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莲的故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家人站在屋前跟我挥手道别,依依难舍,母亲紧赶几步,将用布包着的荷香蛋塞到我背包里,嘱咐我路上饿了吃。
  在我最后回首时,父亲背过身去,蹲在门槛边,我感到那身影一下子衰老了许多,我的视野模糊一片……
  我像一只刚孵化出的小鸡崽,畏怯地尾随在胖婶她们身后,望着她们大步流星,风风火火的样子,我感到莫名的紧张,她们所追逐的世界,在我眼里一片空白。就这样,几个人在路边拦了辆三轮车,一路颠簸着到了县城,再从县城改乘中巴到了巢湖。中巴上人满为患,我们上去时,根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男人女人们拥挤在一块儿,倒也暖和,似乎也感觉不到窗外卷进来的寒风。汽车吐着浓烟,摇摇晃晃地开在公路上,而车上人好似都习惯了这种摇摆,七嘴八舌地说着话,都是老乡,都是赶往巢湖,也都是奔向北京。

()免费电子书下载
  司机一边开车还一边开着玩笑说,明年他把车直接开进北京去,省得你们转车麻烦。
  有人立刻起哄说,等你的老爷车开进了北京城,只怕我们在北京赶上过下一个春节了。
  就这么一路哄笑,一路颠簸着到了巢湖。
  巢湖火车站不大,人却非常多,小小的候车室早已挤不下如潮的人流,全跑到了站台上等车,都在翘首盼着那辆专列的到来。说是保姆专列,那只是个虚名,实质都是民工,因为巢湖进京的民工太多,才有了专列,又因为民工中保姆最有特色,才有了保姆专列的名堂。
  这名堂不小,至少引来了不少记者的相机,也有几个摄像的穿梭在人群里寻找着最佳镜头:民工的脸都带着节后残余的喜庆,更多的是焦虑之色。
  我的心情由一路紧张化作了激动,为人群而激动,也为站台而激动,望着那无垠的铁轨,我的脑海已翻腾开来,掀开波涛绵延在北上的疆域里。
  火车开动了,我的心儿早飞出窗外,迎着呼啸的北风,好似车轮一般滚热。车里很闷热,像个闷罐子塞满了人馒头,到处是行囊,到处是人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阵势,人压人,脚踩脚,动弹不得。我们被挤在车厢连接处的门边,呼出的气流翻滚在车厢里,让人透不过气来。我蹲在地上,趴在背包上,借着人腿缝隙透过的一点光亮,望着倒退着的田野,我用圆珠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一刻……
  这段话是我日记本里的开篇,看到这样的文字,我的思潮又似车轮卷回了那个年代,那辆列车,那密不透风的、密匝成捆的人腿,那倒退的田野……
  激|情翻卷下的文字,毫无章法,随心所欲,有期盼,有惶恐,更多的是好奇。很快我便无法动笔了,那点光亮被蒙成了黑暗,耳边只有“哒哒”的车轮声,世界都成了黑暗,唯有轰然的声响在告诉人们,列车急速行驶在轨道上。
  蹲在我对面的是胖婶,她是我们这群丫头里的长辈,一路像家长似的照顾着我们,生怕被人群冲散。此刻她却打起了鼾声,仿佛躺在床上,酣然入梦,四周的挤压好像与她无关,头靠在背包上,鼾声不停。
  从小村到县城,再进巢湖,直到现在才算得上起程了。一路奔波到现在,我也累了,将笔记本塞进包里,学着胖婶的样子,也想睡一觉。可我怎么也睡不着,嗓子干渴得难受,四周的气味更是让人恶心,我很想立起身来透口气,可重压在身上的是个男人的膝盖,根本动不得,我忽然感到心慌、窒息,就快晕厥的感觉。一瓶矿泉水递到我手上,胖婶头也没抬,咕哝一句让我喝点水,就好了。我一听赶忙喝了一口,真是管用,慌乱的心很快便又平静了下来。胖婶又让我闭上眼睛,想点别的事,别老想着火车动静,那样会闹心。我尝试了一下,趴在那里想着我印象中的北京城,想到了天安门,感觉自己化作一纸风筝,飘出车窗,迎着呼啸的北风,一路飞向北国的那片神奇的土地……
  
