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零秒绝杀-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对白叶来说,这当然是小菜一碟,他在适当的距离起步,完美的三步上篮,手指轻轻一拨,球进,完成。

    无懈可击!

    白叶的速度看上去并不非常快,可是每个动作,每个流程都衔接的非常流畅,运球、绕桩、上篮没有一点儿磕巴,计时的体育老师一掐表,19秒!比前两个同学快了十秒!

    现场一片惊叹声,评论席上的高静和王市长都点了点头,朱以达凑到王市长耳边说了两句,王市长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异的表情,随之看白叶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白叶显得很淡定,他对自己一点儿都不担心,他真正担心的是王友荣和陆源。

    王友荣抽签抽到了第五个,上场之前他还紧张的要命,胃里不断地翻腾想吐,这是紧张性胃痉挛,可一拿球站上场地,他胃也不难受了,手也不抖了,在哨声中顺利地开始v字。

    王友荣运球有些笨拙,配上他的铅球小背心显得有些搞笑。他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习惯没有彻底改掉,不过多次参加铅球比赛的他心理素质其实很好,只要进入状态就完全不紧张了。

    25秒,王友荣也顺利完成了测试,25秒的成绩还算可以,以王友荣2米往上的身高来说,已经足够了。

    陆源抽签抽到了第八个,他对此很开心,八代表发嘛。

    等前面七个人都完成后,陆源心里估算了一下,除了白叶,没有一个是20秒以内的。

    轮到陆源上场,他拿过球来到中线,此时场边有同学看到了他的回力球鞋,说道:“哎呦,穿的回力诶。”

    “高手在民间!”

    “这个好像是那个陆源吧。”

    “谁啊?没听过。”

    “据说体测摸高爆表,可以摸到篮板上沿。”

    “吹牛皮的吧!”

    “狗屁,亲眼所见,摸到了。”

    和白叶上场时的一片哄闹一样,学生们开始有板有眼地传播不靠谱的传言,陆源体测时摸的是摸高器的上沿,传了一天已经变成摸篮板上沿了。再传两天,估计就要摸球馆天花板了。

    “陆源加油!”

    这时,场边一个女孩子大喊,陆源寻声一看,是贾雨萌!陆源朝她挥了挥手,引得贾雨萌周边的同学一整怪叫,贾雨萌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哔!”

    计时人吹响了哨子,陆源开始了他的测试。

    陆源像百米跑一样运球猛冲了出去,一瞬间,几乎就要跑完v字的一半。转弯,陆源没有换手,而是继续用右手!到底,转身,还是右手,球好像黏在了他的手上!v字运球顺利通过!

    “很好,右手运球没有问题。”

    一旁的白叶很紧张,昨天进行特训的时候,白叶告诉陆源,在左手运球还不熟练的情况下,不要随便换手,就一直用右手。

    到了绕桩阶段,陆源依旧以右手为主,左手只起到辅助作用,变向的时候接一下球,运一次,球就回到右手。

    陆源的步伐极大,弓着背穿梭游走在锥形桩间,宛如一头穿梭在林间的花豹。

    顺利通过锥形桩!

    此时他的面前只有篮筐了,场边有一些人在喊着“扣一个!”

    但陆源没有扣篮,而是稳稳地一个大跨步三步上篮,完成!

    计时人看了一下秒表,停顿了一下,然后大声宣布道:“8号陆源,完成时间,18秒!”

    一片哗然。

第十九章 选拔(二)

    18秒,比白叶还要快1秒,目前为止的最好成绩!

    “这个小伙子,很快嘛。”

    王市长评价道,除了白叶完成后王市长有点评,陆源还是第一个让王市长动嘴的。

    “不仅快,跳的也很高。”

    一旁的高静说道,并把手里的体测数据递到了王市长面前。

    王市长眯着眼睛一看,指到了陆源的数据,跑动摸高,3米50。王市长不仅吃惊道:“他摸高能摸3米5?他个子多高?我看……1米83,普通的个子啊。”

    高静笑了笑说道:“他摸高3米5,是因为摸高器只有3米5。”

    言下之意,自然是陆源的摸高是不止3米5的,这下王市长更加惊讶了,点着头说道:“不容易啊,中国的年轻人里出一个这样的人,不容易啊。”

    王苛这时插话道:“哎呀,这篮球场和田径场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多还要看技术,光是跑得快跳得高,还不如让他进田径队。我听说这个叫陆源的,以前好像没打过篮球,就是最近才开始练的。”

    高静瞪了一眼王苛,不知道这个胖子又在打什么主意。这时,已经到了最后一个号,是个高高瘦瘦,皮肤黑黑的男生,理着小平头,方面大眼,穿着黑色的无袖t恤,脚上穿着一双詹姆斯16代。

    “原来是陈焕生啊,他也参加这次选拔了。”

    说话的是坐在看台上的戴浩然,19班大半男生都来了,戴浩然很好奇,篮球队还会加入哪三个人。

    陆源的表现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但是看到陈焕生也参加了选拔,戴浩然摇了摇头说道:“既然他参加,我看也就是白叶,那个大个子,还有他了。陆源的机会不是很大。”

