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五十三章 杂事

    一晃十几天过去了,明天就是建房的日子。

    这十几天李紫玉几乎用忙碌不堪来形容,把几件亟需办的事情一股脑都在这几天办成了。

    那天步九送张翠花婆媳回来,他们立即马不停蹄的回了家。到家时已经酉时中了,正赶上吃晚饭。

    吃完饭也不顾的天色渐晚,李紫玉带着大家把带回来的五十棵降龙树苗都栽到小河边了。

    虽然地里没完全解冻,但土地已经没那么硬了。而且小河边的泥土并没有上冻,挖树坑容易得很。

    五十棵树苗稀稀拉拉的将小河围了一圈,给小河的风景增添了一抹亮色。

    李紫玉之所以把树苗栽到河边,是因为小河里的水冬季不上冻。降龙树苗毕竟经过运输才从南方到了这里,一番折腾怕把树苗折腾坏了。小河边土壤肥沃,树苗的成活率要高一些。

    第二天,李紫玉带着步九、姑姑和小欧又提炼出了几袋硝酸钾。既然手雷壳已经制造成功了,那么之前的硝酸钾配制火药就不够了。

    因为已经和雷家达成了协议,手雷制作出来,双方各一半。那么火药就得紧锣密鼓的配制出来了,还要找时间填制火药。早日制作出来,也早放心。

    有了足够的硝酸钾,李紫玉心里也踏实了很多。

    正月十五,小山、小文让步九送去了钱家学馆,正式开始了学馆生活。

    钱家学馆的上课时间:辰时初—酉时初,中间休息半个时辰。顺便吃午饭。学馆中午提供给学子一顿午饭,饭钱自然是学子自己出。

    而且钱家学馆还免去了前三名的学杂费,他们只要交书本的成本费就成。这一块就省了不少钱。每个学生每年的学杂费二十两,两个人就是四十两。

    这一举措,羡煞了不少贫民学子。要知道二十两银子可不是一般人家拿得出来的,家里就得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攒个几年才能攒出来,这还是条件不错的人家。

    大多数人家饭都吃不饱,那里有闲钱供孩子读书?也有不甘心的父母,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在镇上找别的私塾。其它私塾的夫子学费没这么高,一年也就二两银子,家里还能够省出来。

    小山和小文穿上了姑姑给做的细棉布的新衣服、新鞋子。就连头上的发鬏都是新面布扎的。

    新书包的款式是李紫玉参考现代的单肩包的样式,在古代这个样式还很新颖,看着很是出彩。

    小山和小文每个人绣着精美花纹的腰带上,系着一只样式简单大方的荷包。荷包里装着几两碎银。那是给他们预备的午饭钱。

    这么一打衬。两个弟弟长的唇红齿白,样貌自来就俊秀,可真的是两个翩翩美少年。

    李紫玉安排步九每日到时辰接送,这样两个弟弟的安全有了一定保证。

    马车李紫玉特意去山疙瘩村找米老汉给加了顶蓬和前蓬,也做了防雨措施。既防寒保暖又防止日晒雨淋,一举多得。

    前蓬就是在马车前辕加的盖,车夫的位置和马的后半部分都用顶蓬遮盖住了,就是遇到多大的雨也能赶路。

    李紫玉这个创意。让米家上下都佩服不已。米老汉的几个儿子就要求买下这个创意,李紫玉没要他们的钱。让他们随便用就行了。

    米老汉一家非常感激,再加上上次李紫玉还救了米老汉。所以,顶蓬钱说啥也没要。

    李紫玉也就顺势应了他们。米老汉一家都很淳朴、善良。自己如果硬给钱,反而显得拿他们当外人。

    二亮粗陶铺的伙计把李紫玉上次买的十五口大中小粗瓷缸,用三辆牛车给送了过来。

    李紫玉把钱付了,心里很是高兴。因为她准备趁着这几天还没开始建房,把大豆酱做了。因为她发现酱球面子已经涨了毛了,长毛就表示自己做的酱球面子成功了。

    李紫玉让步九送小山、小文他们时,从镇里买来二百斤黄豆,今年李紫玉准备多做些大酱。如果真的做的好,还可以去镇上小卖一下,赚点零花钱。

    做大豆酱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上次做的酱球面子饽饽,打碎了再磨成碎面,放在一边备用。

    把黄豆在大锅里炒熟,再在另一口大锅里添上水、花椒、大料、姜烀熟,晾凉了以后,倒在买来的大缸里,按照黄豆和酱球面子五比一的比例配好,填上温水搅拌均匀,最好多添点水,这样发酵的大酱才更好吃。

    李紫玉做酱时,几乎把全家都动员起来。步九和李紫玉因为手上有劲儿负责处理酱球面子,把饽饽弄成粉状。

    姑姑和小欧负责炒黄豆、烀黄豆,小武、小虎和小兰因为觉得新鲜,也在一边跟着忙乎。

    因为两个哥哥都上了学馆,家里就剩下了三个小的,虽然也每天都在学习,但效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李紫玉也没硬逼着他们学习,等明年小武七岁时也要进学馆。只要不把往常学的东西都忘了,李紫玉就随他们去了。

