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娘,你有没有告诉奶奶芽儿想她啦,还有奶奶有没有想芽儿,奶奶是喜欢姑姑家的小弟弟多,还?p>;

    窍不堆慷多”,说到这里,芽儿心里酸溜溜的,语气中都带了出来?p>;

    杜妈一听小闺女那酸溜溜的语气,笑骂了一句,“刚才是谁说的,不会吃小弟弟小妹妹的醋。娘还没有给你生呢,你就先开始吃起姑姑家小弟弟们的醋了”。

    这次芽儿被杜妈说中心事,小脸立马变的通红,人家真的会疼小弟弟们的啦,没有撒谎,芽儿心中的小人呐喊着,只是忍不住吃点小醋罢了。

    两个小表弟满月的那天,杜妈又代表家人去看他们。本来杜妈见闺女整天对两个小弟弟念念不忘的,要带着她一起去的。芽儿虽然十分意动,但是一想自己跟娘一起去姑姑家的话,家里的这些大男子汉们中午估计只能干啃饼子了。二哥这些天虽然被自己强化训练的能干得了家务,洗的了衣服,但距离入得了厨房仍还有一定的差距。

    不忍心让爷爷他们只啃饼子的芽儿,只好让杜妈一个人代表家人去了。反正现在小弟弟们还是只会吃奶的小屁孩,自己以后有的是机会调戏他们,芽儿表示她能等的了。

    杜妈一个人去的,回来的时候却成了两个人。伺候闺女过月子的杜奶奶到底是不放心家里,跟杜妈一起回来了。再说,杜奶奶虽说是伺候闺女过月子,可这个时候产妇可没有那么娇贵,不会真的实打实的坐上一个月的月子,据说大姑可是从第十天就开始出工了。杜奶奶平时也只是帮着照顾一下孩子,给大姑他们做做饭,中间大姑会回家两趟给孩子喂喂奶。所以在闺女家稍微清闲下来的杜奶奶,又开始担心起家里来了,干脆就跟儿媳妇一起回来了。

    芽儿见奶奶回来了,小嘴巴巴地拉着杜奶奶说话,“奶奶,你累不累?奶奶,你有没有想芽儿?奶奶,小弟弟乖不乖,奶奶。。。”。

    杜奶奶嘴里回着小孙女的话,眼里打量了一下被拾掇的整整齐齐的家,见一点都不比自己在家的时候差,总算对儿媳妇的话有点相信了,自家的小孙女果真能干的很呢。杜奶奶又见小孙女跟自己还是那么亲,心里也高兴,拉着芽儿坐在炕头上,祖孙俩你来我往的,聊的热乎的很。

    做晚饭的时候,杜奶奶正要起身去做饭,就被小孙女给劝住了,“奶奶就坐着好好休息休息,看芽儿给奶奶露一手。奶奶可不能小看人家,爷爷都说芽儿做的饭好吃呢”。

    虽然被孙女给劝住了,杜奶奶到底是不放心,最后就站在门口看着,然后就亲眼看见小孙女踩在小凳子上,手脚麻利的炒菜、贴饼子,从来不进厨房的孙子在下面老老实实的给她烧火。兄妹俩配合的好,半个多点的工夫,晚饭就做好了。

    杜奶奶这会的心情,跟杜妈当时见到芽儿做饭时的心情一样,又酸又甜。既舍不得小孙女小小年纪操心这些,又觉得小孙女这么能干贴心,说不清什么滋味。

    吃晚饭的时候,见一家人对小孙女做的晚饭那么捧场,杜奶奶是既自豪心里又有点酸溜溜的。自己可是给这些人做了一辈子的饭了,还从没有见到过他们这么捧场的。不过,这孙女小小年纪,做的饭确实不错,将来自己的孙女婿可是有口福喽。

    吃过饭,见两个孙子不用大人嘱咐,竟主动的收拾起碗筷,又颠儿颠儿的抱到厨房洗刷起来,杜奶奶突然心生感慨。

    “还是咱家芽儿有法子。以前这两个臭小子可从没有洗过碗筷,这会竟自个主动的很”,杜奶奶对自家孙女那叫一个佩服,连自家老头子不也都乖乖的听孙女的话,说让戒烟就戒烟。自己跟他说了一辈子,还没有小孙女撒个娇顶用。