阿莲的故事 7(1)
火车出了合肥站,基本是水泄不通了,一瓶矿泉水在我手里也早成空瓶,燥热让我浑身冒起了冷汗,我后悔没听胖婶的话,上车前没脱去笨重的棉袄,闷得我全身发痒,胸罩都浸湿了。我将脸贴近车门缝隙处,贪婪地呼吸着外面刮过的寒风,好冷却压在心头上的焦灼。我半跪卧姿势俯在背包上,僵硬的双腿阵阵酸麻,身子稍稍晃动,脚就好像踩在了漏电的电线上,动弹不得,痛苦不堪。
  我努力想站起身子,活动活动近似爆裂的筋脉,可后背被一个坚硬的膝盖压着,似泰山压顶,纹丝不动。我扭动着身子,强忍着腿脚酸麻,抬头向上看去,上车后,我几乎没抬过头,一直埋头在人堆里。顶在我背上的是个中年男子,站靠在车厢边,紧闭双眼,打着盹儿。我将背部拼命向后顶开,他这才睁开了眼,略带歉意地向我一笑,将膝盖挪开,他摇晃了两下,人群随即骚动起来,有人骂那男子踩脚了。男子一脸无辜,分辩说,大家都是老乡,担待点,这小妹都被你们挤得起不了身,我是给她挪块空隙。在我周围,蹲下的大都是女人,男人都站着,姿势各种各样,像一个个竹竿斜靠在一起,相互支撑着。即便这样了,有人嘴里还叼着烟卷,“潇洒”地喷出呛人的烟雾,真不知道抽完后,那烟头该丢向何处。
  可能都是乡里乡亲的,站在两旁的男人们,见到我脸红脖子粗的痛苦表情,都自觉地向外挪了挪脚,给我腾出方寸地盘,我这才在缝隙里挣脱出来,起了身,再次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尽管浑浊,比起那车外的寒风,要舒畅得多。
  我望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厕所,发现门口也站满了人,有几个抽烟的男人挤在门外,不耐烦地敲着门。一瓶矿泉水喝下后,我很想小便,可望着眼前风雨不透的人墙,也只得暂且忍着。忍受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我开始留意起旁边聊天的人们,听着家乡话,我感觉这飞驰的列车好像还停靠在巢湖的站台边,开得再快,也丢不开那熟悉的乡音,在单调的铁轨“喀哒”声中,乡音听来格外亲切。
  我身旁的中年男子也点上了烟,搀和到聊天里。听他话里的意思,像是修车的,他埋怨道:在北京城里摆个摊子整日提心吊胆的,城管像猫捉老鼠一样盯着,打一枪换一炮,一年到头挣到的钱还不够来回车费钱。他说自己做梦都想在街面上租个小铺头,不再干打游击式的勾当,可惜,没那么多本钱。旁边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人,听口音是合肥人,他跟中年男子说,摆到学校大门口不光生意好,也没人管。中年男子忙问戴眼镜的在哪所学校上学,戴眼镜的说昌平石油大学。
  我很奇怪,一个保姆专列上怎么也有大学生。中年男人也问他,怎么是在巢湖上的车,兴趣不在于什么保姆专列,而是对方满口合肥腔。学生说,这年头买张车票比买人头还要难,找人在巢湖买到的全票,学生半票是不指望了,能尽快到学校也不在乎那点钱,管他什么专列,大家都是保姆吗?这话一出口,引来周围一阵哄笑。蹲在下面的胖婶一听,冒出一句来:没我们保姆,你们这些男人恐怕还在合肥售票厅排队买票哩,应该感谢我们这些保姆。男人们即刻起哄起来说,你们保姆用北京话说是牛×到家了,惊动铁道部,给巢湖争脸,开出专列来。
  那戴眼镜的是个新生,说去年9月份刚到学校报名,一听是安徽人,就说到保姆,好像安徽人都是带孩子的,包括老爷们,我×!