    黄豆酱李紫玉做了满满五大缸,还零三中号缸,总共八口缸的酱。先发酵个两三天,然后再一点点往里加盐。

    李紫玉还烀了不少萝卜,分别加在了几口酱缸里,过几天就可以吃烂瓜子了。

    把酱做好后,李紫玉就找了王瑞庆、王春秋父子俩,在院子的西北边搭了两个苗床,苗床宽一米,长两米左右,准备培育番薯秧苗。

    这两个苗床底部铺了一层家肥浇上水后覆上一层土,把番薯种间隔三厘米排好后覆上土。土的厚度约二至三厘米,不能超过五厘米,以免影响出苗。

    在苗床的四周,有一道火墙贯穿在苗床里,得日夜不停地烧,保持苗床的温度能达到二十五度到三十度。

    在苗床的上面,加了一层小顶棚,保持苗床的温度。还紧贴土壤盖了一层油布,以利于种子的孕育。

    在天气好时,可以掀开油布和小顶棚的两端通风,防止高温烧苗。

    从杨大虎手里买的番薯,是非常珍贵的番薯种子。在大叶朝还没有人种植番薯,也不知番薯产量有多高。

    所以,李紫玉决心种植出番薯来,不仅改善这里的粮食种植结构,也想让这里的人们能吃饱饭。

    番薯的产量在现代可是很高的,亩产最低能达到一千六百公斤,也就是说,亩产能达到三千多斤。

    这个产量在这里,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建房在即,李紫玉就让步九趁着送小山他们,买了几口大锅,和配套的蒸屉,用来做饭或者蒸馒头。

    还让他抓空去了王铁锤家一趟,让他抽空给打两张铁皮来,新建院子的大门用。因为上次李紫玉去的时候,光顾着看手雷了,就把铁皮的事情忘了。

    还有就是赵仲礼,家里建房帮工的会来不少人,他再在家里很不方便,而且他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所以,李紫玉就让步九找吴凡想法安置一下赵仲礼。后来听说赵仲礼自愿进了培训基地,去接受魔鬼式的训练。

    自从醒来,赵仲礼就没问一句他母亲,可能也是知道已经凶多吉少了。

    对于赵仲礼的选择,李紫玉不予置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愿他这一次不会后悔。

    谢谢wangjun1016再次打赏的两张月票!谢谢蓝幽若谷打赏的平安符!谢谢

    viviantzeng再次打赏的月票!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建房(一)

    李紫玉家没有皇历,就去老村长家查了大叶朝皇历,农历二月初五,宜破土、动工。

    李紫玉没想到这里也有皇历,这让她有些意外。而且这里叫皇历不是黄历。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说明了这个皇历是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负责颁布。

    这个皇历印刷的很精美,这里的造纸技术还是很先进的。皇历里面详细注明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

    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为七十三候。为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做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每个日子里都注明了吉凶祸福,比如,适宜什么,忌讳什么等等。

    古代建房是大事,破土动工都要先看日子,看是否是吉日。就是在现代,某些大公司都供养着看风水的师傅,每逢做大的决策时,都会向风水师傅问询吉凶。

    尤其是建筑公司,选址、破土、动工、上梁、都会问询吉凶。

    农历二月初五也是阳历景泰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节气已经过了惊蛰了。

    所以,李紫玉家把建房动土的日子定在了二月初五。

    所以。她给郑师傅捎去了消息,把动工的日子改在了二月初五。村里的青壮年也都一一通知到了,还找了几个帮忙做饭的妇人。

    因为人员太多。村里的人还是回家吃饭,每天的工钱往上提了提,改为每日五十文。

    李紫玉还和老村长赵清商量了一下,让他从外村再找几个青壮年作为小工。外村的小工因为得管饭,工钱是每日三十文。

    老村长跑了两个离羊草沟子村近的村子,又找了二十多个人来。村子里就有四十多人,再加上郑师傅的建筑班子。施工队伍将近一百人。

    每日吃饭的人,加上家里的人员、柴斌夫妇等,足有六七十人。所以。做饭的妇人李紫玉找了五个人。

    小花娘、嘎子娘、何大森媳妇李晓燕、王春秋媳妇李兰英和杨婶。家里王秋月、姑姑和小欧从旁协助,每日三餐也足够应付了。

    这些妇人的工钱也说好了,每日三十文,和外地来的小工一样。这工钱可是够高的了。到哪里都没有这个价钱。

    李紫玉是想着。这些做饭的活一点也不轻松。每日里一日三餐也够忙活得。而她现在手里也充裕,也不在乎这点小钱,还可以让她们心存感激。

    世上什么都可以用钱来买,唯独人心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李紫玉只是用不多的钱,买村里人一个好,自家在村里的口碑也能因此好一些。

    杨婶是自己张罗着来的,说是尽尽心意。原因是杨叔吃了那十付药后,真的完全好了。只是身子还有些虚弱。将养些日子就能完全恢复。

    杨婶一家对李紫玉简直都不知道多感激,只是庄户人家嘴上不会说多好听的。心里却把这份情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因为施工人员都是青壮年,瓜田李下的怕出现闲话。小花娘这次没让小花出来,把她拘在了家里。

    二月初四上午,王春秋带着弟弟王春刚就在院子里搭了五个大灶,把五口锅都安置好。搭好后顺便就点着了火,试验了一下。

    王春秋搭灶的手艺是真好,这五个灶口,不用风箱那火就呼呼地,起火很快。

    李紫玉感叹,古代也是人才辈出啊!

