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飞纤际懿涣恕

    不说老村长赵清家,父子几人心里各怀心事。就是村里今天凡是在李家帮工的人家,心里都平静不了。

    今夜势必是个不平静的夜。不管村里人是如何的失落、羡慕、不甘、嫉妒,都要认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李家已经是真正起来了!她们再也不是可怜的几个孤儿,她们已经站在了一个他们需要仰望的高度了。

    谢谢bohuaranran再次打赏的月票!谢谢蓝幽若谷打赏的起点币!谢谢nanhuo再次打赏的月票!谢谢笨笨a钰投的评价票!谢谢心心妞打赏的平安符!鞠躬感谢大家!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上梁前夕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李紫玉家的新宅子明天就要上梁了。

    在这一个多月中,柴斌安排的运输砖石瓦料的牛车每日都按时运送过来,以保证工程的按时完成。

    因为李紫玉家的围墙实在是太费青砖了,比别人家盖十座宅子都用的青砖多。

    柴斌和步九这些日子配合默契,俩人在采买粮食、猪肉、蔬菜等事情上,一点也没让李紫玉费心。

    这一百多号人的吃喝可是大事,粮食消耗得很快,尤其是大米、白面等细粮。

    李紫玉见帮工的人们宁愿自己不吃也给家里孩子们带回馒头和肉菜,就每天蒸几十屉馒头,另多蒸些大米和高粱米两掺的米饭,让这些人吃饱。

    柴斌既然是总管,这些事情自然都放在了心上。所以,几天就得去镇子上买回粮食和猪肉、蔬菜、调料之类的。

    每回都是步九送小山、小文上学时,顺便带回来,倒也不必另派车去采买。

    在这期间,李紫玉把大豆酱给逐一装到了小陶罐子里,期间因为准备的小陶罐不够,又去“二亮粗陶铺”买了一回。

    因为她买罐子时都是买的有盖的,所以,她把豆酱装满一陶罐,就用蜡把盖子的缝隙密封好。在旧宅子屋后挖了一大排深沟,把密封好的陶罐子排列整齐给深埋起来。

    这样放起来的豆酱叫闷酱,什么时候想吃就挖出来。那味道可不是一般的好吃,简直就绝了。那真的是酸甜、爽口,是一年四季开胃的佳品。

    当然。李紫玉也没有把豆酱都闷上,也每天给帮工的人们每个桌子上一小盘,配合着其它菜系,大家都吃的开心得很。

    起先上豆酱的时候,李紫玉还有些担心,怕大家吃不习惯。其实豆酱有好几种做法,自己就吃不习惯其他几种豆酱。

    没想到大家不仅爱吃。还每次都吃的一滴不剩。有些人还吵吵着打听豆酱的做法,想要学些手艺回家去做。

    因为大豆在这里价格很便宜的,家里地边或者院子边上就可以种植。都不用浪费好地,打下的大豆也够一家人一年吃用的。

    如果家里学会做了这种酱,每顿饭就可以不用发愁菜了。

    乡下人家冬季吃饭每顿几乎就没什么菜,有些人家甚至是用盐水泡饭。条件好的人家会储备些大白菜和萝卜。那也是得省着吃。每顿也就意思意思炒点就行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这些菜就可着他们吃,其他人能有个菜汤吃就很知足了。

    也就是春暖花开以后,在自家院子里种些蔬菜,到夏季正丰收的时候,家里人才能可这劲儿的吃菜。

    李紫玉不是不想教给大家,而是做大豆酱的关键是酱球面子。酱球面子看似简单,火候掌握不好或者做饽饽时水的多少。都会影响豆酱的味道。

    不过,她看大家伙儿真的愿意学。就大致把方法说了一下。并特意详细解说了酱球面子的制作过程,至于大家记住了多少,那她就不管了。

    院墙建好以后,何世贵也把两扇厚重的实木木门给做好送了过来。

    在李紫玉家建房期间,何世贵、何世祥哥俩带着自己的儿子,配合着京城来的鲁金贵等木匠师傅,分别在他们两家制作李紫玉家需要的门窗和家具。

    至于工钱,李紫玉也按照日工计算,每日每人也按照六十文。

    在门窗快要做好的时候,王铁锤把李紫玉要得铁皮送了过来,同时还有钉铁皮需要的硕大铁铆钉。

    王铁锤自从接了李紫玉交给他的打制手雷的任务,就辞去了火锅城的护院,专心打制手雷。

    现在手雷打制的成品已经和现代的相媲美了,李紫玉最后一次鉴定拍板通过后,手雷壳已经在成批的秘密打制中。

    这期间,李紫玉利用木炭、硝酸钾和硫磺配制出了火药,还抽空去了一次山洞,把火药填充进了手雷壳。并且在深山里试验了一次手雷的威力,爆炸的效果,当时就把雷石他们震得目瞪口呆。

    见识了手雷的威力,雷石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变得小心翼翼,唯恐哪里出现差错把山洞炸塌了。

