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廷医术秘典-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验  证' 《新中医杂志》1987年第11期刊登的“治中耳炎验方”,确实有效。经治2则,分别于2…3天症状控制,5…7天痊愈。
4 .冰连散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方  剂' 黄连10克,冰片1克。
'制用法' 将黄连研细末,加入冰片再研匀,贮瓶备用。用前取药棉擦净耳内浓液,再滴人少许双氧水,擦干,用麦草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天2…3次,一般3 …5天见效。无任何不良反应。
'疗  效' 耳内流出粘液性脓液,听力减退。如属坏死型或胆脂瘤型者,本方效差或无效。
'验  证' 魏xx ,男,10岁,1982年4月11日诊。患左侧化脓性中耳炎3月余,常流脓性粘液,听力下降,经治疗时好时止,今又复发。先用冰连散原方,治疗5天后耳道仍流出脓液,后将青黛加入“冰连散”内共研吹耳,用药后脓液流出逐渐减少,3天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耳疮散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方  剂' 炒黑陈皮炭3克,青橄榄(瓦上煅透)2枚,石榴花(瓦上焙枯)1。5 克,梅片0。6克。
'制用法' 上药(除梅片外)共研细末,再人梅片同研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先用药棉卷去脓水,另以药棉蘸药,掺人耳底自干,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行散郁热,燥湿止痛、疗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验  证' 临床屡用、确有较好的疗效。
'备  注' 引自1959年《上海中医药杂志》(6)。
6 .耳灵散治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方  剂' 冰片1克,朱砂0。3克,玄明粉、硼砂各l克。
'制用法' 上药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贮瓶备用。先用棉签将患耳中的脓液擦干净,如耳中脓液较多者,则用双氧水洗耳,然后用喷粉器将“耳灵散”药粉少许均匀地喷撤人耳腔,在粉膜上涂薄薄一层淡储色粉末为度。清热、消肿、止痛'疗  效' 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验  证' 治疗100例,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4O例,慢性化脓中耳炎60例。治愈者59例,仍有湿润感者23例,好转者15例,无效者3例。获得治愈的患耳,治疗最短者1天,最长者12天,大多1…7天以内。
'备  注' 引自196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 12)。
7 .药捻方治化脓性中耳炎
'方  剂' 红升丹60克,冰片3克,麝香0。5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成极细末,用脱脂药棉搓成长约2…3厘米,直径0。1厘米药捻,消毒备用。首先清除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再以2%双氧水擦拭干净,然后以75%酒精浸湿药捻,将药粉沾匀, 置于外耳道底部(注意药捻应与鼓膜保持约2毫米之距离,以免刺激鼓膜,产生不适)即可。日换药1次。每日换药l 次,分泌物少时可隔
'功  效' 清热解毒,散瘀利湿,宣窍收敛。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验  证'  一般换药2…5次即脓止耳干。治疗30例,除1例疗效不明(治疗1次中止); 2例骨疡型短期复发外,其余27例用药2…5次而获痊愈。
'备  注' 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8 .猪胆白矾末治中耳炎
'方  剂' 猪胆1个,白矾9克。
'制用法' 将白矾捣碎放人猪胆内,阴干或烘干,研成细末,过箩。用时。先用3%的双氧水洗净耳,拭干脓液,然后用笔管吹人猪胆粉剂。每2…3 天用药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治化脓性中耳炎。
'验  证' 用上方治疗100 例,皆痊愈。

