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长姐难为-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石安慰说:“血浓于水。再说几个孩子都是懂事明理的,你把苦衷告诉她们,她们会理解的。”

    “但愿吧。”欧阳晔心里却没有这么乐观。

    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当年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丢下她们,若想取得她们的原谅,总要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

    不过,不管怎样,孩子们他非认不可,他太想她们了!以前是情况不允许,现在有了机会。他不会放弃这次机会的。

    还有大姐,郝家竟然把大姐给休弃了!大姐独自一人带着外甥女十几年不停地找寻自己,也不知吃了了多少苦。当暗卫把调查来的情况告诉他时。他恨得恨不得立即宰了郝一鸣。

    郝一鸣据说又娶了新妇?好好好,等他翻了身,看他怎么收拾他!真以为欧阳家都死绝了不成?竟然敢这样对待大姐,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

    一晃三天过去了。任长青已经把余毒拔尽。身子逐渐的康复中。二百多名重伤兵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清醒后的任长青,大部分时间是非常沉默的。有时候和任逍航两人悄悄地商量着什么,气氛有些异常。

    李紫玉从两人凝重的神色中,敏感的察觉到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令人奇怪的是,扬言带着二十万大军来收复失地的林湛杰,竟停留在了昌东镇,没再往前前进一步。

    难道是皇上知道辽军占据了一座空城,大叶朝没什么损失才没着急?还是另有策略?

    可是。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先收复失地吧?尤其是知道辽军粮草缺乏的情况下。皇上到底在想什么?

    李紫玉想不透当今皇上是什么思维,也就不想了,这些本不是她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三天中,李紫玉让吴凡给买来了不少的麦种、高粱种、豆种、菜种,在山谷里,带着士兵们把山谷所有能种粮食的地方都种上了粮食。

    这条山谷平坦的地方能有四五百亩地,这些地如果打下粮食足够这些人自给自足,也省的完全依赖于买粮食。

    还在家里和山谷里都建造了猪圈、厕所和粮库,粮库用于将来存储粮食,秋后打下的粮食总得有处存储。

    她又教给士兵们积肥,山谷里的地再肥沃也有用尽的一天,废物合理利用才是未雨绸缪。

    另外还留下了足以容纳五万人的山谷平地最为练兵场所,随着轻伤兵的逐渐恢复,士兵的战斗力必须恢复到战前水平,才能应付接下来的艰难处境。

    这三天,张连喜带着手下士兵依托山崖在两边山壁建筑了一栋栋吊脚楼,士兵们几乎都住进了楼里,一切都在有序、快速的进行着。

    等她见家里一切上了轨道,也没什么她操心的,就想去张口镇看一看。

    虽然步九当天晚上就赶了回来,也说都安置妥当了,但她不亲眼看一看,还是不放心。

    再说,她也想看看两万士兵的被褥问题,一次性买太多,恐怕会引起怀疑,暴露士兵还活着的消息。只能一点点的购买,才不会引起注意。

    这天吃过早饭,她想临走总得和任长青打个招呼再走,所以把他叫到了客厅里。

    哪知刚一开口,任逍航就泼了她一瓢冷水:“现在是战争期间,张口镇早就戒严、封城了,你就算认识林天舒,也未必进得去。”

    李紫玉却坚持说:“我骑着马过去,在城门口让守城门的给林大哥送个信,允许进城就进,不允许就算了,那样我也死心了。”

    任逍航皱着眉头问:“真的要去?”

    “是,我知道可能要发生大事了,我只想借着现在还安稳看看弟妹们去,想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样了?”

    “好吧,我给你派五十人。。。。。。”任逍航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紫玉打断了。

    “不,任大哥,人多太扎眼了。你要是不放心,就让吴婶婶跟着我,两个女子上路会容易得多。现在辽军都不在这一带,我们也不会出什么事,进城也会容易一些。再说,就算是路上有什么事,凭我和吴婶婶的身手,也吃不了亏。”

    “步一!”任逍航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就扬声对外喊了一句。

    步一从外面走进了客厅,躬身立在一边等着主子问话。

    任逍航问:“张口镇最近几天情况怎么样?”

    任逍航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在石岩镇、张口镇、昌东镇、白山城这几个城池之间都安排了人手,负责监视各方的动向。当然,重点放在了白山城和石岩镇,对孙家也从没放弃监视。

    只是孙家每日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辽军现在正等待着后方给他们送给养,整日在白山城里龟缩不出,也没什么动静。所以,现在这片地方是难得的平静。

    步一回道:“秉主子,张口镇北城门已经打开了,允许百姓们出入。”

    “为什么?不是封城了吗?”任逍航奇怪的问。

    步一解释说:“因为一部分百姓不愿在外地谋生,又看到辽军退走了,就执意回家。林大人没办法,只好放行。”

    李紫玉和齐晓梅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时,在西屋看舆图的任长青走了出来,对大家说:“不要担心,目前在这个地方没有辽军,暂时是安全的。就是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也不会在这个敏感点生出事端。”