    李紫玉把火药的填充方法告诉了雷石,这样雷石就完全掌握了手雷的一系列制作程序和方法。

    李紫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得不把方法告诉他们。

    手雷以后会大批生产,李紫玉不可能每颗手雷都自己填充火药,她也没那个精力。

    而且按照和雷石的约定,生产出的手雷每批次都会有李紫玉一半。李紫玉也不怕雷石违反契约,因为李紫玉手里握着火药的配方,这个李紫玉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就是步九每次都跟着她,他也不明白这些到底是怎么配置成功的。

    现在手雷已经制作出了第一批,李紫玉分得的一半已经被她和步九秘密放置在了地下山谷里。

    李紫玉根据雷石那个地下山洞的规模,估计出了手雷的生产数量。所以,通过雷石交给自己手雷的数量,她知道雷石还是很讲信用的。

    其实,现在雷家的地下制作武器窝点是违法的,要是让朝廷知道就是灭门之罪。

    可雷家还是义无反顾的制作这手雷,李紫玉估计倒不是雷家想要谋反,而是想要在朝廷翻脸的某一时刻保命用。

    忠君爱国是相对的,没有谁甘愿躺在统治者的屠刀下,任由统治者残忍杀戮。

    估计当初若是祖父知道朝廷连问都不问就定他的罪,估计也会在边关反了。

    李紫玉手里的手雷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手里多个保命符总比任人宰割的好。

    她从来也没想过要反叛朝廷,在现代她可是国家的忠诚卫士。可是,现在她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万一朝廷发现了她们的身世,要来个斩草除根,她也不能乖乖地引颈受戮,一点也不反抗。

    这期间还有一件喜事,就是小欧和郑钿泽的婚事终于确定下来。

    张媒婆回去核对了八字,然后喜滋滋的回来说,二人乃天作之合。于是,郑家预备了各色定亲礼,并由中间人写下了定亲文书,这门亲事终于尘埃落定。

    建房期间,火锅城和永福堂的份子钱都陆续送了过来。火锅城的份子钱比年前多了不少,是三千四百两。一个火锅城在一个镇上的消费,两成股份一个月就这么多银两,可以想象火锅城的红火程度。

    永福堂的一成股份可比火锅城的多多了,是一万两千三百两银子。这个数额是全国永福堂盈利总和的分成,李紫玉自从知道药方在这里的重要性后,拿这笔钱拿的是心安理得。

    永福堂的股份她抽空告诉了姑姑、小欧姐和小山、小文,目的是让她们放心。因为家里自从大张旗鼓的建房,他们很是担心家里的银钱不够。

    谢谢书友151104144321502再次打赏的平安符!谢谢小小寒月连续打赏的四张月票!谢谢见月已非昨打赏的月票!谢谢萧窈打赏的月票!谢谢pandora26、shelly1331、亂ooo打赏的两张月票!鞠躬感谢!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上梁(一)

    李紫玉告诉她们永福堂的股份时,永福堂还没送来份子钱,所以,大家也不知究竟是多少。

    李紫玉虽然心里有点谱,但在没看见银子的数量时,还是没有透露份子钱到底有多少。

    所以,当钱开承登门送来银票时,姑姑当时就惊呆了。她可是从大家族出来的宗妇,知道一个月一万多两银票是什么含义。

    就是原来的婆家一年的总收入也就四五万两,至于娘家欧阳家究竟有多少家底她是不清楚的。反正后来那些家产都被朝廷充公了,具体多少她也没打听。

    姑姑都是这个反应,可想而知晚上回到家的小哥俩。他们简直就不可置信,仿佛姐姐在说一个笑话一样。

    等到他们真的看见了一万多量银票;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李紫玉所幸把卖图纸的银子也告诉了她们,就让她们一起惊讶算了。

    当看到李紫玉从箱子里拿出几万两银票时,包括姑姑在内,小山、小文和小欧统统都傻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反应过来。

    现在家里的银票可是有七万五千七百多两了,这还不算之前李紫玉藏在房梁间的那一千两银子,也不包括建新房预留出来的建房款。不知不觉间,家里的境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大家首先的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她们摸了一会儿银票,过了会儿手瘾。赶紧督促李紫玉放回箱子里锁好,可不要放在外面。

    姑姑和小欧甚至表示,这个屋子里以后都不能离了人了。万一遭了小偷可就糟了。

    李紫玉也同意大家的谨慎,毕竟这么多银票放在家里,现在家里外人进进出出的也多,小心点总不是坏事。

    因为明天就要上梁,所以,今天步九去镇里买来了上梁用的祭品。

    祭品有,猪头、猪尾。寓意全猪,俗称“利市”,还有从日日红酒楼找来的一条鱼、一只鹅和两个鸡蛋。家里准备的有黄豆、盐和酱油。一共是七色。当然祭品还有上梁必备的鞭炮、白酒和香烛。同时,还从镇里各杂货铺子搜罗了许多的各式干果。

    上梁不论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是建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时间一般选择在“月圆”、“涨潮”时辰进行,取阖家团圆、钱财如潮水般涌来之意。