()免费电子书下载
'备  注' 据《医学》杂志介绍,此方配合西药内服和注射,治愈率达 9O%。
9。 海螵蛸治疗聤耳 
'方  剂' 海螵蛸、香油或麻油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 用淡水漂洗干净,然后日晒夜露至无腥味且干时人药,研成细末。取2 …3克,加人香油(麻油),或再加冰片少许,调成粘稠液体备用。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涤耳内脓液,擦干,然后滴人本药液2…3滴,每天…2次,连续1星期,最多不超过半月,即可见效。
'功  效' 治耳有良效。
'验  证' 新中医杂志》 1982年第 期“海螵蛸治疗聤耳”一文时,正好遇一小孩患聤耳,长期治疗不愈,我即如法制备,用药少日即获痊愈。
六十四、鼻症
    鼻炎,一般分为单纯性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属中医“鼻窒”、“鼻藁”等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多因外邪浸犯,脉络受阻,奎滞鼻窍;或脾肺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气血痕滞,客于鼻窍所致。若迁延失治,又可转成慢性。
1 .劫敏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方  剂' 黄芪、诃子肉、干地黄、乌梅、豨签草各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30克(兑服)。
'加  减' 见畏寒怕冷、苔白、脉细等寒象者,加细辛、荜拨;清涕甚多者,加石榴皮、益智仁,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者,加重黄芪、柴胡、防风3药用量。
'制用法' 水煎服。
'疗  效' 治过敏性鼻炎有良效。
'验  证']张xx ,女,25岁,会计,1987年5月10日诊。患过敏性鼻炎3载,反复发作,屡受针药之苦。半月前受凉后,至今鼻塞如堵,清涕不绝,狂嚏不止,鼻道奇痒。检查:两侧下鼻甲肿胀,粘膜苍白,舆道见清稀分泌物,舌苔薄白,脉细濡。拟予:劫敏汤。处方:黄芪20克,柴胡、蝉蜕、防风各6克,诃子肉、干地黄、乌梅、豨签草、石榴皮各10克,3剂。复诊:药;后嚏涕已止,稍有鼻塞鼻痒感,守上方五剂,诸症若失。
2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
'方  剂' 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辛荑花各6克,苍耳子9克,灸甘草5 克。
'制用法' 每天l剂,水煎服。
'疗  效' 治疗过敏性舆炎有良效。
'验  证' 张xx ,女。35岁,1989年1月13日初诊。鼻塞、鼻痒、流清涕,打嚏,头昏头痛,病已2年余。曾内服外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检查:鼻粘膜呈灰白色,双下鼻道有水样分泌物,下鼻甲肥大。诊为过敏性鼻炎。予上方加白芷5克,蔓荆子9克。服药8剂,诸症减轻;再8剂而愈。
3 .祛风宣肺汤治鼻炎
'方  剂' 苍耳子15克、炙麻黄9克、辛夷9克、蝉衣15克、甘草9克。
'加  减' 头痛者加白芷10 克;涕多黄粘者加黄芩15克。
'制用法' 煎2遍和匀,日3次分服。
'功  效' 苍耳子、蝉衣祛风通窍;炙麻黄宣肺;辛夷利九窍而通鼻塞;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祛风宣肺通利鼻窍为治鼻渊之良药。
'验  证' 方xx ,女,30岁,工人。就诊日期:1980年10月16日。3年来每春秋季节令凉即感鼻堵、鼻痒、嚏多、流清涕。这次发作3周,五官科诊为过敏性鼻炎。用扑尔敏、点扑麻合剂时有效,停药则加重。予本方治疗,3天后症状减轻,连用1周后缓解。
'备  注' 避风寒及接触过敏物质,发作时及早服药。
4 .斑蝥方治鼻炎
'方  剂' 斑蝥适量。
'制用法'上药生用,去足翅研细末,贮瓶备用。

()免费TXT小说下载
'用  法' 用时取斑蝥粉适量,以水或蜂蜜调为稠糊状。病人取仰坐或仰卧位,擦洗干净印堂|穴。取1小块胶布,中间剪一黄豆粒大小的孔,先贴于印堂|穴,后将药粉直接涂于小孔之内,外以胶布贴盖,24小时后去掉。通窍拔毒。
'疗  效' 治鼻炎。
'验  证' 治疗680例,痊愈537例,显效100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8%。