    有人听了好奇地问道:“他什么来头?”。

    戴浩然回答道:“以前北山中学篮球队的后卫,决赛和我打过。也参加了学校的特招生选拔,但没被选上。本来明光中学招他去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肯,据说交了不少择校费到我们学校来的。”

    在溧城初中篮球界,最强的两个学校就是溧城市二中和北山中学,溧城中学篮球队大部分的球员都是这两个学校出来的。

    陈焕生的运球测试很快完成,从他运球的流畅度就能看出来,是校队水平的,最后计时人一看,完成时间,20秒!相当不错。

    这样,他就和白叶、陆源一样,成为仅有的三个完成时间在20秒以内的人。

    第一轮的运球测试结束,陆源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王友荣在场边不断拿着大手拍陆源的肩膀,两人在两个星期的训练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别拍了友荣,别拍了,要被你拍矮了!”

    陆源被王友荣的蒲扇大手拍的肩膀都要塌下去,赶忙让他住手,这家伙以前练铅球,手上的力气实在太大。

    白叶不和两人瞎闹腾,提醒道:“好了别闹了,第一轮本来就简单,第二轮才要命,你们俩自求多福吧。”

    听到白叶的话,陆源点了点头,他知道白叶说的没错,第一轮的运球测试他练了两个礼拜,所以才轻松通过,而第二轮的投篮测试,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因为,两个星期的特训里,白叶根本就没有教陆源投篮!

    ……………………

    过来帮忙的学生很快上场把胶带、圆锥障碍清理干净,两个半场将同时进行三分钟投篮测试。

    三分钟投篮测试,要求球员在指定的位置,三分钟内进行跳投,没有出手数的限制。时间到了以后,不计命中率,只计进球数。

    这就要求投篮者既要注重出手速度,又要注重命中率,投篮还不能有太多死角,三种能力缺一不可。

    指定的投篮点一共有13个,三分线外五个,三分线到三秒区之间五个,三秒区周围三个,13个点基本覆盖了中远距离投篮的区域。

    第一组一号、二号同学很快开始了测试,先从三秒区附近的三个点开始,这是距离比较近,比较容易的投篮点。

    两个同学的投篮水平还可以,一开始命中率都不错,一左一右地投,看台上的同学倒是觉得相当好看。

    不过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投篮点距篮筐越来越远,两位同学的出手速度是越来越慢,命中率越来越低。

    “这两个人不行啊,撑不住了。”

    看台上,戴浩然忍不住说道,因为他想起了自己在体招考试时,参加三分钟投篮测试的痛苦感受。

    三分钟投篮,看似非常简单,实际上是一项极其考验球员耐力、意志力和基本功的项目。

    三分钟的时间里,球员不仅要不断跑动,还要完成接球、瞄准、出手这一系列动作,体力消耗极大。

    到最后的三十秒,投篮对两位同学而言已经是一种折磨,尤其站在三分线外,拿到球根本就没有出手的**,因为胳膊已经没有力量把球从三分线外投入篮筐了。

    “哔!”

    第一组结束,两个同学的成绩差不多,一个进了14球,一个进了13球,大多数都是在第一分钟里进的,之后两分钟命中率直线下滑,最后一分钟不仅投的少,进球的球更少。

    “喂,戴浩然,你测试的时候进了几个呀?”有同学问戴浩然。

    戴浩然回道:“26个,已经是最好成绩了。”

    普通学生和校队果然有差距。

    戴浩然却想,不知道白叶能进几个。

    第二组就轮到了白叶,他叉着腰站在三秒区附近,显得无比淡定。

    哨响,第二组开始,白叶接球,看上去慢慢悠悠的一个投篮,球打板命中。

    接下来,一如运球测试时一样,白叶有条不紊地跑动,接球,瞄准,投篮,然后跑到下一个点,接球,瞄准,投篮。

    一开始,大家还不在意,觉得白叶出手好像有点慢。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对面的同学和第一组的一样,动作越来越慢,而白叶还是一开始的节奏和速度在出手。

    慢慢的,整个球馆的观众全都在看向白叶,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分钟,而白叶一个球都没有投丢过!

    “33!”

    “34!”

    “35!”

    不知是谁开的头,当白叶投进三十个球以后,全场开始为白叶数数。对面和白叶一起投篮的家伙干脆选择了放弃,和大伙儿一起看白叶能投中几个。

    “36……哎呦!”

    当白叶投出第36个球,一个底角的三分偏出篮筐后,全场都发出一声叹息。

    最终,三分钟的时间里,白叶一共命中了39记投篮,达到这一命中数,他出手了42次,投丢的3个球,都是最后一分钟丢的。

    在场边,陆源早就目瞪狗呆了,看到白叶下来,他猛地冲上去给了白叶一个熊抱,自己乐开了花,把白叶弄得很尴尬,直说松开松开,你干什么!