    李紫玉看着任长青,发现经过这几天的将养,面色已经红润多了。

    任长青大约四十三四岁,身材高大、气度雍容,身上既有文人的儒雅气质,又有武将器宇轩昂、英姿勃发的英气。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显露出一种成熟稳重、内敛睿智的气韵,让人一望而知这是个胸有沟壑、又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的人。

    任逍航见大伯也支持李紫玉去张口镇,就不说什么了,只好同意。

    李紫玉临走前,去东厢房找了钱开承,想问问他有什么事情,或者口信,带给永福堂。

    自从钱家父子来了后,他们就一直忙碌不已,李紫玉也没敢去打扰。

    这几天随着重伤兵逐渐好转,钱家父子身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

    李紫玉走进东厢房时,一股浓郁的中草药味扑面而来。钱开承带着长子钱晨安正在配置草药,屋子里竟然有序的放置着各种草药。

    钱开承见李紫玉进来,就放下手中的草药,高兴的说:“小玉啊,你这宅子建的好啊,太舒服啦!我听说这个宅子是你自己设计的?什么时候也给我家也设计设计,我也享享福。”(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去张口镇

    “那当然没问题。”李紫玉满口答应后,语气一转,“不过,钱伯伯,前提是你这宅子必须由郑家班子撑头承建。我和他们签了协议,不会为别人设计这种房子。不过,你就是想找别人别人也建不了,主要的施工细节现在大叶朝只有郑家班子掌握着,别人他也不会。”

    钱开承哈哈笑道:“那没问题,我只要好房子,谁建都一样。等这场仗打完了,你就负责联系他们,我在石岩镇上的房子,要全部改成你这样的。”

    “钱伯伯放心,保证建的比我家还要好。”李紫玉承诺道。

    钱开承这才放下心,问李紫玉:“是不是有事找我?还是有士兵的伤又反复了?”

    这几天,他们父子几乎很少回这里,都是宿在安置伤兵的宅子里。因为有几个伤兵的伤很重,不在旁边守着怕恶化救治不及时,一条命就那么没了。

    能在战场上活下来不容易,他会尽最大努力保证让他们都活着。

    说起来,军中的两个军医在清理创面的手艺不逊于他,这让他很是钦佩。就因为他们救治的及时,才没有损失一个伤兵,都好好的活了下来。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不知任长青从哪里招来的两个军医,技艺实在是太精湛了。

    李紫玉说:“我现在想去张口镇一趟,想问问你们有没有需要我带的。”

    钱开承说:“药材快没有了,晨安。你跟着小玉她们回去一趟,拿些药材。再让你四叔拿些干净的布巾,你也把书本拿过来。闲暇时可以看看。还有,把李姑娘这三个月的分成拿过来。”

    李紫玉一听,脸上不觉绽开了笑容,嘴上却说:“钱伯伯,如果医馆周转不开,我的分成放在那里吧,不着急。”

    虽然面上这么说。心里却暗暗高兴。

    自从过了年李紫玉就拿过一次分成,现在家里开销越来越大,还有这么多人住着。李紫玉手里的银钱正在缩紧。

    家里七万多两银票给姑姑她们拿了四万多两,自己手里还剩三万多两。谁知道将来发生什么事,手里多攥些银子到哪里心里都踏实。

    虽然火锅城也有份子,但现在兵荒马乱的。火锅城又搬到了昌东镇。也不知现在收益如何,她又不好意思问。

    永福堂的分成她倒没着急,知道早晚会给自己。但一听说马上就能领到分成,还是很高兴。

    话说,谁会嫌钱少啊?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正在整理药材的钱晨安听到父亲吩咐走了过来,冲着李紫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李姑娘,给你添麻烦了。”

    钱晨安身上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就是君子如玉、芝兰玉树般的风姿,别看生长在商人之家。身上却没一丝铜臭味。

    翩翩少年长得这么清新俊逸、品貌非凡,也不知将来会迷倒多少女子。

    李紫玉看着钱晨安心里感叹钱家还真是出美男啊。那个小钱币、钱元长得都不错,都是小正太一枚。

    李紫玉忽然想起,自己和齐晓梅骑马去,钱晨安行吗?于是问道:“钱大哥,我们骑马过去,你要进药材,得准备一辆马车吧?”