'备  注' 引自1990年《上海中医药杂志》(2)。① 1 次不愈者,1 周后可‘重复使用。② 外贴面积不宜过大,尤其注意不要让药物误入眼内或口中,以免发生意外。③ 贴后一定会引起皮肤局部发红起泡。水泡局限于表皮,不浸入深层,除短期色素沉着(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不遗留痰痕。水泡较小者用75%酒精棉球压片刻,促使其尽快吸收;较大者以消毒针头刺破,放出水液,涂以2%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5 .苍耳油方治鼻炎
'方  剂' 苍耳子15…20粒,豆油50克。
'制用法' 将苍耳子炒后,再将豆油沸腾无沫再放苍耳子,至苍耳子煎至黑色焦状为止,再用纱布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油浸泡纱布条( 1 厘米x4 厘米)备用。取油纱条放置在双下鼻甲上,隔日或1日涂药1次,也可用此药油滴鼻,1日1次。
'功  效' 祛风、消炎、通窍。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及肥厚性鼻炎。
'验  证' 治疗51例,显效29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3% ,但对肥厚性鼻炎效果一般。
'备  注' 引自1988年《黑龙江中西药》(l)。
6 .大蒜膏治鼻炎
'方  剂' 香附、荜茇各等份,大蒜适量。
'制用法' 将上药捣成饼,备用。贴囟门。并用艾条隔药悬灸。
'功  效' 散寒、理气、拔毒。老人鼻流清涕。
'验  证' 屡用有效。
'备  注' 引自《外治汇要》
7 .克敏灵治过敏性鼻炎
'方  剂' 白芥子2份,玄胡、甘遂、丁香、白芷、细辛各1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成细末,过80目细筛,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成糊状,贮罐备用。用小匙取出一定量药膏放于4厘米x4厘米的纱布棉垫中央,贴敷于大椎,肺俞(双),膏盲(双)、肾俞(双)、膻中|穴上,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3 小时,5 天贴l 次,3 次为。1 疗程。
'功  效' 散寒逐饮,理气化痰,祛风抗敏。治过敏性鼻炎。
'验  证' 坚持使用,疗效显著。
'备  注' 引自《外治汇要》。
8 .复方麝香膏治过敏性鼻炎
'方  剂' 白芥子、细辛、甘遂、辛夷各等份,麝香适量。
'制用法' 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麝香研细另装。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药面放入少许麝香,分别贴敷于肺俞(双)、膏盲(双)、百劳(双)|穴上,、每次贴6…8小时后除去,10天贴药1 次,3…6次为一疗程。
'功  效' 温化逐饮,通窍抗敏。治过敏性鼻炎。
'验  证'治疗158例,显效29例,有效60例,无效69例,总有效率为56。4%。 
'备  注' 引自《治验秘录》 。① 若出现水泡者,可挑破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② 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寒冷刺激和可能引起的过敏因素。③ 若适当配合解表扶正之中药内服,可提高疗效。④ 或用指天椒阴干研细末,用蒜汁或姜汁调制成绿豆大,第1 次贴于印堂、肺俞(双)。第2 次贴于迎香,脾俞(双)、’肾俞(双),轮换使用,7天为1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第2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可收良效。
9 .外用蒜液治鼻炎
'方  剂' 大蒜(选紫皮蒜最佳)。

()好看的txt电子书
'制用法' 蒜洗净,捣烂如泥,过滤取其汁,与生理盐水配成们40%大蒜液,或与甘油配成50%大蒜油。同时以棉卷蘸液涂布鼻腔内,每日3次。
'疗  效' 治萎缩性鼻炎。症见头痛、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鼻腔内有黄绿色痂皮附着、鼻干、流涕或黄绿色臭涕、出血等。
'验  证' 据《中华耳弃咽喉科杂志》1957年2期介绍,试治20例萎缩性鼻炎,痊愈者10例,改善者9例,无效者l例。
10 .辛荑花散塞鼻治鼻窦炎
'方  剂' 辛荑花15克,白芷、苍耳子各10克,桂枝5克。
