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家、家族都在中土。

    就算贾环确实是在诬陷骨利,但有总督府的背书,这就是铁案!众将“抛弃”苗副将,则是必然的选择!

    敦煌城中五万大军,支持苗副将的理由很多。比如:有的将士,想跟一个会打仗的将军;有的将士是出于被收留后的感恩;京营则是想复仇。有的是嫡系。

    但是,没有任何人会愿意跟着苗副将造反!

    然而,在此之外,还有一些明眼人,留意到杨渭话里的信息:吐谷浑部欲反。换言之,这是一个可以求证的信息。若是胡骑聚集,恐怕此事就是真的!

    苗骐抬头看着月台之上的贾环。阳光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眼中射出恨恨的光芒。贾环毁掉了他的权势根基,毁掉了他在军中的威望。让他再无可能和齐总督抗衡。

    苗骐恨声道:“本将识人不明。愧对诸位军中同袍。待齐总督回敦煌。本将自会向齐大人请罪。”说着,转身离去。

    很多人都意识到,敦煌城中的权力结构,恐怕立即要洗牌。而且,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吐谷浑部可能将反叛。那么,拔野古的联军呢?

    秦弘图看着苗副将离去的背影,微微一笑。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这种边将,玩心眼,怎么可能斗得过子玉?

    网收!

    程攸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事情办成了。大帅在敦煌,想要收拾但来不及收拾的人物军情紧急,上了瓜州前线就这么被贾环“打掉”。

    和一个要通敌的胡人牵扯不清,并且在大众广庭之下,为其辩护,苗副将的结局,不会太好。

    程攸看向身前一米处,贾环挺拔的背影。很是钦佩。贾环今日虽然握有底牌,但很讲究策略。先攻击骨利,展出白纸黑之的证据,取得了众人的信任,第二次再展露证据,攻击苗副将,说服力就强的多。

    曾季高来信,说贾环甫一抵达敦煌,大帅就极其的高兴,现在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啊!

    …。

    贾环镇定、从容、沉静的站在月台之上,目送着苗副将退场,二十多名嫡系、死忠的将校跟着离开。

    整个敦煌的局势,那冰封的一层薄薄的冰层,在此时,完全的裂开!但是,苗副将的离开,并不是结束!冰面下的喷涌的洪流即将冲出来!摧枯拉朽!

    贾环挟击败苗副将之威,高声道:“我有一些感慨在心中,埋藏了许久,不吐不快。整个敦煌,因为某些人,某些被采取的政策,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充满了丑恶。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要厘清,确定,说明一个问题:何为华夏,何为蛮夷?”

第七百九十章 法令:汉儿不为奴!

    闻一多先生在名篇《死水》中愤慨的写道: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揭露、讽刺、批判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旧中国,流露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而对贾环而言,敦煌,甚至整个西域,就是这么一沟死水!

    自雍治十三年起,国朝对西域各地的征服,紧紧限于武功,而文治上,并未给西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汉语、汉服、汉俗、汉民都没有成为主流。

    还有很多功课需要补。

    而五军都督府牛继宗的兵败,更是令西域唱起“胡道昌汉无人”的曲子!胡焰嚣张!

    他并不想将这里让给“丑恶”来开垦!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浸染着汉民的鲜血。这里的土地是汉唐故土,国朝曾经设置布政司,州县的地方。

    自古以来,开疆拓土,便会因功封侯。而丧师失地,必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青史昭昭!

    他既然来到西域,就绝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放弃!当逃兵!

    …

    贾环目光环视着广场上的数百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文官、武将、名士、州学学子、教谕。

    此时,众人都在认真的听着他的演讲。

    整个敦煌的局势,除了副将苗骐对军权的分割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破坏:苗骐主张对胡人怀柔!

    然而,正确的政策,应当是什么?何为华夏,何为蛮夷?

    他来到西域,目的是为日后的执政铺路,结交军中诸将。他至少要在西域呆上三年。三年后,三姐姐与沈于乔在京中成亲,他需要返回京中参加婚礼。

    而这三年的开头,此时;西征的起点,敦煌,他当前的任务是协助齐总督彻底的握有兵权,废除副将苗骐在军中的影响力。他刚刚已经做到!

    但是,这仅仅只是整合敦煌局势的第一步。兵权之争的背后,最核心的问题,实则是路线之争!对胡人的路线!

    “昌黎先生作《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圣人作《春秋》的时候,凡是诸侯如果采用夷礼的,就把他看做夷人。夷人如果能够采用中原地区的礼仪,就把他看做中原地区的诸侯。

    以圣人的标准,华夷之辩,核心的判断标准是:礼法。

    那么,什么样的礼法?放在圣人的时代,遵守周礼者,则为诸夏。而在我们此时,应该遵守什么礼法?

    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所以,我中土王朝,汉民,历来俱称华夏!

