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小道人-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者无视耳畔的哭叫,一双眸子注视着那具棺木,目光透过了棺木,看见了其中的张角。

    良久,他喟然一叹:“果真是福缘不够!难以担得起天下之重,业火烧来,竟魂飞魄散了。”

    他眼中满是失望,随即,在这灵堂中停留了一会儿,南华老仙飘然转身离开。

    来到冀州城外。

    他也望向了那个方向,看着皇甫嵩的那一众汉朝将领,自语道:“张角此棋已废了,是老夫太过心急,虽然刘氏皇权气运已尽,张角却不是如老夫所想那般的天命之人,未来的真龙还在蛰伏,老夫必须找出他!”

    说完这句话,南华老仙的目光又扫过了几个方向:“于吉行踪徘徊于江东之地,看来是属意在那个地方布局,左慈则是游离北方,应也是在找寻真龙,还有一些小辈也在蠢蠢欲动,都想在这乱世中插上一脚,分一杯扶龙羹。”

    “至于汝南灵山的邓公玖,此人成道年间与老夫相隔不远,听闻日前收了诸葛世家的一子,授了《三才秘录》《兵法阵图》《孤虚旺》《大战奇观》四册经书,如此行为,是想效前辈黄石公、赤松子之举,让弟子辅佐成王。”

    思及至此,南华老仙目光一闪:“便去汝南一趟,看看那邓公玖的传人是何等样的一人,再行布局。”

第二百七十章 颍川名士李玄机() 
    由皇甫嵩拜将起兵镇压黄巾之乱,耗时不足十月,因黄巾主脑张角之死,而致于平叛之事半功倍,不到一年,便将军心涣散的黄巾击溃。

    最终,于冀北大破黄巾,尽管张角临死前叮嘱家人让其两位弟弟不可再于皇甫嵩等纠缠,然历史的洪流并非因张角的临死前的一句半遗言就能篡改,张梁在逃回冀北的时候,因为警戒倏忽,遭遇皇甫嵩夜袭,其率领义军仓促应战,大军溃败,张梁战死,而张宝也是同样,于河北晋州遭遇巨鹿太守郭典和皇甫嵩的围攻,兵败被斩。

    至此,黄巾起义的三位头领,先后死去,黄巾虽然号称百万之众,却也成了一团散沙,再难形成有效的统一反攻。

    皇甫嵩得胜班师回朝,而其虽然将黄巾大败,但因为这次起义之众多且杂又乱,尽管未能成功,却也败进了汉王朝最后一点威严,天下间至此民心思变,都感到未来变革即将到来,黄巾军此后更是分为了数十波阵营,四处作乱,更加动摇汉王朝的根基。

    此后,又发生了后世人都颇为熟知的一些演义典故,例如刘备建立军功,本应受封高官,却因十常侍宦官只得了一个县尉,上任之后,有督邮前来索贿,后张飞怒鞭督邮,刘玄德因此失了县尉,投奔去了公孙瓒。

    这督邮一事也只是十常侍作妖,霍乱超纲的冰山一角。

    而十常侍的威福也只再持续了四年,因为宠信十常侍的汉灵帝终于薨逝了,灵帝刘宏一死,由嫡长子刘辩即位,而其母之兄本是市井间的卖肉屠夫,因妹妹之故,竟摇身一变成了大将军,因灵帝年少,实权便全然落在了何太后和何进手中。

    然,朝廷中尚有十常侍余威尚在,于是,汉王朝因此陷入了外戚和内廷宦官争权的境地。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剿灭黄巾时立下功劳,本就为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受封了司廷校尉。

    他定计要与大将军何进剿除十常侍宦官,最终不顾朝臣反对,私招凉州董卓入京勤王。

    然而,却没想到他们居然给汉王朝招来了一头恶狼。

    董卓入京之后,旦夕之间便杀了招其入京的大将军何进,驱走袁绍,并杀前来勤王的丁原,收吕布,废了少帝,立刘协即位,并不久后便暗害了少帝和何皇后,随后日夜露宿龙床,霸凌妃子,对朝堂之上的不服之人进行了一批大清洗。

    此时的曹操尚是血气方刚之辈,立志拨开青天,便想着行刺董卓,为朝廷除掉此贼。

    谁知,他刺杀之事暴露,遂连夜逃出京城,并于逃亡途中受陈宫所救,更因疑心杀了吕伯奢一家,说出了那句名传千古的话。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本以为曹操是个明主,却因此看到了曹操狠辣又自私的本性,于是自顾弃了曹操。

    而曹操回到老家之后,思及此时董卓所作所为已然触怒了天下,便整合自家兄弟部族,结夏侯、曹氏府上兵丁三千余众,率先对董卓提出讨伐。

    他假托天子之名,广告天下,言自己带了献帝之诏,奉兵讨董勤王。

    此诏一出,竟然天下群雄纷纷响应,虽然此时汉王朝根基已失,但董卓入京之后的所作所为等于触怒了整个天下,所以尽管诸雄皆差不多知道曹操这份圣旨多半不是真的,还是依然纷纷参与会盟。