    初四下午,郑师傅带着一个马车队、十辆车、三十人进入了村子,村子里立即又沸腾起来。

    十辆车里五辆坐人,五辆拉行李和帐篷,都是装的满满当当。

    村里的妇人们找寻各种借口走出家门,在街道上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或拘谨或羞涩或隐晦或肆意的打量着远方来的客人。

    是的,这些外地人可是从京城里来的。京城啊,在这些从没出过山沟的人来说,那就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存在。

    那里可是皇上呆的地方,就是叫花子也比别处的人高贵呢。

    而孩子们几乎都玩疯了,跟着马车都跟到了李紫玉家的山坡下面,围着马车叽叽喳喳的欢笑个不停。

    家里的小武、小虎和小兰,自从哥哥们上学馆后就没了以前学习的热情。只是不想让姐姐失望,才每天复习原来学习过的东西。主要是他们都已经学会了,反复学习就觉得没意思了。

    而李紫玉也没给他们布置新的课业,因为小山、小文每天回来都会把学习的新东西教给弟妹们。

    现下听着山坡下的热闹,小武就带着小虎和小兰跑了出去,和村里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

    这些孩子正月初一的时候曾经在一起玩过,也就一个月没见还都记着呢,所以都不陌生。

    老村长和柴斌夫妇吃过晌午饭就过来了,柴斌和老村长在山坡下等着客人来。知道今天京城的建筑班子过来,而李紫玉家就李紫玉一个小姑娘,不太方便接待一群汉子们。

    王秋月则进了屋子里,和欧阳萝、小欧商量着晚上这顿接风宴弄什么菜才显得不失礼。

    李紫玉作为主人,则必须在门外迎接,这样显得比较有诚意。

    当郑师傅一行马车快到山坡下时,李紫玉就带头迎了上去,热情地招呼道:“郑师傅,路上很累吧?这么远的路程,大家辛苦啦!侄女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侄女在这里谢谢大家!”

    郑师傅从第一辆马车上跳了下来,呵呵大笑着走了过来说:“李小姐可是太客气了。你这里的工程可是我心心念念的,说辛苦就矫情了。哈哈。。。。。。我都等不及想马上开工啦!”

    “哪里哪里,郑师傅就会往侄女脸上贴金。呵呵。。。。。。来来来,郑师傅,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我们村的老村长赵清,这位是我请来的管家柴斌,我家里建房这段时间缺什么短什么的就找他就行了。爷爷,柴叔,这位就是从京城来的郑师傅,你们互相认识一下,以后可都要为我家忙活了。”

    李紫玉给他们互相做了介绍,三人都是老油子,互相客气着见了礼。

    因为离天黑还有段时间,郑师傅的团队就在柴斌的指定地点开始搭建帐篷。

    谢谢wangjun1016再次打赏的两张月票!谢谢蓝幽若谷打赏的平安符!谢谢

    viviantzeng再次打赏的月票!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 建房(二)

    柴斌指定的地方在山坡下的一块平地上,北面有一段缓坡,正好把北风挡住,是附近最佳的搭帐篷的位置。

    郑鹏远跟赵清和柴斌在一旁寒暄,十辆马车在一个年轻人的指挥下在柴斌的指定地点卸了马车。

    这十辆马车把东西卸完,就都回去了,这十辆车是郑鹏远雇佣的。今晚车夫们宿在石岩镇,明天再回京城。

    那个年轻人看样子是个小头头,指挥着大家开始搭建帐篷,看他们的熟练程度,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做的驾轻就熟的。

    李紫玉返回家里帮忙操持晚饭,就没管郑鹏远他们,等待会儿饭熟了招呼他们就行了。

    等大家把帐篷在山坡下搭建好,晚饭也做熟了。而且步九把小山、小文也给接了回来,正好赶上饭点。

    李紫玉把树上的步十招呼下来,想把他介绍给大家。因为建房时间很长,步九和步十肯定会被人看见。为了免得大家起疑,还是把话说开比较好。

    在她们这样的家庭,步九、步十的存在是不合宜的,只能实话实说还更可信一点。

    李紫玉给小山、小文、步九、步十和郑师傅互相作了介绍,介绍步九和步十时,李紫玉称他们是为家里人请的师傅。

    这样说既是实情,也让大家觉得更合乎情理。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