    将评判标准,说的更简单些:说汉语,穿汉服,习汉俗!譬如我们的军礼:右衽之道,汉统至上。胡服左衽,即是蛮夷!”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文化传承高于血脉。我们讲血脉,同时亦注重文化传承,文化认同。蒙元伪儒许衡有一句话,流传的很广:夷狄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

    许衡的本意,是为蒙元统治中国张目。夷狄占据了中原,就可以统治中原。这是错误的!蒙元的君主、贵族,当然没有遵守华夏的礼法,当然不用适用:夷狄入华夏者华夏之。

    但,这句话,去掉其糟粕,汲取精华:遵守华夏礼仪的,则为华夏。遵守夷狄礼法的,就是夷狄。

    比如,一个认同美国文化的人,就算血管里留着汉家血脉,他算中国人?算华夏之民吗?当然不算!非我族类!

    华夷之辩,争论不休。其中细微之处,论述起来非常的繁琐。甚至,每一个时代,标准都不同。比如,近代后,国家的概念,便逐渐高于民族!

    贾环不可能在此时的演讲中,长篇大论,说明其中的细微之处,而径直给出了他的观点,简化后的评判标准:汉语,汉服,汉俗!胡服左衽,即是蛮夷!

    满场寂静。不少人审视着四周的人群。这个标准,相当的清晰!

    贾环申明华夷之辩,再宣布道:“自即日起,西域之地,凡我大周马蹄所至,枪炮之射程内,汉人不得为奴!违令者,籍没,下狱论罪。总督府稍后会贴出公文。”

    敦煌城州学明伦堂前的广场上,瞬间,沸腾起来!

    刚才贾环讲了很多句,但是加起来,都没有这一段话、法令,令人惊讶、震撼、振奋:汉儿不为奴!

    广场上数百人举止各不一样。有的人神情振奋,高呼询问;有的人和周围人议论;有的人感慨难言。种种反应,不一而足。这所有的声音、情绪激发、汇聚起来,在此时,仿佛山呼海啸一般!

    但,这是支持贾环的力量!

    这是汉家儿郎的力量、意志!

    …

    伸威营游击杨纪看着这眼前沸腾的场景,再看向月台上,平稳站立的贾环,情绪复杂!

    先厘清华夷之分,再定制度:汉儿不为奴。这完全激发了众人的情绪。他不知道别的人是怎么想的,但他手下京营的儿郎,必定会很欢迎这个法令!喜欢这位军需官!

    杨纪心中轻轻的叹口气,下定决心。他之前还通过沈迁向贾环施压。然而此时,大势如此啊!等会聚会结束后,他要厚着脸皮,再找沈迁谈一谈。

    …

    文官的阵列中,前翰林院学士汪,看着侧前方两米开外,皱着眉头的西域左布政使韩伯安,微微一笑。再看向,月台上的贾环。难掩赞赏!

    这真的是一个为大合唱那个面而生的人啊!

    在这样敦煌文武齐聚的场合,驱逐苗骐,再宣布政令,一环连着一环。表现的极其精彩!换一个人来,同等条件下,能做到如此地步吗?未必啊!

    自此,敦煌城中,对胡人怀柔的那一套舆论,怕是没有什么市场了!贾环不愧是操纵舆论的高手。

    汉儿不为奴。这条法令的背后,细思起来,大有深意。当前,西域的权贵府中,谁不用奴仆?若是大周马蹄所至,不得用汉人,那么用谁呢?

    胡儿!

    这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西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选择和贾环结盟,是绝佳的一步妙棋!而贾环的政敌,韩伯安,此刻估计就难受了。

    …

    月台上,贾环等了等,等着众人消化他所宣布的消息。他没有立即走下来,因为,他还要宣布一则法令。

第七百九十一章 贾环版的杀胡令

    自贾环取得齐总督的支持,调兵打破胡商骨利的府邸,抓捕其归案,强行开团,不管副将苗骐是否为骨利发声,贾环都有把握消弭其在军中的影响力。

    当然,斗争的手段、方式和现在会不同!

    八月二十三日万抓捕骨利后,事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个变化,并非指贾环所承担的压力、恶毒的骂语。

    而是,杨渭、秦弘图的到来。接着几日,骨利招供,查出拔野古部的说客。并知悉,吐谷浑部的想法:欲叛,占据敦煌。

    这让贾环改变了计划和斗争方式,至有今日的聚会!

    这是一个很激进、大胆的方案!因为,如果在公开的场合,和苗骐交锋,说错话,或者失败,局势都将无可挽回。但,同样的,如果成功,所造成的影响和效果,将迅速的传遍敦煌,震动人们的思想。

    贾环要将轰动性的法令,聚在一起宣布!