'制用法' 将上药烘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每天晚饭后取药末l克,一三寸见方双层纱布2块,将药末分包成2个药球,以棉纱扎紧,并留线头一寸左右,先塞1个药球于一侧鼻孔,用另一鼻孔呼,吸;l 小时后将药球拉出,将另1 药球塞人对侧鼻孔。一般5天左右即见好转。10天为 l疗程,轻者2疗程可愈,重者亦可减轻诸症。
'疗  效' 治鼻窦炎有良效。
'验  证' 吕xx ,女,40岁,1987年6月诊。鼻塞、头痛、语音重浊10余年,经多方治疗无效,经用上药塞鼻,当即显效,塞鼻 2 小时后取出,即感鼻腔通畅,头痛明显好转,坚持治疗1月而愈。
'备  注' 使用上药容易出现打喷嚏及弃涕增多现象,药球每随喷健而出,重新塞入即可。
11 .大蒜贴敷方治鼻窦炎
'方  剂' 大蒜适量(独头蒜尤佳)。
'制用法' 上药去衣、切片、备用。取蒜片,贴敷两足心涌泉|穴,并包扎固定。或捣泥贴敷足心。
'功  效'导引拔毒。鼻窦炎。
'验  证' 屡用有效。
'备  注' 民间方。
12 .苍耳散治鼻渊
'方  剂' 苍耳子、辛夷花15克,香白芷10克,薄荷叶3克,细辛5克,冰片1 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每用少许,以消毒药棉薄裹之塞人患鼻孔中。每日1…2次,10日为1疗程。间隔3… 5日再断续进行下1疗程,直至痊愈。
'功  效' 疏风清热,通窍止痛。鼻渊。
'验  证' 治疗23例(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11天)治愈18例,好转3例,无效2例。
'备  注' 引自《中药鼻脐疗法》 。
13 .辛夷散治鼻窦炎
'方  剂' 辛夷(取心去壳)、蔻仁各3克,川黄连6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以棉裹药,塞纳鼻中。
'功  效' 化痰热,通舆窍。副鼻窦炎,急性弊粘膜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嗅觉迟钝或消失。
'验  证' 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备  注' 引用1954年《新中医药》(10)。
六十五、牙痛
    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因其疼痛性质和部位不同,因而牙痛的类型和治疗也不同。包括西医学“急性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
1 .固齿散治疗牙周炎

()好看的txt电子书
'方  剂' 滑石粉18克,甘草3克,朱砂末0。9克,雄黄末、冰片末各1。5克,研匀,装瓶备用。
'制用法'(l)用牙刷蘸药刷患处;( 2)平时刷牙后再用牙刷蘸药刷患处;( 3)取药末30克,生蜜60克,调匀涂患处。早晚各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验  证' 我用《新中医》1982年第2期刊登的固齿散治好了多年的牙病,并把这一方法介绍给另一患者,均得到满意疗效。我自1971年3月患牙病,症状为口热、牙痛、牙齿松动,牙眼出血等,初以为小恙,未加介意。后用多种药物治疗效不显,又用止痛片、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亦未效。1974年到医院拔掉左下第一臼齿,病仍不除。此后多方求医,服许多中西药,症状仍不见好转,1982年起更加严重,如刷牙、漱口、舔眼,均有出血,牙眼部轻度化脓,牙根暴露,满口牙齿松动,饮食极为不便,喝水食饭,其痛难忍,多方用药只见小效。1982年夏初病情又加重,惴惴不安,遂横下一条心向书本寻方,翻阅了十多本医书及6种中医杂志,后从(新中医)找到了“固齿散”一文,颇受启迪,遂于10月16日起用本方治疗,至18日症状大减,20日即不再出血,26日停药l天,继用到31日止,牙病诸症悉除,迄今l年多未复发。
另一患者冉x ,女,36岁,邻居。每见我用药粉刷牙,询问缘由。当得知治牙痛时,即诉说患牙痛十多年的苦衷,且索药以求一试,同病相怜,乃慨然与之。10月25日起至11月4日,喜告曰:牙疾已愈,祈再赐药以巩固。病愈后一再向我致谢。
2 .引火散风汤治疗牙痛
'方  剂' 破故纸10… 12克,白蒺藜9…12克。
'加  减' 痛甚加防风、荆芥各6克;血痕加桃仁9克,红花、川牛膝各12克;便秘加大黄9…12克;小便黄赤加栀子6…9克,竹叶6克;牙齿松动加玉女煎;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加清胃散;小儿龋齿加生石膏15…30克,细辛2 …5克,熟地10…20 克;伴发热加银花30…60克,连翘12…30克,玄参15克;夜间口咽干燥加熟地30…60克,巴戟天12…20克,麦冬10克,茯苓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