    “娘,你可不知道,这俩小子现在可是勤快的很。除了饭还不会做,别的家务活样样干的又快又好,不过,这还真是咱们芽儿的功劳”,杜爹也是一脸喜滋滋的。

    “可不是,这次大江、小江他哥俩回家,不用人说,就自觉的干起家务活来,可是把他们娘给惊了一跳。前些日子他们哥几个在这里住着的时候,没少让芽儿支使着干活。没想到,他们干习惯了,回家后啥活都争着干,现在你妹妹她可是轻松了不少”。

    “要不是大江他们哥俩能干,我还不能放心的回来呢。现在他们俩把家里的活都包圆了,看孩子也有耐心。你妹妹收工回家后光做个饭就行。现在家里虽然多了一个小的,竟然比以前还省心了”,杜奶奶说起几个外孙的变化,高兴的不行。

    乡下的男孩子虽然也都很能干,小小年纪地里的活计就一把抓,但相对而言却比女孩子金贵些,很少有干家务活的。可是现在家里的几个皮小子干起家务活来都有模有样的,比以前勤快了不少。杜奶奶心里美的不行,“还是咱家芽儿,以前我可是没少说过他们,可都没有用”。

    这边,芽儿见俩哥哥老老实实的在厨房刷碗,就打算偷闲进了屋子听奶奶他们说话。进屋门的时候刚好听见奶奶最后那句话。

    芽儿凑上去做到炕上,拍拍小胸脯,“爷爷,奶奶,你们就放心吧。我一定把几个哥哥培养成打得了豺狼,进得了厨房的好男子汉。将来让他们个个都早早的娶上媳妇,往后就让你们的孙子媳妇、外孙子媳妇们继续孝顺你们”。

    第一次听芽儿这么说的杜奶奶有点糊涂,“好,往后就让孙子媳妇们孝顺我们,不过这娶媳妇咋跟狼啊,厨房啥的扯上关系了,俺咋听不明白呢”,杜奶奶问到。

    听杜奶奶这么问,大伙可是忍不住了,都想起那天芽儿忽悠那两个傻小子的事情来。小叔更是控制不住,连比划带说的把芽儿前些天拐自己哥哥帮她干活的事跟杜奶奶讲了一遍。

    杜奶奶一听,笑的合不拢嘴,哎呦哎,这小孙女咋能想出来这么多的鬼点子,几个孙子、外孙的都被她哄得服服帖帖的。当然,这也是他们几个当哥哥的疼妹妹。

    等哥俩洗完碗进了屋子,见大家都还在笑,不由好奇的问到,“奶奶,你们在说啥高兴的事啊,也跟俺们说一说”。

    本来还能忍着不笑出声来的杜奶奶,这下子可是再也忍不住了,笑的差点岔了气。皓宇、皓轩哥俩越发的疑惑,奶奶这是想起来啥事啦,咋高兴成这个样子。

    奶奶一回来,又重掌大权,芽儿只好从小当家退居二线,成为小帮手。皓轩见奶奶回来了,可是高兴的不行。虽然他现在学会了干家务活,但并不代表他就喜欢干这些零零散散的活计。本以为自己能得到解放的,见爷爷不发话,也不敢提出换工种的申请。而且他自己干了那么长时间了,也知道家务活一点都不轻松,心疼奶奶和妹妹的皓轩,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他现在最盼着的事就是大江、小海他们啥时候回来上学,几个表兄弟来了,他可就算是彻底的解放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不容易上午更一次,也算稍稍满足喜欢上午看文亲们的要求了。

    晚上还有一更。

    下一章,楠竹会冒泡的,然后很快俩人就要见面了。

送口粮来啦() 
夏天和秋天是老百姓最辛苦也最喜欢的季节。刚忙活完第一茬的庄稼,很快就又是秋收。秋收的季节很美,田间地头一片绚丽,火一般的高粱穗,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金灿灿的稻谷。风调雨顺又一年,看着地里马上就要成熟的庄稼,乡亲们饱经风吹日晒的脸庞上,露出最诚挚最美的笑容。