  他说话虽是合肥腔,脱口而出的粗口却是地道的北京话,干脆利落。
  他这一粗口不要紧,引来一片骂声,旁边的男人都在数落北京人,七嘴八舌地说,这保姆快成安徽人符号了,不管你做什么行当,到哪里都逃不开保姆的字眼,就好像那些上海人,一提到安徽就跟小偷联系上,保姆加小偷,成了咱们的标签,都他妈的门缝里瞧人!
  男人扯起话题来,就像扯动风箱下的火苗,扯得越远,火气越旺。他们又说到1990年的特大洪水,说有了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从此中国的丐帮都改祖籍了,是个乞丐就敲击碗盆说自己是安徽人,×,好像安徽人都是在水里泡大的,庄稼地里都是水,不产粮食,没有安徽小岗村,能有包产到户吗?没有包产到户,全国人民能吃饱肚子吗?
  
阿莲的故事 7(2)
车厢里男人们响亮的粗口给车下单调的铁轨声增加了点情调,粗口似乎让人们发泄了车厢里的沉闷,在唾沫飞溅中暂时淡忘了一路拥挤的疲倦。
  就这样,在一路混沌中熬过了几十个钟头。在这既漫长又挤压的时间里,我没一点食欲,在胖婶的强求下只干咽了几口荷包蛋,而胖婶的胃口丝毫没受到影响,嚼着锅巴,嘎嘣脆响。这期间我也俯身在背包上迷糊了几觉,耳边除了一成不变的“哒哒”声碾过,我似乎听不到任何声响,也无心再关注那外面是何景象了,矇眬中只听到有人困倦地打起哈欠说着快到哪哪站了。
  在有人说到廊坊站时,我才揉揉眼有点清醒了,我知道地图上的廊坊离北京很近。来的时候匆忙,也没出门经验,以为随身带上一瓶矿泉水就足够了,好在胖婶给过我一瓶。口干舌燥的我从包里拿出自己那瓶矿泉水,刚喝下一口,忽然感到下身一阵胀痛,我这才想到自己一路憋尿到现在,还没上过厕所。手里的矿泉水引发了麻木的知觉,再不去,只怕憋不住要尿裤子了。
  在我起身时,发现周围的人松散了些,没有先前那样挤了,可能是中途有下车的。中年男人和那学生还是靠在车厢上闭眼打盹。我跺了几下脚,这才迈开发麻的双腿,踉跄着蹚过人群,挤到等候上厕所的队伍后面,焦急地向前面张望。因为车上女人很多,解手便显得很慢,老半天才出来一人,下一个关上门接着蹲。等候的男人在门边不时敲着门,粗鲁地叫道:在里面生孩子呀,女人就是麻烦!
  我又开始冒起汗来,只感到四肢无力,浑身发颤,双腿像是挂上了铁砣,身子不自觉弯下来,膀胱酸痛难忍,实在是无法忍耐了,一听到厕所门开锁声,自己也不知从哪冒出的力量和勇气,跌跌撞撞挣开队伍冲到了前头,也顾不上后面人的叫骂,抢先一步进了厕所,门还没来得及关严,身子就直接蹲下了。站在最前面的男人好心地替我带上门,说这妹子肯定憋急了,大家都是老乡,谦让点。

()
  我的身下像决口堤坝一般,倾泻而下,尿了足有两分钟,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如释重负。厕所臭气熏天的,可在我眼里,它成了天堂,让人解脱困苦的天堂。起身后,我很想拧开水龙头洗个脸,喝口水,却拧不出一滴水来。
  出门前的那个晚上,我睡得一点不踏实,脑子总想像着明天的征途是怎样的光景,想过尘土飞扬,想过人山人海,想过这趟列车的模样,也曾想过车窗外的景象,就是未曾想到在车上解个小便来得如此艰难。我终于上了一次厕所,出门时朝门前的男人道了声谢。那男人呵呵一乐说:一看就是刚出门的小保姆。等我回到那角落里,见对面的胖婶全身瘫倒在背包上,宽肥的身子活像一只大青蛙,嘴里发出鼾声,好似身在摇晃的摇篮里安然入梦。我站在了门边,全身这才松弛下来,喝下几口水,望着门外一马平川的田野,才真正恢复了意识,感到自己身在陌生的北方疆域了。远望之下,我忽然觉得一阵后怕,眼前一晃即逝的景物是如此陌生,虚幻一般从眼前闪过,而真实的景象是家乡那熟悉的丘陵山冈,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田垄,还有那丘陵地上的一排排房屋,正在暮色下炊烟袅袅……