    这场会盟,大大小小集结了一共十八路诸侯联军,如袁术遣兵四万,又如刘备不足五百步卒,一共加起来有三十多万大军同往陈留而去。

    然而,就在曹操前往陈留会盟的途中。

    官道上,烟尘飞扬,为首的一人身姿英武,身穿黑甲,背披红袍。

    这人便是曹操,在他身边有曹仁、夏侯渊、夏侯惇自家兄弟。

    尽管此时的曹操尚才三十来岁,然眉宇之间已经透出了一股非凡的气度。

    但,就在这个官道上,曹操等人前进之间,居然在前方发现了一个人。

    那人就那样站在大路中间,大军迎面而来,他不躲也不闪,就那样目视着曹操大军渐渐靠近。

    大军当中,当属夏侯惇最为暴躁,老远的怒喝一声:“哪里来的穷酸书生,快闪开,不然当心将你碾成肉泥。”

    这路当间的人头戴方巾,衣装简朴,看起来似乎是个寒门士子。

    然而,纵是夏侯惇怒声提醒,那书生却依然不动,就那样静静站在那里。

    这自然是让夏侯惇更怒,便是曹仁、夏侯渊等人也是怒容上脸,顷刻便大声道:“找死!”

    但此刻,曹操却勒住了马匹,示意众人停下步伐。

    大军就在距离那书生十丈之遥停下了。

    曹操制止了旁边暴躁的自家兄弟几人,眉头一挑,道:“于官道上拦住我大军,想必阁下定是有事找曹操,不妨直言。”

    那书生微笑道:“果然是能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批语的曹孟德,在下颍川李玄机,见过将军!”

    曹操闻言立刻大惊,连忙下马,急迎上来,道:“原来是颍川名士李道先生,操久仰大名。”

    李小道闻言心中微笑,这便是他这四年间的成果了。

    四年间,他顺利在三国中谋士辈出的颍川之地扎下了根,而以他的修为境界,所见所闻,四年间轻而易举的便取得了一个显赫的名望,不止如此,他还顺势结交了许多历史中的良才。

    这一切,都是为了今日与曹操一见。

    此时,得知了面前之人的真实身份后,曹仁、夏侯惇等人都不由肃然起敬起来。

    曹操此刻激动地看着李小道,问道:“不知李玄机拦住我军,有何指教。”

    他心中已有些许猜测。

    李小道微微一笑,道:“玄机今日前来,乃是毛遂自荐。”

    一瞬间,曹操眼中露出狂喜,急忙拉住李小道的手臂,道:“先生竟愿入操帐下。”

    这“李道”的名字曹操可是知之甚多,不说其本身就是一位经天纬地之才,再说其背后交结的那些颍川名士们。

    此人愿意帮他,岂不意味着自己有很大机会能和颍川那帮名士扯上关系,更有可能以李玄机为纽带,招揽来更多的人才。

第二百七十一章 盟军必败() 
    曹操大军往陈留而去,今日,在途中扎营休息。

    而在营帐之中,曹操和李小道席对而坐。

    曹操慢慢举起酒盏,目光闪烁了一下,道:“久闻先生大名,不知此次对诸侯会盟一事,有何见解。”

    李小道微微一笑道:“将军这是考校?”

    曹操眼中升起一丝笑意,道:“操以为先生必不会被这小小难题困住,且,能说出一番高人见解。”

    李小道轻轻一笑,道:“将军放心,李玄机别的本事没有,单就两样。”

    曹操起了兴趣,问道:“愿闻其详。”

    李小道一指曹操,道:“这第一项本事,便是‘知人’。”

    曹操眉峰一挑,脸上微动,继而问道:“可是相人之术,如那许劭一般,风评天下贤达,那不知先生对操的评论,与那许劭有何别异?”

    李小道摇了摇头,道:“此‘知人’并非彼‘知人’,许劭之术不过相面罢了,而玄机之‘知人’乃是熟知天下英雄,或猛将,或文臣,如谋略在心的千古奇才,如以一敌百的罕世猛将,这些人物,或尚在萌芽之中,或已声名鹊起,尽在我胸中。”

    曹操闻言立刻露出大喜之色,道:“先生的‘知人’竟然是这种含义,那不知天下之间有哪些文臣猛将,可入先生眼中。”

    李小道笑曰:“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之世,若论天下间首屈一指的文臣猛将,玄机将他们排了个名次,将军一观便知。”

    说着,李小道自袖中抽出两卷布帛,一书‘文榜’,一书‘武榜’,附在了面前案上。

    曹操此时的心中可谓是翻江倒海一般,人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李玄机竟然敢将天下之人,排出个名次,先不说他是否有资格排这个名次,就说,他敢冒着被天下间无数文士、豪杰攻讦的威胁,做这一份榜单,其胆略和豪情就并非一般人可以媲美。

    随之,李小道伸手在案前拂过两册,问道:“不知将军是想先一览‘文榜’还是‘武榜’。”

    曹操指着李小道大笑:“先生是想考验操对于文臣和猛将哪个更为看重吗?”