    天公作美,收获的日子一直是太阳公公高高挂的好天气。经过半个多月的辛苦,地里的庄稼全部收进了村子里的粮仓。见下半年的肚皮有了着落,放松下来的村民们这时才感觉到满身的疲惫。

    芽儿家,除了杜奶奶和芽儿外,家里的其他人个个都跟扒了一层皮似的,又黑又瘦的。农忙的最后那几天,皓轩也跟着一起去地里抢收庄稼。这一番忙活下来,这小子终于明白过来,干家务活虽然有点丢人,有点琐碎,但真的好轻松,还是妹妹疼自己啊。连张泽远经过这大半年的劳动,也比刚来的时候壮实了很多,手掌上早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如果他不开口,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个知识分子,活脱脱一个地道的庄稼汉。

    看着杜爷爷他们个个又黑又瘦,杜奶奶和芽儿心疼的不得了,每天变着法子给家人做点好吃的。可是这个年代物资毕竟贫乏的很,一时半会的他们是胖不了了。芽儿每天起床梳小辫子的时候,透过那面小小的镜子,见到自己白白嫩嫩的小脸依旧有着的婴儿肥,不知道怎么的,就心虚的不得了。

    芽儿的想法大人们不知道,他们现在可是累并快乐着,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按照杜爷爷的说法就是,“如果老天爷年年这么给面子,能风调雨顺的让老百姓能有个好收获,我做梦都能乐醒”。

    地里的庄稼都收回家,村民们松了一口气,但并不代表着就可以休息了。他们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要把地里的庄稼杆子全弄回来,要一遍又一遍的细细耕地,要给贫瘠了不少的田地施肥,还要准备播种。不过,这些事情倒是没有那么急了,有些农活还要看节气,可以慢慢来。

    村子里的小学,从夏收一直放假到现在,中间也没有开过课。现在庄稼也收回家了,村长又开始张罗着让孩子们开始上课的事情来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村民们一说,出乎他的意料,村民们都十分同意村长的提议。

    以前还有不少村民会说说闲话,说让孩子上学是白费功夫,孩子有那上学的时间还不如去山上摘俩野果子让家人尝尝呢。可是,过了这大半年,尤其是这最忙的几个月,这些家长们可是真实的感受到,这孩子一上学,可是真的懂事了。去年的时候,这群孩子一到农忙的时候,又是撒泼,又是耍赖的想着少干一点。可是今年不一样,都争着干抢着干,压根不用大人吩咐。回到家里还会给累了一天的长辈们捏捏胳膊捶捶背什么的,说是听张老师说了,这样能让长辈们舒服点。

    孩子们的这一番变化,可是让这些朴实的乡亲们乐坏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家里的孩子们个个听话孝顺,可不是他们最大的福气。想通了村民们可是个个支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再说了,就是上学也只是上半天,也耽误不了家里的活。

    既然村民们都同意这个时候开学,村长也很干脆。得,听说按照城里人的说法,今天是星期六。上学一般都得按照这个星期几算,他也跟着流行一回,后天,也就是星期一正式开学。

    杜爷爷一听村子里的学校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开始担心起几个外孙来。几个外孙好不容易上了大半年的学,杜爷爷可不愿意他们给耽误了。

    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杜爷爷正跟杜爹他们唠叨这事,想着要不就让杜爹再去把几个外孙给接过来。结果,这人果真是经不住念叨,说曹操,曹操到,杜爷爷话音还没落下,院子里就有人喊,“外公,外婆,你们吃饭了没有,俺们又都回来上学啦”。

    皓宇、皓轩俩人反应快,跑出去一看,大小江、大小海,四个表兄弟齐刷刷的从大姑父赶的牛车上跳下来,身上还背着王奶奶送给他们的书包。

    杜爷爷对停好牛车的大姑爷问,“你们来的可正是时候。村子里的学校马上就要开课了,俺们正商量着明天就去接他们几个过来呢”。

    老实的大姑父憨厚一笑,跟着杜爷爷进了屋子,边走边说,“其实,俺们在家也琢磨着呢。这地里的活都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孩子们也干不好,想着学校也该开课了,就送他们过来看看”。