    …

    “自雍治十七年来,拔野古部联军,包括同罗、薛延、回纥,自漠北攻进北庭,屠杀我大周军民,不计其数…”

    整个西域的地图中,在敦煌以西,葱岭以东的范围来说,最富饶的两块土地分别是庭州、龟兹。

    龟兹自不必说,为整个西域的中心。唐设安西四镇,这里便是都护府的中心。而庭州,一直以来就是北庭的核心区域。其中三县之一的轮台县,现名:乌鲁木齐。由此可知其土地的富庶。

    唐征服西域,大量富有冒险精神的汉人随着军队至西域,最先的落脚点便是北庭。再向安西各地扩散。周朝征服西域,汉民们一样是先由哈密(伊吾),至庭州府,再向龟兹、碎叶、于阗,疏勒,乃至于葱岭以西的地区开拓。

    这是一种地理上的必然!

    从瓜州越过北山、大漠,便是吐鲁番盆地。在沙漠中的绿洲,名哈密。而哈密往西行,便是高昌(今吐鲁番)。往天山北麓行,便是富饶的庭州,设:金满、轮台、浦类三县。

    这里居住着大量的汉人。

    朝廷的官府报纸真理报上,对于拔野古部的进犯,描述是:征服铁勒诸部。随即越过天山,在天山南麓与大周会战,继而夺取龟兹。然而,在这简短的描述中,隐藏了多少汉家儿女的血泪?

    生活在北庭的铁勒诸部被征服,那么居住在北庭核心区域庭州的数万汉民呢?

    在外界盛传的拔野古部领军人物拔野古孝德,和国朝有着血海深仇。相当的残忍、嗜杀!

    结局,不问可知!若非被杀,就是成了奴隶。这也是唐朝安西四镇丢失后,汉民们悲惨的命运、结局!

    汉胡不两立,这不仅仅是五个字。而是历史书上,血淋淋的事实!教训!你不杀他,一朝虏夷乱中原。便是杀的血流成河,杀的神州几近沉沦!

    东晋后期,五胡乱华,视汉人为猪狗,称两脚羊。五代十国后,宋辽金蒙时期,多少汉人被杀?多少汉家故土被杀成白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此刻,贾环的脑海中,并无战乱后的图片、画面呈现,他并不知道,此刻正在胡骑蹄下,庭州汉民们的境遇。没有消息送到敦煌乱。大战起,而消息阻隔!

    但,这从过往的历史中可以推测,得出贴近事实的结论。因而,贾环在开头说了两句之后,声音低沉,喉咙里有些堵!

    晚秋上午的微风中,广场上,微微有些沉重的呼吸声,在这白云蓝天中。

    因为,贾环的话勾起许多人的不堪回首、痛苦的记忆!多少军中将校生死与共的同袍、手足、兄弟,死在胡人的屠刀下?自北庭、姑墨、龟兹,这一路败下来啊!多少文官的妻妾、儿女、亲族、学生死在这场战败的战役中?

    太多,太多!

    西域总人口约四千万,几十万汉民,于此浩劫中,成为白骨!君不见,天山头,累累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贾环深深的吸一口气,平复着胸腔中激荡的情绪,朗声道:“西域惨败,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拔野古部手中沾满了我汉家的鲜血,血债累累!

    今日,我代表朝廷、代表总督府在此宣布:暴胡残虐,杀我大周百姓、子民。自即日起,西域汉民,皆有义务屠戮、杀尽拔野古部等四族!

    我大周兵锋所向,四族中,凡敢持兵器者斩之!西域诸民,凡斩此四族中人,以人头向总督府请功。每人头,赏10银元!”

    杀胡令!

    当前,西域在战乱的情况下,一头活羊,价值大周所发行的银币:10银元!而贾环开出的赏格,即是如此。千百年前,五胡乱华,以汉民为羊!今日,贾环返回给他们!

    在这雍治十八年八月三十日的上午,贾环的话,清晰的传到在场所有人的耳朵中。是的。这一大段的文字,话语,转化起来,核心意思只有三个字:杀胡令!

    杀拔野古部四族!

    拔野古部四族,就算部族百万,计四百万,总计不过四千万银元!贾环要族灭其种。血债血偿!

    贾环的话音刚落,广场上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万胜!”,紧跟着,响起如同巨大的声潮:“万胜!”,“万胜!”,“大周万胜!”这是压抑的火山,在喷发!

    这种情绪、力量,摧枯拉朽!必将摧毁任何敢于阻拦的一切敌人!大周的刀剑、枪炮,本就是为了保护大周的百姓、子民而存在!

    胡道昌汉无人。但这绝不是真正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一时战败,但我们一定会复仇!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之报!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

    山呼海啸,地动山摇!

    程攸看着广场上的数百人,呼喊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以军中的将校和州学的学子们嘶吼的最为激动!而文官们略显矜持!

    他看着贾环,仿佛又看到了当日接风宴上,贾环掌控舆论时的局面!现在同样如此!

    当日,胡炽说,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这不是假话。与贾环这样的人站在同一阵营中,很令人安心!

    …

    西南钱王胡炽,今天同样在现场。他在月台下的侧面,跟着总督府的吏员们站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