    明天是三月十五。项思远掐算出上梁的吉时是午时一刻。也就是上午十一点。

    李紫玉不懂这些,就全权交给了柴斌,让他配合这里的风俗准备好一切。

    三月十五一大早,村里的男女老幼又不约而同的来到了李紫玉家,这次他们走的是正门,通过正门进了已经建好的大宅子。

    李紫玉家所谓的正门就是冲着官道即村路唯一的街道的大门口,现在那两扇用铁皮包裹的木门还没有安装,所以。大家进宅子直接进就可以了。

    尽管如此,村里人还是对李紫玉家那厚重高大的院墙不时的指指点点。眼睛里全是艳羡和惊讶。这还是在建造过程中,大家看惯了的缘故。

    因为新宅在旧宅的后面,属于大院子套小宅子的格局,所以,大家进了大门可以不用进旧宅,就可以直接去看新宅。

    姑姑和小欧自告奋勇留在了旧宅里,不去看热闹。李紫玉也知道宅子里不能没人就同意了。

    王秋月跟在李紫玉、小山、小文身边,在新宅子里帮着张罗各项事宜。

    今天小山和小文没有去学馆,和夫子请了一天假。因为今天是上梁的大日子,家里的男主人必须在场。

    李紫玉在旧宅子的后身,离北墙有一段距离的地方,面南背北建了一溜七座住宅。

    中间的住宅是一溜五间房,正方的两边各有两间耳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另有五间倒座房。

    这些房子之间都用抄手游廊串连了起来,院中的天井通往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之间都用青石板铺设了甬道。

    其它地方李紫玉并没有铺设青砖,她想在院子里种些时令青菜,吃着也方便。

    其它六座小院也是这个格局,只是正房不是五间而是三间房。

    现在几座宅子主要框架都已经垒好了,就等着上了大梁后好进行下一步工程。

    今天李紫玉家来的人可以用全村出动来形容,除了林家几口没来,几乎整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新宅,就是赵奶奶和小花也笑嘻嘻地站在了人群里。尤其是半大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一刻也不停闲。大家都跃跃欲试的等着看上梁仪式,那架势一点也不亚于看打夯时的热闹。

    李紫玉纳闷怎么会来这么多的人,王秋月偷偷告诉她,上梁时看热闹的人越多越好,那样预示着这个家里的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

    今天主持上梁仪式的还是老村长赵清,老爷子一大早就过来了,嘱咐着各种需要注意的事情,那严肃认真的表情让周围的人也谨慎起来。

    柴斌紧跟在老村长身边,郑鹏远、项思远、童盛启、郑钿泽等也跟着忙活,力求上梁仪式做到尽善尽美。

    王秋月拿着前几天村里的妇人们做好的“五谷彩袋”和鞋垫,所谓“五谷彩袋”,就是红布缝制的袋子里装上红枣、大米、高粱、麦子和万年青,寓意“福、禄、寿、喜、万古长青”。而鞋垫则被王秋月缝在了“五谷彩袋”的底部,寓意给新房主人铺垫家底。

    小花娘端着一个大笸箩,里面是一会儿“抛梁”用的糖块、铜钱、馒头和炒的黄豆粒。

    杨婶、嘎子娘、李兰英和李晓燕,各自手里也都端着一个小笸箩,里面也都盛着昨天蒸的白面馒头、各式干果和一块红布,这些待会儿“接包”要用。

    此时,需要在正房安装的大梁已经被四个小伙子抬了过来。这根大梁还是年前老村长带着小山在山里精心挑选的杉木。

    要挑选一根好的大梁并非易事,一是大梁必须是杉木;二要笔直参天,枝繁叶茂;三要树龄不长不短,树形要从下到上大小尽量一致;四是树的四周要长有许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孙。如果是独木一根,就不能选用。

    大梁选好后,木匠师傅制梁的那一天,还要挑选良辰吉日,先点三支香,再放鞭炮,然后才开始制作。

    这根大梁就是鲁金贵前几天让项思远挑选了良辰吉日,特意制作出来的。

    谢谢书友151104144321502再次打赏的平安符!谢谢小小寒月连续打赏的四张月票!谢谢见月已非昨打赏的月票!谢谢萧窈打赏的月票!谢谢pandora26、shelly1331、亂ooo打赏的两张月票!鞠躬感谢!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上梁(二)

    鲁金贵在制作大梁之前,先点了三支香,祭拜了各路大神,又放了几挂鞭炮才开始制作的。

    现在这根大梁被四个小伙子抬到了新宅堂屋前,大梁上拴着一根漂亮的红绸。

    正房堂屋门口的供桌上,摆放着猪、鱼、鹅、鸡蛋、黄豆、盐和酱油等祭品。

    午时一刻,上梁的时辰到了。

    老村长赵清浑身上下簇然一新,虔诚地点燃了三根香烛,恭恭敬敬的插在供桌上的高粱碗中。然后手执一碗清酒,嘴里念着祭梁文疏。

    “伏以良时吉日,天地开张,祭梁万事大吉昌。生在深山万丈长,原来姓芳名金娘,弟子请汝来作正中梁,鲁班仙师亲手做,平安顺遂福安康。一杯清酒敬梁头,主家代代中状元。一杯清酒敬梁尾,主家代代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