    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是竞争关系,但在陆源的心里,白叶和王友荣就是自己的队友,看到他们表现出色,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

    场边的评委台上,高静早就兴奋地有些坐不住了,看着白叶一个接着一个的进球,几次想从凳子上跳起来,只是王市长和校长在一旁才忍住了。

    “39个,这个是什么水平?”王市长脱下眼镜问道。

    “最好的水平,溧城中学体招三分钟投篮,以前就没有超过35个的,我记得最好的一个是31个。”

    王苛回应道,虽然他不太懂篮球,脑子还是记事的。

    可这并不是白叶的最好水平,好不容易挣脱陆源熊抱的白叶心想,要加强训练了,这次连40个都没投进。

    ………………

    接下来是王友荣出场,王友荣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因此白叶在第二个星期带着他练了练投篮。

    不过推铅球出身的王友荣,力气实在太大,常常一只手嗖的一下就把球扔得老远。白叶因此帮着他固定了一下投篮姿势,采用单臂肩上推铅球式投篮法,右手大臂、小臂、手腕依次动作发力,左手只做辅助。

    这样的投篮动作,发力部位多,出手时间长,优点是稳定性高,容易上手。

    王友荣从最近的投篮点开始,他的速度比白叶还要慢,命中却还可以,靠篮筐比较近的几个投篮基本都进了。

    当移到三分线外时,王友荣的速度突然快了起来,不论跑动还是出手,只是基本上一个都不进,三分线外五个点,只在正面打板蒙进了一个。

    这正是白叶为王友荣和陆源设计的策略,反正三分钟投篮只看投进总数不看命中率,所以把握好简单的投篮,慢一点无所谓,没什么把握的三分球,干脆瞎扔,快点跳过,好回到近距离接着投。

    “哔!”三分钟到,哨子响起,王友荣一共投中了16个,对于他来说,这个进球数完全够了。

    完成投篮的王友荣大大松了口气,笑呵呵的下了场,陆源也上去给了他一个大熊抱。王友荣可不客气,轻轻松松把陆源给提溜了起来。

    看着两人相亲相爱的样子,白叶哼了一声,说道:“白痴,多想想你自己。”

    陆源则笑了笑,对白叶比了一个ok的手势,说道:“放心吧,我没问题的!”

第二十章 选拔(三)

    又过了一组,第四组,终于轮到陆源上场了。

    刚刚在运球测试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第一名,加上神级的弹跳,陆源一上场,整个球馆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评委席上高静、王校长和王苛也都扭头看着陆源这边,他现在已经是重点考察对象,他们要看看他的投篮水平如何。

    陆源拿着球站在三秒区边缘,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把手里的球抛向空中转了两圈。坐在看台上的戴浩然见到这个动作,马上想到了白叶,心想,难道班里除了白叶,还隐藏着陆源这样一位大高手?看他们平日里关系不错,陆源身体素质又这么好,运球比白叶还快,说不定他的实力还在白叶之上!

    想到这,开学前还想着能在班里篮球方面一枝独秀的戴浩然不禁有些气馁,不明白溧城什么时候冒出来这样两个篮球高人?

    “哔!”

    哨声响起,陆源的三分钟投篮测试开始了。

    陆源站的位置是三秒区左左侧中间线的位置,和篮筐呈45度角,距离近,是所有点位中最容易命中的区域。

    只见陆源把球双手举过头顶,然后朝着篮筐用力地投掷了过去!

    没错,陆源事投掷过去的,他的姿势压根不是投篮的姿势,而是投掷实心球的姿势!

    球飞向篮筐,“砰”地一声砸在了篮板的白框内,球反弹进了篮筐。

    第一球,进。

    整个球馆的人都看呆了,这就是陆源的投篮?或者应该叫“砸篮”?

    陆源可不管这么多,看到球进了的他还挺开心,立马跑到下一个位置,罚球线朝内一步的虚线弧。

    负责传球的同学还有些愣神,陆源赶忙喊道:“同学,给球啊!”

    这位同学赶忙把球扔给了陆源,陆源拿到球,再度把球举过头顶,朝着篮筐砸了过去!

    “砰!”

    球这回砸在了白框的正中央,又反弹进了筐中。

    陆源心中暗暗叫好,继续跑向下一个位置,而整个球馆已经炸开了锅,有人议论纷纷,有人哈哈大笑,还有些人拿出手机拍个不停。

    “这是什么投篮姿势啊?”

    “难看,真难看。”

    “哈哈,这投篮姿势,和挖掘机一样啊!”

    “挖掘机投篮法!”

    坐在评委席上的高静扶着脑袋直摇头,王市长倒是看得直乐呵,对身旁的朱校长说:“这个小伙子,投篮姿势很独特啊,不过倒真的能进。”

    陆源在三个近点的投篮倒全部投进了,三个进球都是打板进筐,看得出来,他投篮压根不是冲着篮筐去的,而是冲着篮板上的白框去的。

    这就是昨天白叶对陆源进行特训的内容,他知道短时间根本没办法教会陆源投篮,干脆教他打板,把球朝着白框砸,让球弹进篮筐。

    之后和王友荣一样,放弃三分球和底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