

    这个时候,皇室之中不大可能再出英明、神武的中兴之主。一代只会比一代差。这是历史规律。而以雍治天子的性情,晋王、楚王,不大可能是一个性情强势的天子。

    新天子上任,必然是要刷新朝堂,烧几把火。但其意志力肯定不强。机会便在此时。

    这些话,传出去,贾环和宁太师都要被治罪、下狱。私下谈论皇帝:大不敬。但话已经谈到这个份上,贾环不介意再谈的深一点,“学生有青云之志,斗胆问老大人,如何为宰辅?”

    宁祥偏头,看着贾环,虚弱的笑一笑,指点道:“老夫在中枢十四载,历经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中极殿大学士。”

    这段自述的话,简而言之,宁太师当年在军机处从老四一直干成了老大,一共14年。其中,8年的时间在当老大:中极殿大学士。履历可谓相当的辉煌。

    “彼时,朝争不断。于老夫自身而言,上善若水。君子无所争,固弗能与之争。内王外圣也!国朝至今,宰辅数十人,每一个人的道路都不相同。

    于子玉而言,老夫有三条建议。其一,事功之路。子玉有治事之才,在地方作出天下瞩目的功绩,自可回朝堂中枢。其二,翰林、书院之路。子玉翰林出身,身后有闻道书院。若能执掌国子监,再担任几次提学官,会试主考官,自可入中枢。

    其三,子玉文名达于天下。可学王荆公仰望。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就是曾经执掌中枢宰辅的政治智慧。他听过长子宁儒说过贾环的情况,能轻而易举的指出三条适合贾环的路:

    第一,以政绩升官。第二,以团队、党派的旗帜、领头人,进入中枢。第三,养望。沽名,待天子诏令。贾环现在才十四岁,很大概率可以熬死晋王或者楚王。至于,雍治天子,自不用说。

    各有侧重点、优劣。如何抉择,看贾环自己的选择。

    贾环用心的记了,起身,再次作揖行礼,感激道:“学生谢老大人教诲。今日之惠赐,环终身不敢忘。”

    宁祥虚弱的一笑,道:“今天说了这么多的话,我有些乏了。子玉,你去吧。”

    贾环心中感叹,再行一礼,告辞离开了宁老先生的院子。

    …

    贾环看得出来宁太师已经是油尽灯枯,葬礼只怕不远。便以研究官场笔记的名义,闭门谢客,暂留在宁府,再缓几日去金陵。受了老太师这么大的恩惠,吊唁,他想参加。

    三月初三,宁太师在一场小雨的傍晚去世。头七后,贾环带着长随胡小四、四名锦衣卫校尉北返,离开广信府永丰县。

    沿途经过驿站,过南昌府,与文会数场,停留两日,认识江西布政司众官员。再过九江府,与刘知府谈了半日,于三月十八日,买舟东下,前往金陵。

    …

    “哗……”

    宽敞的楼船在长江中,顺水直下,平稳而快速。九江段至金陵段,航道通畅。不像宜昌三峡段: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以贾环的身家,自不会租一叶轻舟往东,而是购买了一首中等楼船。此时,他在船厅中灯下,阅读着宁老太师的官场笔记,沉思着。窗外,一江明月碧琉璃。

    笔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例。世宗朝间,宁太师在陕西凤翔府扶风县中为县令,有一个村子交不起皇粮赋税。粮长催逼,差点闹出民变。有幕僚建议宁太师搜捕为首的民壮,刁民也。但宁太师没有听从,而是撤换了粮长,以里中老人担任。收了五成钱粮,再以粮长家资补一成。事情得到解决。

    宁太师的心得:第一,要做事,不在于改变制度,而是首先要得人。他以里中有威望的老者收税,事情得到部分解决。第二,要爱惜民力,不要催逼过度。官员代天子牧民,是百姓的父母官。第三,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调理阴阳,不外乎是这样。

    贾环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合上宁太师的官场笔记。真知灼见。

    当日,在九江府,龙江先生说他的缺点:没有在州县做事的经验,根基不稳。有这本笔记,足以弥补个七七八八。

    想到这儿,贾环又想起这次永丰县之行:大有收获。解决了他心头以来的几个问题。日后的局面,豁然开朗。只是,宁太师已经亡故。这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人。

    “唉…”

    贾环轻叹了一口气,将心中哀伤的情绪稍稍收敛。生老病死,谁能避免。任你王侯将相,叱咤风云,都免不了。这份恩情,他只能回报在宁太师的后人身上。

    当年,湖广巡抚顾,以要犀带增张居正: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涸子。

    他若系玉带,必定如同张江陵照顾顾家后人一般照顾宁家后人。

    贾环遐思时,门外响起敲门声,胡小四进来,提醒道:“三爷,到子时了。”

    贾环点点头,脱衣睡下。三日后,船只将会到金陵。他会见到两年多未见的薇薇。心中,期待感,骤然而起。

第六百三十九章 再入金陵

    三月二十一日,凌晨五点许,东方既白,月明星稀。已经是春深,金陵城隐约在望。

    贾环在船舱内来回走动着,时而推开船窗,在窗边眺望着金陵。去江西时,路过金陵,因急着赶路,受到龙江先生心情的影响,他似乎没什么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