    姑爷带着孩子们上了门,杜奶奶和杜妈忙着去厨房再弄点饭菜,杜爷爷和杜爹他们就跟大姑父寒暄。杜爷爷听大姑父这么一说,“就是,让孩子多认几个字没有坏处。跟书上学学做人的道理,将来也能明理、孝顺”。

    “可不是,上次孩子们回家,变得可勤快了。孩子他娘高兴的不得了,说还是把他们送过来,让你老帮着给调教调教。他们也能多认几个字,将来肯定亏不了”,大姑父说起孩子们的变化高兴的不行,这老丈人就是会调教孩子,这才大半年的工夫,孩子们懂事了、勤快了,跟换了个人似的。

    “俺送大江他们过来的时候,顺道还拐到小松他们家里一趟。小松和二妹的想法跟俺们的一样,也想着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几天学,认俩字。这不,就让俺把几个孩子一起给送过来了。以后这几个孩子还劳你老费心了”,大姑父郑重的说道。其实说实话,这话刚开始他还真有点不大好说出口,这不是让老丈人给自己养孩子吗。可是为了孩子们好,他还是硬着头皮说出来了。

    “这有啥麻烦的,他们几个可不得叫我外公,叫芽儿她爹舅舅,这里可是他们外公家”,杜爷爷对两个姑爷如此明白事理,十分高兴。

    这边姑爷老丈人,妹夫大舅子的寒暄着,那边杜奶奶她们手脚麻利的又添了俩菜给端了上来。

    吃过饭,杜奶奶也知道了姑爷的来意,看了看旁边又玩到一块去的几个皮小子,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来,“你把大江、小江他们都送过来了,家里的那个小的咋办?孩子他奶奶给看着?”。

    大姑父听丈母娘这么说,黝黑的脸庞竟然能看出来突然变红了,“那个啥,嗯,俺娘那里也不太方便。反正孩子现在还小,也动不了,平时就放在家里,中间让孩子他娘回家两趟喂喂孩子,换换尿布什么的就行。大伙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王大友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好意思说自家老娘不愿意帮忙。他知道自家老娘不大喜欢自己,也不太愿意帮自己家看孩子。这老丈母娘可是整整照顾了孩子他娘一个月,家里的两个大的也在这里住了大半年。

    听大姑父这么说,除了芽儿外,别的人反应到都不大。这年头家家户户都这样,大人都整天忙着多挣点口粮呢,可没有那个闲情专门在家看孩子,孩子们都是放养长大的。家里有老人的还好一些,家里要是没个长辈可不就是把孩子放炕上,锁家里,中间回家看两趟就行。

    见爷爷他们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芽儿也知道这可能是普遍现象。相比较而言,自己小时候可以算得上这个时代最幸福的孩子了,那时候奶奶可是整天抱着自己呢。

    不过,大家习以为常归习以为常,杜奶奶到底是不放心那个自己照顾了一个月的孩子。自己孙女能干的很,现在又有几个外孙子帮着,家里也不用自己操心,杜奶奶想到这里,对大姑父说道,“干脆下午我跟你一起回去算了,我给你们看孩子去”。

    “啊,娘,你要去给俺看孩子!那这里咋办?这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的,要是只靠着嫂子,可不得耽误嫂子挣工分”,大姑父很是感激杜奶奶,可也不能让丈母娘把这里一丢,跟自己回去啊。

    杜爷爷他们倒是很赞同杜奶奶的这个提议,虽说大伙都那样养孩子,但有人专门照看着,到底是能放心不是。再说了,家里还有个小当家呢,乱不了。

    见大姑父还要推辞,杜爷爷拍板了,“行了,大友。这事就这么定了,咱家小芽儿能干着呢,你娘不在家,家里也乱不了。前些日子你娘在你们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家里还不照样好好的”。

    “就是,爹,你就答应吧,俺也不放心弟弟一个人在家呢。俺跟你说,芽儿妹妹可能干了,不过她都是支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