    钱晨安温和地说:“是,我得赶着马车去。”

    李紫玉急忙告辞出来,吩咐步一准备一辆马车。

    不一会儿,李紫玉、齐晓梅和钱晨安各自准备就绪,踏上了去张口镇的官道。

    钱晨安赶着一辆马车走在官道中间,李紫玉和齐晓梅每人骑着一匹马,分列在马车的两边。

    当走到被烧毁的村子时,李紫玉心情沉痛的看了一眼,仿佛看见当初村里热热闹闹的情景。她心里感慨万分,也不知村里人什么时候能回来,这场仗什么时候能结束。

    这一路上,几乎人兽绝迹,就连一只野狗都没看见。还是快要走到杨二里村时,才瞧见了人影。

    在杨二里村村东的田地里,不少庄稼人在地里忙着抢种,几乎是全家都上阵,男女老幼都活动在了地里。

    这也是为什么三个村里的人要求回家的原因。

    田地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就是命根子。一家老小最少的人口也有四五口,人多的能有十来口。不种地吃什么?等着朝廷救济?恐怕饿死都等不到。

    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如果错过种地的季节,朝廷的税收是一方面,全家人就得喝西北风了。

    所以,庄户人家没谁敢冒这个险,说啥也得赶在农时把地种上。这样虽然冒险了点,但心里踏实,不再发愁仗打完了会没米下锅。哪怕吃个半饱,也比一粒米没有强。

    李紫玉骑在马上,在地里看见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杨大虎夫妻、杨大虎父母、几个弟妹都在地里忙碌着,只是没有看见二虎的身影,许是见娘亲病好了就回南方了。

    地里看样子种的是高粱,地边上种的豆子。有几户人家赶着牛,拉着犁杖在耕地,耕过以后再并垄点种高粱种。

    李紫玉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最近很长时间没下雨了,这墒情也不知种上出不出来。

    心里不禁暗暗祈祷,老天爷,赶快下点雨吧,再不下雨地里的粮食就白种了。

    地里没有收成,老百姓吃什么?唉。。。。。。

    李紫玉三人没有停留,快马加鞭驶过杨二里村,直奔张口镇。

    远远地,就看见张口镇城门上的城墙上,站立着一排排士兵,全都神情肃穆的看着远方。

    城门口,增加了两排站岗的士兵,虎视眈眈的盯着过往的行人。

    李紫玉他们走进城门口时,马车前突然横过来一杆长枪,拦住了马车的去路。

    一个二十多岁的士兵举着长枪严肃地问:“哪里人?进城干什么?不知道现在正打仗吗?还进城?”

    其余站岗的士兵呼啦一下就围了上来,如临大敌的看着李紫玉她们。

    李紫玉、齐晓梅利落的下了马,齐晓梅牵着马走上前,笑呵呵地说:“各位兵大哥,我们是羊草沟子村的,前两天辽军来时我们没在家。听说我们村长带着村里人去了李家一个庄子上,我们今天去投奔他们,还望兵大哥行个方便。”

    “什么事?”这时,从后面传来一句问话声。随着声音,两个衙差装束的人,手拿杀威棒走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姐弟相会

    李紫玉听着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顺着声音看去,原来认识,正是上次去衙门在县衙门口站岗的那位衙差。

    李紫玉急忙喊道:“衙差大哥,看见你真是太好了,你说说让我们过去吧?”

    那位衙差扭头一看,急忙喝令道:“快快让开!你们真是好胆,竟敢拦住李姑娘。快闪开,记着点,以后这位李姑娘再进城,一律放行知道吗?”

    那位衙差一边呵斥着站岗的士兵,一边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说:“李姑娘,真是失敬,这群人有眼不识李姑娘,还请李姑娘大人大量多多包涵。”

    李紫玉爽快地说:“不,他们做得对。现在是非常时期,理应尽忠职守严格盘查,谁知道下一位是不是辽军的探子呢?”

    那位衙差连连点头:“李姑娘说的是,您进城有事吧?快快请进!”

    说着,指挥着钱晨安赶得马车一路前行,进了城。

    李紫玉和齐晓梅无奈的相视一笑,两人两骑也并肩进了城。

    和城外的萧条相比,城里就热闹多了。

    鳞次栉比的各种铺子门口,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手里拿着购买的各种商品,出入着各种铺子。

    从这些人从容、安然的表情上看,根本没有受战争的影响。

    李紫玉心里暗暗称赞林天舒的治理能力。能让百姓们在战争期间保有一份从容淡定的心态,这说明百姓们从心里接受、并信任了执政者。

    林天舒能做到这个份上。是很不容易的。

    李紫玉他们进了城不久,就到了清河大街。永福堂和李紫玉买的宅子正好一东一西,所以。在金碧路和清河大街的十字路口,约好在永福堂碰头,李紫玉就和钱晨安分道扬镳了。

    不说钱晨安去永福堂,却说李紫玉带着齐晓梅直奔清河大街的西头。

    这一片都是住宅区,路上虽也有行人,但相比繁华的主街上,人还是少了很多。

    两人骑着马很快就到了李紫玉家的宅子。

    远远地就看见宅子门口站着两名柴斌的手下。子丘、子岳。

    子丘、子岳从老远看见是李紫玉时,就激动地迎了上来,单膝跪地见了礼:“子丘、子岳见过大小姐!”

    李紫玉说:“起来吧。”

    “谢大小姐!”

    “这位是吴夫人。和我一块来的,你们要像尊敬我一样尊敬。”

    “见过吴夫人!”

    “不用客气,两位小哥有礼了。”

    几人说着话向院里走去,子丘、子岳把二人的马匹接了过去。李紫玉随口问道:“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