  我开始想家了,感觉家人还在那低矮的屋前向我举手挥别,可一瞬间便遥不可及了。
  泪水不争气地流淌而下,我怕人看到,便重新蹲下身子,埋下头,从包里掏出本子,趴在包上,望着从眼前滑过的陌生疆土,记下自己的感受,说是感受,实际是向母亲道出自己此刻的心情,也算是我第一次给母亲写在日记里的信,从未发出的信:
  妈妈,火车快到北京了,望着外面的田野,我感觉离家是那么的遥远,一睁眼,家已把我抛出千里之外。我想家了,才跟你们分手,女儿就想家了,好像你们还在屋前向我挥手,为什么眼前都变了,我想念那间瓦房,那头老牛,那棵槐树,还有那高低不平的田埂,车外什么也没有,都是平原,都是一样颜色。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阿莲的故事 7(3)
这里除了乡音,都是陌生的,天地都变了。我想回家,那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我情愿做一辈子种地农民,辛苦操劳,重复你们的日子,也不愿意到这陌生冰冷的地方来求生。我真的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我开始害怕起来,就好像当初在等高考分数一样,内心忐忑不安着。
  嚼着冰冷的荷包蛋,我却能感受到妈妈的体温,那体温一刻不停地灌注到我身上,抵御外面的寒流。看到旁边的胖婶,我才有所平静,才觉得有些安全,就好像在家时,妈妈在我身边一样,让我心里踏实。
  刚离开家门,女儿就哭鼻子了,作为家里的长女,真是太不争气了。可一想到离家如此遥远,看不到你们的身影,我就感到孤独,很陌生的孤独感。
  火车加快速度了,我的心却向后急速倒退着,回望那远方的家。妈妈,我会争气的,会像邻居们的女儿一样,在外靠自己双手劳动挣钱,到时候寄回家里,你们就不必再为家里的开销唉声叹气了。
  胖婶睁开眼了,一路上她睡得很沉,我要擦去眼泪,让她看到,又要笑话我了……
  
阿莲的故事 8(1)
看到上面的文字,我觉得自己当年刚离家时的感受很本色,就如同那歪斜的笔迹,流露出最真切的感想。我不知道第一次出远门的人都是怎样的想法,当年我坐在那列车里摇晃,脑子里的文字也是摇晃出来的。现在就算出国,也没有当初的感觉了。
  人生是由无数次体验组合成的,尝试一次后变作了过去,然后再开始新的体验,在反复中走完一生,而最为精彩的篇章就是那种体验。
  不同的人生只是不同的体验,体验时有人觉得平淡,也有人觉得精彩,平淡与精彩只是自己的感受,所以,往往别人看到眼里的精彩,其实很平淡,反之亦然。
  我小弟上大学时第一次离家,是坐飞机去上海的,一下飞机就给我打来电话,说太快了,才小睡了一觉就到上海了。我问他想不想家,他说没那感觉。我又问他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他说眼睛一闭什么也没想。我为此而感叹,现代节奏快了,人们的感受却消失了,就好像我现在讲起早已尘封的往事,也让人觉得节奏太缓慢了,好似那辆老式专列,总也抵达不了目的地。让我抽身跳出那辆专列来讲故事,抛开文字的啰嗦,快节奏地敲击键盘,展开一个个幻灯片式的画面,我却做不到。我无法抹去当初想家的记忆,因为那是属于我的体验,第一次尝试着走出家门,正因为那是一种难得的尝试,才有了现在刻骨铭心的感怀,为转身而逝的过去而伤怀。
  胖婶睁眼望了望外面,往嘴里塞了一块锅巴,边嚼边说:丫头,快到了,下车婶子就带你上天安门。
  当车厢喇叭响起激昂的音乐,广播员用圆润的嗓音深情地介绍起首都北京时,眼前突兀地树起一栋栋高楼大厦来。伴随着广播员的介绍,我的眼睛像是飞出了车外,翱翔在天空里,俯瞰这片神奇的土地,没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