    说完,他毫不犹豫的便取了左侧的‘文榜’,但却没有直接打开,而是感叹道:“自古以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兵法亦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次之伐兵,再次攻城’。这老祖宗的千古良言,操岂能不知。”

    “个人武力再盛,也难以与治国安邦之国士媲美啊!”

    说完,曹操再不犹豫,慢慢打开了手中绢帛,然而,映目之后的第一个人便让他面色古怪,狐疑的看着面前青年。

    只见,那榜上第一位赫然是“颍川李玄机”的大名。

    这意思自然是说,他李玄机居然是凌驾在天下文人之上的榜首。

    曹操实在不知此人究竟有何资格说这句话。

    一时间,曹操下意识的对于引此人入账心生几分后悔,暗思道:“自古以来狂妄自大者,从来都是纸上谈兵之辈,此人”

    不过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他将心中的那点心思隐藏的毫不显露,转而看向了榜单之后。

    良久,曹操沉吟之后,问道:“先生榜单上的人,除过此次讨董位于董卓那方的贾诩,以及颍川名家之‘荀彧’,其他几人,曹操惭愧,竟一概不知。”

    此时,曹操看向李小道的目光已经是十足的审视了。

    李小道却面色不改,淡淡笑道:“此时天下正是乱世,人才皆尚在萌芽之中,将军不知,属情理当中。”

    曹操面露沉吟,目光一闪,并不说话。

    李小道见此哪里还猜不中这位千古枭雄的心思,随之,将那‘武榜’推之曹操眼前,道:“将军可再观此榜。”

    曹操面上已经一片平静,轻轻取过了那卷‘武榜’,但就在他打开之后,却是面色难看,他指着榜单上那第一位,道:

    “这吕布有何资格能冠绝天下武将之首。”

    李小道轻轻一笑:“是否有资格,将军此次不正是要与董卓交手,正可验证此榜真假。”

    曹操不再言语,一眼扫过榜单上其他人选,道:“实不相瞒,曹操惭愧,尽管先生将天下奇才都付诸两榜之上,然,恕操孤陋寡闻,此刻尚不知此二榜珍贵,不如先生说说第二项本事吧。”

    李小道听完,面色不改,一片平静,道:“将军言重了,这两份榜单,将军不久便会知道价值,既然将军问了,那玄机就直言第二项本事了。”

    曹操目光一闪,道:“操洗耳恭听。”

    “知势!”

    此二字一出,曹操心中立刻一股强烈不满生出,立刻就觉得这眼前青年真是狂妄自负到了极点,人道是“水无常势”,此人说他“知势”岂不就是摆明了说,他竟然知道天下大事的发展趋势,如果他真有这种本事,何必还来投奔自己曹操。

    李小道淡淡而笑,道:“知人、知势。这两项就是玄机的本事,然知人一项尚不能给将军提供确凿证据,不久访先给将军论一下眼前的天下大势。”

    曹操深深呼吸,尽量平复情绪,此人是否真的有才,便看他接下来如何说了,如果只是一个背负虚名,口出狂言之辈,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将此人赶出去。

    随后,就听李小道娓娓道:“既然说到知势,那么将军之前所问,问玄机如何看待诸侯会盟一事,就以此事来说。”

    此时的李小道一双目光看向了曹操,轻吐一句,道:“此次会盟,联军必败,董卓也不会死!”

    曹操闻言,霎时间便蹿腾上了一脸怒意,但他也不愧是城府极深的千古枭雄,并没有即刻爆发,尽管对方是在否定自己一腔为国尽忠的肝胆之举,同时也在说自己此行无用。

    但他依然还是决定听完再说。

    于是,曹操沉声道:“先生请明言。”

    李小道眼神飘渺,道:“虽诸侯联军达三十多万众,然不过一盘散沙,再加上人心各异,所以我说,诸侯讨董必败无疑。”

    一言既出,曹操瞬间脸色煞白,但仍强撑着,问道:“董卓此贼,已经人人得而诛之,你怎知诸侯联军不会同心协力,若他们不会同心协力,又何必响应会盟。”

    李小道此时却是轻轻起身,道:“陈留已近,玄机言尽于此,将军可拭目以待。”

    曹操脸色阴沉的注视着李小道:“若大势并非如你所说,董贼毙于盟军铁蹄之下,那当如何?”

    李小道自信笑道:“那玄机任凭将军发落。”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因西凉董卓受大将军何进与袁绍暗召入京后,废除天子,杀太后,霸占龙床,搅得朝野怨声载道,也令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往京城勤王而来。

    时曹操发矫诏,袁绍受之,以广布天下,邀请了一共十八路诸侯讨董。

    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每部诸侯大都佣兵数万,其下又有许多小州郡县纷纷响应,诸如刘备一类,虽兵不足五百,亦参与到了其中。

    而今,十八路诸侯会于陈留。

    大营之中。

    十八路诸侯陈座列位。

    曹操扫视席间众位,此刻开口,道:“诸位,此番我等乃是一共十八路大军,然不可无主帅调遣,否则易被一一击破,当由诸公间推举出一位盟主,统率这三十多万大军。”

    他虽然不信李小道说的会盟必然失败,但此刻也不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